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非花园摩洛哥到南欧激情西班牙——没有旅行,你只会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以为这便是全世界。

<h3>出发前图书馆的借书,对我来说,一次旅行就会促我对所去的地方全方位的学习了解,这种过程挺好!</h3><h3><br></h3><h3>我们花钱买机票订住宿,花时间办签证做攻略,不是说就为朋友圈发张照片加个定位,而是滋润自己日渐枯萎的心。用时间和金钱让自己的人生路变得有趣、多彩!</h3><h3><br></h3><h3>总认为旅行可以更好地生活和工作。</h3><h3><br></h3> <h3>签证:淘宝半自助</h3>住宿预订: booking<div><h3>飞机票预订:去哪里网</h3><h3>部分门票预订:蚂蜂窝</h3><h3>摩洛哥包车:斯里兰卡王老师</h3><h3>翻译APP: 有道翻译官</h3><h3>地图:Google</h3><h3>旅游景点解说:美景听听</h3></div> <h3>第一站:卡萨布兰卡</h3><h3>第二站:马拉喀什</h3><h3>第三站:撒哈拉沙漠</h3><h3>第四站:伊芙兰</h3><h3>第五站:非斯</h3><h3>第六站:舍夫沙万</h3><h3>第七站:丹吉儿</h3><h3>第八站:直布罗陀海峡</h3><h3>第九站:龙达</h3><h3>第十站:塞维利亚</h3><h3>第十一站:马德里</h3><h3>第十二站:巴塞罗那</h3> <h3>摩洛哥迪拉姆(1迪拉姆约0.7人民币)</h3> <h3>1、卡萨布兰卡</h3> <h3>摩洛哥街头的果蔬鲜花,最好喝的鲜榨橙汁,性价比超高。</h3> <h3>有人问物价怎么样?我觉得和国内相差不大吧。图一一个鸡蛋1迪拉姆;图二一个西瓜10迪拉姆(这个很便宜的了);图三不知道什么饼,反正好吃的,2迪拉姆;图四鲜榨橙汁,超级好喝,一般一杯5-7迪拉姆,也喝过最贵的25迪拉姆;图五吃得最多的塔吉,摩洛哥特色菜,一般一盆35-50迪拉姆,也很好吃;图六一大盆各种海鲜,250迪拉姆。<br></h3> <h3>第一天到达卡萨布兰卡的早餐店。酒店门口遇一东北帅哥,告诉我们哪里有好吃的。我们顺着他的指路,一路找过去,看见当地人多的一个小店就进去了。</h3><h3>语音完全不通,幸好遇到右边的那位美女,杭美用英语和她说想法,她再帮我们和店员沟通。一番折腾,还算值得,味道不错👍</h3><h3>放面包的玻璃橱窗里爬着很多蜜蜂🐝,也是当地一特色。不是苍蝇哦!</h3> <h3>穆罕默德五世广场 哈桑二世清真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也是西北非最大的现代化清真寺。它是由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提议修建的,因此该寺以他的名字命名。</h3><h3><br></h3> <h3>由法国著名建筑设计师米歇尔·潘索设计。<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这座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名穆斯林作祷告。</span></h3><h3>摩洛哥曾是法属殖民地,所遗留的印迹不少!</h3> <h3>卡萨布兰卡,虽说是摩洛哥的第一大城市(也算经济首都),但是城市建设还是比中国落后。街头巷尾的一群群孩子的踢足球场景,不禁让我们感叹一下中国足球![撇嘴]</h3><h3>路边的,包括汽车里的看到我们的人都热情地用中文和我们打着招呼“你好”![呲牙]对这个陌生国度的好感度顿时上升[偷笑]因为去没有了解,大致猜想是不是中国影响力在这里挺强的。[调皮]<br></h3> <h3>2、马拉喀什</h3> <h3>昨晚入住马拉喀什的一家民宿。在晚上9点多到达时,民宿的小伙子已经在路边等待我们了,穿过巷子时,每经过分叉路口提醒我们拍照,怕我们明天出门迷路[偷笑]。一进大门,他就端上了热乎乎的薄荷茶,并且告诉我们,在摩洛哥他们把它称为“摩洛哥威士忌”。摩洛哥人待客,都会奉上一杯清香四溢的薄荷茶,传统人家会连奉三杯。薄荷香味扑鼻很是好闻,可惜糖加得太多啦![偷笑] 喝完茶上楼,推开房间门,温暖[呲牙]完全异域风情。床上撒着玫瑰花瓣,一直到卫生间的地面和桌面上。