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野老乡快乐“黄山行”游记

东雪

<h3>向往已久的“黄山游”终于成行了!</h3> <h3>  10月26日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下午4:28分我们一行14人踏上北京到黄山的K1109次南下“和谐号”列车,与从上海出发到黄山市的寇树昌徐瑞会夫妇聚齐,一共16人去游览黄山,亲临这个誉满天下的名山大川,了却每个人向往已久的心愿。</h3> <h3>黄山和九华山所在的黄山市古称徽州,因黄山而得名。这里由黄山和九华山而扬名,更是徽派建筑聚集地,文房四宝中“徽墨”的产地,也是明清时期享誉全国的徽商故乡,集“官 贾 儒”于一体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中心。明代戏曲家 文学家,戏剧&lt;牡丹亭&gt;的作者汤显祖有诗曰:“一生痴绝处 无梦到徽州”更是让这里蛮声华夏!</h3> <h3>大家做了许多出行准备,经高青建议,树坡联系了一家黄山当地的旅游公司~“黄山友谊国际旅行社”,为我们安排好了各项行程:住宿 景点 车辆 门票 导游讲解等等,这为我们的旅行提供了许多便利,节省了时间,玩儿的非常轻松,尤其是一点儿都不赶,休息的也很好。</h3> <h3>树坡小芳夫妇又以自己“启瑞公司”的名义为大伙儿每人配备了旅行帽和水杯,也很感谢他们的心意!</h3> <h3>我和树坡为大家采购了在火车上的饭食。</h3><h3>哈哈!得分装啊!一人一袋</h3> <h3>还有20瓶酒</h3> <h3>临行前也得到了朋友小闫等人的帮助,存放物品和车辆,还送我们到车站。</h3> <h3>当晚在火车上我们就开怀畅饮</h3> <h3>列车经过17个多小时的长途奔波,第二天(10月27日)上午9:50,终于到达了安徽省黄山市火车站,在那里旅游公司导游小周接了我们,并与先期到达的树昌二人汇合上了他们安排的旅游车。</h3><h3><br></h3> <h3>为了节约时间,这次游览的行程安排是:27号中午饭后第一站先去九华山一下午,28号黄山一天,29号上午宏村,中饭后屯溪老街,下午4点多火车返衡。</h3><h3>这样,又经近一小时的汽车行程,吃完午饭我们直奔全国著名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九华山。</h3> <h3>九华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西南二十公里,南接黄山风景区,方圆一百多公里,群峰罗列,其中九座主峰高耸状如莲花入云,故名九华山。唐朝以前称“九子山”,自诗人李白作诗曰“昔在九江山,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后,更名为九华山。</h3><h3><br></h3><h3>九华山作为地藏菩萨道场闻名于世,与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现存寺庙70余座。</h3><h3><br></h3><h3>传说地藏菩萨曾誓言:愿普度所有众生,包括地狱中的恶鬼等一切生灵,发愿“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因此,我觉得人们来朝拜九华山,真正的意义应在于敬仰并学习地藏菩萨的那种大愿心,天下苍生之心。</h3> <h3>九华山讲解员为我们讲解</h3> <h3>九华山第一寺庙“化成寺”</h3><h3><br></h3><h3>化城寺是九华山最古老的寺庙,建于唐至德年间(756年)。庙里壁画记载了地藏菩萨的生平和修行度化的场景。</h3> <h3>九华山大山门及广场</h3> <h3>九华山高僧肉身宝殿,(据说现在九华山还有多尊菩萨肉身)殿前题匾“度尽众生 方证菩提 地狱未空 誓不成佛”乃民国大总统黎元洪手书。</h3> <h3>连续99级台阶也在考验着我们朝拜的诚心</h3> <h3>加油!还剩99级减90级。</h3> <h3>开心!</h3> <h3>我也不慢。</h3> <h3>“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在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处,是九华山位置最高寺院。因时间较晚和导游安排所限,我们未能上去瞻仰,较遗憾!</h3> <h3>下午近4:30从九华山下山,去往我们此次旅游的大本营~汤口镇。镇子就在黄山市黄山区,东南两面紧邻黄山风景区。这里宾馆酒店众多,食宿交通都非常方便,离黄山市约40分钟的车程。因黄山风景区分为南 西 北三个大门,而绝大多数游客都会从南门上山,南门又有前山后山两个大门,都靠近山脚下的汤口镇,所以汤口也成了游黄山的中转站。</h3><h3><br></h3> <h3>下榻的住所~~“贝壳酒店”,哈哈!好听的名字。</h3> <h3>黄山脚下的第一顿晚宴,大家兴致勃勃</h3> <h3>10月28日早7点左右大家起床收拾吃完早饭,整8点上车,心怀激动地奔向这次旅行的重点景区~~黄山!!!