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云南、老挝自驾游

方平

<h1><b>  2012年到现在转眼过了6年了,当年开车去老挝的历程还记忆犹新,但看看小孙女当时才上小学一年级,现在上初一了,才觉得真是光阴似箭呢!</b></h1><h1><b> 不过那时还沒"美篇",现在有了就把照片翻出来,弄一个吧!</b></h1><h1><b>2012年11月14日,一帮朋友8个人开两台车,打算经云南进入老挝自驾游。</b><br></h1><h1><b> 第一天早上从广州出发,经广佛-广三-广梧高速中午12:30到广西岑溪市吃午餐。</b></h1> <h1><b>  午餐后沿广昆高速公路(G80)经过南宁市下午6时到百色市,此时已經行驶了近八百公里,方坚计划是今天到达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富宁,所以继续前行,进入云南境后,大多行走在高山的高速公路,上下坡多、隧道多,晚上8:30才到,今天全程行驶了一千公里,从出发时间算起刚好12小时。</b></h1><h1><b> 11月15日,在富宁出发前往云南红河哈尼彝族自治州的建水县,距離390多公里。</b></h1> <h1><b>  11月5日下午一点钟到达建水县城,入住方坚朋友亲戚家的民宿"清远酒店"。建水近年经济发展也不错,县城新区的马路宽阔、整齐、清洁,建筑也有现代感。一个少数民族的边陲县,其城市建设比内地很多县城还要好。</b></h1> <h1><b>  建水老城则把古城风貌保存得很好。建水城最早建于唐代,至今有1200年历史了。这里在明、清两朝代被称为临安府,是滇南经济、军事、文化、宗教和交通中心。古城里有很多古建筑保存,还有古色古香的商業街。这里有文物古迹百余处,其中有十个是云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們用半天时间遊览了其中的老城商業街、县城数公里外的古民居团山村、双龙桥等古迹。</b></h1> <h1><b>  团山村在建水城西14公里,原是自然村落。是一个典型的滇南汉族移民村,始祖张福于明洪武年间(公元1390--1406年)由江西入滇,后定居团山,开矿经商,人丁兴旺,渐成为巨族。数百年间,张氏族人遵"百忍"家训为安身立命之本,家风良好,子孙好学上进,历代人才辈出。至清未张氏族人在个旧开发锡矿业致富,用巨资回来这里投资重建豪宅,以光耀门庭,又祟尚儒学,以文立身。形成了本土文化与儒韵文化结合的建筑风格的家族大村落,清未民初以往,至今保存得很好。建筑形式也很有当时当地的文化内涵和特色。</b></h1><h1><b> 团山村占地15.6公顷,完整保存了19世纪的村落格局和原来的人文环境。有保存完好的传统民居和古建筑21座,占地面积1.84万平方米,建筑面積1.6万平方米。有寨门、寺庙、宗祠、及十三个府、第等古建筑。</b></h1><h1><b> 团山村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中原明清汉族传统建筑风格,青砖、青瓦、白墙,采用"三方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等建筑形式,堪稱是清未民初的民居"博物館"。</b></h1><h1><b> 2005年被列入世界性建筑遗产保护名录,是国家全国重点文物保護单位。</b></h1> <h1><b>  团山村四个寨门之一</b></h1> <h1><b>  团山村古宅门前古仙人掌。</b></h1> <h1><b>  团山村外</b></h1> <h1><b>  方坚在大理认识的大理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亚秋是建水人,今天当我們的导游。</b></h1> <h1><b>  建水古城城西的双龙桥建于清代乾隆年间,是一座三阁十七孔大石拱桥,横跨建水县的泸江与塌冲河交汇处,是云南省著名古迹之一,巳列入中国造桥史册。其独特之处是在桥中建有一座三層楼阁,两端各有一座亭阁。桥身用巨石砌成,全长148.26米、宽3米。</b></h1><h1><b> 其造型別具匠心,远看似一楼船。是我国现存名古桥之一,2006年5月已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h1> <h1><b>  建水城区夜景。</b></h1> <h1><b>  </b><b> 11月16日从建水在暴雨中出发,行前在建水一飯店吃过桥米线,一个人十元钱就算是高消費客,请在雅座就坐,一个差不多有洗臉盆大的大汤碗,配以各種各样的食料,一大盆米线,味道要得!要全吃得下非把肚子给撑鼓喽!下回还非得再撮一顿!</b></h1><h1><b> </b></h1> <h1><b>  </b></h1><h1><b> 从建水上G80广昆高速,往西双版纳的磨憨方向开,今天有近七百公里行程。在时大时小的雨中走了一百多公里,雨逐渐收了,天空阴转多云。