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梦大西北

西湖鱼

<h3>十月八日我们一行十八人,坐上了去敦煌的飞机,开始了自行定制的线路一一寻梦大西北之旅。(最上面小红圈为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h3> <h3>这是一条绝美的线路,集野性、深沉、顽强、温婉于一身。她苍茫、浩渺、原始、荒凉,既神奇壮观,又丰富多彩。我们一行志趣相同一拍即合,踏上了这条长长的河西走廊,想亲眼去一探大西北的神秘面貌。<br></h3> <h3>敦煌鸣沙山优美的沙脊线,叮当的驼铃声,拉开了我们这次大西北之行的序幕。</h3> <h3>月牙泉是茫茫大漠的一处自然奇观,记得有歌唱到"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地方"。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泉水清澈千年不涸,她与鸣沙山像是大漠中的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br></h3> <h3>少了的三人,已冲向沙山。喊不住啊!</h3> <h3>莫高窟一一<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博物馆,一</span>票只能轮转观看八个窟,每天控制6000人左右。我们非常幸运,观瞻了大佛殿一一这是一尊弥勒佛,高达34.5米,是莫高窟最大的佛像,也是世界最大的"胎泥塑像"。卧佛殿一一释迦摩尼涅槃时和他各种表情的72个弟子。第17窟一一极具传奇的被视为中国文化史上四次大发现之一的藏经洞。还有254窟北魏壁画,宣扬佛教献身救世、普度众生的王子舍身饲虎图。幸运啊!都是莫高窟著名的精华部份。</h3> <h3>莫高窟</h3><h3>丝绸之路上一个小小的驿站,</h3><h3>中华文化中一首壮美的史诗。<br></h3> <h3>儿时从图书中识知敦煌莫高窟,她就一直是萦绕在我心中的一个美丽的梦。她遥远而神秘,灿烂而深邃。在人类的进程中,记录下文明的诗篇,蕴藏了艺术的瑰宝。如今我站在这里,近距离凝视她,看她歌乐飞天,香花缤纷;看她素手芙蓉,霓裳曳带。哦……这就是光华灿烂的敦煌莫高窟,这就是千古唯美的梦乡。我用心去感受她,对她顶礼膜拜,以此来了却心间魂绕的这段美好醉心的梦境呢!<br></h3> <h3>窟内严禁拍照,故只能外面照几张啦!</h3> <h3>1944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成立,1951年敦煌艺术研究所更名为敦煌文物研究所。为防风防沙保护莫高窟,那段时期研究所人员种下的白桦树,已长成如此粗壮了,比我在大兴安岭白桦林里见到的还要高大。<br></h3> <h3>从敦煌坐大巴到嘉峪关的路上,我们看见了我国第一个千万级风电基地,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白色的巨大风机沿公路两边绵延矗立,遍布在河西走廊数百公里的戈壁荒滩上。</span></h3> <h3><font color="#333333">走进嘉峪关的关城大门,迎面见到的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湖边和风微醺、杨柳轻拂,我一时错觉仿佛是在西子湖边徜徉。此湖<font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名曰“九眼泉”,并非是有九个泉眼而得名。而因“九”是单个数字中最大的一个,“九”又与“久”谐音,故名九眼泉,取其泉眼众多、长流不息之意。“九眼泉”旁水草丰美,景色宜人,是古代屯军养马、戍边防患的好地方</font>。六百多年前,嘉峪关是因为有了这碧波荡漾的九眼泉,随后才有了气势磅礴的嘉峪关关城。</font>正如史料所记:“初有水而后置关,有关而后建楼,有楼而后筑长城,长城筑而后可守也”。</h3> <h3>嘉峪关一一明代万里长城建筑规模最为壮观、保存最为完好的军事要塞。它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第一雄关。</h3> <h3>嘉峪关关城比我想像中要大得多,内城墙上建有箭楼、敌楼、角楼、阁楼、闸门等共十四座楼,关城内建有游击将军府、井亭、文昌阁,东门外建有关帝庙、牌楼、戏楼等等。<br></h3> <h3>嘉峪关城头,内城外墙勾连环接,箭楼角楼相倚相望。生生摆出一副威武刚猛铁墙铜关的气势。<br></h3> <h3>望着巍峨雄伟的嘉峪关,可以想象历史的长河中,这里曾发生过多少杀伐纷争,多少刀光剑影,多少鼓角争鸣的沧桑往事。 <br></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登临关楼,极目远览。长空万里,天地豁然。呵呵一一心情极好,遂作诗一首自赏。</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七律《游嘉峪关》</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万里长城万里天,<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江山廖廓壁垒建。