</h3> <h3>闻名遐迩的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原名黟(yi)山,唐朝时更名为黄山,取自“黄帝之山”之意。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看看这些头衔就知道黄山的名气该有多大啊!</h3><h3><br></h3><h3>黄山风景区面积160.6平方公里,有大小200多个景点,以奇松 怪石 云海 温泉 冬雪“五绝”著称于世,集中国各大名山的美景于一身,拥有“天下第一奇山”的美誉。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更使人对她有了无尽的向往。</h3><h3><br></h3><h3>景区内奇峰耸立,沟壑纵横,大小72峰,其中尤以莲花峰 天都峰 光明顶三大主峰为最,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h3><h3><br></h3><h3>黄山景色气象千变万化,四季各异,动静有别,赋予了黄山无穷的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大诗人李白到此留下诗句:黄山四千仞 三十二莲峰 丹崖夹石柱 菡萏金芙蓉……真实略有夸张的赞誉了黄山。</h3> <h3>  坐景区旅游车,Z字盘山路</h3> <h3>汤口镇到景区需乘坐黄山新国线班车上山,前山是指慈光阁到山顶玉屏楼的线路,前山比较陡峭,后山较平缓,也可坐索道下山。我们就是前山坐索道直达玉屏楼。</h3><h3><br></h3><h3>坐索道越过白鹅岭 始信峰到达玉屏楼</h3> <h3>玉屏楼 像山石 卧佛君 迎客松 远眺莲花峰 天都峰一左一右</h3><h3><br></h3><h3>置身于她的怀抱,大家多么开心啊!</h3><h3><br></h3><h3>上莲花峰~百步云梯~一线天~鳌鱼峰~光明顶~莲花峰</h3><h3><br></h3><h3>不能仅仅说漂亮了</h3><h3><br></h3><h3>一线天人连人,盘山路上人也不少。这就体现出所说的黄山一年四季没有旅游淡季啊!</h3> <h3>到达玉屏楼,山顶那些名人大家的手书真迹摩崖石刻也是一大景色。</h3><h3>最上方的大字是毛主席的:江山如此多娇!</h3> <h3>人们纷纷在象石山前留影纪念</h3> <h3>迎客松,这也是每个游客必看的重点中的重点!</h3> <h3>和迎客松合影是必选节目</h3> <h3>“玉屏楼”顶视野豁然开阔了许多,空气清新景色迷人,人们纷纷高举手机是在照相还是向大黄山拱手朝拜呢!?</h3> <h3>嗯嗯!让黄山让迎客松再次见证我俩啊!</h3> <h3>看看!佛光笼罩着茂竹哥!</h3> <h3>我们在这儿!</h3> <h3>远眺莲花峰</h3> <h3>征途</h3> <h3>到达莲花峰顶大家都觉得有些累了</h3><h3><br></h3><h3>山顶气象站观象台</h3><h3>大家又在山顶玩了好一会,近中午12点,导游领我们在山顶一饭店吃饭。</h3> <h3>向光明顶进发。看到吗?那有两条路,右侧是又陡又窄的一线天,人挨人想快也快不了,左侧是盘山石板路,远点儿但相对好走一些。咱们怎么走?还用说!岁数大的较多,走左侧呗!哈哈!</h3> <h3>竹哥途中休息尽情的表露愉悦的心情,高声喊山呢:啊 啊 啊!(好美啊!黄山)</h3> <h3>我们的老季大哥真真正正的享受了一把,当当大财主老爷的待遇,做了一大段上山滑杆。看看老头的表情,嗯!那可叫一个美啊!</h3> <h3>鳌鱼洞口</h3> <h3>哈哈!离天还有三尺三。</h3> <h3>无限风光在险峰,上!</h3> <h3>小憩</h3> <h3>遥望光明顶,看那最明显的标志~中国黄山天文台的大圆球建筑。</h3> <h3>“海心亭”,据另一个导游介绍,经实际勘测,它是整个黄山景区的中心点。</h3> <h3>光明顶山庄,我来了!耶!</h3> <h3>光明顶</h3> <h3>来,合个影,谁说我脸黑?说这话这哥们儿都不愿意!</h3> <h3>“飞来石”~~电视剧&lt;红楼梦&gt;开篇剧照有一段就是从此取景。</h3> <h3>吃完饭稍事休息,走了一小段下山的台阶路,我们正式下山。</h3><h3><br></h3><h3>下山时,我们分为两队人马,老季大哥 勇哥 茂竹嫂子和国顺哥嫂他们五人坐缆车一路,志和哥嫂 茂竹哥 军哥 小魏 树昌两口 树坡夫妇 高青和我共11人可以称为“健步队”,一路走着最多的用了1小时45分钟全部到达山下集合地点。</h3> <h3>实际后山也有许多景点,“妙笔生花”“仙人翻桌”等等</h3> <h3>啊!我多伟大。</h3> <h3>指点江山,这气势,嗯嗯!也没谁了。</h3> <h3>山下的“黄山国家地址博物馆”</h3> <h3>参观了“徽茶博物馆”</h3> <h3>回到山下也不到4点,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乘车返回驻地。