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一组数据令人惊讶:</h3><h3> 在76个自杀的未成年人中,其中29个出身教师家庭。</h3><h3>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公务员及管理人员家庭的占比也较重。</h3><h3> 这是北京大学徐凯文副教授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得出的数据。</h3> <h3> 之所以令人惊讶,是因为在我们的常识中,这些孩子拥有着较为优越的家庭教育背景及成长环境,理应在这样的环境中成为更坚强的人。</h3><h3> 教师、公务员、医护人员、管理人员等这些职业的父母,在一贯的生活环境及认知里,他们渐渐产生了 “我比别人更拥有道德上的优越性、更有能力能够判断事物是否正确” 的思想认知,大多会产生 “我是权威” 的感觉,从而在与子女的沟通中,也不知不觉地产生了不能平等沟通的现象。</h3> <h3> 孩子在大多情况下,无论是否能够真心接受,都需要被迫地顺从家长的意愿,于是孩子会渐渐产生 “反正我说什么都是错的 ”、“ 没有人会接受我的意见和想法” 的心理,也不再乐于与父母沟通,平静的顺从,看似乖巧懂事,却也在孩子的心中一次次地积攒着越多的意见与不满。</h3><h3> 终有一天,平静的海面会爆起惊涛骇浪,骤起的海啸让彼此都措手不及,也无能为力。</h3> <h3> 另一方面,在这些职业的父母的认知体系下,他们的职业或社会地位是相对成功的模版,在孩子的教育中,也不断给他们施加了这一方面的心理暗示,甚至在学习、爱好、专业乃至工作方面,也在给他们渐渐铺出一条自以为适合他们发展的道路。</h3><h3> 孩子们需要在父母精准刻量的标准下完成相应的任务,父母们在孩子的身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在潜意识上也会给孩子施予“愧疚感”,倘若孩子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便渐渐增强了孩子对相应事物的厌烦、恐惧心理和挫败感。</h3><h3></h3> <h3> 心理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h3><h3> 那些与父母相互尊重和沟通,有着稳固的感情基础,同时,父母也能给予他们更宽松的个人空间的孩子,更有可能随着自我的探索,而获得一种自我认同感。</h3><h3> 而那些总是被父母拒绝、严苛要求或者忽略的孩子,一方面很难从父母身上模仿或学习着去认识自己,也很难做出寻找自我的尝试(可能会被视为挑战或者叛逆)。</h3><h3> 那些与父母关系过于紧密,完全由父母掌控自己人生的孩子,他们完全依附于父母的要求和决定,从不敢挑战父母的权威。</h3><h3> 这两类孩子都很可能在“找到自我,获得自我认同”的路上迷失和受挫,前者很容易陷入一种“混乱”的状态之中,叛逆的思想情绪容易导致和父母起冲突;而后者则更可能陷入“早闭”的状态。</h3><h3></h3> <h3> 细细思考,一切悲哀都有迹可循。</h3><h3> 家长的每一句责怪、每一个动作、每一项任务和要求,都悄悄的在孩子里的生根发芽,孩子可能还没有健全的价值观去理解父母的苦心,也无法去分辨父母教育理念中的正误。但孩子却是情绪的最佳感知者,他们更容易感知快乐、难受、失落和无助。</h3><h3> 父母在繁忙的生活状态下,可能也无法及时地感知孩子的情绪;</h3><h3> 生活给父母造成的压力和无奈,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甚是以“我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的想法,为孩子规划一生,想为他们铺出一条康庄大道,殊不知,却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压力,捆绑住了孩子的一生,也拉远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距离。</h3><h3></h3> <h3> 《奇葩说》的辩手如晶说,从小与她爸爸的沟通和陪伴都很少。</h3><h3> 有一次爸爸去美国旅游,想给买礼物,却不知道买什么好。</h3><h3> 她爸爸第一反应不是去问女儿喜欢什么礼物,而是问美国卖玩具的大叔:“小孩子喜欢什么礼物?”</h3><h3> 最后给二十多岁的女儿买了冰雪奇缘的玩具。</h3><h3> 这样的现象让人诧异,但确实是常见的现实。</h3><h3> 中国的许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沟通和交流,从而导致父母与子女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h3><h3></h3> <h3>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家长面临着巨大的家庭和生活压力,小孩子也怕被输在起跑线上。不要急于扯着孩子一起赶路,而忽略了最真挚的情感,也渐渐疏远了彼此之间的距离。</h3><h3> 只有家长在不断的反思和缓压中,不断地倾听、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才能给予小孩最合适和舒服的成长。