这时下高速上G323国道,再转G313国道(但现在--2018年巳全通高速了)这两段都是盘山公路,穿越云贵高原的哀牢山脉,弯多路窄,但路面铺装还好。雨后阳光显现,雨后群山间只见云雾蒸腾,一团团千姿百态的云雾缭绕在黛青色的群山之中,煞是好看,引得车中一众大呼小叫,开到便于停车处,下得车来,纷纷拿出相机乱拍一气。</b></h1><h1><b> 这两段不到一百公里的国道,跑了近两小时。从国道的山路下来,就又上昆磨高速,下午1:30分到普洱市,进入市区吃午餐。</b></h1> <h1><b>  飯后再上高速,再前行一百公里,下高速改走只有双向两车道的半封闭汽车专用道(现在也全高速路了),走到离磨憨口岸还有160公里时,跑在前头的切诺基突然停下,原来油箱沒有油了,开车的竟没注意油量警告灯巳亮……,😫沒办法,真是糗事!只好把我开那台车调头往回走16公里去油站买油!往返折腾花了一小时,再前进又是大雨,天也黑了,对向两车道的专用道两边是防撞钢板桩,但附近村民的摩托车又不断窜上来左穿右插,天黑下雨、路面湿滑又没路灯,险像环生。我决定在离磨憨口岸还有50公里的西双版纳州勐臘县城停車,在县城边的"雄风酒店"住下,明天一早再去口岸。</b></h1> <h1><b>  11月17日早,天气转少云,空气清爽,气温只是16~27度。我们6点45分就出发前往50公里外的磨憨口岸,七点多就到达。从广州到这里已经开了二千公里了。</b></h1><h1><b> 磨憨口岸属勐臘县,这个边境口岸建得很美丽,全是一排排新的傣族风格楼房,是个充满傣族风情的新的边陲小镇。</b></h1><h1><b> </b></h1> <h1><b>  我們就在口岸附近街道的小店吃早餐,云南米线还是比较合适广州人的口味的,只要提醒店家别放辣椒、花椒就好。</b></h1><h1><b> 我們刚坐下,成群的兑換老挝货币的錢币贩子就围上来,我們出发前也打听过兑换比率,一番讨价还价后,就用人民币(美元也可以)换了我們打算开支的老挝货币--基普(KIP),老挝币面值挺大的,1万KIP,约等于7元人民币,所以换了老挝币后,人人都是手持几百万元的"富翁"了。</b></h1> <h1><b>  上午9时到磨憨口岸出境大厅办人、车出境手续。老挝的签证,方坚托昆明的朋友帮我們在老挝驻昆明领事館提前办好了,签证费180元人民币,但如临时办加急则要300元。</b></h1><h1><b> 在磨憨口岸每人30元办个健康证,发一支防蚊水,几片药;接着办汽車出境手续,出示行驶证,每台车6元手续费,给一个写着CHN(CHINA缩写)的硬紙牌放前档风玻璃后;出示护照验证,盖上边检出境章就放行出境了。但人行走出境通道,车则由驾驶员从停車点开出,在国门接受边防武警检查后放行。</b></h1><h1><b> 磨憨口岸国门也挺有气势的。</b></h1> <h1><b>  出境车辆在接受武警查验后,开出口岸国门。</b></h1> <h1><b>  开车出磨憨口岸国门,就进入老挝国境。</b></h1><h1><b> 老挝(台湾地区、马来西亚、新加坡称其为寮国)全名为: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是中南半島唯一没有出海口的内陆国家,面積二十三万平方公里,人口6百多万。分为16个省、一个直辖市、一个行政特区。</b></h1><h1><b> 老挝历史悠久,公元1353年巳建立澜沧王国,是其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曾是当时东南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b></h1><h1><b> 1707~1713年逐步形成琅勃拉邦王朝万象王朝和占巴塞王朝。</b></h1><h1><b> 1779~19世紀中叶被罗国征服。</b></h1><h1><b> 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1940年又被日本占领,二战未期1945年举行起义,10月12日宣告独立。</b></h1><h1><b> 但1946年法國再次入侵,经过斗争至1954年才撤军,但其后美国又取而代之,直到1962签定老挝问题日内瓦协议,美国撤军,成立了以富马亲王为首相、苏發努冯亲王为副首相的联合政府。1975年宣佈废除君主制,结束了6百余年历史的君主制。成立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b></h1><h1><b> 老挝1997年加入东盟,是中南半島上两个社會主义国家之一,也是亚洲排第二的贫困国家,是东盟里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b></h1><h1><b> 老挝经济落后,工业基础薄弱,轻工业以锯木、碾米为主,而锡矿开采是其最重要工业部门,其它都乏善可陈。工业人口只占劳动力的4·6%,而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90%以上。