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付诸行动,否则一切都不会改变——环县刘艳丽心理健康工作室活动纪实

素颜MWM

<h3>  高尔基说过,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是的,这有限的生命不是用来碌碌无为的,也不是用来牢骚满腹的,而是用来奋斗拼搏的。正如伏尔泰所说:人生来是为行动的,就像火总向上腾,石头总是下落。对人来说,一无行动,也就等于他并不存在。的确,只有付诸行动,我们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br></h3> <h3></h3><h3> 2018年 10月13日早晨8:30,环县心理健康刘艳丽工作室,在温馨的环境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热闹和生机勃勃,只是因为有五所学校十三位心理学爱好者的到来。 室外,“秋风萧瑟天气凉,树叶摇落露为霜”,霜降的到来带来了萧瑟的秋风,但这冷飕飕的天,却冷却不了他们编辑心理健康教材那颗热扑扑的心,他们都为这同一目标而来。并且心甘情愿地专注于这件事情。作为这次编写教材一起学习精进的人,他们想找到最好的自己。 他们是一群不同特质的人在一起互补,正在发挥最强的整体战斗力! 瞧!他们的身上洋溢着奋斗的激情,他们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他们带给大家积极向上的正能量。<br></h3><h3></h3> <h3>   一个人走的快,一个团队走的远。</h3><h3> 十三位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集思广益、见仁见智,听,他们讨论的是热火朝天!</h3> <h3>  初步计划 没有计划没有目标,就像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可他们的构思计划编排分工、教材的主要内容都是那般详实。<br></h3> <h3>  教材编写随感 培根曾说:“好的思想,尽管得到上帝赞赏,然而若不付诸行动,无外乎痴人说梦。”<br></h3> <h3> 环县心理工作室主持人刘艳丽老师写照:她教学有方,从看不出来她焦急,淡然自若,一切尽在掌控之中。她有很多的人生道理,随口一说,都要让我们寻思半天,碾压了同行的智商。她谦逊,永远给同行们点赞。她时常鼓励我们的一句话:“年龄不是问题,80岁的摩西奶奶都做演讲,而且力压群芳。做人要一辈子保持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即便年龄老了,心也会有赤子的天真、富足!” 精进好学,永保好奇心,就是她做人做事的标签。 这一月她白天听陕西师大专家教授的报告 晚上回到宾馆秉灯夜战; 培训强度很大; 但编教材的事她一点点都没有耽搁; 辛苦并快乐着!<br></h3> <h3></h3><h3>  武臣老师感悟: 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意思是说,世上的难事,必定先从容易的做起;世上的大事,必定先从细微的着手。 西方有首民谣叫《铁钉与国家》:“丢掉一只铁钉,失去一个蹄铁;失去一个蹄铁,坏了一个马蹄;坏了一个马蹄,失掉一匹战马;失掉一匹战马,毁了一个将军;毁了一个将军,输掉一场战争;输掉一场战争,亡了一个国家”。一个极小事件的发生,由于不断引发连锁反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或者重大事件的发生。 有一个职场故事:一个大公司面试,其中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但是,公司最后只录取了一个中职毕业生。事后大学生们明白,原来他们只是没有把门口的扫帚捡起来而落选的。<br></h3><h3> 我不想让老师们失望,尽其所能做最好的自己。</h3><h3></h3> <h3></h3><h3></h3><h3></h3><h3></h3><h3> 马文梅老师的感悟:</h3><h3> 做自己梦想的事是很有意义的,感觉每天的生活快乐而充实。 反复修改自己编写的文字,再联想到学生上课的情景,那些文字加图片就像雨过天晴的太阳,心里不由暖洋洋的! 索福克利斯说:“天不助懒人。”只有付诸行动,才能获得成功。我不是懒人,在废寝忘食、甘之如饴中享受着文字带给我的香甜。</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在清冷的夜里,独自一人编教材,是有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感觉。但对于我却不是的,我是满心欢喜的。一个人,一杯水,一双眼睛盯着电脑屏,沉静在编教材的思路之中,融入进去,不会担心惊扰了别人,更不会担心突然被别人打断了思路。</span></h3><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nbsp; 习惯了睡午觉的我,从这一刻开始也就少了午觉,不是说没有睡觉的工夫,而是你的思绪因为想问题根本停不下来,没有了睡意。</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nbsp; &nbsp; &nbsp; &nbsp; &nbsp;“</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剥橙香透甲,稻香气翻匙”这句语不正描述了我编教材的心境吗?</span></h3></h3><h3></h3><h3></h3><h3></h3><h3></h3> <h3> 王琼老师的感悟:</h3><h3> 当刘艳丽老师给我打电话来说要编教材的消息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我说我和李清泉老师早有这想法,只是以个人能力,很难实现,我绝对支持。没想到一周后编辑我县本地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正式开始了,大家汇聚在一块,商议教材内容,对个人承担的部分教材的内容进行具体分工。我面对自己分到的题目,不知道从何下手,就开始寻找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找到甘肃省教科所的教材,北师大俞国良编的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几个模块,和大家分析讨论,也给大家选择一些资料发群里,供大家参考,说真的,这项工作比想象中要难多少倍,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学校的工作又多,当时自己不知道有多焦虑,怕干扰大家的热情,就先在本子上比比划划,打草稿研磨文字。<br></h3> <h3> 冯琰老师的感悟:</h3><h3>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我们在路上,打开心灵之窗,拥抱美好世界。