</h3><h3> “我一直觉得小孩子可以不了解大人,因为他们没有当过大人。但是我一直很纳闷,我觉得大人不可以不了解小孩,因为你们当过小孩。”</h3><h3> 这是著名作家九把刀说过的一句话。</h3> <h3> 曾经,我们都是小孩,发光的双眼渴望着父母的理解和称赞,感知着父母一言一行所带给我们的情绪。</h3><h3> 可是,当有一天,小孩长大成了家长,却依旧追寻着世俗化的教育套路,忽略了我们初为孩童最真挚的感受,给小孩规划和施压,无法与子女进行真诚、平等的沟通。</h3><h3> 给小孩做梦的床,给小孩远眺的窗;</h3><h3> 给小孩远扬的帆,给小孩勇气的桨;</h3><h3> 给小孩拥抱和糖,给小孩吻和柔软;</h3><h3> 给小孩灯和信仰,给小孩美和真相;</h3><h3> 给小孩一些高山,给小孩几片海洋;</h3><h3> 给小孩爱和分享,给小孩家和翅膀。</h3><h3> 这是《给小孩》的歌词,也是孩子内心的真诚呼唤吧。</h3><h3></h3> <h3> 孩子对于家长而言,大抵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存在;</h3><h3>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也是这世上最妙不可言也难以割舍的关系。</h3><h3> 父母在尽力地为孩子提供优越的教育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其实更应该注重的是与孩子真诚、平等的沟通,倘若能倾听彼此的想法,缓缓地交流与细思,温柔以爱相待,大概就是最美好的场景了吧。</h3><h3></h3> <h3> 人世间这一次相遇,终究是孩子慢慢长大,父母慢慢变老。</h3><h3> 以从容理解的心态,去陪伴孩子慢慢成长,享受人世间最美妙的相遇,轻轻地唤 “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h3> <h3> 延伸阅读:</h3><h3> 一位特级教师在女儿自杀后上的一堂课</h3><h3></h3> <h3> 很多人在留言中说,作为教师子女,承受了更多的压力和管教,有时候避无可避。</h3><h3> 特级老师黄侃的女儿从小喜爱体育、唱歌,还喜欢吹长笛和玩打击乐,成绩优异。中学时出访过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从小到大,女儿都没让黄侃操过太多心,学习优秀,兴趣广泛,生活自理能力也强。</h3><h3> 然而有一天,她突然收到了一个电话,告诉她女儿远远出事了。</h3><h3></h3> <h3> 在她教的班级的家长会上,黄老师回忆了女儿的成长历程,给家长诸多警醒。</h3><h3> “你不知道我这个女儿有多能干。情商高,朋友也多,性格开朗,处理事情冷静。”</h3><h3> 一说起女儿,黄侃的神情充满了自豪:“留学的事情也是她自己决定的,自己找的学校,还申请到奖学金,自己办签证,买机票。”</h3><h3> 到荷兰后,远远曾写信说很喜欢就读的学校,生活很愉快,还教美国同学学中文。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学习中,远远在学业上已表现得异常优秀,多项成绩在9分或以上,成为学校的优等生。</h3><h3> “她的个人博客上也全是生活不错、和朋友相处得很好之类的话,她从小就这样,总是报喜不报忧。”黄侃说。</h3><h3></h3> <h3> 但就在2月9日凌晨,大使馆确认了远远出事的消息,并让黄侃尽快办理出国手续,赶往荷兰处理丧事。</h3><h3> 嚎啕大哭。除此之外,黄侃根本不知道该做些什么。</h3><h3> 她简直不敢相信,女儿那鲜活的生命真的永远凋谢了。</h3><h3> 2月14日,情人节。黄侃与丈夫乘飞机前往荷兰。</h3><h3> 11个小时的行程,除了眼泪还是眼泪。</h3><h3></h3> <h3> “请不要救我”</h3><h3> 2月8日,远远在写下三封分别给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的遗书后,在宿舍内自尽。</h3><h3> 在警局,黄侃看到了女儿的遗书:</h3><h3> “亲爱的妈妈:我知道我没有资格鼓励你要坚强不要为我哭泣之类……我真的太太太累了,八年来一次次平定崩塌的心灵,而当它再一次崩塌时我又无能为力,只有咬牙忍受再寻找调整的机会,而现实的事务又被耽搁着,现实的美好被破坏着,我真的厌倦了……”</h3><h3> 在遗书中,远远坦言自己受强迫症之扰已长达8年,痛苦不堪。</h3><h3> 黄侃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外表活泼开朗的女儿竟会背负如此大的痛苦,而她作为母亲竟没有丝毫察觉。</h3><h3> “现在回想起来,她上初中后一度变得沉默寡言,我还以为她是变文静了,没想到患上了心理疾病。孩子最后的时光,也是在异乡孤独地度过……”</h3><h3> 黄侃痛苦地回忆。</h3><h3> 黄侃认为女儿太要强,事事要求完美。</h3><h3> “在我们面前从来没有表露过失败的一面,展现给我们的只有微笑。”</h3><h3></h3> <h3> 在遗书中,远远说曾想通过留学生活来减轻自己的症状,但却“没有成为救赎的灵药”。她还请求父母,能够对强迫症人群进行研究,并且能够帮助其他的受害者。</h3><h3> 一向心思细密的远远,甚至在一张给警察的纸条上面用英文写着:“请不要救我。” 妈妈痛苦的回忆。