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芬兰)十(爱沙尼亚)

琴_Ann

<h1><b>芬兰共和国——,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芬兰冬季严寒漫长,夏季温和短暂。三分之一国土在北极圈内。芬兰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12世纪后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俄罗斯帝国,成为大公国。1917年独立,成为永久中立国。</b></h1> <h1><b>芬兰是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国民素有极高标准的生活品质,芬兰公务员清廉、高效,清廉指数全球第一,2018年联合国评为最幸福的国家。</b></h1> <h1><b>芬兰人口;540万 </b></h1><h1><b>民族;芬兰族</b></h1><h1><b>宗教;东正教</b></h1><h1><b>国土;33万平方公里</b></h1><h3><br></h3><h5><br></h5> <h1><b>赫尔辛基是圣诞老人的故乡。有人认为,圣诞老人家就住在芬兰境内的耳朵山上。在1927年芬兰电台一个广播节目宣称,圣诞老人和两万头驯鹿🦌一起就住在耳朵山上,因为是耳朵,所以圣诞老人才能在北欧听到世界上所有孩子的心声。</b></h1> <h1><b>第八天,9月10号我们从斯德哥尔摩乘游轮一夜于11日早到达了图尔库</b></h1><h1><b>图尔库——芬兰第二大港口和重工业基地,芬兰旧都。这里有中世纪古城堡和历史博物馆,以及19世纪建造的瑞典语歌剧院和希腊正教教堂。</b></h1> <h1><b>码头⛵️留照</b></h1> <h1><b>我们乘的游轮</b></h1><h1><b>游轮行至凌晨两点半,船舱里的灯突然亮了,所有人的鼾声💤戛然而止!小季翻身下床关灯,那灯没有反应,所有人纷纷滚下床来轮番上阵,这开关劈劈啪啪的响着,那灯仍旧全然不顾的亮着...我坚定的说;“是定时开关”!小季斩钉截铁:“是轮船叫早”!俞老师左顾右盼,一脸茫然...于是,小季洗漱完毕整装待发,胡健去了空无一人的大厅去“斗地主”了!(这地主👲够倒霉的,半夜三更拎起来就斗)😞我在床上岿然不动。两小时后我准备洗漱,在拿起洗漱包的一刹那,突然发现了躲在后面的定时开关!说时迟 那时快,抓住转,回身关,那灯就像挨了枪子儿一样应声而灭。</b></h1><h3><br></h3><h1><b> 黑暗中俞老师的表扬声响彻夜空:“杨老师最聪明”!...我羞愧难当!无地自容!哎哟!“都是这洗漱包惹的祸”!</b></h1> <h1><b>图尔库城堡;位于奥拉河的入海口旁,人们来到这里仿佛回到了几百年前,这座军事防御用的城堡始建于1280年,旧城部分用了280年时间。</b></h1><h5><br></h5> <h1><b>图尔库城堡是芬兰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著名的古堡,也是如今的图尔库博物馆。城堡共有14位瑞典国王居住过,它见证了历代国王的诞生及衰退。</b></h1> <h1><b>走进城门,眼前是这般景象,感觉很慌恐,也很阴森。</b></h1> <h1><b>城堡将旧时王公贵族们的奢华生活和监狱地牢等古貌保存了下来</b></h1> <h1><b>我们只在城堡外留下一张合影,这种阴气太重的地方不能拍人物照</b></h1><h3><b><br></b></h3> <h1><b>我们离开了图尔库又驱车两个多小时来到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b></h1> <h1><b>西贝柳斯——让·西贝柳斯,芬兰作曲家;1865年12月8日出生在芬兰海门林纳,9岁起学习钢琴,14岁学小提琴,并自学作曲,后参加业余室内乐团,他曾希望成为一位小提琴演奏家,而非作曲家。</b></h1> <h1><b>这是西贝柳斯公园(为纪念芬兰作曲家西贝柳斯而命名)公园内有两个雕塑,这个雕塑是有600只钢管组成的抽象管风琴</b></h1> <h1><b>这表情狰狞,有点儿愤世嫉俗的人便是西贝柳斯本尊。尽管样子被女雕塑家艾拉.希尔图不满的情绪搞成了如此狰狞,但绝不防碍一波波前赴后继同他拍照的人,我们等了好久才轮到上阵,出于对大音乐家的尊重,我们中规中矩的立在了大师的后面来了个居高临下的合影。</b></h1> <h1><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西贝柳斯的代表作有;芬兰颂、图内拉的天鹅、传奇、忧郁圆舞曲</b></span></h1><h1><b>他怒目圆睁的看着我,我的一条腿都软了😕</b></h1> <h1><b>第15届奥运会于1952年7月19日-8月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举办,这也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参加奥运会。</b></h1><h1><font color="#b04fbb"><b>我后面正在整修中的房子就是第15届奥运会的会址。我国的运动员首次参加奥运会就在这里。</b></font></h1> <h1><b>我身后这个细高的白色塔楼是为了纪念芬兰标枪运动员M.耶尔维宁而建的。塔楼高72.71米,那正是耶尔维宁1932年在第10届奥运会上获得标枪金牌的成绩。登上塔楼顶往下眺望,可以将整个赫尔辛基市尽收眼底。但是我们没有登楼的安排,只能望楼兴叹!</b></h1> <h1><font color="#b04fbb"><b>芬兰长跑奇才鲁米</b></font></h1><h1><b>&nbsp; &nbsp; &nbsp; &nbsp; 这个矗立于赫尔辛基奥林匹克运动场前的鲁米全身塑像、1897年6月13日出生于芬兰的洛伊马,1973年10月2日去世。