有苦有累有压力,蹒跚中前进;有益有情有协作,期待着结果。<br></h3> <h3> 史玉慧老师的感悟:</h3><h3> 热心于心理教育的我,接到工作室编写环县心理教育教材的任务后,迅速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通过回顾心理教育理论知识,查阅心理文献资料,大量的浏览心理方面的网页,为编写一本优秀的教材忙碌的准备着,可以说是废寝忘食。内心的喜悦加之对教材编写成功的憧憬,每天早晨6点起床,晚上11点休息。不论是吃饭,还是睡觉、走路,大脑里总是填满了编写教材的资料,思考着环县心理教育发展的美好前景。工作虽苦,乐在其中。<br></h3> <h3>  刘艳老师的感悟:</h3><h3> 从毫无头绪到完成一篇作品,这其中的煎熬与无助只有亲眼目睹者才能体会!我先生这样说:“你这以后都忘记给孩子做饭了,一早起来脸都不洗就在网上爬格子,晚上不到十二点都不知道睡觉,你这是把自己逼疯的节奏。”<br></h3> <h3></h3><h3></h3><h3>  王丽雯老师的感悟: &nbsp;<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span></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没有迈步的时候,信心十足。当真正踏出第一步的时候,才发现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当看了他人的分享之后,犹如醍醐灌顶,收获颇丰。</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nbsp; &nbsp; &nbsp; &nbsp; 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在教材编写的道路上,有你有我有他,风雨同舟!</h3><h3> <br></h3><h3></h3><h3></h3> <h3>  王丽娜老师的感悟: 请相信,贵在坚持,难在坚持,成在坚持;也请相信,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br></h3> <h3></h3><h3> 郭明秀老师的感悟: 得到同事编写心理健康教育教材的邀请,真是既感动又惆怅,感动的是同事对我的信任,惆怅的是自己缺乏专业方面的知识,鲁班门前耍大斧,实在有点难为情。从起初的一筹莫展到现在的编成两课,其间的绞尽脑汁、寝食难安让我想到了王国维的治学三境界,种种的过程使我清醒地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合作的必要性,坚持的可贵性。感谢这个团队,感谢给我帮助和鼓励的人,加油,伙伴们!认真你就赢了!!<br></h3><h3></h3> <h3>  李辉老师的感悟: 人呢,如果失去了灵感锐气,缺乏迎接挑战的信心,缺少施展才华的雄心,生活就没有了前进的目标和动力,就好像船失去了舵手和马达一样。编教材的这段日子,虽然觉得有些辛苦,牺牲了许多休息的时间,也有身心俱疲的时候,但回头想想还是蛮充实的。生活就是不断地挑战自己,我觉得时刻保持高昂的学习激情,不断地补充知识,完善自己是个人成长的关键!加油吧!<br></h3> <h3>  李清泉老师的感悟: 我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九年有余,一直以来都没有适合当地初中学生使用的心理健康教材,所以编写教材的想法由来已久。这次借助心理工作室这个平台,终于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 要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也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首先要有心理学的知识背景,其次要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最后还要翻阅各种参考书籍,工程量大,难度高。好在所有参与人员的热情和兴致很高,让我们倍感欣慰。 工作一开始,我就感觉到了无限的压力,每天处理完学校和年级组的工作已经很晚了,只能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编写,虽然很累,但是想着能为本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出一点力,再多的苦都能吃,再多的累都能扛,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累并快乐着! 有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有团队成员的无私奉献,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br></h3> <h3> 杨万琴老师的感悟: 有时候不逼自己一把,根本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我竟然很自信地加入了环县心理健康工作室编教材的队伍了,承担四节课的任务,过程虽然辛苦,但内心充实。蜗牛是很慢,但是她很努力的在向前爬,虽然过程漫长,但终会到达的终点,为自己加油!<br></h3> <h3>  言必行行必果,有付出就有收获,半月后完成初步计划,七年级心理健康教材雏形“问世”。</h3> <h3>  经过一周的“大动干戈”,在刘艳丽、冯琰、李清泉、王琼老师的共同讨论商议下,在其他各位老师的积极配合下,在各位老师的互相帮助下,从教材中的标点符号、题目的新颖、活动的顺序、案例的恰当、问题的合理性出发,加以修改整理,二审过的第一册教材雏形在11月5日“竣工”。</h3> <h3></h3><h3></h3><h3> 他们一下子从老师的角色变成编者的角色,就像穷人一下子要变成富人一样,幸福指数难以言表。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都在升级自己的思维,都给自己重装了一套系统,输入了一套富人的思维模式。他们在蜕变,相信教材问世的那一刻,也就是我们化蛹成蝶精彩转身的那一刻。 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而我们今生的一次聚首,是不期而遇的甜蜜,在一起研磨探讨,可谓缘分不浅。这是他们人生拥有的一笔财富!谁能划船不用桨,谁能扬帆没有风向,谁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朋友相傍。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愿他们的未来就像放风筝一样,一点一点,循序渐进,从现在开始起步,借风力扶摇而上,接近自己的梦想! 镜头留住了瞬间,文字记录了过程,希望这部美篇能成为我们将来美好的回忆,其味无穷。 秋韵几重思即浓,几卷残风再相逢。聆听落花盈素语,墨染心香在深秋。<br></h3><h3></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