</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金戈铁马已去了,<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千载狼烟散峪关。</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古时多少英雄泪,<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怅对长河落日圆。</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如今骄阳照城垣,<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更喜沧海变桑田。</span></h3> <h3>有着600多年历史的,斑驳剥落的黄土城墙,和一帮六七十岁的,衣着花哨老太亲密合影。</h3> <h3></h3><h3></h3><h3>嘉峪关城门边广场上,有毛译东书写林则徐诗石刻。当年清代禁烟英雄林则徐被贬新疆,途经嘉峪关时,写下了著名的《出嘉峪关感赋》。诗为一组七律,共四首,这是第一首。</h3><h3> &nbsp;</h3><h3> 严关百尺界天西, 万里征人驻马蹄。 飞阁遥连秦树直, 缭垣斜压陇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 瀚海苍茫入望迷。 谁道崤函千古险? 回看只见一丸泥。 那时林则徐刚刚从鸦片战争的失败中走来,对中国在军事和政治上的严重弊病有着切骨之痛,可贵的是作者忧国忧民,胸中存放着民族的兴衰。此诗风格豪迈,视野开阔,气势磅礴,不失为一首内涵丰富、耐人咀嚼的好诗。伟大领袖毛泽东之所以喜欢这首诗,将它抄录下来,我想肯定不是偶然的。<br></h3><h3></h3><h3></h3> <h3>长城第一墩一一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周围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br></h3> <h3>悬臂长城是嘉峪关关城北向延伸七公里部分,始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现在只存750米。1987年修缮基本保留原始面貌,墙体不是青砖的墙,是就地索取的砾石、黄土、甘草混合夯筑而成的,我想真正历史原貌的戈壁长城就该是这样的。</h3> <h3>登上悬壁长城最高烽火台,放眼望去,关外大漠的荒凉、苍茫、野性、一望无际的戈壁古战场,那是北京八达岭长城无法比较的。所以到嘉峪关一定要去悬壁长城,登上这个"西部八达岭"一定会给你一个不一样的感觉。</h3> <h3>从最高烽火台下山,台阶两旁的铁链扶手上,挂满了同心锁,再仔细看下山路对面的山坡上,有很多个用石头堆出的"心"形和名字缩写。<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呵呵年轻真好!他们对爱的表现,是那么的热情率真、张扬不羁!</span></h3> <h3>在嘉峪关开往额济纳的路上,我们在茫茫戈壁滩深处看见了一座蓝色的高建筑,很是醒眼夺目,哇…这是最近出镜率较高的,中国卫星发射塔!</h3><h3>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分布于酒泉市及阿拉善盟两市盟方圆2800平方公里范围,约95%的子基地位于酒泉市境内,5%的子基地位于阿拉善盟境内。</h3> <h3>传说中的黑城,是遥远的西夏古都,却在14世纪中期成为沙海中的孤城残址。曾经的繁华辉煌,正逐渐被黄沙掩埋,唯有那大漠的风声,似乎在诉说这里一千零一夜的故事。</h3> <h3>为在日落前赶到怪树林,黑水古城游览只给二十分钟时间,我们就是跑步也赶不及近前,所以只能远远地观望着,匆匆拍了几张照片。这不到现在还遗憾着吶!<br></h3> <h3>从黑水古城至怪树林,紧赶慢赶已是日落时分,天色渐暗,这时镜头里怪树林,更是渗透着一股狰狞的气氛,而这时也是怪树林最美的时候,那种无以言说的悲壮,凄美,挑战我们的视觉。<br></h3> <h3>大漠起黄沙,枯树望蓝天,历经沧桑的胡杨,百年千年,无语更激扬。<br></h3> <h3>这些或伟岸,或婀娜,或桀骜不驯的怪树枝,千姿百态,美妙之极。</h3> <h3>居延海因匈奴居延部落而得名,意为天池。远古时期,居延海就是西北最大的湖泊之一。受弱水补给量的影响,居延海水面变化多端,是一个神奇的"游移湖"。<br></h3> <h3>居延海这里有成群的水鸟,野鸭,茂密的芦苇荡,不到近前真的难以想像在广袤的沙漠里居然会有这样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h3> <h3>无论是日出时的远山迷蒙,平沙默默,芦苇镶金,还是日落时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居延海总有一种脱尘的仙气,绝俗的澄净,令人赞叹不已!<br></h3> <h3>从嘉峪关坐车近七个小时,为的是到额济纳看金秋的胡杨。当置身于金色的胡杨林时,我已词穷无语,只感叹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人间这般美好的画卷。