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黄山2018秋游记 上篇</h3><h3> 五段 (@周老师 jumbo)</h3> <p class="ql-block"> 清 平 乐 _ 缘 聚 华 茂 </p><p class="ql-block"> 金秋方晓,际会诸君早。 </p><p class="ql-block"> 聚首黄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p><p class="ql-block"> 四十荏苒征程,同窗情义伴行。</p><p class="ql-block"> 对酒挥毫歌咏,始觉岁月嵘峥。</p> <p class="ql-block"> 19日,<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为期三天的</span>交大78级信号专业同学入学40年聚会暨徽州畅游尽兴之旅结束了。清晨,当30位同窗中的大部分即将陆续离开黄山市华茂大酒店踏上归程之时,我们三人又开启了精彩的登山之旅。</p><p class="ql-block"> 这次上山完全是临时结伴,其中只有我一人提前预订了山上的住宿。虽然这几天山上酒店的房间都已经被预订完了,而且当地导游多方联系也没有结果,但我们依然安排了两天的行程,管他呢,先上去再说。我们都可算是同学中率性而为的铁杆登山派了,特别是周老师“没床位有帐篷也行!” 相识四十年了,也丝毫没看出平日里优雅如斯的她内里竟也藏有女汉子的本色。</p> <h3> 从玉屏索道下站仰望晨雾中的黄山</h3><h3><br></h3><h3> 我们临时计划的大致行程是在征求过当地导游的意见后初步确定的:先将行李存放在次日下山后预订住宿的客栈,然后就主要按最为常规的游览路线、也是景区推荐的四条主要线路中的首推线路——从南大门入园,乘玉屏大索道上抵玉屏峰后徒步,瞻迎客松、过莲花峰、上穿鳌鱼洞登达天海,再路经白云宾馆后进入此行的主要目标——西海大峡谷,下抵谷底、穿越并上攀至对面排云亭一侧出谷,而后抵达位于园区北部已有预订的狮林大酒店(但三人只预订有一间“迷你”单人间,到了以后究竟能怎样住还不知道);第二天游览始信峰一带后,步行或从云谷索道下山。这样走第一天肯定比较辛苦,但可以少走回头路,第二天的时间也比较充裕。</h3><h3><br></h3> <h3> 玉屏大索道下的优美秋景</h3> <h3> 除迷人的美景之外,在索道轿厢中还邂逅了来自黑龙江的祖孙三人——老爷、姥姥和小外孙,他们的旅行安排令人羡慕。</h3> <h3> 下了玉屏索道,黄山乃至安徽第一名片、亦堪称国宝的迎客松是一定要“瞻仰”的。这株位于玉屏楼左侧、文殊洞之上,破石而生、高10米、姿态优美雍容、据说树龄至少800年的奇松是黄山四绝之一,可说是已被给予了充分的保护:除了对枝干的牵吊和支撑以及传说中的许多科研之外,还有约10来米之外的一道铁栅栏将其与游人彻底隔开了。如今再想坐在树下照像已无可能,且正是游人如鲫之时,即使只给迎客松拍一张满意的独照都十分不易。</h3> <h3> 不巧的是,迎客松附近海拔1864.8米的黄山最高峰——莲花峰尚处于“轮休”的封山期中,无法登临;周老师特别用长焦镜头留下了它顶部的真容。</h3><h3><br></h3> <h3> 路边这手机也太老旧了吧</h3><h3><br></h3><h3> 但山上手机真的非常好用,虽然没看到有基站存在,但似乎在任何地方发照片都“嗖嗖”的,“实况直播”山上的美景没有任何问题。</h3> <h3> 从莲花峰侧这个可去往天海一带的山口望过去,排起的长长人链清晰可见,连绵直至对面的鳌鱼峰顶。最右边是可直上峰顶右侧、名符其实的百步天梯;中间穿过三角形鳌鱼洞的之字形栈道则“穿腮”直抵鳌鱼嘴。</h3><h3> 长焦镜头下这一切都清晰可见。</h3> <h3> 百步天梯的坡度至少有70度</h3> <h3> 不要简单以为穿过山口就可以往上爬了</h3> <h3> </h3> <h3> 从这里看,先要下到半山才能再向上爬,路可不近呢。</h3><h3> 路虽不近,但沿途青翠欲滴、五彩斑斓、云飘雾渺、美景如画(准确地说,应该是美景胜画);加之此时谷内雾气不大,以及光线角度的原因,相对于已近正午的顶光而言,非常有利于拍照。</h3> <h3> </h3><h3> </h3> <h3> </h3> <h3> 一瞥之下有些诧异,拉近了看,颇为惊悚:来时从对面穿过刚才那个山口下来的地方,其实是一块几乎直立的巨石,臀状(确实像,不知是否有官方雅称😝),那中间的路似乎都已经不是90度了,而是攀岩高手才能过的反角度。想来这应该与拍摄角度造成的错觉有一定关系,另外过的时候因为是挤在人链中缓慢挪动,当时并未觉得有多恐怖。这倒可说是有些应了毛老人家的名句:</h3><h3>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h3><h3>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h3><h3> 惭愧的是我们并非“快马加鞭未下鞍”之后的惊回首,而只是一步三停地蹭过“屯门”关之后的惊回首。</h3> <h3></h3><h3> 雾锁光明顶</h3><h3><br></h3><h3> 登上天海,再到西海大峡谷基本就是一路下行了。走到白云宾馆前的岔路口时,看到路标指示距光明顶只有700米,三人都觉得还是过去看一趟,再走回来也还不算很远。</h3><h3> 但未及留意的是,光明顶海拔1860米,实为黄山第二高峰,与莲花、天都并称黄山三大主峰。这一往一返落差也不小,感觉远不止两个700米,加上打尖,足足用了大约1个小时。</h3> <h3></h3><h3> 光明顶峰顶平坦高旷、视野极佳,是看日出、观云海的最佳地点之一。在明代创建的大悲院遗址上建有黄山气象站,其气象雷达的球形天线罩已成为光明顶的地标。<br></h3><h3> 当我们爬上笼罩在一团团游动雾气之中的光明顶时,已是午后一点半了。简单打点了一下肚子,自欺欺人地减轻了一点负重之后,就轻装下“顶”,原路折返,再奔西海大峡谷。</h3> <h3> 路遇大师题字</h3><h3> </h3><h3> “黄山是吾师”,这可是“年方八十六”</h3><h3>的刘海粟大师的题字,《黄山云海奇观》就是他辉煌艺术人生中最具代表性的定鼎力作之一。毫无疑问,任何大师在黄山面前都只能是小学生。我猜想,刘大师题字于此也一定是有原因的,或许就因为拥有最为壮观云海景象的西海大峡谷就在前面。</h3><h3> </h3> <h3> 回想30多年前唯一的那次黄山游,峡谷还远未开放,但仅仅只是在谷侧排云亭有幸看到的雾涌云卷、排山倒海、气吞万象的奇景,就完全被震撼了;而那云雾下时时出露又迅即隐去的、壮观而又神秘的大峡谷也真是令人神往。现在,这山水大师的大师就在前面了;它真容难见、万化千变,托同学们积40年之福缘,这两天天公作美,我们即将有缘得见了。</h3> <h3>———————————————————————</h3> <h3> </h3><h3> 黄山2018秋游记 中篇</h3><h3> 西海霜凝染翠林</h3> <h3>——————————————————————</h3> <h3><br></h3><h3> 黄山2018秋游记 下篇</h3><h3> 始信峰外瑶池境</h3><h3> 东海翡翠沐秋霖</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