我們沿途所见乡村及城镇的房屋简陋破烂,农民生活眼见的都十分贫困。</b></h1><h1><b> 老挝国土80%是高原和山地,有"印度支那屋脊"之称,这次自驾,行驶道路多是山区道路,路窄弯多且路况大部分极差。老挝的山脉多为森林复盖,但所见之处都没有开发的痕跡,与西双版纳的山地所见的大片橡膠园、果园、甘蔗田、香蕉园反差极大。</b></h1><h1><b> 老挝地势北高南低,与中、泰、缅、柬、越分别接壤,北部多山,西部是湄公河及其支流的河谷地和小块平原。气候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分雨季和旱季,11月是旱季,有利于我们自驾游。</b></h1><h1><b> 从磨憨口岸出境开车1公里,到达老挝的磨丁口岸边防检查站,目前这里只是一排简易建筑。在这里每人交2万KlP入境费,每台车买5万KlP保险费(15天),有人又用水洒一下车說是消毒又付2万KlP。办完再开车3公里到前边磨丁老挝边境车检场,办汽車入境手续每车交10万KlP,算起来每台车入境各项费用17万KIP(折合人民币约120元),整个入境耗时1小时15分钟。接下来就开始了老挝的第一天行程。</b></h1> <h1><b>  现在老挝也实行了开放政策,从2007年的进出口总额不到20亿美元逐年提高到2017年接近100亿美元,估計2012年当时也就几十亿美元吧。老挝基础设施差也制约其经济发展,从北往南就只有一条主干公路--13号公路,从磨憨口岸起程,可以沿路往南直到万象,2012年当时,在中國边境开始,头1百公里路面还不错,虽然只是双向2车道,但柏油路面铺设还不错,标线清,据说是中國援建的,但因只2车道,山路为主,弯多,前边如有大货车,要超過只有耐心等待时机,开得再快,时速也不到60公里。公路两旁都是原始森林,沿公路旁有时有些村落,多是坭砖房和茅草房,都很贫穷的境况。看来北部山区这些地方只有一些贫脊的山地,没什麼好田,就是维持着落后、原始的农业经济状况。</b></h1><h1><b> 上午3个小时行车才走110公里,中午12点半到达与云南接壤的乌多姆赛省的省会猛赛,说是省会,就是个小镇,而且连珠三角的乡级镇都远远不及。</b></h1><h1><b> 我们在公路边一个飯店吃飯,老挝的飲食与泰國相近,只是食材沒那麼丰富,味道我們还可以接受。8个人在老挝第一餐花了30万KlP(约人民币210元),在老挝人看来也算高消費了。</b></h1><h3><b><br></b></h3><h1><b> 照片是我們的车子停在这个省城的"大飯店"的门口。</b></h1> <h1><b>  飯后下午2点沿13号公路前行。路况已基本是土路或碾壓坏又没修复的烂路。公路旁的农村和农舍。</b></h1><h1><b> 今天到达目的地是琅勃拉邦,距磨憨279公里,预计行车7小时。</b></h1><h1><b> 一出猛赛,路面宽度还是2车道,路面铺装没有了,而且坑坑洼洼,老挝拉木材到中國,从中國拉商品、材料回来的大货车,早就使路面不堪重负,看来又没钱维修。这段山路近80公里,开车时速40公里都没有,而且驾车十分费神费力,开车时要全神贯注,路两旁的风景都无暇顾及。</b></h1> <h1><b>  经过路边的村莊,村民和学生在路旁看这些途经的"外国人"。</b></h1> <h1><b>  下午4时许,终于驶离这段破烂山路,从山地逐渐进入湄公河谷的平原,路面状况也好了一点,路旁可以看到成片的稻田。前边是湄公河支流的南康河,天空已现暮色,此时离目的地还有近百公里。</b></h1> <h1><b>  途经南康河大桥(中国70年代援越抗美时建的),下来拍几张照片。</b></h1> <h1><b>  下午6点在暮色中到达琅勃拉邦市。其位于老挝北部南康河与湄公河交汇处,海拔290米,面積只有9平方公里。是一座山清水秀的古城,城市人口5万,却有数千名僧侣。</b></h1><h1><b> 琅勃拉邦市是琅勃拉邦省的省会,该省也是农业省,少量的非农业生产只有传统的手工业如絲织、竹编、打铁、制陶、风味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是制衣厂、制冰厂、飲料厂、锯木厂、汽车修理等小工厂;这里交通较发展,13号公路贯穿南北,航空线除国内线路外,还开通了泰国曼谷、清迈、越南奠边府的国际航线;湄公河航运可直达首都万象和泰国清孔。该省也是老挝重要的文化、旅遊胜地,隨着对外开放,每年游客都在增长,现每年达10万人次以上。</b></h1><h1><b> 琅勃拉邦市沿湄公河延伸,市内地势平坦,市郊是群山耸立,宛如绿色屏障。整个城市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美丽。市区只有两条主要街道:西萨旺冯街和景基萨腊街,街道两旁是挺拔青葱的槟榔树和椰子树,栽种着翠竹、各种树木和花草,令人有置身花园的感覺。</b></h1><h1><b> 我們找了一间离湄公河不远的旅店,"Heritage Guest House",不带早餐20美元/双人房/晚,如果走出数十米在河边的旅店要60美元以上,看来找旅店也要多问一下。