让人们如此陶醉,如此迷恋。</h3> <h3>金黄色的胡杨林和碧蓝色的湖水是那样般配,再挑剔的旅行者也很难不沉醉在这样的风景之中。<br></h3> <h3>当你走进秋天的额济纳你会发现,在这里有一种诗意,叫做:醉中不知身是客,如花秋叶不思归。这是讲秋天胡杨林的大美,而我最早了解胡杨,是知它有一种精神,叫做坚韧不拔。那时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演讲时讲了一段话,他说:"我年轻时曾长期工作在中国的西北地区,在那浩瀚的沙漠中,生长着一种稀有的树种,叫胡杨,它扎根地下50多米,抗干旱、斗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其顽强。它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世人称为英雄树。我非常喜欢胡杨,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所以我想人们之所以喜欢胡杨,是因为一年一度金秋胡杨的绚丽,更是三千年不朽胡杨的坚韧。<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关于张掖七彩丹霞的介绍中,有这么一个典故,2002年当地一个牧羊人偶遇外省人到其放羊的地方采风时,多说了一句,告诉游客到山里去看看彩山。这一看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通过过往游客和一些摄影家的介绍,这里先后引来了知名导演和诸多剧组。自此以后,"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丹霞地貌引得游客纷至沓来。 如今我也慕名到此,望着眼前无数拔地而起的岩崖、苍劲雄伟的山峦,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绚丽,真是鬼斧神工,令人惊叹! 再看眼前的七彩丹霞,它所呈现出的丹绝色、黄褐色,及从红到黄、由灰及白、黄紫碧蓝的斑斓色彩,使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将这最纯粹的美景,最原始的色彩,挥洒得如此淋漓尽致,如此神奇张扬。 难怪《中国地理杂志》及中外知名地质专家称它"比肩张家界"、"媲美克罗拉多大峡谷"、丝路之旅新发现! 嗬嗬⋯此次河西走廊之行,难忘张掖,难忘心中的七彩!<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马蹄寺</h3><h3>来甘肃旅游,很多人都直奔敦煌莫高窟,然而甘肃还有一座与敦煌莫高窟相媲美的“长”在绝壁上的神秘石窟一一马蹄寺。其建筑大部分在山体内部,已与山体融为一体。它是我国唯一的处在雪山之中、海拔最高的石窟群。</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马蹄寺与莫高窟一样,是一座中国"通史型"的石头艺术博物馆。上起北凉,下迄清代,这一千六百多年间,历代都在马蹄寺石窟中留下了珍贵的艺术作品。</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马蹄寺是一个建筑群,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如果你认为马蹄寺仅仅只是一座寺院恐怕就误解了,</span> 马蹄寺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集石窟艺术、宗教文化、民族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span>个人认为如果你喜欢旅行,那就一定要去马蹄寺,否则将是人生一大憾事!</h3> <h3>马蹄寺景区国家级森林公园的景色。同行用手机拍的,阴沉沉的天拍成这样,真高手呐!</h3> <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马蹄寺之三十三天石窟</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三十三天石窟是马蹄寺石窟群的标志性建筑,由七层二十一窟组成,呈宝塔型开凿于百米高的岩壁上<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极大震撼!</span></h3> <h3>三十三天石窟进门</h3> <h3>我们沿着石壁內开凿的一条又窄又陡的石梯而上,每到转弯处需手脚并用,寻找抓住岩壁边凿好小洞攀登爬行,上下回转只容得一人钻洞,我们边爬边感叹上去难的时候,更敬佩建造者的鬼斧神工。</h3> <h3>这是传说中的马蹄印,马蹄寺因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而得名。此印在普光寺的马蹄殿内,现有一玻璃框保护着。</h3> <h3>马蹄寺之藏佛殿</h3><h3>藏佛殿位于三十三天石窟北侧,是马蹄寺石窟群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石窟。图为藏佛殿中央回廊两侧的佛像,是元代早期的塑像,目前已很少见到。</h3><h3>殿内端凿有一眼水井,这口水井夏不溢,冬不涸,水虽不流却久不变腐。