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武侠梦 吕宏晓

清新

<h3><br></h3><h3>兄弟姐妹们:</h3><h3> 下午好!今天借学校《朗读者》这个平台跟大家分享一篇我前几天写的随笔,题目叫《我的武侠梦》。</h3><h3> 在座的各位七零后、八零后居多,我们对“武侠”二字并不陌生,也许年少时的我们心中都有一个武侠梦。我与武侠电影的初次相识是在村中央的露天电影幕布上,与武侠剧的相知是在村里唯一一台黑白电视中,与金庸古龙对话则是在藏在桌斗里的武侠小说中。小时候的我,夜晚睡觉前,最快乐的事是披着床单在床上飞奔,幻想着自己就是电影中那个穿着披风骑着白马在风中疾驰的奇女子;刮风时,跟着哥哥们学会爬树的我总爱坐在树杈上和树枝共舞,享受那种腾云驾雾的快意;丰收时,我总爱在各个草垛上蹦来蹦去,学着飞檐走壁……这些可笑的行为在后来忙碌的初中学习生活中销声匿迹。直到前不久,我和李艳老师去听大国良师武凤霞老师的一个讲座时,再次勾起了我这些藏在心底的记忆。</h3><h3> 今天我把讲座的一点精华献出来与大家共享,我们一起去走近武侠小说巅峰创作者金庸与古龙,从七个角度去审视这两个天生一对却又千差万别的神人。</h3><h3> 一、人间与天涯</h3><h3> 金庸总问:我是谁?古龙爱问:天涯远不远?金庸问的是充裕、富足后的哲思,问的是人生的意义;古龙问的是孤独、漂泊中的追寻,问的是人生的归宿。金庸的侠是人间的侠,古龙的侠是天涯的侠。</h3><h3> 二、太阳与明月</h3><h3> 金庸的侠客,是太阳般的武士。他们生时歌颂的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他们死前唱的是“焚我残躯、熊熊圣火”;他们最伟大的战斗——华山论剑、决战襄阳城、围攻光明顶、喋血雁门关,都发生在白天;他们最强大的团体——明教,崇拜的是炽热的火焰;他们最强的武者——东方不败,他们最好的武功名曰《葵花宝典》,一切都指向太阳。</h3><h3> 古龙的侠客都带着浓浓的夜的气质。只有到了夜晚才会出现。阿飞是月夜下的狼,西门吹雪是月夜下的冰,陆小凤是月夜下的精灵,李寻欢是月夜下的神。古龙最伟大的战斗常常发生在晚上。李寻欢和上官金虹那一战,是晚上——“燃着灯,灯芯已将燃尽”;西门吹雪和叶孤城那一战也是晚上——“月圆之夜、紫禁之巅”。古龙的英雄,从不爱在白天决定自己的命运。</h3><h3> 三、剑与刀</h3><h3> 剑是武器中的君王,高贵,优雅,平衡。金庸的江湖是属于剑的,十四部书里,刀真正唱了主角的只有三部:《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鸳鸯刀》,其余几乎全是剑的天下。如果没有雪山飞狐,没有胡家刀法,真不知道金庸对剑要偏心到什么程度。</h3><h3> 刀是兵器中的狂客,粗犷、暴力、直接。古龙的江湖,归根结底是属于刀客的江湖。他塑造了无数成名兵器,但最伟大的——毫无疑问是小李飞刀。他的侠客里,用刀的永远比用剑的迷人——用飞刀的李寻欢比用剑的阿飞有味道,同样用飞刀的叶开比用剑的路小佳有味道,用割鹿刀的萧十一郎比用剑的连城璧有味道,就连古龙悉心打造的剑神西门吹雪,我觉得也没有孤独的刀客傅红雪来得深刻、复杂、令人动容。古龙要用孤傲的刀,来颠覆这个矫情的世界。 </h3><h3> 四、人物</h3><h3> 金庸是个传统的人,写小说也是中规中矩,书中的许多人物都是从小写起的,经常是让读者在薄脆的纸页中,注视着一个不谙世事的纯真孩童渐渐成长,历尽艰难困苦,终于顶天立地,成为绝世英雄,侠之大者。一本书读完,仿佛是经历了一场人生,不由得欢喜伤悲。