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峡谷和古镇

有水

<h3>波浪谷,红色土地经过常年风雨侵蚀行程的地质公园</h3> <h3>这条线路从太原出发,经碛口、安塞、壶口一直到西安</h3> <h3>波浪谷卖小吃的当地人,挎着腰鼓,一会儿节目开始,她还要去打腰鼓。</h3> <h3>谷底风光</h3> <h3>夕阳西下,正是拍照片的好时候。照片中有我呦。</h3> <h3>本尊露面</h3> <h3>专业群众演员,很会配合照相。</h3> <h3>这里不是波浪谷了,这里是大峡谷。</h3> <h3>峡谷谷底,这里有个一线天,其实有很多这种一线天。从山上走到谷底,再从谷底爬上去,翻过山就可以集合了。这一路的行走倒是一种收货。</h3> <h3>沿途风光很美</h3> <h3>大片的这种草,因为下面有水得以保存,要不早踩没了。</h3> <h3>翻过山,有一类似桥洞的东西,穿过去就像一个麦场,当地人介绍这是一个古堡,两千多年历史了,那个“桥洞“是古堡大门。</h3> <h3>碛口古镇,这里是我们住宿的地方,现在是早晨六点钟。按照拍照习惯,出来扫街。</h3> <h3>出来就遇见一条狗,能听懂人话的狗,我说让我拍张照片,他就坐在那里,我说跟着我走走火腿肠吃,他就一直跟着我,我说等一下,我去买火腿肠,他就坐在店外等着我。直到我给他火腿肠,叼着就跑了。其实他要现场吃我可以给他两根。</h3> <h3>碛口古镇,这里的酒和醋是一起卖的,无论买酒还是买醋都会打开缸盖,用吊子提上一提。</h3> <h3>装饰都是用枣和玉米豆做的。今年干枣收购价3毛一公斤。一只鸽子在啄食墙上的玉米豆</h3> <h3>当地人饮食特点,把各种豆子用铁锤砸扁,砸开花,然后和小米一起煮粥。据说这样容易煮烂味道还香。</h3> <h3>碛口古镇日落</h3> <h3>参观了一个寨子和一个镇子,这个是镇子。这个镇已经成为旅游镇,每家都可以自由出入,旅游和当地人生活彻底混杂在一起。</h3> <h3>当然有的地方是收费,比如我拍的这个照片,绣楼,在院落的最高处,本家大姑娘住的,给了房主15元才让我进去,可惜没有大姑娘在</h3> <h3>锯劈柴的老大爷,已经80多了。</h3> <h3>这个是李家山,依山而建,下面人家的房顶是上面人家的院落。</h3> <h3>今年的枣丰收了,老太太在街头卖枣,卖我们5元一斤。我在他家院子里拍了几张照片,给了10元钱拿了三颗枣,老太太追着我说多拿一些。</h3> <h3>寨子里的人很有情趣,在院子中安装了秋千。</h3> <h3>瓷都,一个镇子全部是做陶、瓷的,祖祖辈辈在做。这里房子院墙不是瓷器做的就是防火砖砌的,防火砖是烧窑用过的,尽管是废砖,比普通砖要结实要沉多了。</h3> <h3>因为是祖祖辈辈在做这里行程一宝。陶瓷废坑行程了断带层,从商周时期一直到民国时期的废陶瓷都有。废坑已经被保护起来了,要不从下面一层抽一点陶片还是很有纪念意义的</h3> <h3>瓷都院落错综复杂,不怕迷路,站高一点就能看到红旗,不是学校就是政府。</h3> <h3>古窑,已经废弃,现在都用现代新窑烧制,不用碳,用煤气,更容易掌握火候。</h3> <h3>酒壶,通过堵眼和放手可以倒出两种酒。</h3> <h3>瓷器作品。</h3> <h3>安塞腰鼓。</h3> <h3>黄河浅水湾</h3> <h3>壶口瀑布,因为水太大,已经没有瀑布了,黄河滚滚,涛声阵阵,气势如虹。</h3> <h3>七日行程,顺利到达西安,看到西安的马拉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