颇为神奇!<br></h3><h3>有人说佛像不能拍,理由很多,有不恭敬说,仿造说等等,但我用科学眼光来理解,就是拍照有闪光,强光对佛像彩绘有损害不利保护。我想<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在中国,即便不信仰佛教的人,在看见佛像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的收敛散漫之心,内心保持一定的恭敬,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span>是一种养性扬善的方式。让更多的人认识佛教、了解佛教,这并不是坏事。当然我们也应当尊重寺院规定,不能拍就不拍。<br></h3> <h3>马蹄寺之胜果寺</h3><h3>胜果寺始建于明代,该寺建成后请钦差大臣传奏皇帝赐寺名时,朝廷正得南方军事获胜捷报,皇帝龙颜大悦,赐名"胜果寺"。清乾隆皇帝为该寺御赐寺名匾牌、龙袍、马鞍。<br></h3><h3>胜果寺寺僧全是藏族,寺院有规模宏大的木结构大经堂、三佛宝殿等,金顶碧瓦,飞檐张翼,雕梁画栋,奇拱巧斗,极其高峻严整。殿内外帏幕毕张,丝缯幡盖高悬,这都给胜果寺增添了古朴、庄严、神秘、肃穆。<br></h3> <h3>马蹄寺之千佛洞石窟</h3><h3>千佛洞始建于东晋十六国北凉时期,依山崖走势分为北段、南段和中段三个部分。 北段是浮雕石塔林,只见陡峭的红砂岩上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几十座石塔,这是苦行僧居住或存放舍利子的地方,大部分石塔雕凿于元、明时期,也有西夏的珍品。南、中两段以佛窟为主。千佛洞共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庞大,且石窟里的群塑像、壁画中的人物服饰、发型多变,无一雷同。</h3> <h3>千佛洞石窟外景</h3> <h3>千佛洞有许多各种造型的摩崖佛塔。<br></h3> <h3>从张掖到兰州有五百多点公里,然而当天我们还要坐包车四小时赶往夏河拉卜楞寺。为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坐上了从张掖到兰州动车。车程三个小时二十分。列车奔驰,车窗外的景色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h3> <h3>车窗外蓝天、白云、草地、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牦牛,远处还有银色的祁连雪峰……,满眼的美景,分分钟都能出大片啊!</h3> <h3>当看见远处山丹军马场的大字时我兴奋了,<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这个名闻遐迩的皇家养马场,是公元前121年,由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始创,历经二千多年而不衰,充满了传奇的色彩。</span>曾几何时我见过一张图片,是万马奔腾在这军马场上,那追风如虹气势一直烙在我脑海中,因此在做这条定制旅游线时,山丹军马场曾在我们的项目上,后因时间原因忍痛割爱了,如今它完美的呈现在我眼前,虽说满地霜雪,也无军马奔腾,且列车一驰而过,但也算部分如愿了。不过回头想想,军马场和嘉峪关一样已成历史,现在还需养很多的马吆!</h3> <h3>车窗外巍峨的祁连雪山,如影随形越来越近。通过这趟河西走廊的旅行,我意识到这座山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内涵,远远超过了书本上带给我的认知。她对甘肃来说举足轻重、至关重要,她<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绵延近千公里默默守护着河西走廊,可以说是河西走廊的母亲。她</span>拦截<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了内蒙古的风沙侵入,阻隔了柴达木盆地的荒漠延展,而</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其山体冰川融化下来的雪水形成河流,滋润养育了河西走廊一个个绿洲城市。由此还</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产生了一条东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一一丝绸之路。</span></h3> <h3>我们到达拉卜楞寺小镇,已是万家灯火了。气象报告零度,而入住的藏家旅社温暖如春,我里里外外寻找发热源却是找不見,服务员是个藏族小姑娘,但因语言不通还是没找到答案。第二天早上起来看见,街上所有路灯都是太阳能发光,我想这旅社顶层是否也有太阳能发热装置。</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被褥很干净一看就是刚换的,我自已带的被套用不着啦。拿掉了床上的厚毯子,一看被子很厚,把𥦬子拉开一条缝,这样温度恰好,这里舒适、安静,一夜好眠到天亮。</h3> <h3>这是我们入住的宝马宾馆,对面就是停车场,停车场边是拉卜楞寺。下次如有朋友去,哈哈我这里免费推荐了。