</h3><h3></h3> <h3> 刚回国那段时间,黄侃根本不敢回家,一看到女儿的房间,就止不住地流泪,她在学校住了三个月。</h3><h3> 5月4日是远远的生日,黄侃买了女儿最喜欢的食物还有花去墓地。</h3><h3> “在公交车上,眼泪就像断了线一样往下滴,怎么忍都忍不住,旁边的乘客还一直安慰我。我就一路哭到了墓地。”</h3><h3> 那段时间,黄侃无时无刻不在思念女儿。</h3><h3> “梦里全是她小时候的样子,穿着小棉袄,在床上翻来翻去,调皮起来不愿意穿袜子,甚至有时候我都能闻到她身上的奶香味。”</h3><h3> 但是,黄侃坚强地走了出来。</h3><h3> “不能改变的事情我必须接受,我只能改变自己能改变的。”</h3><h3> 为了满足女儿的遗愿,黄侃拿出十万元,设立了“健心奖”,奖励那些从事心理工作的老师。</h3><h3> 与此同时,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黄侃开始反思。女儿上幼儿园时,由于黄侃夫妻俩工作较忙,于是将她送去寄宿学校。</h3><h3> “如今来看,当时对她太残忍了,那么小的年纪,正是在父母身边撒娇淘气的时候,却一个人孤单地住在学校。” 黄侃后悔地说。</h3><h3> “另外,我对女儿的关心过于物质化,而在精神上交流得太少,我对她的精神世界缺少了解,这也是中国大多数父母的问题所在。”</h3><h3> 黄侃说,女儿曾经也和她交流过感情上的问题,“但我是个粗线条的人,有时候大大咧咧,对这种事不太敏感。”</h3><h3> 黄侃也坦言,在学习上,女儿也承受着一定的压力。“她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我也没有对她有太高的要求,但是一旦考试没考好,我也会旁敲侧击地鞭策一下她。”</h3><h3> 现在回想,黄侃发现女儿在心理上的问题早已隐约出现。“只要碰上大考,她就出不了好成绩,这就是心理压力过大造成的。”</h3><h3></h3> <h3> 女儿的离世让黄侃的教育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h3><h3> “我尝试让学生们更加快乐幸福,他们学业繁重,本来就很辛苦,我会和他们一起发泄苦闷,对家长来说,我想让他们知道,对孩子的评价不要太纠结于分数。”</h3><h3> 正是基于这一点,黄侃特意选择在中考分数揭晓前一天,上了这堂特殊的生命课。“我希望孩子和家长们对人生能有新的认识,考试成绩不是判断一个学生成功与否的标准,要懂得人生还有很多的风景。”</h3><h3><br></h3><h3></h3> <h3> 最后一堂课</h3><h3> “上这样一堂课,对我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选择,甚至直到上课前一天,我还在打退堂鼓。”</h3><h3> 两年前,黄侃正在担任南京一中初一(2)班英语老师,当得知女儿远远出事的消息后,黄侃便赶往荷兰处理后事。</h3><h3> “当时我带这个班才不到一年,孩子们不知道我为什么突然消失了一段时间,感觉很疑惑,我一直没有告诉他们这件事,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小,心智不够成熟。我当时就决定,等到他们初中毕业时,给他们一个交待。”</h3><h3> 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交待,黄侃也在给自己一个交待。</h3><h3> 对学生,黄侃说:“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学会面对生命中的痛苦、挫折、不幸,无论遇到什么事情,都要珍惜生命,生命只有一次,只要活着,就有希望。”</h3><h3> 对家长,黄侃说:“家长们请学会欣赏子女,看到他们的独特之处,给孩子充分的信任和鼓励,尽可能地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步。”</h3><h3> 谈及自己的教育感受,黄侃说,如果女儿在世,她一定会让她按自己的兴趣生活,绝不给她压力。</h3><h3> “只要她能自食其力,做一个对社会没有危害的人,我就满足了。只可惜,生命不能重头再来。”</h3><h3></h3> <h3> 事后反思</h3><h3> 这个真实事件发生在2011年,很钦佩这位老师,她用血泪般的真实给天下的父母上了生动的一堂课。</h3><h3> 作为父母,我们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h3><h3> 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灵世界,关注孩子的生命状态。</h3><h3> 成绩只是孩子这棵树上的一朵花,我们不能仅盯着成绩这朵花,要多看看孩子这棵树的树干、树枝、树叶。如果我们的眼光局限于成绩这朵花,不断地给孩子施加压力,教育孩子仅仅停留在“喂养”和“督学”上,那样成长出来的优秀孩子,可能优秀,却可能不健康,而这将是更可怕的事情。</h3><h3><br></h3> <h3> </h3><h3>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警醒啊!</h3><h3> 唯有孩子的内心枝强叶茂,才能开出更多的花!</h3><h3> 花有逢春再开的时候,而树枯再无返青的时候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