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行之甘肃青海篇

曹纲

<h1><b>  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国广阔的西部地区既偏远又贫困: 有着大片干旱的土地、连绵不断的高原雪峰、漫天的风沙以及荒凉肃杀的边关。其实包括青海、甘肃以及新疆等地,不仅在历史舞台上曾经尽展雄姿,还拥有许多珍贵的冰川、峡谷、沙漠和绿洲,巍峨壮观的青藏高原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和长江的发源地。西部值得一游。<br>  我们开始筹划西行。<br><font size="3">  </font>首先,我们将新疆放在以后单独游,通过途牛旅行社由上海飞到兰州,参加当地组团的青海甘肃以及内蒙古额济纳环线游。之所以加上内蒙古额济纳,那是因为额济纳胡杨林景区靠近甘肃酒泉,而每年短短二十余天的金秋美景,就在九月下旬到十月中旬这段时间。错过了就要再等一年。关于胡杨林之游,见《向西行之胡杨林篇》。</b></h1><h1><b> 具体行程见图。</b></h1><h3></h3> <h1><b>  甘肃是我们西行的第一站。直到飞机在兰州中川机场降落前,从空中俯瞰大地,像沙盘似的山脉和沙丘仍然连绵不断地呈现在眼前。</b></h1> <h1><b>  甘肃北与内蒙古接壤,南与青海为邻,向西则是新疆的罗布泊。虽然地表上千沟万壑,但山丘的顶部却是或大或小的平地,加上平均厚度达50-80米的易耕种黄土,很早就成了沃野弥望的良田,即使一块普通的小山头,也可以打理得井井有条。<br> 甘肃的春天,千树抽枝,白花盛开,煞是多彩缤纷;<br>  甘肃的冬天,大地素妆,白雪皑皑,黄土梯田一圈一圈向山顶聚集,如同大地的指纹。<br>  正是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中华帝国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王朝-秦。<br>  图为矗立在兰州黄河岸边的黄河母亲雕塑。<br>  </b></h1> <h1><b>  中山桥,黄河第一桥。</b></h1><h1><b> 外表酷似上海的外白渡桥,已有百年历史。据说是由德国人建造,至今仍雄风犹在,当之无愧成为兰州第一景。</b></h1> <h1><b>  甘肃历史悠久,其博物馆藏品丰富。此铜奔马也称马踏飞燕,是博物馆镇馆之宝。甘肃河西自古出良马,出土于著名的雷台汉墓的这尊铜奔马,将汉代以来河西良马的形象描绘得出神入化,不愧为珍品。</b></h1><h1><b> 今天张掖地区的山丹军马场,有良驹千匹,是国家仅存不多的军马场之一。</b></h1> <h1><b>  出土的瓷器精美绝伦,建造年代大都在4000年以上。</b></h1> <h1><b>  人脸造型维妙维肖。</b></h1> <h1><b>所有关于甘肃的旅行指南,都会浓墨重彩地介绍如何才能吃到一碗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从1915年回族人马保子制造出第一碗面算起,兰州牛肉面不过刚刚百年,但推荐牛肉面的文章却早已浩如烟海。大众眼中的甘肃,一个偏远荒凉的拉面省就这样形成了。<br>  慕名去中山桥附近的谢赫经典牛肉面馆,店内吃客云集,人气爆棚。十几元的细条牛肉面汤水清香扑鼻,面条筋道爽滑,各个部位的牛肉应有尽有,就是不粘牙,还有多款二元小菜供挑选,非常喜欢。据说老板是马家的其中一个儿子。<br>  图为正宁路夜市里的一家烤肉店,烤羊排120元一斤,吃剩打包明天继续。爽。<br>  </b></h1> <h1><b>  由兰州开往新疆乌鲁木齐的动车,载着我们经过六个半小时的车程,在柳园南站下车后换乘大巴车,驶向敦煌市,驶向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b></h1><h3><br></h3> <h1><b>  鸣沙山是座神山,它的东界是莫高窟,北界为敦煌城,西界则是敦煌母亲河-党河河谷。<br></b><b> 鸣沙山因沙动有声而得名。 &nbsp;<br></b><b> 鸣沙山的沙粒有红、黄、绿、白、黑五种颜色,称之为“五色山”,晶莹闪亮,五彩缤纷。</b></h1><h1><b> 关于鸣沙山还流传有这样一个故事,且看下页分解。</b></h1> <h1><b>  话说古时候有位将军率人马西征西域获胜归来,在鸣沙山安营扎寨。那时候鸣沙山上并无黄沙,而是绿树成荫,水清草茂。有天黑夜,大队人马刀枪入库,马放青山,好生歇息时,敌兵突袭,获胜。正得意之际,一阵黑风骤起,扑天盖地的黄沙像暴雨一样倾泻而下,顷刻之间将敌我之兵全部埋在下面,形成了累累沙阜,成为大沙山。