</h3> <h3>第二天一早,我们几个喜欢拍照的,相约登上了拉卜楞寺的晒佛台,因为只有那个山头上才能拍到拉卜楞寺的全景。喏…看见山顶上我们的人了吗!</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拉卜楞寺坐落在肃南大夏河之滨,占地总面积86.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主要殿宇90多座,房屋不下万间,形成了一片具有藏族特色的宏伟建筑群。 拉卜楞寺不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也是一所集建筑、壁画、雕塑、图案、刺绣以及独特的唐卡画、佛殿音乐和藏戏等一体的艺术博物院。还完整保存有藏族经卷古籍六万余册,涉及哲学、密宗、医药、数学、诗词等十二门类,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在国内藏传佛教寺院中首屈一指。<br></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拉卜楞寺没有山门,也没有围墙,但其拥有世界上最长的转经长廊,整个寺院被1700多个转经桶所环绕,绵延3.5公里,颇为壮观。<br></h3> <h3>拉卜楞寺的转经筒很大,直径近一米的算是小的,又由于是木质的转起来很重,需费些力气,我试着转过四五十个即手酸难忍了,真不可想像那些转上一圈甚至几圈,是需要何等坚定的信仰和坚毅的品性啊! </h3> <h3>一个小僧正费力地转着经筒,其实这个大小的经筒在拉卜楞寺中算是小的了,这照片颇有意思,拿来大家共享了。</h3> <h3>当时随手一拍,回看满眼的精美绝伦。像这种精美的照片还有很多,美篇100张的限额实在放不下啊!</h3> <h3>拉卜楞寺有名的贡唐宝塔,与大夏河水、云杉禅林相映,傲然矗立,巍峨壮观。</h3> <h3>贡唐宝塔的正门</h3><h3>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初建成于1805年,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阿弥陀佛)像而享誉海内外,宝塔高五层,31.33米,塔呈菩提式,占地2144.16平方米,由塔刹、塔瓶和塔座组成。塔刹是日、月、星辰;塔瓶有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塔座是琉璃瓦装饰的三层四角形建筑。<br></h3> <h3>塔瓶上精铜浮雕鎏金八大菩萨之一。</h3> <h3>  在拉卜楞寺参观礼佛的时候,一首歌时不时窜入我的脑海,那是藏族歌手降央卓玛唱的,歌词是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作的一首很感人的诗,"那一天,闭目在经殿的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的真言;那一月,我转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我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我转山转水转佛塔呀,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見。"看过仓央嘉措许多作品,但不知为何脑中总是盘桓着这首诗句,我想这首诗太应这里场景吧,又或是降央卓玛唱得太动人心扉了!</h3> <h3>佛学院的弟子在上课。</h3><h3>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最高级别的佛学院,有藏传佛教最完整的教学体系,设有六大学院,分别学习佛教理论、逻辑、天文、历算、医学、书法、音韵、舞蹈、彩绘、雕塑。学院讲经缜密,治学严谨,学者辈出,著作丰富 。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有藏学"清华""北大"之誉。据说只有家里最聪明的男孩子,才会被父母送去寺院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你可别小看了满大街着红色衣袍的出家人,他们中有硕士、博士,真正是满腹经纶。<br></h3> <h3>拉卜楞寺有一支名为嘉木样的佛乐队,演奏的曲谱有《万年欢》等十余首曲目,这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独具特色的。(共享照片)</h3> <h3>这个不大的文物陈列馆,里面全是宝贝!有各种质地多样的小型佛像、佛塔、法器等,有历代嘉木样大师的生活用品,有帝王册封和赠赐的金敕、印鉴、封诰、匾额,有千佛树、珍珠塔、玉如意、陨石、海马牙等不胜枚举。其中一只不及尺高的五彩斗花瓶,惹得我几次徘徊其前摸出手机要拍下来,但想起寺僧导游"寺内一律严禁拍照"的警告,最终不敢造次,但其重紫曵五彩的光华至今浮现在我眼前。</h3>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从拉卜楞寺开车十几分钟就到了桑科草原。我们在车上拍到的是飘着白云的蓝天、逶迤的群山、流淌的夏河、丰茂的草原。