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

笨笨

<h3>  &nbsp;我的父亲于2000年12月31日去世,己整整十八年了,他未能等到跨世纪就在他只有68岁的那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h3><h3> 父亲出生在浙江奉化溪口的一个小山村里,他个子不算太高且不善言语,是位温文尔雅且英俊帅气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他很少提及自己的过去,也基本没有见过他大声的喊叫更别说是发火了。父亲过去的一些情况也是在他去世后,从母亲怀念的呢喃低语中了解到了部分。母亲说:父亲家里人多,他又是当中的孩子不受人疼爱,从小是跟奶奶一起生活的。后来由于他的父母工作及身体原因,早早就去教书了,那时薪酬有两种,一种是在学校吃大锅饭叫“供给制”,另一种是拿些食物回家叫“薪酬制”,当时父亲的妈妈也就是我奶奶说家里人多还是拿点东西回家吧(这样一来就变成了拿薪酬了,后来退休也未能享受离休的待遇)。 在畸山教书期间父亲考进了华东革大,随即去了苏州,然后又在革大的几百人中考取了飞行员,就到哈尔滨去读书了。父亲的身体素质并不是很好,但运气还是不错的,当时奉化考上飞行员的就他一人,是很荣幸的。在航校期间每次体检都能过关,最终成为了让人羡慕的飞行员。当时的周恩来总理说过:我国的飞行员是用金子打造出来的。的确是这样,国家当年那么困难,但对飞行员的待遇却是常人未及的,真的是不可想像。<br></h3><h3> 父亲是个特别会隐忍、且吃苦耐劳、又不愿麻烦别人的一个人,做事情仔细小心,对别人大度宽容,就算是有什么难过或委屈也都是自己扛着。记得母亲经常对我们说:看你爸爸这个〇型血的人,什么都在为别人考虑,不管是对单位还是对周边亲朋及子女,从不提出任何要求,是个真正的大公无私的人。一直来总认为父亲是飞行员身体绝对是甲级的,所以忽视了对他的关心。当得知他生病全家都非常震惊且是及大的打击,特别对于母亲来说更加巨烈。从他发病到去世只有短短的半年,这半年中他从大家人的言行及自身的感觉己判断出了问题,但为了安慰大家从不点破,到了最后自知无力回天极力要求安乐死,可我们却无能为力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痛苦的离去。</h3><h3> 父亲去世后家人都非常难过,好在母亲还健在,加之自己工作及生活的锁事,也未能及时为父亲留些悼文。</h3> <h3>  这张是父亲少年时唯一的照片。<br></h3> <h3>  这张照片翻拍自他的个人档案。</h3> <h3>  这是他当年填的简历,也是翻拍自他的档案。</h3> <h3>  下面这些照片,都是翻拍于他收集的相册里。</h3> <h3>  父亲和他丈母娘及儿子合影。</h3><h3> 身为飞行员的父亲每年都有一个月的疗休养时间,这是国家对飞行员的高级待遇。在全国不同省份都有疗养院,但父亲每次疗养基本都选在杭州,因为杭州离宁波最近,他可以回镇海(现为北仑)看望养在那里的孩子。现在想来依当时的交通条件,从杭州到宁波、再从宁波到镇海,除了火车、汽车还要乘船,然后还得再十几里路到小乡村,这需要花多少时间费多少精力呀,可为了孩子们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也是值得,这就是父母对子女的爱啊!</h3><h3> 应该说飞机员的待遇不错工资也较高,但因孩子寄养在老人那里,每月都要寄生活费;又因父亲的大姐及大哥当时孩子较多、家境较困难,每到过年过节或有特殊情况都要资助;再者每年二次的探亲假。所以家里并没有什么积蓄,正如母亲所以说:都贡献给了铁路。</h3> <h3>  父亲当年的毕业证书。</h3> <h3>  后来学校升级䃼发的证书。</h3> <h3>  父亲当年的工作证及笔记本。</h3> <h3>  “助征模范章”由宁波区专员公署于1950年颁发。</h3><h3> “五好战士纪念章”由广州军区1962年颁发。</h3><h3> “技术能手章”由空军、政治部颁发。</h3><h3> “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纪念章”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干1979年制。<br></h3><h3> 还有几个纪念章未注明。</h3><h3> 这些都是从他箱底翻出来的。</h3> <h3>  保护完好的领航用的精密尺。