以后每到刮风时,沙山就轰隆鸣响,似金鼓齐鸣,似刀剑撞击,故称之为鸣沙山。而刮起的沙粒有五种颜色,代表的是五色旌旗、五色铠甲变的。</b></h1> <h1><b>  其实鸣沙山的形成是风力作用的结果,只是别处的沙山很难见到有泉水出现而已。</b></h1> <h1><b>  大漠离不开沙漠之舟-骆驼。<br></b><b> 漫长古道悠悠,跨上沙漠之舟,白天黑夜交错,走遍每个角落。<br></b><b> 漫天黄沙掠过,前方迷途太多,坚持才能洒脱,相伴走向绿洲。</b></h1> <h1><b>  每年六月一日,在鸣沙山会举行一场大型的滑沙节。除了滑沙,还有沙漠越野车、越野摩托、滑翔机、骑骆驼等,人们可以在沙山上尽情享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b></h1> <h1><b>  风景美,拗造型也要同步跟进。哈哈。</b></h1> <h1><b>  “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鸣沙山和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与莫高窟一样是敦煌的代名词,其声誉远播海内外。</b></h1> <h1><b>  到月牙泉稍晚了些,阳光被鸣沙山挡住了。</b></h1> <h1><b>  月牙泉被鸣沙山环抱,因水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有沙漠第一泉之美名。</b></h1> <h1><b>  把美好的瞬间锁在镜头里、留在指间上。</b></h1> <h1><b>  因为景区内都是沙漠,所以租一双沙漠鞋是必须的。由于颜色鲜艳,穿上还是蛮靓丽的。</b></h1> <h1><b>  美丽的落日余晖。</b></h1> <h1><b>  敦煌隶属于甘肃省酒泉市,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总人口不足20万。以世界遗产莫高窟壁画闻名天下。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市非常漂亮干净,酒店特多。</b></h1><h1><b> 图为敦煌市中心的飞天雕塑。</b></h1> <h1><b>  敦煌夜市是敦煌旅游线路上的一个重要景点。位于阳关东路,超大型。有风味小吃、工艺品、三泡台茶座以及农副土特产品。<br></b><b> 竟然还有馄饨吃?有口福。惊喜之余立马坐下填肚子,除此之外,烤猪蹄和凉拌菜也是不错的美味。同行的大学同学杨总年轻体健,抢先一步结了帐。真是不好意思。<br></b><b> </b></h1> <h1><b>  市区到莫高窟景区不远。由于景区每天每个时段限制参观人次,为了在莫高窟景区多逗留些时间,清晨七时半左右我们已经来到了景区门口,成为当天的第一批游客。不过十月中旬的敦煌,白天在阳光下可以穿T恤,而清晨的最低温度仅在零度上下,寒风中,许多人被冻得瑟瑟发抖。</b></h1> <h1><b>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位于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南北长1600多米,现存石窟492个,壁画总面积4.5万平方米,有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文化遗产。</b></h1> <h1><b>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也就是公元366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他感觉到是佛在向他招引和暗示,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逐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b></h1> <h1><b>  莫高窟是古建筑、雕塑、壁画三者相结合的艺术宫殿,尤以丰富多彩的壁画著称于世。壁画容量和内容之丰富,技巧之高超, 是当今世界上任何宗教石窟、寺院或宫殿都不能媲美的。</b></h1> <h1><b>  莫高窟的雕塑同样久享盛名。这里有十几厘米的小菩萨,也有高达33米的巨型坐像。绝大部分洞窟都保存有塑像,数量之多,堪称是一座大型雕塑馆。</b></h1> <h1><b>由于保护文物的需要,洞窟内不容许拍摄。所以,只能拍些外景照片。</b></h1> <h1><b>  武则天时期,敦煌的佛教大兴一时。