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工匠如此,作为老师,更应如此。有人说我们有取之不尽的宝藏; 有人说我们是辛勤的园丁; 有人说我们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指明学生前进的方向; 还有人说我们是望远镜,让学生看到世界的大,看得更远,看得更清。赋予我们的荣耀越多,责任就越重大。为了创造一个生动有趣又高效的课堂,为了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为了鼓励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回报社会,我们每堂课都精心设计,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备课。知教材,知学生,知教学,我们就像是导演,课堂教学就像是一种艺术形式,而备课则是为了夺人眼球引人入胜所使用的各种方法和工具———课备得充分,老师才能胸有成竹,学生才能学习、思想双丰收,可谓是一举多得,因此备课,是重中之重。</h3> <h3> 今天,我们高三英语教研会的主题就是如何备好必修三第五单元的复习课。</h3><h3>16级英语组第9周教研安排</h3><h3>主题: 集体备课Book 3 Unit5</h3><h3>主持: 英姿</h3><h3>主讲: 汪颖,希楠,淑霞</h3><h3>主评: 艳群</h3><h3>主编: 丽莎</h3><h3> "学无止境,不进则退",是我每次参加教研会后的感受,从每位老师身上都能看到闪光点,不觉感叹,知识的海洋太广阔,我永远学不完。针对这次备课计划,大家各显神通,教学方法千姿百态。</h3> <h3> 主讲盛老师说她每个单元的内容分三大块。第一块——单词,无论是基础自测还是核心考点中的单词,她都会在复习书列出的知识点基础上,根据考试的内容再进行扩充,为了让学生不漏掉任何一个可能会考到的单词; 另外,她还强调词缀的积累,例如,以"y"结尾的表示天气的形容词后缀—-rainy, windy, frosty 等等; 同时,她还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例如本单元有很多表示方位的词,她就提出设计一个方位图,让学生根据图来填方位词,这样学生对各个方向词的概念就会越发深刻; 最后,在学完所有单词后,会让学生做相关的练习,如果学生状态不好,就通过做游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男女配对猜单词。</h3><h3> 第二块——短语。回顾了所有短语后,留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抢记,之后通过中英互译的方式检测。</h3><h3> 第三块—-句型。先讲解规律,再仿写句子。她还提出了新的点子,可呈现一篇与本单元课文内容有关的短文,先让学生读几遍,然后把短文里的重点词汇和句子挖空,让学生填,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又有助于提高写作能力。</h3> <h3> 主讲汪颖老师注重抓好基础,先跟着录音带读课本中的单词,跟读时,把熟悉的单词写下来,对不熟的就课外多背; 单词派生和重点单词也是先掌握发音,再当场记忆,背完后做填空练习,并把本单元的课文缩写为一篇小短文,把其中的重点词汇挖空让学生做; 短语则是用连线方式做,比如同样动词不同介词的短语,这样,也更有助于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归纳。</h3> <h3> 主讲李淑霞老师指出学生听力基础特别薄弱,因此可使用高考听力40篇,让学生听录音填词,她说在实施过程中,学生觉得有挑战性故而精力特别集中; 她还特别指出近义词和形同词的积累,例如aboard ,board,abroad ,broad,可指导学生用音标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h3><h3> 张艳群老师注重课外知识的拓展和课本知识的实际运用,例如本单元是关于加拿大的,她则会在第一节课先让学生通过英语短篇的形式了解加拿大的人口,历史,旅游风景区及旅游在经历中起的作用,同时让学生积累表达人口,历史和旅游等的词汇及句型,告诉学生在实际写作中,如何用英语介绍地点; 她也特别强调回归课本,一定要梳理一下教科书上的单词,让学生把单词按照词性分类,再当场识记,之后在ppt上呈现中文,让他们说英文; 之后,她还补充说,句型讲解时一定要讲深,讲透,练习内容可多样化,一定要充实,直到他们真正理解并能运用。</h3> <h3> 备课环节到此结束,内容充实又饱满。由于期中考试刚结束,所以老师们也自由发表了些对这次考试的看法,指出了学生存在的一些问题:听力基础差,得分率低,对此张艳群老师建议去网上找听力材料,每堂课前听前五道题或者最后四道题;学生不能分析长难句,以至于在阅读和填词改错中一碰到句子长点,就摸不着头脑,因此在平时教学中,多和他们分析长难句,并鼓励他们自己多钻研;非谓语和谓语动词分不清,写作文感觉只有框架没有内容,还是因为平时积累不够,因此学生在背诵作文这方面要继续保持,不能松懈!</h3> <h3>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有这么多潜心钻研,好学不倦的老师们,我觉得一中的学生是幸福的,一中的未来是辉煌的,2019,我们定一鸣惊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