</h3> <h3>  父亲导航的绘图纸被我用来做钩花的图案(钩的台布、门帘、窗帘沙发套、遮被布,茶盘布等等己有四十多年,虽然大多己破旧但还是被母亲收藏着)。</h3> <h3>  父亲飞行用过的东西,特别几个皮包还是依旧如新,另外还有两套飞行服是夏冬两季的也都留着呢。</h3> <h3>  1978年《解放军画报》第4—5版刊登的《高速度飞出新水平》某飞行师部工作的画面,其中一则“领航科科长和飞行员一起在地图上计算几个机场的数据”一图,父亲也在其中。</h3> <h3>  这是父亲精心收藏的一本书,在书的扉页还写了一段文字:</h3><h3> 书中写到刘善本曾任A师(某师)师长,A师(某师)即空军轰炸航空兵第十师,开始装备是杜—2型轰炸机,一九五三年改装为依尔28型(轰一五型)喷气轰炸机。</h3><h3> 本人有幸曾在十师轰一五型机上任过领航员,有幸于一九五四年十月一日在刘师长率领下通过天安门,接受毛主席和党中央领导的检阅。</h3><h3> 周天畏</h3><h3> 多么难得的经历、多么珍贵的回忆、多么真实的表述,这就是不善言辞的父亲,从不炫耀自己曾经的辉煌。这本书还是在母亲去世后,在整理所有物品后发现的,我会一直珍藏下去。</h3> <h3>  父亲还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因为当时国家考虑万一陆军打不赢就需空军上,但后来陆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取得了胜利,所以没有动用空军部队。</h3> <h3>  这张是父亲停飞后拍的。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要求凡五十岁以上的飞行员不论身体如何一律停飞,那时父亲己飞了二千多小时,据“飞三千小时以上可以养老”政策只差十几小时,但也没办法了军人只能服从命令。</h3> <h3>  父亲于1982年转业回到老家,当时政策从哪来到哪去,父亲当年是在苏州当兵的可以回苏州,但那里人生地不熟,苏州和宁波又都属同等城市,所以回自己的家乡是首选。因改革开放后需要拔乱反正,那几年大批的退伍转业军人都充入公检法司,父亲也不例外,被分配到宁波地区法院,由于宁波没有自己的房子,而父亲又是奉化人,最后只能回到老家奉化工作。</h3><h3> 父亲当兵出去三十多年,回到奉化也是同样没有住处,只是暂时借住在第二招待所的一间屋子过渡,直到两年后法院盖了房子,才搬入属于自己的居所。</h3> <h3>  这是在当时法院宿舍前面小间房顶拍的,这套飞行服一直保存至今,还有一套春秋服。</h3> <h3>  法院时的工作照。</h3> <h3>  这几张照片是父亲在哈尔滨航校读书时,前苏联教官的孩子,他一直保存着。</h3> <h3>  下面这些照片都是父亲当年与同事、朋友的合影,还有部分个人照,父亲也一直珍藏着。这么多年来不知他们身在何处、现在可好。虽然许多人我并不认识,但还是要祝福他们一切安好!</h3> <h3>  这是父亲工作时唯一的一张照片。</h3> <h3>  父亲在法院工作的一些照片。</h3> <h3>  父亲的姐姐、兄弟等人合照。</h3> <h3>  这张应该是父亲的亲戚,但我却不认识。</h3> <h3>  这是父亲在台湾的叔叔一家。</h3> <h3>  这是父亲和他哥哥去新加坡探亲,他小姐姐接机的照片,那段时间应该是父亲一生最开心的时刻。</h3><h3> 一直来父亲被家庭的几位成员牵绊着、压抑着。首先是小姐姐,她的公婆在解放前为躲避日军轰炸,举家去了新加坡定居;而后是有个叔叔解放前去了台湾;再就是兄长与大姐夫的历史问题(现在都己平反)。在那个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即便业务再好、技术再强也无法提拔,就是因为国家培养一名飞行员非常不易,且父亲技术好人又忠厚才一直未让父亲停飞。</h3> <h3>  父亲的一生是难苦的一生、平凡的一生、短暂的一生,但也是光荣的一生。父亲一生奉行尊重同事、敬重长辈、疼爱子女的精神,他言传身教的做法一直影响着我们。我不能用华丽的文字来形容他、也不能用动人的语言来诠释他,但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点滴教诲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我为有这个一个父亲而感到骄傲自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