莫高窟北窟第96窟的弥勒大佛雕像,据说就是以武则天的脸为参照物而营造的的<br></b><b> 另外,几乎在每一个洞窟中,都能找到优美的飞天形象,绚丽多姿。</b></h1> <h1><b>  敦煌艺术是历代画家们创意性的杰作。在壁画当中,没有完全相同的东西,即使是描绘同样经变内容的艺术作品,画家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创作出了完全不同的作品。<br></b><b> 所以,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敦煌艺术极感兴趣,不断进行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学科-敦煌学。</b></h1> <h1><b>  玉门关又称小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因西域输入玉石时取道于此而得名,西汉武帝时为通往西域各地的门户,古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小方盘城。历史上,玉门关与另一重要关隘阳关,均为重要的屯兵之地。<br></b><b> 说起玉门关,马上会想起一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这就是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那悲壮苍凉的情绪,引发我们对这座古老关塞的向往。</b></h1> <h1><b>  丝绸之路上的这座古老而神奇的关隘,历尽二千年沧桑,依然壮观而又寂寞的屹立在荒漠。关城呈方型,四周城垣保存完好,城墙高达10米,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顶部。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胡杨挺拔,芦苇摇曳,泉水碧绿。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b></h1> <h1><b>  迈出眼前的玉门关之门,想象着当年这里曾经的繁荣景象;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b></h1> <h1><b>  这里也有一个故事可说,因为小方盘城是中原通往西域的必经之地,运送丝绸和玉石的驼队很多。常常骆驼一把货物运进城内就马上病倒了。这让许多商队头疼。一位生活在西域的老者自称有妙手回春能治百病的能力,对大家说骆驼身上的大漠邪气,可以用玉石驱赶。于是,商人赶紧挑选了一块质量最上等的墨玉镶嵌在关口城门上。不出半天,商队里的骆驼便行走如初。久而久之,关门上镶满玉石,被后人称为玉门关。</b></h1> <h1><b>  离开玉门关,沿着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将要抵达的是雅丹魔鬼城。<br></b><b> 雅丹是维吾尔语,原义为具有陡壁的土丘,是干燥地区的一种风蚀地貌。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俗称雅丹魔鬼城,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在长期风的磨蚀作用下,小山丘的下部往往遭受到较强的剥蚀作用,并逐渐形成向里凹的形态。如果上部岩层比较松散,就容易垮塌形成陡壁,这就是雅丹地貌。<br></b><b> 敦煌雅丹魔鬼城距离敦煌市区180公里,位于玉门关西北边,公园面积346平方公里,离闻名中外的新疆罗布泊湖心约120公里。<br></b><b> 敦煌雅丹魔鬼城以其独特的大漠风光、形态各异的地质奇观、古老的民间传说,吸引了无数勇敢的探险者前来揭开魔鬼城神秘的面纱,探寻大自然的奥秘。<br></b><b> 图为金狮迎客。</b></h1> <h1><b>  敦煌魔鬼城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2公里,其整体像一座中世纪的古城,有城墙,有街道,有大楼,有广场,有教堂,还有雕塑,其形象生动,惟妙惟肖,令世人瞠目。这些大自然的杰作,堪称鬼斧神工,奇妙无比。</b></h1> <h1><b>  魔鬼城身处戈壁深处,强劲的西北风刮走了戈壁表面的细沙,仅留下青灰色的粗沙粒,使其表面呈现出青色的波浪,一座座土黄色的古城堡耸立在青灰色的戈壁之上,衬以蓝天白云,显得分外妖娆。 过去,由于戈壁浩渺,道路艰险,很少有人涉足此地,敦煌人也是耳听者多,眼见者寥寥无几。