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芳华》是由浙江东阳美拉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由冯小刚执导,严歌苓编剧,黄轩、苗苗、钟楚曦、杨采钰、李晓峰、 王天辰、王可如、隋源等主演的电影。
《芳华》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以1970至1980年代为背景,讲述了在充满理想和激情的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芳华的青春少年,经历着成长中的爱情萌发与充斥着变数的人生命运故事。
该片于2017年12月15日在全国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br></h3> <h3>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LOGO出现显得非常的亲切,小时候一看到这个标志出现你就知道是打仗电影。<br></h3> <h3>电影里的党徽画反了,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年的原版宣传画这个《大海航行靠舵手》宣传画应该说在那个年代不是非常常见的!好不容易找到了当年的原版,原版的党徽画也是反了!过来的人都知道这在那个时候可是要掉脑袋的。<br></h3> <h3>刘峰被下放至边远伐木场,只有何小萍相送,而画面背景的选择,觉得似有不太舒服......<br></h3> <h3>影片中毛主席逝世的这一段让人震撼,巨大的黑色幕布风卷来盖住了毛主席的巨幅画像,这一幕,讯速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悲痛难忘的时刻。但是还是有一点不知道有一种什么感觉,换一种方式我觉得更好一些。因为七十年代末期这样的宣传画几乎看不到了。
<br></h3> <h3>《芳华》能够打动观众,并不在于拍得多好、故事本身有多精彩。他把青春、战争、命运等元素一股脑地倒进电影中,总有一个能踩中观众的泪点。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观众,我难以对电影中的时代符号产生共鸣;而一起观影的长辈只说了一句话:那个年代,哪有电影里那么美好......
编剧严歌岺,导演冯小刚都是当年的部队文艺兵,剧中的人物身上都有他们当年的影子。
这部片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严歌岺说,这部剧她写出了他们那时的真实生活。
电影把大量篇幅花在文工团部分,他镜头下的文工团,美得简直像偶像剧一样:鲜艳的色彩、正值芳华的少男少女、还有一个如杉菜一般坚韧不拔的女主角……甚至连文工团的排练场、女兵宿舍的地砖、室外的游泳池,冯小刚都花了大量的空镜去呈现,简直就像“恋物癖”一样。<br></h3> <h3>在电影《芳华》一开始,我们就看到了文工团的舞蹈演员在表演一出芭蕾舞剧,片中几位女演员在举手投足间都展现了20世纪70年代的精神风貌。<br></h3> <h3>在《芳华》中,冯小刚避开了《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等更为人所熟知的样板芭蕾,而选择了《草原女民兵》、《行军路上》两部七十年代战友文工团的代表性中国舞作品,而《沂蒙颂》也是根据芭蕾舞剧选段改编的中国舞群舞节目。 <br></h3> <h3>在电影频道的《芳华》特别节目中,冯小刚坦言,他拍摄《芳华》的一个主要动因就是《草原女民兵》这支舞蹈。<br></h3> <h3>这出舞蹈名叫《草原女民兵》,1972 年,由北京军区政治部宣传队创作演出,并成为该宣传队(文工团)的保留节目。全剧不到15分钟,短小精悍,舞美、曲美、歌美、人美,不仅有神有韵,不愧高雅之作,更难能可贵的是雅俗共赏,一般观众听众都能看得懂,听得懂,是“听得懂的音乐”,“看得懂的舞蹈”;不仅现场看演出、观录像觉得优美漂亮、打动人心。后来也被其他各文工团学习仿效。舞蹈通过蒙古族女民兵军事训练生活的侧面,歌颂了她们百倍警惕、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英雄气概。舞蹈以战斗演练为纽带,以演练中的军事动作为依托,表现了内蒙古草原女民兵容光焕发、气度不凡的精神风貌,塑造了英姿飒爽的蒙古族女民兵形象。
