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时间一日一日的过,转眼间别继野老师已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二十一年了,可每当别人问起她多年以来的感想,她都会诚恳的回答:“我每读到‘教师道德’一词时,都不免惊醒端坐,如芒刺在背,不敢有些许的懈怠,这么多年来随着我教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便愈发地感到这一词语的深重,乃至感觉到——神圣。”</h3> <h3>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们教育思想有所不同,教育风格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爱的教育”。离开了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h3> <h3> 是老师对孩子们的信任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信任让老师快乐工作。老师和学生之间要达到心理相容,就必须用爱心和信任去搭起一座桥梁。别老师也曾说过:“我们现在的教育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知识,还应该承认孩子们的个性的差异,这样才能造就明德博学、充满活力、富有个性的一代新人。”</h3> <h3> 作为教师,应该无私地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平等地对每个孩子,了解他们特有的情感世界,懂得他们失败的痛苦和成功的喜悦,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体验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时时感受到努力得到的肯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h3><h3> 当老师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孩子,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孩子,公平地把爱和温暖送给每一个孩子时,孩子小小的心定会融化在师爱中,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快乐,愉快地接受教育。而别老师也正是秉持着这样一个理念,数十年如一日的把知识和爱散播给她的学生们。</h3> <h3> 同时,别老师爱岗敬业的精神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学校方面的一致好评。9月初,别继野老师在朱城子镇中心校组织举办的师德报告会中荣获“我身边的好教师”称号,这无疑是对她多年来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对待学生全心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不平凡成绩的最大肯定。9月12日,别老师向全校教师介绍了其先进事迹。</h3> <h3> 鲁迅曾说过:“教育植根于爱”,这也一直是别老师从事教育工作的座右铭,她一直坚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春天播下师爱的种子,秋天必定结出尊师的硕果。</h3><h3> 此外,“师爱”也如无声的春雨般在不知不觉中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被爱的同时也学会如何去爱生活、爱别人,从而实现了爱的迁移,这无疑是比仅仅掌握课本上的知识更有意义的事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