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line-height: 1.8;"> 我们没有忘记:五十年前,也是这个金风送爽的秋季。田野里,高粱点头,稻浪滚滚。我们大队的广场上,彩旗飘飘,鞭炮声响起。一辆辆汽车把你们这些沈城里的知青,送到了沈阳城南我们这个普通的村子里。</span><br></h3> <h3> 我们没有忘记:为了锤炼一颗红心,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劳动中,你们争先恐后,从不顾及满身的泥巴和汗水。细嫩的小手很快就磨出了血泡。血泡破了,鲜血流了一地。你们却坚持干,轻伤不下火线。大有战场上勇士们的豪气。五年来,就这样,你们一直和我们社员一起,高举红旗,战天斗地。</h3> <h3> 我们没有忘记:在政治挂帅,运动不断的年代里,你们曾满怀极高的热情,每天给我们读报纸,念文件,领着我们搞学习。在忆苦思甜的大会上,你们也和我们一样,一次次地流下了热泪。</h3> <h3> 我们没有忘记:你们的到来,给我们村子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篮球赛场上,你们一个个生龙活虎。文艺演出中,你们献出了唯美的舞姿。你们的相声引来了笑声阵阵。手风琴一响,你唱我和。在你们的带动下,劳动的大地上,歌声此伏彼起。</h3> <h3> 我们没有忘记:你们曾住过我们的土火炕,你们曾吃过我们一锅成的土豆、云豆、大饼子。在那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里,我们共同演绎着“军民鱼水情”,因为你们还真像那战争年代的八路军。</h3> <h3> 我们没有忘记:与我们生产队五保户刘大爷同住了3年多的那个小伙子。担水,劈柴,扫院子,刘大爷得病时精心的护理。朝夕相处,他们俩简直成了亲父子。小伙儿的事迹感动了生产队里的所有人。</h3> <h3> 我们没有忘记:在那物资缺乏,买东西使用供应证的年代里,我们常因买不到灯泡而摸黑。你们就拿出了自家的供应证,把灯光永远地照到了我们的心坎里。</h3> <h3> 我们没有忘记:为了能起早排队在沈阳的大医院看上病,你们竟然把一个重病的社员带进了自家的门。弄得你们一家人一夜谁也没睡好。可以说,这深深的情意真得比海深。</h3> <h3> 我们没有忘记:回城的前一天晚上,你们几乎都被社员们请到了家里。说不完的心话啊,都在酒里,不知是酒水还是泪水。就这样难舍难分,一直到第二天你们乘坐的汽车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h3> <h3> 五十年岁月如梭。曾经被你们的汗水浇灌过的土地从来没有把你们忘记。如今,它正张开了双臂,想再一次拥抱一下它的孩子们!</h3> <h3>作者、主播简历:</h3><h3>密林深处单叶草(李茂林),小学退休教师,毕业于沈阳市东陵区教师进修学校。本人底子薄,虽然爱学习,但在能人林立的当下,自己只能是一棵孤独、无助的单叶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