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一代武侠泰斗陨落,金庸带着他的江湖走了。</i></h1><h3><i><br></i></h3><h1><i>然而,对于他的是非评判,众说纷纭,褒贬不一。颂者,已然明晰,无需累赘。诛者,多从婚姻操守入手,掘地三尺,数落瑕玷。谓之:道德败坏,枉为师表,似有大张挞伐、活剥生吞之势。</i></h1><h3><i><br></i></h3><h1><i>挟着森寒,带着疑惑,不免匆匆粗略翻阅金庸历史,寻求找出子丑寅卯,以正视听,以慰吾心。</i></h1> <h1><i>第一任妻子:杜冶芬,杭州人,美艳楚楚,活泼幽默,18岁嫁于他,1948年结婚前后,他被《大公报》派往香港工作,妻子随行。在香港几年,因金庸忙于工作,陪她时间少,她与当地人又语言不通,加上经济不宽裕,生活倍感默寂淒惶,先行回杭州后,有了外遇,最终选择了离婚。他们共同生活了五年,应该说,是她背叛了他。</i></h1> <h1><i>第二任妻子:朱玖,出身名门望族,毕业于香港大学,新闻记者,美丽能干,是他事业上得力助手,小他11岁,1956年结婚,1976年离婚,共同生活了20年,育有二男二女。</i></h1> <h1><i>第三任妻子:林乐怡,当年23岁,是酒店女待,俩人年龄相差29岁,她的介入,使第二段婚姻终结。当金庸提出离婚时,朱玖悲痛欲绝,为了家庭的财产,给予子女未来有效的保护,提出林乐怡必须结扎的条件。为此,林乐怡一生未育,他们共同生活了42年,陪他走到生命的尽头。</i></h1> <h1><i>从金庸这三段婚姻中,可以看出:第一段是妻子负于他,第二段是他负于妻子。婚姻本是男女之间双方的事,第一段,女负于男,为什么没有人谴责呢?只因她是无名小卒,而他当时也未成气候,算是普通人家的事儿,无人问津,掀不起波澜罢了。第二段,男负于女,为什么则激起民愤,群起诛之?只因金庸匠品卓著,日吞山河,是公众人物也。</i></h1><h1><i><br></i></h1><h1><i>于是乎,好事者,就上纲上线,以道德标准衡量之,讲究的是名人的狼群效应和新闻价值。</i></h1> <h1><i>其实,我想:金庸应算是当代武侠小说的巨匠,他所著的以每部武侠小说的字首,可以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共计15部,已奠定了他“新派武侠”的泰斗地位。无人能敌,声名鼎赫,贡献卓著。</i></h1><h3><i><br></i></h3><h1><i>金庸一手打造的武侠世界,承载了我们这一代人青春的记忆和文学的启蒙。其武侠小说多次被拍摄成影视作品,深入全球华人社会的心灵,素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称誉。</i></h1><h3><i><br></i></h3><h1><i>六十多年来,他的作品在风靡了全球华人世界的同时,也使中国特有的武侠小说创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i></h1> <h1><i>因此,客观来说,名人的婚姻变故,有其内在的原因,偶然中存在必然的结果,权当是个人生活方面的分枝,且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无需众人乜斜,以道德高度的眼光,指指点点,口诛笔伐。</i></h1><h3><i><br></i></h3><h1><i>纵观他的文学成就,应是功大于过,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中国有句成语,叫“得饶人处且饶人。”请对岸的诸位多记得他对当代文学的伟大贡献,可否放其一马,尽可能地淡化其婚姻生活方面的是是非非,让其不朽的作品,在太阳的普照下,亦能折射出爠爠的光芒。</i></h1> <h1><i>在中国,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总认为:老夫少妻是不可取得,有悖道德观念,难免受到社会的质疑,人们总习惯戴着有色眼镜去窥视这种现象。</i></h1> <h1><i>其实,人类作为地球上的高级物种,繁衍至今,有其必然的生命条码和自然规律。</i></h1><h3><i><br></i></h3><h1><i>婚配,是人类繁衍的需求,但人类除了生生不息的繁衍外,亦是需要感情生活和精神抚慰。</i></h1><h1><i><br></i></h1><h1><i>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一个知心的伴侣,一旦双方都觉得适合,且两情相悦,在不违反法律底线下结合,应是顺理成章的事。</i></h1><h1><i><br></i></h1><h1><i>这与道德界线无关,与年龄差异无关。心心相印,相互携持,和睦相处,相濡以沬,至致,终老一生。</i></h1> <h1><i>人类发展到今天,已是日新月异,社会上,特别是娱乐圈出现的老夫少妻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是人类的进步?还是一种退化?</i></h1><h1><i><br></i></h1><h1><i>相信人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有评说!</i></h1> <h1><i>我认为,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自由。只要是在合法、合规、合理的条件下,都是有选择配偶的自由。诚然,以婚姻为目的的老夫少妻,纵有以图政治、金钱、物质抑或美貌为前堤的需求者,也是他人正当的诉求,我们不提倡,亦无权反对。只要两情相悦,合法合规,我们都应给予真诚的祝福。</i></h1><h3><i><br></i></h3><h1><i>金庸和林乐怡,婚后,共同携手走过了42个春秋,应是最好的例证。</i></h1> <h1><i>现在,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的时代,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是全民的共识,亦是迫在眉睫的课题。</i></h1><h1><i><br></i></h1><h1><i>老年再婚者,若条件许可,也许寻找的对象,年龄跨度会大一点,那纯属个人行为。</i></h1><h1><i><br></i></h1><h1><i>只要婚前慎重,考虑周全,财产分割清楚,日后双方家庭成员无忧,也是无可厚非的。</i></h1> <h1><i>历史已经翻过了尘埃落定的篇幅,泛黄的扉页,纵有斑斑点点,业已成为过往。无需借助放大镜,刻意地去寻找所谓道德的瑕疵,进而,一概抺去他人的一世辉煌,从道德的高度,挥舞着狼牙棒,将其打入森森冷宫。</i></h1> <h1><i>我们怀念他,是他至情至性笑傲江湖的豪情,是他肝胆相照至死不渝的侠义,是他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精神,是他经久不衰的影响后世的经典巨作。</i></h1><h3><i><br></i></h3><h1><i>谅解,能使生者铭记,浩气长存;</i></h1><h3><i><br></i></h3><h1><i>宽容,能使逝者安息,含笑九泉。</i></h1><h3><i><br></i></h3><h1><i>惟愿:</i></h1><h3><i><br></i></h3><h1><i>抖尽尘埃青山在,还我浩然江湖来;</i></h1><h3><i><br></i></h3><h1><i>秋风扫尽败叶落,春风拂来万花开。</i></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i>谢 </i></b><b><i>谢 览 阅</i></b></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i><br></i></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i>图 片:网 络</i></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