</b></h1><h3><br></h3> <h1><b><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如今置身其中,宛如进入了世界建筑艺术博物馆,让人目不暇接,惊叹不已。</span>世界许多著名建筑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它的缩影。如:天坛,布达拉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蒙古包,清真寺等应有尽有,还有将军,大漠雄狮,孔雀开屏,丝路骆驼队,舰队远航,群鱼出海,中流砥柱等等的“雕塑”,不可胜述。<br></b><b> 图为孔雀造型。</b></h1> <h1><b>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条件下,你会感受到“古城”不同的姿态。</b></h1> <h1><b>  这里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以雅丹命名的国家地质公园。是迄今为止在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地质形态发育最成熟,最具观赏价值的雅丹地貌群落,属世界罕见,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b></h1> <h1><b>  留在雅丹的印记。</b></h1> <h1><b>  这些可不是“雕塑”,而是货真价实的沙漠越野车。</b></h1> <h1><b>  如血的残阳给魔鬼城披上了一抹桔红,沉浸在金碧辉煌中的“西海舰队”出海了,一排排生动形象的舰船,几分神秘,几分庄严,规模宏大,堪称壮观。</b></h1> <h1><b>  准备好了吗?太阳要回家啦。</b></h1> <h1><b>  太阳离你那么近,地平线伸手就能摸得着,夕阳与天空配对的晚霞图,红色黄色紫色金色,美伦美奂。</b></h1> <h1><b>  天空被金色笼罩,落日的余晖照得天外一片美景。</b></h1> <h1><b>  满“城”的人们在夕阳下欢呼雀跃,此刻的心情是愉悦的,激动的,欢腾的…</b></h1> <h1><b>  人们屏住呼吸,看着太阳慢慢地,慢慢地落下…</b></h1><h1><b> 这是一次摄人心魂的日落,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傍晚。</b></h1> <h1><b>  一个小插曲。<br></b><b> 今天要去嘉峪关。天刚蒙蒙亮,趁发车前一个多小时的空隙时间,与杨总一起打车来到了敦煌古城遗址。跟司机商量好等候时间后下了车,正好碰上一个摄制组来拍戏,赶紧跟着进了大门。可惜太早了,里面光线暗淡,如果等到日出,时间不够。只好退出来,四处转转然后想在城门口留个影。这时候,请留意图片,城门口突然窜出二匹马,后面还跟着一群,直奔我站立的地方,亏得杨总喊了一声,我仅仅向前跨了小半步,20多匹马就从我身后一晃而过。真是有惊无险。谢谢杨总。</b></h1> <h1><b>  又是一个历史古迹。由敦煌驱车约6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脉嘉峪山麓,因山得名的嘉峪关。它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起点,建于公元1372年,先后经过168年时间的修建,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b></h1> <h1><b>  万里长城沿线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二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而后者较前者规模更大。地势险要,巍峨壮观。<br>  身临其境才知道嘉峪关真的很大,关城周长达733米,城高9米,城四周有角楼。外城正中大门额刻“嘉峪关”三个大字,门顶城楼上高悬“天下第一雄关”匾额。整座关城气势威严、雄伟壮观。有诗云:“除是卢龙山海险,东南谁比此关雄”。<br>  向关城打个招呼。</b></h1><h3><br></h3> <h1><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  站在关城城楼上放眼望去,阳光下,广阔的关城恒卧在戈壁滩上,两侧城墙与山相连,巍峨朱色的城楼昂然欲飞,衬托着祁连山如玉的雪峰,美丽如画。<br></b></span><b> 而几百年前的青砖,依旧在这里默默地承载着历史的厚重。