这旅店很干净,进店要脫鞋,基本设施齐全,有wifi,出门转弯有夜市,走不到三百米是湄公河,我們的车可以停在店门对面,很令人满意。</b></h1> <h1><b>  安顿好之后出去吃晚飯,找了间干净雅致的小飯館,丽云的泰语管用,她点菜,8个人也是花30万KlP(人民币210元),也不错。</b></h1><h1><b> 老挝语与泰语相近,同行的梁丽云会说泰语,她說泰语老挝人多能听懂,而老挝语可能与泰语发音有点不一样,口音较重,有时听起来有点困難,但基本可以沟通,使我們的老挝之行方便很多。</b></h1><h1><b> 飯後步行去夜市,不算热闹,和泰国、台灣那些也是没得比。夜市大都买旅遊商品,也有各種当地小吃,买东西也可讨价还价,我买了个大木碗。</b></h1> <h1><b>  琅勃拉邦夜市</b></h1> <h1><b>  11月18日早上琅勃拉邦今天晴天,气温18~28度很舒適。</b></h1><h1><b> 这里是个宁静优雅的小城,几乎看不到有4层以上的高楼大厦,小城建筑密度低,房子大都是独栋建,以仿法国欧洲建筑外形为主,虽然大多老旧,但那种优雅的静谧,在绿色的掩影下,让人感覺令呼吸都要慢下来的舒服,到处花草树木,空气清新,虽然街道也有汽车、摩托车行驶,但密度较低。</b></h1><h1><b> 我們在街上闲逛,寻觅早餐,在一家比較"豪华"(以当地水平比)的酒店,在店前花园的树荫下进餐,值得一提的是琅勃拉邦的面包西点水平甚高,尤其是法式面包烘焙,恐是得当年法國托管时的法國面包师的真传吧!西式早餐人均50元人民币,在这里算高消費了。</b></h1> <h1><b>  在琅勃拉邦早晨宁静的街道上</b></h1> <h1><b>  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寺廟是这个城市的特色。</b></h1> <h1><b>  琅勃拉邦市有千年历史,寺廟、佛塔很多,较大的佛寺有五十座,其中被列入东南亚名寺的有香通寺、迈佛寺、维春寺等。</b></h1> <h1><b>  几万人口的城市有几千个和尚,方坚和小和尚在一起。</b></h1> <h1><b>  早晨化缘后的小和尚在廟里勤奋攻读。</b></h1> <h1><b>  琅勃拉邦市里小街上的么托美女</b></h1> <h1><b>  法国身老挝顶的混搭式建筑?</b></h1> <h1><b>  在城里湄公河和南康河边有很多客栈,很多欧洲游客喜歡在此住上多天,在河边的房子旁找个咖啡座或樹荫下坐下,在那里看书、慢慢地品一杯咖啡,那才真叫是休閒度假。这里也是城市,但是与我們生活的比这里华丽然而烦嚣、汚染、紧张生活步伐的现代化大城市比,完全是两个世界。</b></h1> <h1><b>  琅勃拉邦市南康河上的竹桥</b></h1> <h1><b>  上午到城外的昆西瀑布景区,走错路了。中午就在路旁简陋的农家吃碗鸡肉汤米线,合人民币几块钱一碗。</b></h1><h1><b> 下午到离市区28公里的瀑布景区,门票2万KIP。这瀑布也不大,就是很多人在那泡水玩,尤其是西方游客多,也没什麼设施,有个小动物园,有几只黑狗熊。</b></h1> <h1><b>  在昆西瀑布嬉水的游人</b></h1> <h1><b>  下午我們按街上的小广告联系游船,30万KlP(210元人民币)租到一条狹长的小机动铁船,去遊湄公河及去河中沙丘拍落日。</b></h1> <h1><b>  登上湄公河江心的沙洲,等候日落时分。</b></h1> <h1><b>  琅勃拉邦的寺庙之一</b></h1> <h1><b>  晚上,在著名的香通寺内,虔誠的信众和僧侶在昤听晚读诵经。</b></h1> <h1><b>  2012-11-19</b></h1><h1><b> 琅勃拉邦有个久负盛名的传统是每天晨曦中给僧侶施飯的活动。</b></h1><h1><b> 丽云和容今早也要参加,昨晚旅店主人帮她們联系了个专门为游客准备参加布施活动所需物品的妇人,帮她們在旅店转左边僧侶将经过的马路边安排了一个位置(就是铺好一张席子),给她們每人准备了一篓子糯米飯和一盘子水果(芭蕉、桔子等)和一些餅干等食物,每人付5万KlP(相当于30多元人民币)。</b></h1> <h1><b>  早上七点不到,那個妇人带她們到预定好的位置,让她們跪坐于席上,给她們披上一条水布,我們则准备好相机录像机等候。此時整条马路边上巳跪满参加布施的人,絕大部分是游客,看停于附近的送参与者来旅行团大巴,以泰国、韩国、日本人为多,也有西方人及其它游客。</b></h1><h1><b> 约7点半,从马路靠寺廟那头,在主持和尚带领下,一众僧侶魚贯而出。只见他們身披黄色袈裟,跣足,右肩挎一个不锈钢大鉢,从跪地的信众身旁走过时,布施的信徒用手或饭铲献上一团飯,再给水果及其它食品,也有给些现金的,僧人们左手还挽个塑膠袋装水果及其它包装食品。</b></h1><h1><b> 看僧侶的行进队列也是按地位尊卑、年龄高低的次序的,前头是主持最後全是娃娃和尚了。