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目惊心

老三

<h3>读《史记》是一件很揪心的事情,因为,《史记》既是良方也是砒霜。这话说地怪吓人地是不是?拉倒吧,不啰嗦了,还是随手翻开一页尘封的历史,尽可能心平气和的叙述一下自己的感悟、感叹吧。<br></h3> <h3>许多历史学者都说孔子周游列国,其实这话说的有些大,因为孔子去过的国家并不多,没去过的国家反而很多,所以我说,说孔子周游列国这话有些大了。只举一个例子,其中,孔子没有去过晋国,为什么不去呢?因为害怕晋国的赵简子。赵简子,用现在的话说,那可是春秋后期的牛人,牛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孔子都对他望而生畏,止步黄河南岸,没敢去晋国。我们从赵简子为了考察他的儿子们,所出的题目,就可以看出此人绝非等闲之辈。赵简子对儿子们说:“我把一个宝符藏在常山上,你们去找找吧。”一大群好多个妈生的儿子们一听,争先恐后骑上快马,上山寻找,结果是累了一个犊子样,啥也没找到。一个地位最低的,也就是一个婢女生的儿子叫毋恤,是最后回来的,他却告诉父亲:宝符找到了。赵简子平时根本瞧不起这个儿子,于是漫不经心地说:呈上来。毋恤说:我从常山上俯瞰山那边,看见了代国,代国就是我们的囊中之宝啊!赵简子立刻毫不犹豫,全国人大会都不用召开,一张嘴直接宣布废了原先的太子伯鲁,马上立毋恤为太子,这小子就是后来的赵襄子。有其父必有其子,赵襄子比他爹更贪婪更恶毒。没过多久,赵简子一命呜呼,还在服丧期的赵襄子,就满脸堆笑地请来代国的代王及其属下。山珍海味地招待他们宴席时,赵襄子安排每位客人后面站着一个厨师伺候,厨师们用硕大的铜勺子为他们斟酒。当代王和属下们带着对襄子的感激之情,仰脖子喝酒时,厨师们一起动手了,他们挥起铜勺子,猛击代王和僚属们的脑袋,代王及其属下瞬间血肉横飞,陈尸灯影,代国整个精英阶层瞬间化为一具具血肉模糊的烂肉,杯盘与陈尸共狼藉,酒水与血肉同淋漓。紧接着,赵襄子挥兵侵略代国,完全丧失精英阶层的代国一片混乱,毫无抵御之力,自此代国并入赵家版图。</h3> <h3>这段历史,曾经乃至当今,为历史讲述者们津津乐道。但是,如此龌龊的行径,只能令我反胃欲吐,真正震撼我的,是这大叙事中的一个小细节。小细节是这样记载的。</h3><h3>那个被赵襄子用铜勺子击碎脑袋的代王,其实是赵襄子的亲姐夫。代王的夫人正是赵襄子一奶同胞的亲姐姐。弟弟开疆拓土了,成了成功人士了,鲜花和掌声不断了,可以到处去做报告了。可是姐姐则在一夜之间丧夫亡国。而且,弟弟不仅让姐姐夫死国灭,还把她陷于不仁不义之境,为啥这么说呢?姐姐面临的不仅是自身命运的悲惨,还有感情与道德上的两难:一边是相亲相爱琴瑟相谐的丈夫,一边是手足之情的弟弟;丈夫死了,如果麻木不仁,不为夫报仇,是无情;如果向弟弟复仇,损害娘家家族利益,是不义。</h3> <h3>知道司马迁为什么伟大了吧?</h3><h3>一个史学家,一个历史的书记员,他不仅看到了历史上那位叱咤风云永垂史册的弟弟,他还看到了那位柔弱的跌倒荒野埋没荒草的姐姐。他不仅听到了弟弟的金戈铁马之声,他还听到了姐姐悄悄的饮泣之声。这是一位让所有还有良知的人,心痛的姐姐。