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师奔赴德州,众贤倾才相授——2018年德州市小学道德与法治授课能力培训活动

出发

<h3>秋天悠扬温怡,秋意漫洒苍穹,当秋叶落在时光雕刻的脉络里,季节里已满是秋的韵味了。白云悠悠,阳光满满,正是外出学习的好时光。2018年10月30日,我们一行21人迎着朝阳聚集在美丽的天衢小学,仔细感悟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路的异彩纷呈,感恩相遇,携手并进!</h3> <h3>第一堂课是来自莱州市实验小学的杨晓华老师执教的《诚信是金》,课堂以“七个背囊”的故事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引发了学生对诚信的思考,可谓设计巧妙!整堂课杨老师对孩子们的点评用语,也体现着她本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在潜移默化中让我们深刻明白“人无信不立,业务信不兴,国无信则衰”的道理。</h3> <h3>第二堂课是来自莱州市莱州中心小学的陶玉萍老师执教的《灾难中的救助》,陶老师课堂伊始,运用汶川地震中发生的感人故事在潜移默化的互动设计中,让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实际活动,在感动中明白自然灾害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和痛苦,但人们的相互救助的温情可以减轻灾区人们的伤痛,让学生们意识到“灾害无情人有情”。</h3> <h3>陶老师精心的板书设计也让学生更加明白面对危险要冷静有序,等待救援要方法有效、意志坚定的态度,相信“灾难中的救助”这朵花儿已经盛开在了孩子们的心中!</h3> <h3>第三堂课是来自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邓浩艳老师执教的《我和我的“小伙伴”》,她年轻有活力,教学有方法,洗练的课堂让我们心生敬意,也让我们看到了从教一年来的新秀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热爱与执着,师者,邓老师也!</h3> <h3>她创设逼真的教学活动,布置玩具商店、阳光家政,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具搬上了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将课堂推向了高潮。</h3> <h3>第四堂课是来自德州市天衢小学的李振江老师执教的《开国大典》,本节课紧密联系历史,带给孩子们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认真的分析,老师所讲没有那么华丽,学生却在深深的思考中,以情为主线串联课堂,这也许就是高年级课堂最美的样子。</h3> <h3>值得我们骄傲的现代科技深深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热情,也体现了人文教育。</h3> <h3>老师们敞开心扉,踊跃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向专家们提出自己的疑惑,专家老师们耐心给予指导。</h3> <h3>德为根,智为司,文为线,法为点。来自莱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姜春玲校长结合上午的课例,对智德文法课堂的建构做了详细的解读,并结合具体课例给予现场指导,让智德文法课堂的操作性变得更强了。</h3> <h3>烟台市教科院张志强主任对智德文法课堂的建构与实践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课堂充满着德性,闪烁着智慧,流淌着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着法治精神!</h3> <h3>此次培训活动在市教科院韩光举老师的总结下完美落幕,他要求我们要挖掘教材,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学科文化相结合,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中,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熏陶。</h3> <h3>老师们,让我们养内心之德,张精神之雅,让精神成长,灵魂发音,才会有朝气蓬勃的生命,才会有不断出彩的人生,最后衷心感谢局领导给予我们这一次璀璨的德育盛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