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天在听《逻辑思维》的时候,听到了史伦老师关于纽约曼哈顿建筑的文章,启发了我对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纽约的曼哈顿是世界金融中心,经济和文化都非常发达,但是它有一个先天困境,它是一个岛屿,不能像其他城市一样摊大饼发展,只能往上、往高空发展。所以,曼哈顿是全世界高楼最密集的地方。
奇怪的是,曼哈顿的建筑都修得非常友善和克制,充分考虑到了阳光照射的路径。尽管这些楼都很高,街道也非常地狭窄,但是在曼哈顿的街上常年能看到阳光,还留出了大量的公共空间供行人行走、休息。
这个现象可不简单,是需要解释的。曼哈顿地价那么贵,寸土寸金,开发商好不容易凑钱买了一块地,肯定要把地盖满,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嘛。至于挡没挡住别人的阳光,那就顾不上了。所以,这背后一定有一个什么规则在起作用,这样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曼哈顿。
其实,一百年前,曼哈顿就面临过这样一场灾难。
19世纪末,发明了两样东西:电梯和钢结构,这样楼就可以往高处盖。再加上地产商纷纷到纽约来投资,一栋栋摩天大楼在曼哈顿拔地而起。当时的建筑师核心就两个追求:怎么把楼建得更高,怎么把建筑面积做到最大。所以,那时候曼哈顿的中心城区可以说是遮天蔽日,街道终年见不到阳光,空气也非常污浊。
1916年,转折点来了,纽约市政府出台了一个规定,叫做“1916区划法案”。规则非常地简单,就是建筑越往高修,楼层面积就得越小。低楼层可以占据全部的用地面积。高楼层的面积就得缩小,把靠近街道这一侧的空间给让出来。特别高的楼,楼顶面积不能超过用地面积的25%。这样阳光从楼顶斜射下来的时候,就可以照到街道上了。
这本来是一个限制条款,建筑设计师从此就不能随心所欲了嘛。没想到,这条规则居然让曼哈顿的建筑设计风格发生了一次转变,变得更美观了。原来建筑的形状都是平顶、四四方方的,但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曼哈顿的代表性建筑,比如说帝国大厦,像婚礼蛋糕一样,一层一层的,基座很大,越到上面越小,然后有一个独特的尖顶。
1952年,利华公司要建总部大楼的时候,建筑师就想突破一下。他研究了1916年区划法案就发现,这个法案只规定了说,建筑修到高空的时候,面积不能超过总占地面积的25%。那我干脆一步到位,大楼的主体只占地块面积的25%,这样大楼的形状就能是一个长方体,简洁美观。让出来的面积呢,建一个花园。公司员工午休的时候可以在花园里散散步。这在当时的纽约都是独一份。这座大楼叫利华大厦。
于是,1961年,纽约市颁布法案,又是一个很简单的规则:建筑设计方案如果能够为城市退让出公共空间,就奖励20% 的建筑面积。这个政策一出来,开发商的积极性就起来了。越来越多的建筑主动把面积让出来,做城市公共广场。搞绿化,修喷水池,放座椅,路过的男女老少都可以在这里休息。
这样的边界并没有使得曼哈顿的建筑失去活力,一个好的规则有时却能激发创意。好的规则有什么特点?两个特点:第一,极其简单,第二,边界清楚。
我脑子里立马就想到了学校对于学生课间的要求: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奔跑。其实这个规则也是完全符合以上两点要求。只是,我并没有将下课如何玩的决定权大胆地放给学生。虽然是二年级,但是每天的学习任务也是非常繁重的,如果下课能够更加有意思,孩子就能得到更好的休息,那么上课的效率也就更好了。所以,我想是时候让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去支配他们的课间游戏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