</h3><h3>在那些有梦想的,一帮大人物,为权、为利斗得你死我活时,一个弱小的女人,纠缠在仁、义之间,不能自解,只好为之自尽;一个不知名的使者,为这样的一个女人感动,不能自释,又随之自尽。读史至此,只有一声震天颤地的嚎叹!</h3><h3>历朝历代不乏读史之人,究竟怎么读历史,读历史想从中得到什么呢?这个问题必须思考。不能总是关注那些所谓的宏大叙事。宏大叙事往往就是历史强权,就是一种野蛮。它往往以历史必然性或历史趋势的名义,抹去无数小人物的鲜血眼泪,遮蔽他们的悲欢离合!</h3> <h3>唉,我无语了......赵襄子倒没有这种纠结,他坦坦荡荡地派使者去接姐姐轰轰烈烈地回国。没有道德感的人,自然也没有来自道德的痛苦和纠结。没有道德痛苦纠结的人,也就没有道德负担和道德顾忌。没有道德负担和道德顾忌的人,常常就显得果断和有力量。悲剧的是,这种果断和力量,往往又为俗人所赞美和崇拜,为众多历史讲述者所津津乐道啧啧称赞。是的,恶在很多时候比善显得更有力量。战国时代,亡国五十六弑君三十二,就充斥着这种无道德的力量,它们强大到操纵了历史的进程。当今时代,更充斥着对这种力量的赞美和崇拜,他们鼓噪到淹没了人们的良知。但是,我们不可以疏忽、千万不要忘记,道德也有力量。这种力量往往在细节之处,在宏大叙事的疏忽之处,悄悄地影响着历史的进程,改变着历史的成色,决定着历史的性质,创造着历史的正价值。</h3><h3>此刻还得告诉自己,消消火,别生气,再来看看下面这一历史大叙事下的小细节吧。</h3><h3>姐姐面对着弟弟派来接她归国的使者,掩面悲泣。走着走着,远离了大城市来到了旷野上,姐姐说要休息片刻。姐姐环顾破败的江山,兵燹过后的家园,姐姐慢慢拔出头上的簪子,在石头上悄悄地磨砺。突然,她收泪站起,手握锋利的簪子,一下子扎进自己的喉咙。那位使者,完全来不及阻拦,呆立一旁,深为这人间悲剧所震惊,目睹这世间的冷酷,对人性、对人间深感绝望的使者,在姐姐的尸首旁默立良久,最后拔剑自刎,跌倒在她的身旁。代国人哀怜夫人的不幸,把她自杀的地方称之为“磨笄之山”。这些是在司马迁的《史记·赵世家》里面记叙的一个细节。</h3> <h3><br></h3><h3>《史记》好,好就好在可以让后人,透过历史天空中遮天蔽日攻城掠地的刀枪剑戟,让我们能看见那根细小的闪着凄光的簪子。透过历史长河中熙熙攘攘争权夺利的帝王将相,让我们能看见这位柔弱的悄悄泣血的姐姐。血沃中原肥劲草,我们的历史原野从来不缺少鲜血,但,我们要珍重的,是这位姐姐的血。这位姐姐的血,这位不知名的使者的血,是一个民族最干净的血,最高贵的血!这样的血,才是这个民族血脉之中的铁,骨骼之中的钙!这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璀璨,这才是这个民族所剩无几的最后的力量。</h3><h3>一部历史,你可以欣赏铁血的历史,但是,不要忘了,还有一部无字的泣血的历史。</h3><h3>几千年,眼睛一闭一睁就过去了,留下的是帝王将相们庞大奢靡的王陵和宫殿,但是,如果我们无邪的自由本性和最基本的良知还醒着,那就能在深夜里、翻动书页的时候听见和看见——还有孟姜女这样的妻,还有代王夫人这样的姐,还有离家出塞的王昭君,在荒野,在草丛细细中,低低地泣诉……</h3><h3><br></h3><h3>老三 于2013年1月3日深夜萧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