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我们班</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无锡市三中六七届初二乙班,共有54名同学,初一时班主任是张丽英老师,初二时班主任是叶敏畬老师。从孙梦君同学保存至今的学生证上可以看出,我们是1964年秋季入学,校长是刘伯骞先生,我们总共只上了两年(4个学期)正规的课。1966年暑假之前就遇上了文化大革命,按照初中三年算下来,我们就是六七届毕业生了。停课闹革命,破四旧、大串联,复课闹革命……折腾了两年多后,迎来了史上最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年11月6日,第一批去滨海县插队的同学在校门口上了大驳船离开母校;去新洋农场的同学也于同年11月28日乘船北上。据不完全统计,全班同学54人,去苏北插队(主要是滨海县)32人,去新洋农场(建设兵团)10人,回农村老家或去农村投亲靠友10人,顶替进厂当工人1人,因病留城1人。五十五年后,已知有8位同学不幸去世。</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学生证</p> <p class="ql-block">摄于1998年的班级集体照</p> <h1> <b> 无锡市三中1967届初二乙班同学名单</b></h1><p class="ql-block"> (根据市三高中校史同学名录)</p><p class="ql-block"> 顾苏东 周成祥 张国强 胡锡明 徐洪礼 钱昭平 刘锡元 </p><p class="ql-block"> 仇长高 邬永和 许阿六 汪仲德 马卫国 赵伯元 陆惠泉 </p><p class="ql-block"> 张大钟 赵玉生 李正央 杨裕坤 周金生 李树人 杨玄龙 </p><p class="ql-block"> 张学林 徐佳之 叶永兴 朱汉良 薛余德 诸伟民 王伟伦 </p><p class="ql-block"> 钱浩清 张龙炎 朱文荣 邵重义 袁治中 邹荣华 顾毓美 </p><p class="ql-block"> 钱爱珍 过新琴 蒋雪英 孙梦君 朱荫秋 华晶瑛 吴丽娟 </p><p class="ql-block"> 马亚娟 王伟云 陈红女 潘素琴 周亚珍 邵蕴玉 倪连英 </p><p class="ql-block"> 吴文娟 朱惠琴 廉敬玲 乔莉芬 杨琴芳</p> <h1><b>下乡前后 </b> </h1><h1><br></h1><h1> 青葱岁月,文革浩劫,学业中断,各赴东西。1966年暑假之前学校就停课了,接着大家就卷入了“文化大革命”,破四旧、大串联……上山下乡肇始,没有毕业典礼,未见同学间依依惜别,便分别匆匆离开母校。</h1> <p class="ql-block">部分同学在停课“革命大串联”之际足迹遍布祖国大地。</p> <p class="ql-block">初中毕业没有《毕业证书》,拿到的是《批准书》。</p> <p class="ql-block">华晶瑛、马亚娟1968年11月下乡前在校门口留影,向母校告别。</p> <h3> 当时钱昭平的父母被关在“学习班”里,他下乡插队的事情父母都不知道,到了滨海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母亲,安慰失去自由的母亲。这封家信就是母亲从学习班里写给他的回信。这封信是烙上文化大革命的印记的,当然今天也可以从行文中对那个时代有一个比较真实认识: </h3><h3><br></h3> <h1> <b>广阔天地 </b></h1><h1><br></h1><h1> 青春年少(同学们大多十六七岁,年龄小的才十五岁),告别城市、告别父母,正常学业中断,人生道路走上崎岖,但大家都能积极应对、乐观向上。从1968年11月下乡开始到1979年最后一批回城,全班同学有三人光荣参军,有的进了工厂,有的考取师范,有的当了民办教师。许多同学在艰苦劳动的田间地头,在工厂车间、在部队、在学校留下了自己的影像,那个时代的留影弥足珍贵。<br></h1> <h3>这两张照片是插队的同学在田间、在知青组屋前的留影,非常难得。</h3> <h3>我班有汪仲德、李树人、钱浩清三名同学光荣参军。</h3> <h3>张龙炎在兵团纺织厂车间里修理织布机。</h3> <h3>1974年被评为兵团第二纺织厂生产标兵</h3> <h3>钱昭平(第二排右1)成了当地七年制学校的民办教师。