<br></b><b> </b></h1> <h1><b>  灿烂的云霞将关城衬托得更加壮美明亮。<br></b><b> 城外的万里长城似龙游于戈壁滩瀚海间,运气好的时候可以看见海市蜃楼。<br></b><b> 当城下的戈壁滩上响起了骆驼队浑厚悠扬的驼铃声时,不由联想起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队和旅行者,令人神驰…</b></h1> <h3></h3><h1><b>  故事又来了,据说当年建关城时,匠师计算用料特别精确,最后建成时竟只剩下一块砖。这是建筑工程上的绝招。如今这块砖还存放在门楼上,供人观摩。<br></b><b> 就在这城门上面!哈!</b></h1><h3></h3> <h1><b>  与同行者、大学同学杨总在关城门前合影。</b></h1> <h1><b>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恢弘壮阔的日落场景,无限风光在边塞。</b></h1> <h3></h3><h1><b>  刚刚在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林景区度过了难忘的两天时间,另见《向西行之胡杨林篇》。<br> 现在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张掖丹霞国家地质公园。它是国内独有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景观区包括七彩丹霞风景区和冰沟丹霞风景区,两地间隔约12公里。大多数游客都在七彩丹霞风景区观看。</b></h1><h3><br></h3><h3></h3> <h1><b>  在这块比敦煌雅丹魔鬼城面积更大的地方,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相互映衬各显其神,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分布广阔,气势磅礴,色彩斑斓,形态各异。古诗云:“高峰壁立老龙蟋,削出芙蓉作画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晕眩。</b></h1> <h1><b>  张掖丹霞因其幽静而美丽;<br></b><b> 张掖丹霞因其奇特而美丽;<br></b><b> 张掖丹霞因其险峻而美丽;<br></b><b> 张掖丹霞因其形态而美丽。<br></b><b> 无论用多么美丽的词语都难以描述张掖丹霞地貌的那种神奇,无论怎样的神奇都难以表达第一眼看到张掖丹霞地貌时的那种感觉。</b></h1> <h1><b>  张掖古称甘州,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历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活动中心。马可·波罗曾醉心于此,停留长达一年之久。</b></h1> <h1><b>  张掖七彩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 </b></h1> <h1><b>  张掖七彩丹霞以色彩取胜,而在日落时分尤其出彩。<br></b><b> 在4号观景台上凭栏远眺,丹霞如渥。这里面积不大,人气最旺,可以俯瞰全景,有一天最美的,短短几分钟的日落景致,稍纵即逝。<br></b><b> 众人里三层外三层,长枪短炮都在等候,等候那夕阳的余晖露脸。每当阳光钻出厚重的云层洒向大地,耳畔就会响起一阵阵惊叹声和咔嚓声。时有时无的光影变幻交错着,让七彩大地更加魔幻绚丽,多姿多彩。非常震撼。</b></h1> <h1><b>  <br></b><b> 离开张掖市区向祁连县城出发。途中来到扁都口,海拔3500多米,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古代丝绸之路的南路便由此入青海入甘肃入西域。历朝历代,这里都不缺故事。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霍去病从这里征战匈奴,法显从这里西去天竺,隋炀帝从这里进入河西,解放军也从这里挺进甘肃…在这条二千多年的古道上,还走过李白、王维、高适、王昌龄等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边塞诗篇。<br></b><b> 今天的扁都口回归了大自然的平静祥和,“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站在这个著名的古隘口上,展现在眼前的,不是一条孤立的单薄山岭,而是山连山,岭连岭,长达300余公里的祁连山脉群,是千山万岭的海洋。