当走到布施施主队伍后半部,前边大和尚巳经拿不下了(除了现金),他們会转赠一些食物给跟着僧侶队伍一起跑的那些穷人家的小孩,那些小孩是人人拿个大纸箱的,到最后都装了满箱食物,我看都夠一家子人吃上一、两天了。</b></h1> <h1><b>  琅勃拉邦市不过几万人口,和尚却有几千,他們都是靠每天化缘解決吃飯问题的,习俗是早上吃了飯,中午、晚上就不吃了。几万人口如何养活这几千人?原来基本上布施者都是游客,这样这里也形成这里专为游客布施活動提供服务和物品的行业,又养活了一些当地居民。而这个独特的风情也带动了琅勃拉邦的旅遊业。</b></h1> <h1><b>  琅勃拉邦的佛寺</b></h1> <h1><b>  这里佛寺多,否則容不下数千僧侶。</b></h1> <h1><b>  上午去琅勃拉邦国家博物館参观。</b></h1> <h1><b>  该館是过去的皇宫。</b></h1><h1><b> 建于国王西萨旺冯皇朝(1904--1999)</b></h1><h1><b>期间,现在主要是陈列过去皇族的收藏品、各国赠送给老挝的礼品、历史照片和民族乐器。</b></h1> <h1><b>  琅勃拉邦国家博物館全景</b></h1> <h1><b>  从博物館(旧皇宫)出来,对面就是著名景点普西山,经过白色的宠西塔,拾级而上三百级就到达山顶,这里可以俯瞰整个琅勃拉邦市区。湄公河与南康河在城边蜿蜒而过,在从从绿色掩映下点綴着片片红色的屋顶。这和我們在白云山顶俯瞰即使是大晴天也笼罩在蓝色烟雾中的广州中心城区,感覺真的不一样。</b></h1> <h1><b>  在普西山俯瞰琅勃拉邦市区</b></h1> <h1><b>  11月19日中午离开琅勃拉邦市,前往东南部2百公里外的川旷省省会丰沙湾。</b></h1><h1><b> 我们沿13号公路南下到约三十多公里的普琨(可能是个县城了,但比我們这里的小乡镇都远不如),从这里往东转入7号公路,在丁字路口垂直这边直行过去,守在路口的警察栏住我們,比划着说丁字路口直行的车要绕路中央的灯柱转一圈,直行就违规,这算什么交规啊!最後是一台车罚款5万KlP(30多元人民币),还认真地开具罚款收据。</b></h1><h1><b> 罚了款就顺便在路口的小飯店吃午飯,下午一时住东进入老挝7号公路,这是条山区道路,路况很不好,只能维持在30~40公里的时速。翻过第一座大山,上面居然有观景台,我們冒雨开进去停车拍照。</b></h1> <h1><b>  照片可看到对面蜿蜒的山间公路。</b></h1><h1><b> 上午出发是晴天,走到中途却时雨时阴,沿途景色不错,但开车的无暇欣賞。到傍晚竟下起大雨,冒雨前行,路途艰辛直到晚上7点多天黑了才到达川旷省省会丰沙湾。今天200公里路程行车时间7小时。</b></h1><h1><b> 晚上入住"Chittavanh"酒店,老挝服務业现在基本是私营经济,餐飲、旅店绝大多数是私企。这里也有中国人过来开的旅店,挂中文招牌,但经验告訴我們还是找老挝人开的店住吧。入住后碰到几个来这里考察想投資矿业的云南人,也說我們的选择是对的。我问他們情况,他們说目前老挝也对外开放,希望国際资金来投资,但他們觉得这里硬件太差,一是道路交通差,物流运输条件太差,二是政府部門办事效率差,一天能办好的事要拖三几天。</b></h1> <h1><b>  11月20日,一大早在旅店餐廳吃西式早餐后,出发去寻找这里著名的石缸平原。走在乡村和小山丘之间的泥泞道路上,好在开的都不是轿车。</b></h1> <h1><b>  在丰沙湾市附近的荒原上散落着数百个来历不明的大石缸,这些石缸大小不一,高度从1米到3米,缸壁厚约20~30多公分,重量从6百公斤到6吨不等。这里有多处散布有石缸的地点,被统称为"石缸平原",近年当局在一处石缸较多的点,把一些分散的石缸搬移过来,作為观赏点。</b></h1><h1><b> 据考古学家考证,这些石缸有超过二千年的历史,但至今找不到任何历史記载是什麼人、为什麼、作什麼用途而打凿出这些巨大、笨重的石缸?这是个至今未解的千古之谜。</b></h1> <h1><b>  几经周折我们找到两个石缸群,这是第二个石缸群(叫1号营地),规模最大。</b></h1> <h1><b>  我們找到的第一个石缸群,是一片丘陵,也不知道2千多年前的人,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笨重的石缸搬上来的?</b></h1> <h1><b>  有的石缸比人还高,重达几吨。古人是如何打凿和搬到这里来?有何用途?</b></h1> <h1><b>  丰沙湾一带靠近越南,上世纪60~70年代越战时期这里曾是著名的"胡志明"小道的一段,有大量战争物资由北越借道丰沙湾一带通過再运往南越。美军飞机遂对此地狂轰滥炸,扔下很多带小型地雷的子母弹,从飞机扔下,临接地时散开,抛出小型地雷钻入地下,人踩上往往把人炸断腿,炸死1人只減员1个,但炸伤1人要花3人护送伤者后撤,从而增加战斗減员,以达其阻礙运输线的目的。但至今遗禍当地百姓,误入雷区炸伤残人畜不在少数。</b></h1><h1><b> 这是当年美军飞机扔炸弹炸出的大弹坑。</b></h1> <h1><b>  当年战争遗留在这里荒原和山林还有许多美國人扔的地雷未清理,在这片雷区行走会有触雷的危險,当地百姓深受其害。