在他一生的76个春秋里,共22次打破世界田径纪录。</b></h1> <h1><font color="#1564fa"><b>这是胡健拍的迈着大步的冠军</b></font></h1> <h1><b>这是赫尔辛基大学</b></h1><h1><b> 赫尔辛基大学始建于1640年3月26日。原名;“图尔库皇家学院”。这是芬兰历史上最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赫尔辛基议会广场;是赫尔辛基市民活动的中心,也是欣赏新古典主义建筑的最佳场所,被视为芬兰的重要地标。</b></h1> <h1><b>广场的中心是塑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充分的自治。站在广场上就可以看到建筑大师恩格尔的三件杰作:大教堂、政府大楼和赫尔辛基大学。广场东南角是芬兰最古老的石楼房西德霍姆宫。而步行不远,就能找到同样为恩格尔设计的大学图书馆。</b></h1> <h1><b>往前走不远,是“波罗的海的女儿”雕像。己在这里立了百余年。</b></h1><h1><font color="#1564fa"><b> 这个铜像也叫阿曼达桐像,是芬兰女神的象征,他一手托腮站立着,静静的凝望着芬兰湾。19世纪初,芬兰著名雕塑家在巴黎创作的。1905年50岁的瓦尔格伦以一位在巴黎求学的芬兰少女为模特创作的。开始有很多人反对展示,后来大学生赞赏,所以一直保留在南码头广场。</b></font></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在雕塑落成后的第九年,芬兰获得独立。</b></h1> <h1><b>广场东侧是赫尔辛基政府大楼</b></h1> <h1><b>赫尔辛基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都市的韵味。赫尔辛基的建筑多用浅色花岗岩建成,有“北方洁白城市”之称。</b></h1> <h1><b>这个铜像便是 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赫尔辛基大教堂建于1852年,矗立于游客聚集的议会广场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b></h1> <h1><b>这是赫尔辛基的乌兹别斯基大教堂。建于1868年,是俄罗斯东正教堂,因为红色外墙,被俗称“红教堂”。红砖与洋葱型尖顶的建筑风格与赫尔辛基其他建筑格格不入,俄罗斯风情异常浓厚。</b></h1><h1><font color="#39b54a"><b> 此教堂外面的坡道很长,我们走了一半。</b></font></h1> <h1><b>南码头露天市场;传统的市场,有芬兰刀具,挂毯,动物皮革,精美的工艺品和礼品。但东西并不比店铺里的便宜</b></h1> <h1><b>在这里花了12欧元吃了这个烤鱼等。</b></h1> <h1><font color="#1564fa"><b>游走在芬兰的土地上,心中一直默念着这首诗句;信是千湖国,港湾分外多,森林峰岭立,岛屿似星罗。这是郭沫若在20世纪50年代访问芬兰时留下的诗句。</b></font></h1><h5><b><font color="#333333"> </font></b></h5> <h1><b>爱沙尼亚共和国——与南方的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国。</b></h1><h1><b>爱沙尼亚民族形成于12~13世纪。13~16世纪先后遭普鲁士和丹麦侵占,16世纪被瑞典、丹麦和波兰瓜分,17世纪全境被瑞典占领,18世纪并入俄罗斯帝国,1918年宣布独立,成立爱沙尼亚共和国。</b></h1><h1><b>爱沙尼亚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高收入国家</b></h1><h1><b>国土面积;4万3千平方公里</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人口:130万</b></h3><h1><b>民族;爱沙尼亚族&nbsp;</b></h1> <h1><b>爱沙尼亚是世界公认的最舒适的国家,塔林被称为“洗肺城市”。</b></h1> <h1><b>9月11日我们从赫尔辛基乘船🚢,来到了爱沙尼亚首都;塔林。开始了洗肺之旅。</b></h1> <h1><b>我们上船后己精疲力尽,便纷纷打起了瞌睡,但我们的俞老师依然精神抖擞的独自逛了船上的超市,发现丹表曲奇便宜又漂亮,便兴冲冲把我们唤去把个超市的曲奇盒子全部收入囊中。并强行把小季我俩拎到甲板上拍了这张半睡半醒的广告片。</b></h1> <h1><b>我们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攻进”了塔城</b></h1> <h1><b>塔林是北欧唯一一座保持着中世纪风格的城市。塔林的起源可追溯到13世纪,当时的条顿骑士团的十字军骑士们在这里建了一个城堡。</b></h1> <h1><b>塔林古城区;塔林古城分为老城和新城,13世纪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层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托姆比亚城堡在上城</b></h1> <h1><b>托姆比亚城堡:位于上城,依山而建,是塔林现存最为古老的建筑群,中世纪以来一直被视为爱沙尼亚权利统治的象征,如今的国会就坐落在此。</b></h1> <h1><b>从高处看塔林老城,一片红色的屋顶映入眼帘,像极了一个童话世界。</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b>塔林市政厅位于市政厅广场中央,是波罗的海国家唯一的哥特式市政厅,是爱沙尼亚独一无二历史悠久的建筑瑰宝。