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树高千丈,起于根苗。水泻万里,出自源头。中华民族的根在哪里?新中国诞生的摇篮在何方?新时代的领路人的起点在何处?深秋季节,寒露凝霜,怀着激动的心情,早上七点,我们一行人在市侨联的组织带领下,开始了追寻这个答案的圣地之旅。</h3> <h3>一路高歌,欢声笑语。不觉到了豫陕交界。这里古时是中原通往关中的锁匙孔道,尤其位于豫陕两省的函谷关和潼关,多少征战杀伐,几许轶闻趣事,如今都成了过眼烟云、茶后笑谈。雄关变通途,孔道成大道,自出发至今也不过半天的功夫。</h3> <h3>中午时分,为了赶时间,在服务区匆匆吃了简餐便又上路了。经渭南、西安北面过铜川,下午近三点,我们便进入了陕北地界的黄陵县,开始了我们行程第一站的活动~~拜谒中华民族的开山鼻祖黄帝陵的活动。</h3> <h3>黄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轩辕氏的陵墓,位于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城北桥山,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为“古墓葬第一号”,号称“天下第一陵”,古称“桥陵”,为中国历代帝王和著名人士祭祀黄帝的场所。历史上从汉代先后有历代皇帝亲临祭祀或者祭文,如汉武帝、唐代宗、宋仁宗、元世祖、朱元璋、明成祖、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等,近代有孙中山、蒋介石、毛主席、朱德、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的亲笔祭文和题词以及国艮党前主席连战、宋楚瑜等爱国人士题字题词。2014年8月,黄帝陵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h3> <h3>黄帝陵为何称桥陵?是因为沮河水由西向东呈U形绕此山而过,站在山上朝下看 ,东边有河 ,西边亦有河,就像水从山底穿过,故此山名曰桥山。陵因山而得名,曰桥陵。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桥山,《山海经》云:蒲谷水源其山下,水流通,故谓桥山。”清人顾祖禹在其所撰《读史方舆纪要》中说:“沮水至县北,穿山而过,因以桥名。”清代毕沅更于陵前题碑“古轩辕黄帝桥陵”。自此以后,桥陵之称更为闻名。<br>1942年,陕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考虑到黄帝声名远播、威名远扬的无比崇高地位,加之为了与陕西蒲城丰山唐睿宗之桥陵相区别,遂改桥陵为黄帝陵。此年冬天,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题写“黄帝陵”三个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于黄帝陵墓之前。自此以后,黄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黄帝陵所在地的县名也随之由中部县改称为黄陵县。桥山山体浑厚,气势雄伟,山下有沮水环绕。山上有八万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葱葱。轩辕黄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桥山巅的古柏中。</h3> <h3>黄帝是中国原始社会末期一位伟大的部落首领,是开创中华民族文明的祖先。他用玉作兵器,造舟车弓矢。他的妻子能养蚕,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臣大挠创造了干支历法,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中国后来能巍然屹立于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列,这与黄帝的赫赫殊勋是分不开的。黄帝还以他惩罚邪恶,首次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载入史册。据说黄帝活了118岁。有一次,在他东巡期间,突然晴天一声霹雳,一条黄龙自天而降。它对黄帝说:“你的使命已经完成,请你和我一起归天吧。”黄帝自知天命难违,便上了龙背。当黄龙飞越陕西桥山时,黄帝请求下驾安抚臣民。黎民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个个痛哭流涕。在黄龙的再三催促下,黄帝又跨上了龙背,人们拽住黄帝的衣襟一再挽留。黄龙带走了黄帝之后,只剩下了黄帝的衣冠。人们把黄帝的衣冠葬于桥山,起冢为陵。</h3> <h3><br>轩辕庙是进入黄帝陵的主院,院内有黄帝亲株种植的一棵古柏,人们纷纷在这里留影,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根脉的象征。</h3> <h3>据说这是黄帝当年留下的脚印。</h3> <h3>轩辕庙大殿,是庙中主殿。殿前祭祀炉,香雾缭绕,祥和神秘。殿门正上方匾额写的“人文初祖”格外醒目,门两边有楹联“祖功泽百世,宗德润千秋”。仰望大殿盛貌,但见画栋雕梁,飞甍碧瓦,红漆木柱,纹窗珠帘,富丽壮观。</h3> <h3>后面是雄伟壮阔的大殿和祭祀广场,大殿根据天园地方的理念所建,上面开了个圆形天井,透出蓝天白云,下面是四四方方的黄土地。这些年的祭祀大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h3> <h3>游览了轩辕庙和祭祀大殿,最后面是黄帝陵,去拜谒需要爬277个台阶,走了不久发现有一块石碑,“文武百官到此下马下轿”,在此,路分成了两条,一条是文官走的路,是一个个台阶的路,一条是武官的路,显然现在是在-坡道上修的公路,可能古时候是马道吧。现在一般的人是走文官的路上,走武官的路下。<br>进了黄帝陵的大门,北行二三十米,就是黄帝陵。</h3> <h3>陵墓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环冢砌以青砖花墙,陵前有明嘉靖十五年碑刻“桥山龙驭”,意为黄帝“驭龙升天”之处。在前为一祭亭,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内立有郭沫若手书“黄帝陵”碑石。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东南侧面为棂星门,两侧有仿制的汉代石阙。陵园区内地铺着砖。显得古朴典雅。相传黄帝即由此乘龙升天,故而华夏子孙又称为龙的传人。