</h3> <h3>离开黄山一晃已有5天了,难忘的景色依然历历在目。黄山啊!你以你旷世的华美,倾国倾城的容颜,让我深深眷恋,无比怀想,初见倾心,离别难忘!</h3> <h3>28日晚宴大家兴致到了顶点,欢笑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情正浓,酒已酣,欢声笑语溢心间”。八瓶多酒啊!大家都喝的不少!</h3> <h3>第二天29号,7:30出发去往宏村。可以说这次临来之前,对宏村没有一点感性认识,仅仅听我们的一个骑友说过,宏村不错,值得一去。游览后真是觉得不虚此行!宏村,原来是我早已摩拜的古徽州建筑风采的集大成之地。</h3><h3><br></h3><h3>宏村和距离不远的西递村,实际都是响当当的旅游圣地。两个村均位于黄山市黟县,2000年同期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也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安徽省南部民居中最具代表性的两座古村落,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园风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态、工艺精湛的徽派民居风格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名闻天下。</h3> <h3>宏村依山傍水,始建于南宋,距今已800余年历史。村落如浓墨重彩,又似水墨写意,好比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看到那副楹联写到“水墨开奇境 丝桐发妙音”,歌颂宏村一点儿都不为过啊!</h3> <h3>在皖南众多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中,宏村是最具代表性的。据小导游介绍,从整体外观上说,宏村俯瞰就是一个臥伏的水牛。</h3> <h3>村中各户人家皆有水道相连,潺潺流水,层楼叠院,白墙灰瓦,小巷翘檐,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处处是景,步步入画。闲庭信步间,悠然之情我们已流连忘返,真想多待些时日。<br></h3><h3>全村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140余座幢,各独具匠心,雕刻精美的楼阁厅堂至今保存完好。</h3><h3>“秀水润名宅 古韵映清波 ”,宏村民居的内外门楼,庭院水榭,正堂偏厅,天井回廊,木刻彩绘,楹联字画等等哪一项不透出沉甸甸的历史和文化内涵。</h3><h3>在此深深感受到了历史和现实,自然和人工,情与景,诗和画交织重叠的精彩画卷。</h3><h3>德义堂</h3><h3>乐叙堂</h3><h3>敦厚堂是一幢200多年的清代老宅。</h3><h3>敬德堂门楼上雕刻的图案很有象征意义。</h3><h3>敬修堂是典型的清代民居。</h3><h3>承志堂是清代大盐商汪定贵住宅。</h3><h3>树人堂是我在那里买书亲自卖给我的作者汪森强的私人收藏馆。</h3><h3>徽州人十分重视门楼建筑,有“千金门楼四两屋”之说,就是说宁可花千两黄金修建门楼而仅仅花四两建房子。听起来有些夸张,但可以反映出门楼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h3> <h3>走到宏村村口,可见两棵500年树龄的古树。一棵是枫杨树,另一棵是银杏树。首先映入眼帘的枫杨树蔚为壮观,使人震撼!高达20余米,围约6~7米,导游说需要5个人才能合抱。你看那树冠,状似一把巨伞。我目测了一下,覆盖面积怎么也得40多平方米。导游介绍,过去村俗,老百姓办喜事,新娘子的花轿要绕着枫杨树转一大圈,预示着百年好合,红福齐天,天长地久。</h3> <h3>图在此写生的很多艺术学院学生</h3> <h3>游览完宏村午饭后,我们赶往下一个景点~黄山市屯溪老街。</h3><h3><br></h3><h3>老街位于屯溪区中心地段,是市内有名的商业街 小吃街。老街不宽,青石板铺路,两侧林立着一幢幢徽派建筑,现多为临街店铺,出售的也都是徽州特产。</h3><h3><br></h3><h3>街面不长,仅8~9百米,东西走向,最东端有一牌坊和写有&lt;屯溪老街记&gt;的照壁。</h3><h3><br></h3><h3>靠近牌坊的“老街第一楼”,电视&lt;舌尖上的中国&gt;介绍过这儿的徽州特色菜:毛豆腐 臭鳜鱼和烧饼。</h3> <h3>啊!啊!短暂的“黄山行”到时间了,我们得坐火车往回返了,下午4点28分,我们踏上回家的路程。</h3> <h3>“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我知道,从此,黄山是我出行经历中永不磨灭的一个记忆!别了!祖国的黄山!别了!我们的这次快乐旅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