金庸的人物都是有来历有背景有师承的,而且个个都是尊师重教的好孩子,郭靖和杨过是模范生,大理段誉在神仙姐姐的玉像前非常虔诚,就连韦小宝在九难师太面前也不敢造次,而令狐冲对岳不群的崇拜敬重则是让人心痛的迂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名师出高徒,良匠琢美玉,”这样的古老观念是金庸的根深蒂固。</h3><h3> 古龙是一个反传统的人,颠覆和创新,是他执着前行的方向。他笔下的人物,没有童年没有来历没有背景没有师傅。很多人物在古龙的书中一出场便是独一无二,让万人仰慕叹服,绝世无匹的武功,孤高无尘的气度,俊朗的眉目,洒脱的笑容,举手投足皆是摄人心魄的魅力。</h3><h3> 五、女性</h3><h3> 金庸:主要分两类,美女和毁容的美女 </h3><h3>古龙:对女人相貌还真不怎么苛求,虽然他写得更妖娆一些,但是更重视气质。他给了普通相貌的女人一条活路。不过,没几个女人是缺心眼的,基本都是玩无间道的。</h3><h3> 六、爱情</h3><h3> 金庸的爱情是初恋,纯净透明仿如水晶,看的人禁不住会心一笑。</h3><h3> 古龙的爱情,没有天长地久。也许是他根本不信会有那么坚韧的爱情,也许他觉得悲剧更加感人……,总之古龙书中的爱情结局大都是分离,生离或者死别。</h3><h3> 金庸的爱情是有模式的——因为成功了,而且都是真爱,大部分非常美好。</h3><h3> 古龙的爱情经常走极端,不是很理智很规矩,一时的热情,一夜的温存,移情别恋,为爱献身的特别多。</h3><h3> 如果说金庸的爱情是少年情怀,那么古龙的爱情则是成人世界。 </h3><h3> 七、江湖</h3><h3> 金庸的江湖,是群体的江湖,大气的江湖。一部书中,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浩浩荡荡地云集在他的江湖之中,然后在加上某一段水深火热,民不聊生,甚至国将不国的历史背景,渲染上沉痛悲壮的庄严色彩。英雄就在这种环境中生长,自强不息再加上苍垂青,终会成为一位绝世高手,笑傲江湖。然后拯苍生,救黎民,在国之将亡时力挽狂澜,奋起抵抗外族入侵,做一番可歌可泣的事业。金庸的江湖是大我的江湖,有着浓烈悲壮的主基调,如古希腊的悲剧,缔造旷世的英豪。“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此八字,完美地概括了金庸的江湖。</h3><h3> 古龙的江湖是自己的沙场,他不写大时代,不写大英雄,他只写人,正如他自己所说,“人性”才是小说中不可缺少的主题。于是,他把自己创造的人物放在自己创造的江湖,然后用严父的目光,看着他们在那残酷的环境中奋力的生存,看着他们在刀光剑影中流血流泪,看着他们成功失败,幸福痛苦,在高峰上独立,在深谷中挣扎。他看着这一切,然后记录他们的心路历程,生命体验,他说:这就是人性!古龙的江湖是小我的江湖,是人的江湖,也有血雨腥风,也有光风霁月;有陷阱、有阴谋、有邪恶,却也有真情,有梦想,有朋友……</h3><h3> 以上就是武老师们学校一位语文老师在学校讲座中的发言,听完在钦佩赞美他不凡的语文功底之时,我也有了一点个人的感受:金庸与古龙一庄一谐,一阴一阳,一个有着入世的轰烈,一个有着出世的洒脱。金庸是人间光明剑,古龙是天涯明月刀。以上观点是否能激起你的共鸣?如果能,请送上掌声。</h3><h3> 我当时的掌声也像你们此时这样热烈,听后我在思考其实我内心的武侠梦一直未曾泯灭,它已融入我的骨髓与热血,内化为生活中的点滴行为。我何尝不是在以入世的积极态度来面对工作,传道授业解惑?又何尝不是以出世的洒脱来享受生活,排解忧愁?这一入一出、一出一入,切换得当,渐入佳境;切换不当,则走火入魔。望你我都能把内心的武侠情结转化为前进的动力,让一切困难闻风丧胆,我们都能所向披靡。</h3><h3> 谢谢大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