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

岱松

<h3> 喜欢秋天的天空,秋天的树叶,秋天的颜色,秋天的果子。时值十月底,我们一行五人驱车来到邹城凤凰山,叶子红黄正好,精神地挂在树枝上,看不出凋零可怜巴巴的样子,满树的金黄深红,微风吹过,逆光望去,黄叶红叶透明灵动,无以言状的美。<br></h3> <h3>  凤凰山周围的小村落古朴干净,我们在辛寺村头一家农家小院用餐,餐馆前头有棵柿树,满树都是玲珑剔透的柿子,我本来不太喜欢吃柿子,但扛不住树枝上那一个个娇艳欲滴的橙红色透明的精灵勾引,我想吃,不是满足口欲,为了要那种拥有美好事物的感觉,哈哈,人是不是有点自私呢,看到好的东西都想收纳囊中。 村子后面的山坡也有很多柿树,柿子没人摘,落在地上的不少,小鸟一群群啄食柿子,忽一群落下,哗一声又都惊起,煞是有趣,城中很难见到。 有一颗三百多年的柿子树,上面满是熟透的柿子,餐馆的老哥告诉我们这棵树上的柿子打下来就可以吃,不涩了。我们这些好奇的人,当然要过一下打柿子的瘾。打柿子和打枣不一样,柿子熟透了,皮薄汁液多,如果从高处落在地上一定会摔的七开八裂,怎么办?这难不倒吃货。王老师拿了一个竹竿,套上铁丝圈,在圈上套了一个塑料袋,这样打下的柿子稳稳落在袋里,不会摔坏了。不到半个时辰,打了满满一纸箱柿子。柿子好甜,自己摘的东西似乎比买的珍贵,好吃许多,或许是掺杂着收获过程中的喜悦情感。<br></h3> <h3>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br></h3> <h3>  打完柿子,我们去了不远的上磨石村。走在村里纵横交错小巷中,时不时的看到一些石头砌成的老院子,窄窄的黑色木门,门头用茅草覆盖,让人恍惚走进另外一个时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是不是留住“乡愁”了?村里的房子外部装修很有特色,村民就地取材,用碎石切片帖成外墙皮,还有的用碎石组成图案装饰院墙。当然村子建设有政府统一规划,但也看出人们对美追求的天性,即使在较远的山村,建房也很讲究美观。看到这些小村落整齐有序,保持着古风,又夹杂着一些现代元素,感觉很不错。虽然有些地方不搭,但毕竟有了一种“保护情怀”的意识,还是应该点赞。 <br></h3> <h3>  村里几乎看不到人,大门紧闭,以为房子都废弃了。走了许久,才看到一家院门敞开,一位老人坐在大门口,走近一打听,村里现在居住的大多是老人和没上学的孩子。青壮年带着上学的孩子离开乡村在外打工,到城里或者城镇买房,村里的房子就空着了。<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