这里有万亩油菜,金色田园,高原牧场,石佛岩画,朝晖夕照,景色万千。<br></b><b> 当然,最美的时光是油菜花盛开的时候,大约在6月份左右,现在不是观赏季节。<br></b><b> </b></h1> <h1><b>  过了扁都口,进入了祁连大草原。一路美景尽收眼底。远处雪峰雄峙,近处层峦叠嶂。雪山、森林、草原、丹霞、峡谷、河流,顺着人们的视线铺展开来,仿佛是一幅精妙绝伦的天然油画。<br></b><b> 图为祁连县城外的一条道路,与远处洁白的雪山一样整洁干净,美观大方。</b></h1> <h1><b>  进入祁连县境内,我们也就暂时告别了甘肃,进入了青海省境内。青海省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以后几天会谈到。<br></b><b> 离县城还有一段路,大巴在建于清顺治年间的阿柔大寺前停留了几十分钟时间。沿着一条百多米的上坡路,可以径直来到寺院门口。环顾寺院四周,山地草原连绵起伏,十分漂亮。作为阿柔部落的寺院,与部落中心有一段距离,摆脱了市场的喧闹和功利的诱惑。这正是阿柔大寺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仅让部落的人有一段精神的追求,也让寺院的僧人们与物质现实有一段距离。<br></b><b> 安静的庙宇,稀少的游客,年迈的喇嘛,斑驳的红墙,这一切让人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br></b><b> 寺院需要这份宁静,虔诚的信仰者更需要这样的修行氛围。</b></h1> <h1><b>  阿柔大寺内的转经筒。这里的转经筒有几处,也许在青海高原,人们面对多灾多难和生存环境的恶劣,更多了一些对未来的企盼。转经筒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动时要顺时针方向转,不能转错。</b></h1> <h1><b>  离阿柔大寺不远,就是卓尔山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br></b><b> 卓尔山也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它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牛心山隔海相望。传说中卓尔山与牛心山是一对情深意重的情侣, 默默守候在八宝河两岸,共同护佑着祁连的山山水水。它们的故事待会儿再说。</b></h1> <h1><b>  卓尔山是众多游客来祁连之旅必登的胜景。快快上山吧。</b></h1> <h1><b>  沿着木梯拾阶而上,山坡上金黄色的草丛排列有序,似乎在列队迎接游客的到来。</b></h1> <h1><b>  在红色和褐色的环抱中。</b></h1> <h1><b>  来张双人合影。哎,那个,多拍几张。</b></h1> <h1><b>  蓝天白云下,山峦跌宕起伏,色彩斑斓,层次感极强。</b></h1> <h1><b>  到半山腰了,休息一下。好吧,讲故事了。<br></b><b> 卓尔山,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是龙界公主。一次偶然的邂逅,使她爱上了守护这里的山神阿咪东素。龙王夫妇反对,但公主还是选择留在人间,与阿咪东素隔海相望,不离不弃。当然她为此付出了代价,变成了一座石山。即使这样,她也无怨无悔。因为她和恋人可以终生相伴,守护着祁连的秀美山川和物华。<br></b><b> 故事讲完了。继续登山。</b></h1> <h1><b>  紅與白。戀人的倩影。以此紀念故事中的牛郎龍女。</b></h1> <h1><b>  不怕人的小鸟也在观景。</b></h1> <h1><b>  在通往顶峰的路上。</b></h1> <h1><b>  山脚下的县城显得十分渺小。</b></h1> <h1><b>  加油。快要到山顶了。</b></h1> <h1><b>  山顶视野开阔,对面的牛心雪山和脚下的金色牧草相映成趣。</b></h1> <h1><b>  像身后的松树一样挺拔有型。</b></h1> <h1><b>  无名野菊花沐浴在夕阳中,同样美丽地绽放。</b></h1> <h1><b>  天边的太阳正在缓缓地消失在远方的群山之中。</b></h1> <h1><b>  站在烽火台上,展望整个祁连美景,犹如登上天境,一览大好河山。<br>  山顶烽火台海拔3100米。</b></h1> <h1><b>  夕阳无限好,不怕近黄昏。<br></b><b> 再回头看看东方小瑞士卓尔山,光影变幻下的人间仙境,你给了我们意外的惊喜。