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孩子一路成长的过程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用曾经刷遍朋友圈的一段话来说:
“他们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与你的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却愿意因你的孩子进步而高兴,退步而着急,满怀期待,助其成才,舍小家顾大家并且无怨无悔的人。”
我想你已经猜到了,说的就是孩子的老师。
01
家长和老师,因为孩子的教育而走到一起,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一路传递着接力棒。
简单而美好的关系,莫过于此。
老师虽然和孩子没有血缘关系,很多时候却胜似父母,理所当然值得尊敬和爱戴。
然而,现实中的家校纠纷却并不少见。
常有的是,家长对老师的教育不认可或不满意,在各种场合吐槽或抱怨。极端的情况是,家长一怒之下投诉学校或老师,或借助媒体的力量讨要说法。
由于家校纠纷很容易触动社会的敏感神经,许多旁观者因此产生共鸣,也站出来对老师这个特殊群体一番口诛笔伐。曾经深得学生和家长爱戴的老师,一时间成了千夫所指,社会形象一落千丈,学校面临公关危机。
02
如此简单美好的关系,为何沦落到彼此反目的境地?
撇开极少数不负责任的老师有违师德的特殊情况外,家校纠纷的起因,恐怕是家长对学校过高的期望值与学校教育并非无所不能的事实之间的必然矛盾。
家长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错觉,其实不难理解。
教育是专业性很强的一门学问,不掌握一点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很难在此方面有足够的底气。此外,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的名师名校光环效应,以及学校招生时习惯性的夸大宣传,造成了“好老师如神、好学校如殿堂庙宇”的假象。
于是,迷信学校权威的家长,寄希望于将孩子送进学校后一劳永逸;对自己的教育水平存疑的家长,变得更加不自信,在孩子的教育上畏手畏脚;一小部分存有侥幸心理的家长,则认为一旦学校开始承担孩子的教育责任,自己大可高枕无忧了。
但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一个学校所有学生的命运并不能彼此复制。
过多依赖学校教育的家长,必然无法接受学校无法保证孩子成才成人的事实;悲剧由此产生。
家长们很容易忽视的一点是: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比拟和取代的。
03
那么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分别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种观点认为:
老师是教育的权威,学校是教育的主场,家长只要配合不同阶段的老师,做好辅助教育就可以了。等到孩子从学校毕业并走向社会,也就自然成人、成才了。
也有观点认为:
家长是孩子终生的老师,每个家庭千差万别,对孩子的期望和规划也不同,学校教育应该配合家庭教育,如此才能百花齐放,社会才能丰富多元。
以上两种观点在家长和老师谁主谁次的问题上各执一词,看起来都很有道理,但情况并不完全是这样。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在不同的情况下,家长和老师所扮演的角色各有分工,彼此交融共生又相互独立、不可替代。
相对而言:
老师的教育,体现在引导和规范上。家长的教育,体现在陪伴和示范上。
04
一个老师所面对的是一群孩子,主课老师通常带一两个班,副科老师则可能要带一个年级甚至全校班级,因而很难做到一对一的个性教育。
此外,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也非常有限,主要集中在课堂和课间,更加需要一种普适性的规范和约束。所以,学校教育中常提到的一个词是“班级管理”。
虽然越来越多的学校推出小班化,并鼓励老师关注学生个体,给予针对性的教育。但操作起来总是顾此失彼,一个学期能够特殊照顾几个学生已属不易。
老师的教育,更多地体现在班级氛围的营造、班级舆论的引导、优秀典型的树立和无形教育的规范等方面。
学校针对个体的教育,则更像是消防员,哪里出现问题,哪里发力解决。在集体教育中,对个体的关注、以及在教育的连续性上必然大打折扣。
与此不同的是,家长所面对的则是一个或几个孩子,相处的时间贯穿孩子一生的不同阶段;点点滴滴的日常里,父母的一言一行、所秉持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思考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孩子复制的母版。
也因为亲情的纽带,陪伴教育显得更加自然贴切。父母,就应该是父母,不是家里的老师,也不是权威和完美的化身。
父母除了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外,更重要的是无时不刻的心灵依偎。
无论孩子遇到怎样的困境,家长都毫不犹豫地站在孩子的身旁,信任Ta、鼓励Ta、帮助Ta。无论孩子在学业上是成或败,家长都给予孩子精神的慰藉。
如此,家,才是孩子永远的港湾。
事实上,孩子的成长,虽然一开始是一步一步往外走的过程,但成人后则是一步一步回归家庭的旅程。没有人可以取代父母的陪伴,没有人不需要心灵的归宿。
当家长和老师在孩子的教育上达成共识,保有明确而清晰的界限、既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身在其中的孩子一定是幸福和完整的。<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