这里草有齐腰高,是一片真正的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h3> <h3>十月中旬桑科草原已是深秋,因已过旅游旺季,大门敞开着无人管理,免费进入。</h3><h3>望着一大片金黄色的草在秋风中摇曳,我们被这秋色烂漫的美,宁静圣洁的美惊艳了。哇…秋里尽是金光,我们不枉来到这秋天的草原牧场!</h3> <h3>祁连山脚下草原牧民的住所</h3> <h3>在车上邂逅了一个美丽的湖泊,湖面上有许多鸳鸯及不知名的水鸟在自由的嬉戏和栖息。真赞叹这里的自然生态啊!</h3> <h3>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州首府合作市北,是全藏区唯一的一座供奉藏传佛教各派宗师的高层建筑名刹。佛阁有9层,每一层都供奉不同的佛主及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共有一千多尊佛像,包括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里面的壁画给人印象极其深刻,绘画技法之高超,人物形态之生动,颜色搭配之美妙,细节处理之精细,令人惊叹!</h3> <h3>为保护这座建筑吧,进内须脱鞋。我们只着袜子,爬上了佛阁的最顶层。佛阁名为九层,但实际上为八层。八层屋顶上隆起的地方是一幅坛城画像,这是释迦牟尼佛祖为大众讲说密宗时所现的场景。</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米拉日巴佛阁四方的围墙外,有许多藏民在不断的转圈,这转山转水转佛塔也是一种朝圣,一种修行。而</span>修行不定是为来世,也不一定是忏悔赎罪,有可能是为了当下的幸福、美滿、富裕。</h3><h3><br></h3> <h3>米拉日巴佛阁周边景色。</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在夏河拉卜楞寺周围,和这里米拉日巴佛阁地区都看见了这种太阳能路灯。</h3> <h3>在拉卜楞寺和米拉日巴佛阁,我们看见前来寺院的朝圣者络绎不绝,他们五体着地磕着长头,虔诚得会叩击你的心灵,当你看见他们的表情时,瞬间会觉得世界静止了,时间也仿佛停止了,因为他们脸上只有平和,平和得就象是西藏的天空,平和得一尘不染,这是一个精神大于物质的世界。我不知道得有多大成就的成功人士,才会有他们那样同等的平和及近似超自然的定力。不过仔细思量,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坚守的东西,都有属于自己的长磕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毅力走下去的人,无论是否抵达终点,都值得尊重。<br></h3> <h3>进入甘南,我们的车在不知名的村道上行驶,甘南农村的乡土风貌在我的眼前一一掠过。</h3><h3>玉米是这样存放的,我们南方人见了比较稀罕。</h3> <h3>行驶的车上抢拍的,有点模糊,放大了看---房顶的大红枣。</h3> <h3>将照片放大了看,无数黄河蜜瓜躺在地里。路过小镇地上堆着一元钱一个,又水又甜。</h3><h3>我们在额济纳住宿,每个房间还免费送一大盘。</h3> <h3>从额济纳去张掖的路上,车停服务站,五块钱从农民摊里买了一碗新鲜的红枸杞,这比我以前在宁夏枸杞园吃得还大还甜,到底是戈壁滩上的产品,日照时间长,生长期长。<br></h3> <h3>重点推荐兰州小吃---甜胚子,用燕麦做的甜品,8元左右一碗。口感细腻、润滑、微甜,超好吃!</h3> <h3>夏河小镇上各种酸奶,有的是藏民自做的,听喜欢吃酸奶的同行讲"冒好吃"。</h3> <h3>正宗兰州拉面,与云南过桥米线一样,有配菜。我们一行都叫好吃,同时也都叫太咸了,兰州人口味不是一般的重。</h3> <h3>再介绍一种兰州独有的水果---百合,没错,就叫水果百合,长相跟杭州菜场里买来的一模一样。</h3><p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兰州水果百合粗纤维含量少,糖分高,可以作为水果直接食用。<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常食能有润肺止咳,宁心安神,补血明目,美容养颜等作用,据说</span>还有防癌抗癌之功效。</h3><h3>兰州百合生长周期为六年,百合种球生长三年后挖出来换地下种,再过三年才能有好吃的兰州百合产品。如果要大个一般要求种上九年左右,所以产量少,营养价值高,金贵。</h3><h3>哈哈为兰州经济作广告了!</h3> <h3>从拉卜楞寺回到了兰州,参观看了兰州的城标,黄河母亲塑像和黄河第一桥。</h3> <h3>下午就要飞回杭州了,我们十八人在黄河第一桥上留下了合影,以纪念这次难忘的旅程!</h3><h3>再见了美丽大西北!再见了多彩的河西走廊!对于一个旅行者来说,我巳见到了你千年的石窟、古老的长城、七彩的大地、广袤的草原……。同时我也感受到你“一步千年、一眼万里”的无穷韵意,你已深深藏在了我的心中!<br></h3> <h3><br></h3><h3>在做了遂昌桃源村的第一篇美篇后,感觉眼睛太累,想以后打住不玩了,所以这次回来已整理掉了很多照片。结果这几天回看照片没忍住,哈哈又玩上了,搞得几次打电话向同行共享照片,在此一并谢谢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