《芳华》中的歌舞场景并非对“文革”文艺的忠实再现。只要我们对比一下1976年上映的“文革”最后一部舞台艺术片《百花争艳》中的原版《草原女民兵》与《芳华》的开场舞,很容易看到其中的不同:腿部和手臂动作的力度减弱了,严肃的神情被代之以微笑,眼睛微抬望向画外远处的坚定的“社会主义凝视” 变为向近处聚焦的柔和目光,而在萧穗子的独舞段落中,分队长给她的提示不是“再坚定一点”而是“再柔美一点”。而在原版《沂蒙颂》中,《愿亲人养好伤》是一段女主角的独舞,在《芳华》中则改编成了由男女双人舞构成的群舞,而且在双人舞中出现了“文革”文艺中不太可能出现的托举动作。但是,我依然坚持认为,《芳华》的舞蹈段落令大部分观众心醉神迷的原因并不是来自于男性导演镜头的色情凝视——毫无疑问,芳华的镜头语言中包含了这一因素——而恰恰是来自于与今天只作为个人欲望表达的单一美感形式有着全然不同起源的社会主义文艺对前者的超越。这些被遗忘了的社会主义文艺经典通过《芳华》镜头的陌生化,竟激起当代人如此强烈的美的感受。而我甚至认为,不论对冯小刚存在怎样的个人好恶,随着几代人的老去,冯小刚几乎成为最后一个可以呈现出社会主义文艺的特定美感的中国电影导演。这是一部几乎只有冯小刚还能拍的电影。<br></h3> <h3>看过电影的观众应该知道,在刘峰被冤枉离开文工团后,文工团曾到高原进行过一次慰问演出。女主角何小萍因 A 角摔伤,得以替补上台,却因对集体心灰意冷装病拒演。最后在政委识破而不宣的情况下,以当时特有的方式,让何小萍心甘情愿的完成了一出《草原女民兵》的高原独舞。<br></h3> <h3>“刘峰林丁丁拉手”删减片段。视频中再现了刘峰和林丁丁在宿舍偷听邓丽君的歌曲,而被政委训斥的片段,情急之下林丁丁牵住刘峰的手,令他顿时意乱情迷。<br></h3> <h3>这段戏确实是在高原上拍摄的。据导演冯小刚透露:“ 3500 米的海拔,我连说话声音大或语速稍快都会感到身体不适,但这些姑娘们要在高原上跳舞、助跑、空翻、高速旋转,而且每一个镜头都是长镜头,不能出一点差错,真是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苗苗等演员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段舞蹈最后在上映时被剪掉了。
“生病”的何小萍代替意外受伤的卓玛跳《草原女民兵》中的A角,虽是临时上场,但出色的表演还是赢得台下战士的掌声。影片中很多舞蹈的片段也获得不少观众的喜爱,有观众评论道:“舞跳得真美,看完想去报名学跳舞。”<br></h3> <h3> 这段戏有幸我看到了,由于当时没有及时保存下来,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现在只能通过拍摄现场的几张照片想象出电影里那精彩的画面。
<br></h3> <h3>这段戏有幸我看到了,由于当时没有及时保存下来,现在已经看不到了,现在只能通过拍摄现场的几张照片想象出电影里那精彩的画面。
