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县第三小学一年级习惯养成课展示———— 金秋沉甸甸的收获

禹娟

<h3>  小学一年级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既是小学教育领域的重难点问题,也是其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年级新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新的伙伴关系……都需要一步一步去适应,作为一年级语文老师,引导新生迅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至关重要,我校一直以来注重一年级习惯养成的教育,特别安排了此次活动。</h3> <h3>  褚金艳老师的教态和语言适合一年级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教学过程以鼓励为主,引导着孩子们将本是枯燥的声母变得鲜活起来,益于孩子们很好地接受。把铅笔盒轻轻地放回文具盒,把本子也放回去,同学们真得做到了“轻轻地”,这一习惯养成真的太难得了。</h3> <h3>张学娟老师教态自然,学生训练整齐有序,对于一个刚任教不久的老师来说很难得,孩子注意力集中,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教师和学生的体态语言运用得很恰当,孩子们将拼音当作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及时鼓励,让整堂课有序,相信你会带给孩子美好的未来。</h3> <h3>付海全老师在行为规范上大下功夫,如训练孩子们快速摆放物品,训练孩子站起来回答问题声音洪亮,鼓励孩子勇敢地回答问题树立信心,鼓励性的儿歌孩子运用地非常熟稔。看付老师的孩子们个个乖巧,个个机灵,个个出息。<br></h3> <h3>刘思敏老师授课语言干净利落,教态自然可亲,稳稳地引导着孩子掌握新知识,学生课堂很规范,可见孩子们经过一个月时间得到了老师很严格的训练,课间游戏教给孩子一些动作,美美地得到了休息,孩子们对拼音字母记忆很牢固。</h3> <h3>一个活泼可爱的老师单佳雯,声音甜润,姿态优美,吸引着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寓声母字母人物化,似和小朋友们在一起,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枯燥的拼音有了生命。送小奖贴,摸摸头,夸一夸这些鼓励方式规范了孩子们的习惯,整堂课孩子们坐姿挺拔,精神饱满。</h3> <h3>一个好的老师,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在其一定的知识储备的基础上,还需要对这个学科的爱,从邵美娟老师那饱满的激情中,我看到了这种爱,那活泼的性格,甜美的声音非常适合一年级刚入学的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稳稳的坐姿和饱满的听课 热情我看到了孩子们美好的未来。</h3> <h3>一个漂亮的导游,带着一群一年级的小游客,做了一次旅行,这就是王宗华老师的课堂,寓教于乐,轻松掌握新知识,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熟练的动作完成了旧知识的回顾,课堂中用闯关方式吸引着孩子们,严格的训练有声音,有韵味,做到了课堂训练的实实在在。真正做到了让孩子们成为课堂的主人。</h3> <h3>让我们培养孩子们的精气神吧</h3><h3>看看那坐姿,带着书香;</h3><h3>看看那面容,带着书香;</h3><h3>看看那眼神,带着书香;</h3><h3>听听那声音,带着书香;</h3><h3>培养孩子的书香气质,才能实现“腹有诗书气自华”。</h3> <h3>多么好的教研氛围,同组教师认真研磨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相信我们的路越走越远。张校长利用两次业务会议,带领我们学习并探讨这些课,老师们收获颇多。</h3> <h3>  感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反复的、不断改正的过程,教师要抓住时机,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从细节做起,才能使“文明”之根,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发芽长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