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这几天一直艳阳高照,阳光明媚,天气好,心情好。每天都安排的满满的,以前有空就去逛逛书店,当今很难抽空逛书店。一本余华长篇小说《活着》阅读了几个月,只是睡前读上几页,有时读着读着仿佛是貌似喜庆,却又让我联想到血腥。 </h3><h3>
不错,《活着》的确是一本充满血腥与眼泪的小说。我边看边眸光泪痕,读着读着又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青年、中年所发生的一切。虽然,我与主人翁有本质上的区别,但他的一生让我心潮澎湃,感慨万端,唉呀,人生就是这么一回事,好好活着才是真情。
这小说中是用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叫福贵的中国农民苦难的一生,从少年时的放荡,输光家产到中年亲人的相继死亡,以及老年时的孤苦。他只是在平静地叙述自己的生活,仿佛通过追忆一切过往来重新活了一次。我看到了是时光的虚幻以及不可捉摸,也许是我理解的错觉或者是说对那个时代替换不回来的思索。
读后让我思绪万千,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到底应当是如何相待?福贵在年轻的时候过着富有悠闲的少爷生活,然而他并不快乐也不感恩。他看不到年迈的母亲的眼泪和美丽贤惠的妻子的爱恨与隐忍。直到一夜之间输光家产,他从人人敬慕的少爷沦为一无所有的农民,他爸去世,让他开始承担起生活的重担,但他没有什么抱怨,,他妈和妻子对他一如继往的疼爱。他开始发现生活的美好,亲情的可投与可贵。
《活着》让人想想既视感又恐惧。虽然书名叫活着,但和福贵相关的亲人都死了。让我不能释怀的是他儿子有庆的死。他儿子死的时候只是少年,他学校的校长难产需要输血,这个学校的孩子们就被送要医院光荣地为校长献血去了。那里的医生就像现在的一些魔鬼一样,县长老婆的命最要紧,十二岁少年的命就轻如一张纸吗?有庆这个孩子,善良得让人心疼。抽血过多头晕眼花都不吭一声,直到脆弱的生命无声的倒下。
有时候我在想:一个人生的命运,是在感激与仇恨之间徘徊,带着与生俱来的印记;带着生活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活在这个世上。余华的《活着》向我们讲述了平静从容生活的可能,绝望的不存在。但是,自己生活在这个世上,让我想起人为谁而活着?人活着的意义?当今社会你将如何去面对与生存?最终的结论就是好好活着。
读了余华的小说,我觉得余华的文字像是一把锋利的刀,充满冷静与残酷。但我却看到力量,看到信仰,看到人生之喜悦。看到生命的宽广与人性的善良。我们每个人活着,就是为了生活的本身。虽然在生存中会在你的眼前出现“恶魔”,有时为了自己的事业,不能得罪少数官爷,把创业的血汗钱,无奈被敲诈夺走或逼着送礼,只能自叹,活着只能叹息?我真搞不懂,这些人,至今还是那么胆大包天?
我想说,人,无论在任何的境遇之下,都该宽容,善良。人的一生,貌似天地之下,其实在本质上虽有区别,但活着的意义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在体验着活着,喜怒哀乐,体验着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惊喜和残酷。当艰难来临的时候,只有面对,只要好好活着,钱总是有赚的。
我想起那些曾经何时并且一直困扰我的问题。活着到底为了什么?福贵年轻的时候也想不明白,后来他破产了,日夜的辛苦劳作使他忘记这样的思考,并且活得心里很塌实。是的,谁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式的愁不是闲愁呢?只有时间,时间是一切的答案。也许有时活着的时候没有答案,当你到另一个世界去的时候给了你一个自己看不见,听不到的答案。但这一切有何意义呢?
当我看完这长篇小说《活着》时,体会到,我们每个人对生活艰难的承受能力,是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与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都有自我的认识,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去活着。
最近,当我看到我的一位朋友在创业上所遇到了一些难题,他内心世界烦躁。但是,仔细再想想,人生就是这么回事,何去何从,不要为烦恼而活着。一切用权利而当你道的人,虽然在你身上获取了不义之财,难道活着舒畅吗?所以说,一个正值的人,要有笑的方式在艰难之熬中哭,在艰难险阻下活着,因为明天还要面对更加困难艰熬的事。活着微笑,活着挥手,活着才能有好运,继续走自己的路,相信命运,这样活着才更快乐!<br></h3><h3> 撰写于2018.11.1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