再见了。</b></h1> <h1><b>  一早从祁连县城出发,出县城十分钟,才开了一年的旅游车竟然抛锚了。山区的清晨很冷,车外气温在零度以下。等了将近二小时,换了一台车重新回到了酒店。当旅行社另外派出的大巴到达酒店,已经是下午一点钟了。白白耽搁了一个上午,原来的计划泡汤了。因为从祁连县城到茶卡盐湖再到青海湖,仅车程就需要8个小时以上。只能今晚住茶卡盐湖镇,明天再游两湖。<br></b><b> 大巴在崎岖的盘山公路上缓缓爬升,两旁的美景持续不断,白雪皑皑的山峰,大片大片的金色草地,黑色的牦牛,白色的羊群…<br></b><b> 慢慢地,已经看得见远处的山尖,海拔4120米的大冬树山垭口上那缥缈的云雾,仿佛是仙气缭绕,如梦似幻。<br></b><b> 大冬树山垭口是昆仑山和祁连山口的分界线,是祁连来去青海湖的必经之路,也是这段路上的最高点。在山顶的海拔标志前合影,好像是必须的。从这里望出去,四周的远山近崖,历历在目,似乎在争相诉说着自己千万年的沧桑变迁。<br></b><b> 晚八时抵达茶卡盐湖镇。</b></h1> <h1><b>  茶卡盐湖,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茶卡,藏语即盐池。在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中,有部分海水积留在低洼地带,形成了许多盐湖和池塘,茶卡盐湖就是其中之一。<br></b><b> 茶卡盐湖镶嵌在雪山草地间而非戈壁沙漠上,是固液并存的卤水湖。<br></b><b> 由于茶卡盐湖夹在常年积雪的两山之间,雪山倒影在湖面,形成“湖水与长天一色,盐湖与雪峰同辉”的独特的青藏高原自然风光。</b></h1> <h1><b>  茶卡盐湖面积空旷,地势平坦,湖面具有强烈的反射能力,如同一面为天空梳妆打扮而准备的镜子,被称为中国的“天空之境”。<br></b><b> 天公不作美,太阳躲在云层后面不露脸,天空之境无用武之地。</b></h1> <h1><b>  茶卡盐湖最吸引人的是那条通往湖心建于1958年的铁轨,轨距60厘米,是目前存世不多的寸轨火车。其中部分铁轨是1904年制造的。在早期的盐湖开发中,小火车用来运输盐以及采盐工人的进出。如今小火车早已完成了它的工业使命,仅用于盐湖的旅游观光。</b></h1><h1><br></h1> <h1>  我们是最早进入景区的游客,由于季节的因素,现在的游客不多。我们一路沿着铁轨,边看边走,从小火车的起点站一直走到终点站,用时大约一个半小时。然后坐上小火车返回。</h1> <h1><b>  栈桥与湖水。</b></h1> <h1><b>  超大的用盐作材料的雕塑。</b></h1> <h1><b>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省境内,中国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湖岸线长达360公里,面积4583平方公里,相当于二个太湖。湖中有海心山,周围被4座高山环绕,是天然的避暑胜地。<br></b><b> 现在与大家一起聊聊青海。<br></b><b> 青海是中华民族的故乡,长江黄河均发源于此;<br></b><b> 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脊的美称。<br></b><b> 到了青海,你就知道中国西部有多大了:大漠,大山,大河,大峡谷,大戈壁,大草原,还有就是大湖泊-青海湖了。<br></b><b> </b></h1> <h1><b>  青海湖不仅大到一眼望不到边,湖水的颜色也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不断变幻着各种深深浅浅的蓝。每一种颜色的深入浅出,仿佛都应合着自然的声息。湖水没有大波大浪,更没有惊涛骇浪。认真地、仔细地倾听,才能听到湖水静静地歌唱声。它安详恬静,温柔如水;它美得纯粹,美得纯净。<br></b><b> 青海湖从远古到今天,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夜不停地奔跑流淌,却依旧那么蔚蓝,美丽,迷人。<br></b><b> 站在青海湖畔,没有飘泊的宿命感,没有生之渺小的惆怅。却会觉得有如禅定般的充盈与淡然。这里的一切是天真的,澄净的,就像高原上空飘过的白云,丰富而单纯,圣洁而动人。<br></b><b>&nbsp;</b><b><br></b><b><br></b><b> 《向西行之甘肃青海篇》完。</b></h1><h1><b> 请继续看《向西行之胡杨林篇》。曹纲。</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