<br></h3> <h3>应该剪掉的是这个镜头,画面里,一帮群众在街上游行,一头猪冲进了游行队伍,饲养员在游行队伍里抓猪。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游行是革命的需要,当时的那些群众应该是满腔热忱的革命群众。不知道导演用这场戏用一头猪来表达什么意思。<br></h3> <h3>电影里采用了全景、特写方式做了一个可口可乐广告,我觉得这个镜头有点太勉强了,如果需要可以采用远景方式,或者中景方式可口可乐画面出现1/3效果好一点。如果商家给广告费了那就没说的了,市场经济吗。<br></h3> <h3>还有这个山西老陈醋的直入广告,有点太假了,餐桌上除了应有的厨具外就一瓶醋,哪怕放一瓶酱油瓶也行,不嫌麻烦在放一个蒜泥碗,这才是吃饺子的标配,要是商家给广告费了观众就凑付看吧。<br></h3> <h3>还有一个镜头,刘峰因追求丁丁,被丁丁诬告“耍流氓”细心的人看一看丁丁的坐姿,一个女孩子穿一条裙子这样的坐姿深更半夜、孤男寡女的,我估计是男人都能“耍流氓”,不知道导演怎么想的。<br></h3> <h3>那个年代,男女私情,犹如洪水猛兽。在林丁丁的眼里刘峰是一个模范标兵,理所当然是要为别人服务的,不应该有个人感情和私情。所以刘峰向林丁丁表白的时候,林丁丁喊了一声救命直接就吧刘峰给定义成流氓了,而且这个流氓还是曾经的模范标兵,在那个年代里,这无疑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也许当时的林丁丁没想到自己会间接的害了他,或者是没想到后果会这么的严重!,成年男女,因为私情,被剃阴阳头,被打,被批斗游街。<br></h3> <h3>这句话在影视圈特别好用。<br></h3> <h3>那个年代改名换姓需要本人申请,到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未满十八周岁的,区、县公安局审核批准,满十八岁的,还要市公安局审核批准,一个接兵干部就能改名换姓不太现实,何况还是父亲在“劳动改造”。<br></h3> <h3>还有这个镜头,何小萍认到宿舍看刘峰,画面一看就知道不是部队宿舍,我就不多说了,观众都知道部队宿舍里是什么样子,电影里的刘峰宿舍一看就是学生宿舍。<br></h3> <h3>自卫反击战这场戏看了总觉得让人看了不舒服,乱糟糟的,指战员一片混乱,到处乱撞,可能是渲染战争气氛吧,虽然是运送弹药被伏击了,也不能把人民解放军描写的狼狈不堪。
<br></h3> <h3>刘峰可真是“丢盔卸甲”。<br></h3> <h3>看了电影《芳华》知道了这个小车站,剧中的很多镜头拍摄这个小车站。
碧色寨是位于云南省蒙自县的一个铁路车站,是滇越铁路至今还在营运的一个法式火车站,之所以设为特级站是因为米轨滇越铁路与寸轨个碧石铁路在这里交汇,货物和客流在这里转换,如今这里已经繁华不再,但车站办公楼、站台的遗址犹存,仍然是法国风味的黄墙红瓦:滇越铁路滇段的一大站,1909年(宣统元年)4月13日滇越铁路铺轨至碧色寨,建碧色寨车站。1910年滇越铁路全线通车,1921年(民国10年)个碧铁路通车,碧色寨成为换装站,滇南进出口货物都由碧色寨中转,后成为个碧石铁路的终端站和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的换装站。就此,碧色寨火车站成为这条铁路的核心枢纽,是中国最古老的火车站之一。
曾经,火车经这里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曾经,云南“十八怪”里的二怪“火车没有汽车快(因为是米轨),铁路不通国内通国外”说的就是这段铁路。曾经,滇越铁路的开通,作为铁路线上的一个特等站,碧色寨迅速成为一个异常热闹的云南进出口贸易的重要集散地和贸易集市。从1910起的30多年时间,碧色寨一直扮演滇越铁路沿线第一大站的角色。1957年12月,虽然滇越铁路碧色寨至河口段修复通车,但没有了外贸运输,碧色寨已经难以恢复昔日的繁荣。1959年10月,随着碧色寨至蒙自的寸轨铁路的拆除,碧色寨不再是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交会的枢纽。<br></h3> <h3>冯小刚电影公社位于龙华区的观澜湖度假区,是由观澜湖和华谊兄弟公司联合打造的影视拍摄和旅游基地。
冯小刚电影公社由1942街、南洋区、老北京街等多余处影视拍摄景观组成,占地面积93万平方米,是以民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影《芳华》就有很多镜头在这里拍摄的。电影《芳华》所发生的故事就发生在文工团里,整个电影小院的场景以文工团为主线。