</h3> <h3>1976年被评为滨海县宣传文教系统先进工作者。</h3> <h3>孙梦君在新洋农场参加民兵训练。</h3> <h3>赵伯元在兵团纺织厂车间里劳动。</h3> <h3>诸伟民(左3)和新洋农场供应站的同伴们在防震棚前。</h3> <h3> 1971年回家探亲的几个同学合影,(左起)杨裕坤,张国强,杨玄龙,卲重义,刘锡元</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本日记本</b></h1><h3><b><br></b></h3><h3> 班级搞下乡五十年纪念,我的理解是对逝去青春的祭奠。下乡时还真没啥留下的,这一本作为奖品的日记本也是我用来夹放糖果纸的才残存如今。刚到农场,许多人都认为我是“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蓝”的小姑娘,其实我特别能任劳任怨,劳动也算是一把好手,还能搞些那年代特有的写作。记得那时百分之二十加工资,居然群众推荐了我。有一个从其它农场调来知青说,常听连队大会连长表扬孙梦君,以为是哪个五大三粗之女,等认识后说原来是这种类型的。说起来这本日记本微不足道,但它却着承载着我的青春和我的骄傲。</h3><h3> ——孙梦君</h3><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张招工组的便签</b></h1><h3><b><br></b></h3><h3> 1979年初春,知青回城已成大势,我当时接到一封信,寄来的是一张“无锡市教育局革命委员会”招工组约我去县城东方红饭店面谈的便签。当时我在大丰乡下当民办教师,也许他们在县教育局翻档案时预选中了我。我去面谈到时候,看到还有几个高中的女知青,招工组的当场就和她们拍板了,可能看我是67届初中毕业,还叫我当场写了一篇文章,然后让我回去等通知……一个月后我到了无锡市十六中报到,当了一名中学教师。</h3><h3> ——钱昭平</h3><h3><br></h3> <h1><b>几件反映同学们工作、生活的证件、证明。</b></h1> <h3>三张会议代表(出席)证(钱昭平提供)</h3> <h3>火车调度员技能考核鉴定合格证(杨玄龙提供)</h3> <h3>新洋农场工作证(诸伟民提供)</h3> <h3>迁户口证明(顾苏东提供)</h3> <h1><b>编者的话</b></h1><p class="ql-block"> 上山下乡五十五周年之际,制作一“美篇”(此为之一,将制作反映同学们退休生活的美篇之二)以资纪念。除封面图片,所有图片资料均为本班同学提供,由于只是联系到班级部分同学,资料收集也有疏漏甚至差错,还望大家理解和指正。(钱昭平)</p>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致逝去的青春岁月</b></h1><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编者感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h1><br></h1><h1>半个多世纪前,</h1><h1>告别了妈妈,告别了家乡,告别了文革喧嚣的城市,</h1><h1>广阔天地容下了我们这些未成年的初中学生。</h1><h1><br></h1><h1>凭着不肯向命运屈服的信念, </h1><h1>我们在人生路上负重前行, </h1><h1>尽管有时显得疲惫, </h1><h1>尽管有时步履有些蹒跚。 </h1><h1>我们一路走到了今天。</h1><h1>当年同学们在乡村、在农场、在工厂、在部队、在学校,</h1><h1>留下了自己珍贵的影像。</h1><h1><br></h1><h1>青春无价!</h1><h1>青春虽早已逝去,到底收获多少,代价几何?谁人能说得清?</h1><h1>只有对知青岁月的追忆才是我们的专利,</h1><h1>岁月有痕!</h1><h1>虽说时光匆匆,蓦然回首,五十五年也就是弹指间,</h1><h1>但往事并不如烟,哪年、哪月、哪天没有留下我们的音容和足迹?</h1><h1><br></h1><h1>今天同学们已年逾古稀。</h1><h1>无悔也好、苦难也罢;</h1><h1>历练也好、遗憾也罢!</h1><h1>向昨天告别,并不似挥手一般潇洒,</h1><h1>把晚年过得更好,</h1><h1>才是对怎么不辜负逝去的青春岁月的最好回答!</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