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简讯】 以赛促学 以赛促教 以赛促研——海陵区举行2018年中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课堂教学比赛

小月

<h3>  为落实中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课堂教学改革,引领广大语文教师掌握部编版教材编写思路,促进我区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2018年10月31日,海陵区中学语文部编版教材课堂教学比赛在海陵中学隆重举行。</h3><h3> 本次比赛分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进行,历时约一个月。初赛由学校负责,自主设奖;决赛由区教育局组织,参赛选手为初赛优胜者。活动由海陵区教研室副主任林肖珍主持,海陵区教研室陈道恒主任、海中董昌忠校长、片区业务校长梁荣华、梁仲、林进杰校长、海中教务处全体人员及中学语文教师等近百人观摩了比赛。</h3> <h3>活动签到现场:校长早早到场,一节不落</h3><h3><br></h3> <h3>活动现场座无虚席,观摩老师参与活动热情高涨</h3> <h3>  本次比赛共提供四种课型、五个课例,体裁涉及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现代文自读课(一节)、教读课同课异构(两节)、文言文自读课(一节)和作文讲评课(一节)。比赛过程中,选手们围绕“关注体验、有效教学”的主题,结合对部编版教材的编写意图解读,同场竞技,各出奇招,各有千秋。<br></h3><h3><br></h3><h3><br></h3><h3><br></h3><h3></h3> <h3>课例一:梁淑婷老师执教八年级现代文自读课《美丽的颜色》</h3> <h3>  梁淑婷老师结合教材特点,贯彻了部编版教材编写的“1+x”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开展读书活动,感受传主居里夫人的光辉形象。</h3> <h3>课例二,同课异构:黄结兰老师执教七年级教读课《植树的牧羊人》</h3><h3><br></h3> <h3>课例三,同课异构:梁昭娜老师执教七年级教读课《植树的牧羊人》<br></h3><h3></h3> <h3>  同课异构很考老师功夫。教学过程中,两位老师都能重视单元和课文之间的关系,根据单元语文素养训练的要求,或关注个人阅读体验,细品词句,或小组合作,微信展示阅读成果等,就同一课题进行了不一样的教学建构与展示。<br></h3> <h3>  课例四:冯秀风老师执教九年级文言文自读课《湖心亭看雪》</h3><h3></h3> <h3>  冯秀风老师紧扣教材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全文写景关键句,通过语句赏析,引导学生挖掘文意,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进而提升审美情趣。<br></h3> <h3>课例五:郑学芳老师执教八年级作文讲评课《学会描写景物》<br></h3><h3></h3> <h3>  郑学芳老师结合学情,通过优秀习作选段欣赏及病文诊断,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评判作文优劣,采取小组合作研讨方法,突破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br></h3><h3><br></h3><h3></h3> <h3> 授之以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h3><h3></h3> <h3>  比赛采取统一标准对课例进行评价。评委共8人,评定选手总成绩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取有效分的平均值,按得分高低,决出二等奖四名,一等奖一名。最后,冠军由郑学芳老师获得。</h3><h3></h3> <h3>图为海陵区教研室同志与获奖选手合影留念<br></h3> <h3>认真工作,追求最大化的客观、公正——感谢这班劳苦功高的评委!</h3><h3></h3> <h3>  赛后,教研室陈道恒主任对课例作了点评和指导。他对每位参赛选手的表现都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参赛教师对部编版教材的钻研和理解,对不足之处也提出指导和建议。他提出,一切教学要从“学”出发:学什么、用什么方法学、怎样激励学生学。只有课前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才有可能实现课堂高效。</h3><h3></h3> <h3>图为区教研室主任陈道恒同志对课例进行点评和指导</h3><h3></h3> <h3>  活动主持人、海陵区教研室副主任林肖珍同志最后对活动作了小结,并结合具体课型,对参赛选手逐一作了指导。她强调:语文教学是一种体验教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关注学生体验,重视语文核心素养,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参与课堂,感悟文字,力求“一课一得”,提升学生语文素养。<br></h3><h3></h3> <h3>图为区教研室副主任林肖珍同志作活动总结和指导<br></h3> <h3>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参加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举办这样的比赛活动,为教师搭建了更大的学习平台和展示舞台,能促进彼此在共同的磨砺中不断提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是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的很好举措。<br></h3><h3><br></h3><h3> (供稿:海陵区教研室)</h3>

课例

老师

海陵区

教研室

教材

以赛

教学

中学语文

学生

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