</b></h1><h1><b> 近年为发展旅游业,把石缸平原开发为旅遊区,在石缸平原的雷区是一大障碍。</b></h1><h1><b> 数年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老挝国家旅遊局、新闻和文化部搞了一个联合项目,清除石缸平原1、2、3号石缸区域的地雷並对雷区清出安全区域,排雷经费由新西兰国际援助和发展署提供。</b></h1><h1><b> 这是项目内容及排雷区域面積说明告示板。</b></h1> <h1><b>  在石缸集中营地周边及山地行走时,要十分留意刻有MAG的标记,白色一边表示那边是已排雷安全区域可进入,有黑色方块那一边指向雷区,切勿入内行走!</b></h1> <h1><b>  近中午11:30开车离开丰沙湾前往老挝首都万象,走的也是弯多路陡又烂的山路,下午5:30分到万象省的省会万荣。</b></h1> <h1><b>  咋一看,省会也象我們的山区小镇。</b></h1> <h1><b>  我們不想在万荣住下了,这里的活動是游泳和漂流,不适合我们这帮老头。</b></h1><h1><b> 所以决定一鼓作气开到万象,结果是晚上9:30分才进入万象市区,400公里行车十小时。</b></h1><h1><b> 到万象市区经过湄公河大桥时,方坚边开车边打电话给万象的朋友查问去预定了的旅店路如何走,被桥头的警察看见,开部么托追上来要罚钱,最後被敲了250元人民币,这两傢伙拿了钱一溜烟走了,什麼单据都没有。事后当地华人告诉我們,当冤大头了,其實只要罚5万KlP(35元),不過他們也说,这些警員工资也不高,一个月大约折合三百元人民币,所以要想法从这些貌似有米的中國游客那里搞点外快!</b></h1><h1><b> 晚上十点才到方坚朋友帮预定的旅店,名字倒是俗得可愛叫"美丽幸福酒店",中國人老闆,20美元一晚/房,房间大而无当,wifi也不给力,比不上琅勃拉邦那民宿。放下行李,早已飢肠漉漉的我們出去找飯吃,酒店旁有家华人开的门面寒酸的小飯店,招牌上书"砂鍋粥",一问果然是潮州客开的,点了4盘菜、米飯、2瓶啤酒,飯菜质和份量都很差,居然收25万KlP(近180元人民币),只能是"一锤子买卖了"!</b></h1><h1><b> 照片是11月21日早上,我們住的旅店旁的一幢政府部門的办公楼。</b></h1> <h1><b>  万象是老挝首都,从16世纪塞塔提腊国王从琅勃拉邦迁都到此后,一直是老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人口约70万,也是老挝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万象位於老挝南部,在湄公河中游左岸,对岸就是泰國。</b></h1><h1><b> 蔡中原在万象的街頭。由于经济落后,城市建筑与东盟大多数国家相比显得落后很多,城市多数街区就如同一个大市镇。</b></h1> <h1><b>  11月21日上午,在万象市区中心最漂亮的马路澜沧大街上走了一段。</b></h1><h1><b> 这是在路中间的凯旋门,远看有点像法国巴黎香榭丽舍大道上的凯旋门,但走近细看之下原来是用水坭粗制滥造的。</b></h1> <h1><b>  在这个"Patuxay"塔下有一块說明牌。大意是"在"Lane Xang"大道东北端有座庞大的建筑物,是万象的凯旋门或胜利之门。始建于1962年,但由于国家动荡的历史,而未能完成。如果近看,它看上去就不会令人印象深刻了,只是座庞大的建筑物。现在这个地方被万象人民作為休閒场所,在顶部的七层,是俯瞰全城的最佳地点"。</b></h1><h1><b> 这个凯旋门前边,有个不大的音樂喷泉,有块碑刻,说明是中國赠送的。</b></h1> <h1><b>  万象市中心的老挝政府的主席府</b></h1> <h1><b>  老挝首都万象的国家文化宫</b></h1> <h1><b>  万象的老挝国家博物館</b></h1> <h1><b>  开车去离万象市区24公里的香昆寺。从市区出来不到2、3公里,路面上基本上没铺装了,就是一条泥土大马路,天晴灰尘滾滾,漫天的尘土飞扬,路面坑坑洼洼,这20公里颠簸不堪的尘土路,极大地考验汽車的減震装置和车上人的耐力!</b></h1><h1><b> 这个所谓寺,其實是个宗教雕塑公园。里边全是露天摆放用钢筋水坭塑出来的佛教和印度教的神神怪怪的塑像,令人觉得有点奇幻怪异,有的塑像又象西方人,还有像形似穆斯林(但伊斯兰教是拒絕神像的)的塑像。看了有点匪夷所思。</b></h1> <h1><b>  香昆寺神像</b></h1> <h1><b>  香昆寺神神怪怪的水坭塑像群。</b></h1><h1><b>置身其中,不知是何种宗教氛圍。</b></h1> <h1><b>  傍晚在湄公河边的大广场(这里晚上会拉起灯和摊位成个体商贩夜市,有点像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广州的西湖路夜市),夜幕降临,河对面远处的泰國城市也亮起灯光。