市政厅的塔楼高耸入云,登上塔楼瞭望台可以俯瞰塔林全城。</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b>市政厅广场附近有很多古迹,有1422年开的古老药房,有1433年建的路德会圣灵堂。</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b>俞老师在这里买了一件心仪的水晶纪念品</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h1><b>塔林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是爱沙尼亚首都塔林的一座东正教教堂,典型的俄罗斯风格,兴建于1894年到1900年,当时塔林处于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塔林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主教座堂是塔林最大和最高的圆顶东正教堂。&nbsp;</b></h1><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塔林老城</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高大的服务生</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塔林老城的厨窗</b></h1> <h1><b>塔林老城的店老板</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老城的弄堂</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老城的街道</b></h1> <h1><b>塔林老城学校里上课的孩子们</b></h1> <h1><b><font color="#39b54a">塔林老城卖零食的小贩</font></b></h1><h1><b>杏仁糖是爱沙尼亚人最喜爱的糖果之一,这种用杏仁糊和糖制作的糖果🍬香甜可口。</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h3><h1><b>在塔林老城总能不经意遇上几百年历史的老建筑,那些古老楼房上的装饰和图腾经过时光的雕琢,显得更加精致、更加神秘。</b></h1> <h1><b><font color="#1564fa">塔林街牌</font></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塔林老城城墙</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b04fbb">这个城门把塔林老城和新城分隔开来</font></b></h1> <h1><b><font color="#39b54a">新城的花市</font></b></h1><h1><br></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新城街景</b></h1> <h1><b>卡得里奥皇宫;<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是18世纪初1718年沙俄彼得一世为他的爱妻Catherine 一世建造的行宫。</span></b></h1><h1><b>位于塔林市区15公里外的Kadriorg Park,现在已经成为博物馆和旅游景点。周围环境优雅,皇宫虽不像罗浮宫和凡尔赛宫那么大,但是也颇为精致典雅。皇宫还有很多雕塑和其他艺术品。&nbsp;</b></h1> <h1><b>皇宫花园</b></h1> <h1><b>走出沙皇行宫外面是一片开阔的树林,草地上一个自动微型除草机在悠闲的工作着。</b></h1> <h1><b>孩子们排着队伍,嘻嘻哈哈哈的招着手从我身边走过,他们轻松自在的表情和热情友好的态度,全释了这座城市、这个国家的全部内涵。</b></h1> <h1><b>9月12号早晨,我们迈着矫健的步伐,拖着装满心爱之物的箱子来到了塔林机场,准备转道斯德哥尔摩后回到上海</b></h1> <h1><b>但是,这小国家的小飞机✈️发生了故障,迟迟修不好,在机场等了五个小时后终于有宣布说今天停飞!我靠!好不容易跟这沉重的行李箱说上海见了!转眼它又回来了!</b></h1> <h1><b>航空公司安排了五星带泳池酒店🏨但己人困马乏,无心恋战了。</b></h1> <h1><b>9月13号重蹈覆辙,按昨天的套路又演习了一遍,兵分两路,登上了只有四排座位的像条带鱼样的超小飞机(比圣彼得堡去莫斯科的还小)“带鱼”在蓝天遨游了半个小时后,降到了我曾三次光顾过的赫尔辛基机场。从“鱼肚子”出来后又等待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登上了飞往上海的航班,经过了九个小时的飞行,于14日早7点10分准时降落在了浦东国际机场。回到了“阔别”近半月的家。</b></h1> <h1><b> 后记</b></h1><h1><b> 北欧四国加爱沙尼亚的游记在一再拖踏下总算完成了。尽管码了几万字,选用了十几个视频及400多张照片,但完全不能尽情表达北欧的历史、人文、礼仪、修养和它的全部内涵。</b></h1><h1><b> 地球那么大,我不可能全部走完。我真正需要的是,把我用脚步丈量过的地方装在我的内心世界里,我觉的那地方才真正属于我。</b></h1><h1><b> 旅游不在于去了多少地方,而在于你的内心世界装下了多少地方!不是吗?</b></h1><h3> </h3><h1><b> 全文完</b></h1><h3> </h3><h3><br></h3><h1><b> 2018年、10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