</h3> <h3>中华民族始终不离、不散、不裂、不断、不亡,尤其是近代以来,面对外敌的入侵,依然团结一致,共同对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与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始祖——炎黄二帝是分不开的。炎黄二帝既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也是中华民族的血亲始祖。标志着炎黄二帝与中华民族不仅有文化的认同,也有着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br> 近现代,面对诸列强的入侵,民族的危难,黄帝陵愈加受到各党各派和全社会的关注、重视。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孙中山委派了一支由十五人组成的祭祖代表团,赴陕西黄帝陵致祭。在临行前,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的身份亲笔题写了一篇气吞山河的祭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在当时,通过祭祀黄帝陵,为凝聚各族人民走共和道路,发挥了积极的感召作用。“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至今还被国人传颂。<br>1937年,正值抗日战争高涨之际,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分别委派官员,共同于4月5日清明节前往陕西黄帝陵致祭。1938年、1939年又第二次、第三次与国民党同祭黄帝陵。两党同祭黄帝陵,这对推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唤醒四万万民众,凝聚海内外各族人民坚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还我河山,卫我主权”,拯救危难的中华民族,起到了重大的历史作用。 尤其是1937年4月5日,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为唤起四万万同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分别派代表,共同赴位于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公祭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黄帝。中国共产党代表是林祖涵,中国国民党代表是张继,两党代表在公祭仪式上分别宣读了《祭黄帝陵文》。中国共产党的《祭黄帝陵文》是毛泽东亲笔撰写的。<br>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除由林祖涵在公祭黄帝陵仪式上庄重宣读外,还在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上公开刊登发表,任弼时指出这篇祭文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奔赴前线誓死抗日的“出师表”。<br>祭文全文如下:<br>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五日,苏维埃政府主席毛泽东、人民抗日红军总司令朱德敬派代表林祖涵,以鲜花时果之仪致祭于我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之陵。而致词曰:<br>赫赫始祖,吾华肇造,胄衍祀绵,岳峨河浩。<br>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br>世变沧桑,中更蹉跌,越数千年,强邻蔑德。<br>琉台不守,三韩为墟,辽海燕冀,汉奸何多!<br>以地事敌,敌欲岂足,人执笞绳,我为奴辱。<br>懿维我祖,命世之英,涿鹿奋战,区宇以宁。<br>岂其苗裔,不武如斯,泱泱大国,让其沦胥。<br>东等不才,剑屦俱奋,万里崎岖,为国效命。<br>频年苦斗,备历险夷,匈奴未灭,何以家为。<br>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br>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br>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br>还我河山,卫我国权,此物此志,永矢勿谖。<br>经武整军,昭告列祖,实鉴临之,皇天后土。<br>尚飨。<br>这篇《祭黄帝陵文》,采用汉语四言古体,共56句。内容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高度精辟概括了轩辕黄帝的伟业;第二部分追溯了自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和扩大对中国的侵略,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险境界;第三部分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北上抗日”,从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出发,行程二万五千里,“万里崎岖,为国效命”,历经艰险,来到抗日前线,志在“还我河山,卫我国权”的抗日决心,提出“民族阵线,救国良方”的抗日主张,号召和呼吁“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共商抗日国是,共谋抗日大计,共同抗日救国。中国必将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br>如今,毛泽东撰写的《祭黄帝陵文》已勒石立碑,耸立在黄帝陵轩辕庙碑亭。<br> 黄帝陵,正象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已成为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共同标识! <br> 下午5点多钟,我们下桥山,迈出景区大门,此时夕阳西下,辉映沮水,呈现出金色的光芒,似乎昭示着我们老祖宗伟大的业绩千秋万代永远辉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