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科普】辽西化石——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

浅草幽幽*传媒

孔子鸟化石 我国辽西,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并以赋存古生物化石而中外闻名,以“热河生物群”为典型代表,是世界上特有的陆相中生代生物群。自1923年,美国地质学家在辽西做地质考察时发现狼鳍鱼化石起,国内外的学者陆续来到辽西,开始翻阅和解读这本记录地球生命演化历史的百科全书;在辽西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埋藏着丰富的古生物化石,是世界自然遗产最珍贵的一部分,被誉为“世界古生物化石宝库”。 狼鳍鱼化石 辽西化石的种类 辽西是古生物化石蕴藏最为丰富的地区,尤其是北票、朝阳、凌源和义县等地,发现了免于自然力和人类活动摧毁的古生物化石群,种类之繁、数量之多、保存之精及科研价值之高,堪称世界之最;在辽西发现了由20多个门类、千余物种组成的古生物种群,包括动物界的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哺乳类、腹足类、双壳类、叶肢介类、介形类和昆虫类;植物界的楔叶类、真蕨类、苏铁类、银杏类、松柏类和被子植物类,几乎涵盖了现金所有生物门类的祖先型。 中华龙鸟化石 1、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早期哺乳动物骨架:五尖张和兽。 2、地球上第1枝“花”:距今1.45亿年的被子植物“辽宁古果”,将被子植物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500万年。 辽宁古果化石 3、世界上第1个长“羽毛”的恐龙:中华龙鸟的发现,表明很多恐龙在生理上不同于典型的冷血爬行动物,它们可能具有很高的新陈代谢率,即使没有达到典型温血动物的水平,也已经非常进步了。 4、世界上已知骨骼保存最为精美、完整的早期蛙类化石:三燕丽蟾,距今约1.2亿年。 5、最早的鸟类化石群:圣贤孔子鸟、娇小辽西鸟、辽宁鸟、朝阳鸟等化石。 三燕丽蟾 辽西化石的分布 按照化石的蕴藏地域和多少,辽西化石的分布情况可划为:义县大定堡乡金刚山、刘龙沟乡西北沟;北票市上园镇炒米店子、尖山沟和横道子;凌源县王杖子、宋杖子、大新房子、小城子等;朝阳县波罗赤乡大西沟;凌海市余积镇茶山;建昌县一些山区。此外,辽西古生物化石赋存层位和产地具有面广点多的特点,从凌源向东到朝阳、北票、义县长达170km,面积约6000多k㎡的范围内有多处化石集中产地。 长背鳍燕鲟 辽西化石的形成 我国辽西曾经孕育了5000年古老华夏文明的“红山文化”,而远在中生代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北半球气候湿润,尤其是辽西大地,古木参天,生物物种空前繁荣,那时的环境可以说是地球生物的天堂。 北票辽蟾化石 但是,辽西地区的火山活动异常活跃,由于动植物周期性地被火山喷出物与河流、湖泊沉积物覆盖,生物体被迅速埋藏后得以保存,其硬体部分逐渐被矿物质渗透与填充而矿化形成化石。 辽西古生物化石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是研究生物起源和演化的宝贵资源,已成为研究鸟类起源、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等的关键地区。 以上部分素材源自网络。 本文仅作为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 请分享未来的辽西博物馆。。 科普图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