</b></h1><h1><b> 沿河岸矗立着一长排高高的旗杆,飘扬着巨大的老挝国旗和镰刀锤子交叉的党旗。希望它能引领老挝人民摆脱贫困过上与河对岸那個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日子吧!</b></h1> <h1><b>  湄公河边万象的佛寺。</b></h1><h1><b> 老挝是个佛教信众众多的国家,万象的寺廟有350座,有很多历史悠久的寺廟和塔。</b></h1> <h1><b>  万象湄公河边一座在建的华人佛教庙宇。</b></h1> <h1><b>  11月22日早上,又去旅店对面的广东人老板娘开的早餐店吃牛腩沙河粉,老板娘是第三代华侨了,说祖藉是番禺或南海,她也说不清,但广州话说得很正宗。</b></h1><h1><b> 八点早上上班高峰前驾车离开万象市区,沿13号公路北行,今晚仍回琅勃拉邦,住回几天前住过的民宿。</b></h1><h1><b> 回程在万象与万荣之间有个水库景区,停车拍照后继续前行。</b></h1> <h1><b>  这段又是山区道路,时近中午,看到不少农村孩子中午放学回家。小孩子们挻有礼貌,我们车靠边停一下,他们都会向我们说声"撒拜迪"!(你好!)</b></h1> <h1><b>  在公路上看到放学的小孩在路上回家,很多小孩用背篼背着沉重的木柴往家走。我们停车拍照,把车上剩的饼干、糖果分给他们。也后悔怎么出来时想不起多带一点和带些小孩的学习用品出来。</b></h1><h1><b> 中午到万荣市,就在公路旁一小飯店就餐,碰到十来个开短平板货车去万象的中国货车司机,他們见丽云会与飯店的人对话,就请她帮忙。司机说他們从昆明拉20台警用汽车过来,是中国公安部送给老挝公安部的(当年正是在老挝大力支持下,中國警方擒获了制造湄公河惨案的主犯糯康等人),带车的是老挝公安部的官员,但是他們不与中國司機共同进餐,说司機吃得贵(其实也就是20~30元人民币一餐),他們吃不起,自己找更便宜的小店,吃个飯团就行。他們说老挝公安部长月薪亦不过等于八百元人民币。</b></h1><h1><b> 下午6点回到琅勃拉邦,400公里路程,耗时十小时。仍住"Heritage Guest"这家民宿。</b></h1> <h1><b>  11月23日早上离开琅勃拉邦,到中午已經走了200公里到达猛赛,又到来时那飯店午餐。</b></h1><h1><b> 下午3点到老挝磨丁口岸,人、车各交2万KlP出境费,手续迅速办好。</b></h1><h1><b> 离中国磨憨口岸不远,有座大楼比磨丁口岸气派,那是磨丁口岸开发区,写有中、老两国文字,估計是与中國合作的。</b></h1><h1><b> 结束了老挝一周旅程,由于路况差,驾车时间长,人也较疲憊。</b></h1><h1><b> 现在过去了6年,相信老挝经济也有进步,尤其是一带一路的计划老挝也参与了,听说从昆明过来的铁路也规划了,只要基础设施搞上去,对老挝经济发展会有很大作用的。希望再有机会去时,道路条件会大不一样,毕竟我们还有很多好玩的地方沒有去呢!</b></h1> <h1><b>  下午3点多到磨憨口岸办回国入境,因為入境大货车多,秩序混乱,挤成一团,搞了成个钟汽車才入境,又交20元消毒费,往车上自动喷淋淋水。</b></h1><h1><b> 出去口岸,把用剩的老挝币与满街的钱贩子又换回人民币。总算一下,在老挝七天人均开销1400元(吃、住、汽車费用及其它共同开支)。</b></h1><h1><b> 照片是我們的汽車进入国门。</b></h1> <h1><b>  西双版纳州猛腊县磨憨口岸政府大楼</b></h1> <h1><b>  磨憨经济开发区行政中心。</b></h1><h1><b> 离开老挝边境进入云南西双版纳后,看到公路两旁的景色截然不同,地形基本差不多,老挝那边公路两旁都是原始生态的荒山,公路旁的房屋大都是破旧的茅草房和简砸的破板房;而云南这边,公路两旁的山地全是一片片整齐茂盛的橡膠林、香蕉园、甘蔗田、茶园、果园、咖啡园及各种热带作物,农村建筑物也相当漂亮。两地经济巨大反差光是农业生产亦由此可见。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中國的伟大发展巨变,此乃明证之一。</b></h1><h3><b><br></b></h3> <h1><b>  11月24日前往中國面積最大、植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植物园----中國科學院西双版纳热帶植物园参观。</b></h1><h1><b> 其位于勐腊县的勐仑,距景洪96公里,距勐腊县城1百多公里。流到这里的澜沧江支流----罗梭江刚好拐个弯,把陆地围成一个葫蘆形半島,人们就把这叫作葫蘆島,植物园就建在島上。</b></h1> <h1><b>  植物园是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于1950年代带领一批年轻的植物科學工作者创立的。</b></h1><h1><b> 植物园占地九百公顷,里面保存了大片原始森林,共栽培了6000多种世界珍稀热带植物,使葫蘆島成為热带雨林中的一颗璀璨的宝石。