<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010101">为老部队54师的光辉历史骄傲!为我们无怨无悔的青春奉献自豪!</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说明;<br></font></b><b><font color="#39b54a">由于功勋卓著,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的工程兵建筑第54师在我国“两弹一星”和国防特种工程建设中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后,已在1982年被中央军委宣布搬销建制,所以其部队内部番号和对外代号均不再保密。</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br></b><b>8342部队简介<br></b><b>中国人都知道8341部队,那是中央警卫团的代号。可排在他后面的8342部队,就鲜为人知了!<br></b><b>在西北的大漠戈壁,在四川的崇山峻岭,有一支神秘的部队,担负着神秘的任务,六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中期,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的代号。<br></b><b>五十四师于1961年4月在河南洛阳组建,全师下属3个工兵团,3个建筑团,一个汽车团,一个医院。全部五五建制,共计35000多人。在全军也是少有的加强师。<br></b><b>组建之后,立即开赴大西北,担负起核武器基地的建设任务。他们风餐露宿,在茫茫的戈壁滩上建立起电厂、修配厂、办公楼、机场、水库以至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爆炸地三百公里道路和实验场地、工事、地下工程、四通八达的线路,直到安放第一颗原子弹的铁塔,都是他们吃野菜、喝酱油汤、啃榆树叶窝窝头的条件下完成的。为新中国的核试验贡献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看过电影《第一个原子弹试验成功》,当蘑菇云升腾起的时候,数千名欢呼雀跃,甩帽庆祝的解放军官兵,就是8342部队,即工程兵建筑第五十四师。<br></b><b>艰苦的生活,神圣的使命,锻造出了一支钢铁之师,涌现出无数英雄模范!一九六八年,中央军委授予54师“风雪高原工程兵好十连”光荣称号!这不仅仅是对五十四师的表彰,更是为全军树立的了一个学习的榜样,是全军工程兵的光荣和骄傲!<br></b><b>当年首都举行军民联欢晚会,毛泽东主席一手拉着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的手,另一只手拉着国防科委张爱萍上将的手,笑声朗朗地欣然说到:“祝贺你们,你们(特种工程兵)立了功,他们(国防科委)出了名,你们做了窝(建成两弹基地),他们下了蛋(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我们中国人说话开始算数,你们都立了大功!”<br></b><br></font></h1> <h1><b><font color="#b04fbb">在由中央军委特种工程兵部队秘密修建的”两弹一星”基地热土上,我国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和导弹核武器试验,瞬间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社会主义中国重大影响的世界大国争得了地位,更为饱受外国列强屈辱的炎黄子孙赢得了自尊和荣誉!我们应该记住让中华民族挺起脊梁的那段历史,不能忘记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那个火热年代!我们应该感谢从事”两弹一星”研制的科学家和试验发射部队,但也不能忘记那些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克服各种艰难险阻,为”两弹一星”默默”做窝”,一直甘当无名英雄的特种工程兵部队广大官兵!他们为祖国为人民同样也”立了大功”!一一</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再继续完成核试验基地建设和原子弹制造工厂建设任务的同时,部队的大部开赴四川涪陵,(今重庆市涪陵区)担负起代号为“816工程”的施工建设。很少有人知道“816”工程是做什么的,时隔四十多年,2010年4月,“816工程”解密,随着中央电视台等一大批媒体的报道,816工程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br></b><b>被列为绝密级军事机密的,是这个号称“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的工程。代号“816”,它地处重庆市涪陵区白涛镇。1966年,周恩来 总理批准在此建立中国第二个核原料工业基地——三线建设进洞的原子能反应堆及化学后处理工程,即为制造原子弹提供核原料的地下核工厂。它1967年开工,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总长约20多公里;核反应堆大厅是洞内最大的洞室,高达79.6米,总共上下9层。在六、七十年代,耗资7.4个亿,折合现在不下100亿元人民币。<br></b><b>当年, 816工程的洞体工程全部由8342部队承担,2万多官兵昼夜施工,整整挖了8年,挖出的石方量有151万立方米,如果将这些石渣筑成1米见方的石墙,可长达1500公里。为修建该工程,他们硬是把一座名为尖子山的大山挖空! 为了这个工程,有53位烈士留在了巍巍青山中!<br></b><b>上个世纪八十年代,8342部队也在大裁军中被撤消编制。它在西安的留守处也被武警部队兼并,成为武警部队中最大的院校—“武警工程学院”!<br></b><b>这支有着光荣传统英雄的部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洒下了汗水和鲜血,贡献出青春和生命,人民不会忘记!共和国不会忘记!<br></b><b>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当年跟随着父母南征北战,四处漂泊的五十四师的子弟们,如今也都步入中年,工作在祖国的各条战线上。他们当中有工人、干部、知识分子,有大学教授,有博士生导师、有服装设计师,有第五代电影导演、还有身居部队师职的眼科专家,而更多的则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br></b><b>而今,无论职业,无论岗位,无论身居何职,无论身处何地,父辈的血依旧在他们身上沸腾;父辈的精神依旧在他们身上发扬;父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在他们身上得到延伸,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和不朽的灵魂!<br></b><b>这就是那支神秘的部队,这就是那支带给我们光荣和自豪的8342部队</b></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工程兵第一任司令~陈土榘</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五十四师的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向54师的烈士敬礼 !</b></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b>中国精神在哪里?在大国脊梁隐姓埋名的奉献里!</b></h1> <h1><b>2019年8月五十四师联谊会领导来看望甘肃老兵(合影上下)</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老兵重返金银滩 221基地留影</b></h1><h3><b> </b></h3> <h1><b><font color="#167efb">🙏 祝五十四师的战友们身体健康 !晚年幸福!</font></b></h1> <p class="ql-block">125团甘肃在兰老兵光荣在党50年合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