《芳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除了主创人员那段光芒四射的芳华岁月,影片里面那个承载那么多青春的小院也让人赞不绝口,洋瓷杯、绿色的墙壁、随处可见的红色标语、激扬的音乐……电影里对文工团场景的还原,人物的装扮,让很多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仿佛身临其境。景区以冯小刚《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非诚勿扰》等冯氏经典电影场景为建筑规划元素,打造综合娱乐商业街区,呈现上世纪整整百年间的中国城市街区风情,完整展现20世纪中国城市建筑的演变史。 在这些以冯氏电影场景为特色建筑风格的街区中,将聚集不同品牌和特色的美食、餐饮、娱乐、电影院、咖啡屋、精品店、精品酒店……难忘的电影场景,浓郁的怀旧气氛,日与夜转换的旅游商业街区,一个世纪中国城市街区的转变,将使整个项目集建筑旅游、电影旅游、商业旅游于一体。冯小刚导演的御用美术指导石海鹰也将参与设计,深度融入电影元素,形成区别于传统旅游项目的独特设计风格。观众可欣赏到冯小刚为本项目度身剪辑的40分钟"贺岁集锦",在项目区的影院中放映,还将有明星物品店、怀旧时光老物件商店、明星字画廊、电影主题婚纱摄影、非诚勿扰精品酒店、天下无贼火车餐厅等等。整个项目还拟建设5-6座专业级的影视拍摄棚及配套地产设施。借助海南岛无可比拟的气候优势,形成中国影人和电影电视拍摄的一个聚集地。<br></h3> <h3>一群干净纯洁的少男少女,与世无争的青春让他们过的很自在,影片中到处都充斥着荷尔蒙的味道。
从影片中我看懂了三段爱情故事,首先就是刘峰和林丁丁之间的故事,刘峰是那个时代的典型人物,基本就是做好人好事的雷锋了,当然那个时代的人也比较淳朴,做好事并不会因为什么利益,很纯粹。刘峰喜欢林丁丁却不敢说,暗恋了很长时间以后才在入党的那一天表白了,可惜林丁丁无意接受刘峰的喜欢,还报告给了领导,这段感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而第二段的则是穗子和陈灿之间的故事,他们可以说是男才女貌吧,各方面都比较配,只可以最后陈灿选择了团里另外一个干部子弟在一起。穗子喜欢陈灿只是从来没有说出口,当她鼓足勇气想要表白把情书塞到陈灿的箱子里面的时候却得知了陈灿有了新的恋爱对象,伤心之余只能把情书偷偷的取回来,她喜欢陈灿从没有跟任何人说,以前的我们是不是对自己喜欢的对象都是默默暗恋着不表白呢? 而最后一对就是刘峰和何小萍的故事,也是我最心疼的一段爱情故事了,何小萍也是默默的喜欢刘峰,当她知道刘峰想林丁丁表白的时候她的心里是最难过的一个了。当刘峰被处分离开的时候她带走了刘峰原本要丢掉的东西,就连最后跟刘峰见面也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说出口,当很多年以后她跟刘峰再见面的时候她对刘峰说了一句当时一直想对刘峰说的话,“你能抱抱我吗”,我以为她会说我喜欢你之类的,没想到她说了这样一句让人心疼的话,有怜惜、有喜欢、有心疼、有期盼,很感激导演的用心良苦。
影片基本围绕着,没有来得及说出口的爱情来写的,而在我们的芳华岁月是不是也有这样一段往事回味呢?很多人不敢表白的原因是害怕自己配不上对方,害怕被拒绝,或者总是找借口再等等,可最后等到的结果却是喜欢的人身边站着其他的人。一辈子说长不长,可我们的青春一去就再也回不来了,当你再遇到爱情的时候就不是当初的那种心境了,青春过后,很多东西会随着纯洁无比的爱情一并消失不见。<br></h3> <h3><b><font color="#39b54a">“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原谅我不愿让你们看到我们老去的样子,就让荧幕,留住我们芬芳的年华吧。 ”</font></b><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