</b></h1> <h1><b>  现在园里已經建成十三个专题园区:热带果树资源园、荫生植物园、棕榈植物园、水生植物园、民族植物园、药用植物区、龙脑香植物区、香料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護区、榕树园、树木园、名树名花园。</b></h1> <h1><b>  这里海拔5百多米,年均温度21.5度,雨量充沛,十分适合热带植物的繁殖和栽培,在3000多个植物种类中,有不少珍稀奇异的品種。</b></h1><h1><b> 植物园周围散落有傣族、哈尼族、基诺族等多个少数民族村寨,是一个以热带雨林为主、集科研、植物种质保存、科普和生态旅遊结为一体的中國最大的植物园。</b></h1> <h1><b>  下午去西双版纳著名的旅遊区,勐腊县的野象谷。是西双版纳生存的亚洲野象的栖息地。以前是可以让游客白天看到象群的,但前年发生过游客被象伤的事件后,现在为了安全,白天园区会发播一种令象群厌恶的高音频阻止野象进入,所以我們也沒见到野象。</b></h1> <h1><b>  野象谷热带雨林景区大门</b></h1> <h1><b>  景区内的观光缆车</b></h1><h1><b>白天游客只能看到野象群的活动痕跡。</b></h1> <h1><b>  傍晚在高速公路行车90公里到达普洱市(以前叫思茅市)。方坚的朋友巳帮我們订好了房。</b></h1> <h1><b>  普洱市境内群山起伏,全区山地面積占98.3%。由于地处北回归线附近,受地形、海拔高程影响,海拔高度在376米~3306米之间,垂直气候特点明显。与中美洲的古巴和台湾省同处一纬度。普洱市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由於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影響,大部分地区全年无霜,是著名的云南普洱茶重要产地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茶产区之一。近年来,普洱的咖啡声誉鹊起,由于土埌、气候其咖啡豆品质近年在全球咖啡市场上,屡屡拔得头筹。2010年在世界咖啡质量评比中,其咖啡豆评分比世界上最著名的哥倫比亚咖啡豆高出十多分!现其产业正方兴未艾,云南种植咖啡60万亩(2012年),普洱占40万亩。</b></h1><h1><b> 普洱气候很好,冬天不太冷,夏天也不会太热,是个美丽的边陲城市。</b></h1> <h1><b>  中午,方坚的朋友请我們去市郊一家农家飯店吃飯,吃当地农家菜和特产,点了不少我們沒吃过的野菜和几种虫子,这是竹虫,在竹子里捉出来的,有人看了会害怕,但味道不错。</b></h1> <h1><b>  11月25日上午,去普洱市的山顶茶园,俯瞰普洱市。</b></h1> <h1><b>  11月26日早上带着买上的普洱茶离开普洱市,南行返程。</b></h1><h1><b>下'午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个旧市(县级市),此处以锡矿闻名全国,曾有"锡都"之称。</b><br></h1><h1><b> "个旧"是彝语"果作"的音译演化而来,意思是种荞麦,吃荞麦飯的地方。个旧产锡为主并产锡矿伴生的铅、锌、铜等多种有色金属。</b></h1><h1><b> 个旧位处滇南,距昆明255公里,是云南新兴工业城市。市区新建筑环湖而建,环境很不错。旧城区则马路狹窄车多人流密集。</b></h1><h1><b> 个旧市因锡而立、因锡而盛、因锡而名,是中國最大的现代化锡工业基地,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大的产锡基地。这里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历代矿冶遗址和长_达数千公里纵横交錯的地下矿道,堪称中國冶金历史博物館,市区有锡博物館供参观。</b></h1><h1><b> 个旧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城市之一,市区周围群山环抱,中间鑲嵌一个0.7平方公里的金湖,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是个气候温润、景色迷人、四季如春的好地方。</b></h1> <h1><b>  傍晚开车上个旧市旁的高山顶,观看落日云彩。</b></h1> <h1><b>  11月27日早上,离开个旧。一路向北,气温渐降,到云南珠街时冷空气杀到,在路边的小店打火锅驱寒。</b></h1><h1><b> 晚上到达广西百色苹果县。</b></h1><h1><b>11月28日早从苹果县开车回家,700公里全程高速,下午四点半回到家。顺利结束这次云南、老挝自驾旅行。</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