大毛巾折叠成的一红一白的天鹅煞是可爱。到处点着的精油灯,散发出优雅迷人的香味。 今晚好梦吧[微笑] 第二天的早餐也是吃得津津有味,很合乎我们的口味。 这里的早晚温差很大。早晨还是很舒服凉爽的,但到中午时就热得如我们那里一般了。下午太热返回民宿时,还说外面晾晒的衣服估计都晒脆了[偷笑]。可是进门发现,家里的小姑娘已经把我们的衣服收进来折叠整齐了。感动😹从来没有遇到过呀!当时我就[拥抱]了她。第二天的晚饭在她家吃了一顿地道的摩洛哥餐,那个砂锅鸡肉一致评价好吃。[色] 主人家很是好客,booking上我要打高分的。[呲牙]<br></h3> <h3>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了😓</h3> <h3>街头色彩斑斓的香料</h3> <h3>马拉喀什德吉玛夜市</h3> <h3>巴伊亚皇宫:是所看到的宫殿中比较奢华的。马赛克瓷砖装饰和顶部的灯是我记忆深刻的。</h3> <h3>库图比亚清真寺</h3> <h3>伊夫圣罗兰花园(YSL创始人的私人后花园)虽然里面收集了很多植物,甚至有很东方的竹子和荷花,但能让我感兴趣的是沙漠里的高大的仙人掌。艳丽的马若尔蓝色直逼你的眼球,确实为网红拍照处,我也记录一下,而此刻定格的四美和靓丽的蓝一样,光彩夺目。<br></h3> <h3>圣罗兰花园出来,路边偶遇的艺术作品。</h3> <h3>红色的马拉喀什,我就以这组街头的大门记录一下。这个城市比卡萨布兰卡漂亮,红色的外墙整齐划一,城市也很干净。我们五千年的历史,所留下的瑰宝太多了,几乎都很“气势磅礴”。那摩洛哥这点皇宫,陵墓等,在我们眼里真不算什么。最多能看的就是阿拉伯文化的特色。<br></h3> <h3>马拉喀什是摩洛哥唯一保留马车的城市。据说驾辕的马都是阿拉伯纯种马。坐着马车穿行其间,也是一件惬意的事!</h3> <h3>3、撒哈拉沙漠</h3> <h3>阿伊特本哈杜村Ksar Ait Ben Haddou,《红海行动》《权利的游戏》等近百部好莱坞电影地取景地,有“ 摩洛哥最美古老村落 ” 之称,是摩洛哥一大世界文化遗产。</h3><h3>在我们看来就是一堆土垒墙而已。</h3> <h3>前往沙漠的沿途风景</h3> <h3>入住夸萨萨特的城堡酒店</h3> <h3>酒店外一角的小镇</h3> <h3>玫瑰谷?</h3> <h3>参观原住民--柏柏尔人的村落。</h3><h3>村里的小孩子居然追着我们要糖吃😰</h3> <h3>进入沙漠途中的峡谷。也有不少当地人过来游玩。</h3><h3>一个正在帮忙着另一个到水里去玩的男孩们吸引了我。</h3> <h3>朋友们的各种原因,变成了我一个人<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孤独的沙漠骆驼行!🐪</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一望无垠,无边无际,在这一片天地里,人渺小至极。</span></h3><h3>如果你自己能 至少一次摆脱自己, 所有秘密之秘密 就会向你敞开。 隐藏宇宙之外 未知的面孔, 将呈现在 你感知之镜上。--莫拉维·贾拉鲁丁·鲁米<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 <h3>因为自己的胆小,驼队的影子都没有拍到。每次下坡时,我就感觉自己要从骆驼的脖子上一路滑了掉下去。</h3> <h3>全副武装的我,似乎这一路骆驼骑过来,还没有过瘾,在营地又滑起了滑板。</h3> <h3>这背后的故事是我正在盯着不远处的一条狗,没多久它就来拉扯我的裙子了,吓得我花容失色。我用可怜巴巴的单词呼喊着“help”。远处另一个营地的阿拉伯兄弟听见叫声,吆喝着“马克思”,赶来把它牵回家了。此时的我两条腿直打哆嗦。</h3> <h3>风过留痕!</h3> <h3>图4牵骆驼的小哥,人还是不错的,拜托他帮忙拍了一些照片。</h3> <h3>当晚撒哈拉沙漠的夜空,没有满天繁星,只有蒙着纱的月亮儿。在夜空下的大餐其实很有仪式感,不过没能好好品尝,稍有遗憾!晚餐后的篝火表演,虽然人不多,但是营地的摩洛哥人为使大家能加入,热情似火地带着节奏。一群人中还算我们几个大妈放得开,几个小年轻倒是拘谨着。有人抢着鼓打着节奏,有人乱扭着腰肢,有人狂吼着,不知怎么就双方比拼着了。我们一表演完就高喊着Morocco,他们一结束也叫着China,两对人马的较量就这么如火如荼,直至篝火慢慢熄灭,人们才渐渐散去。</h3><h3>7月底的沙漠晚上外面温度还好,但躺到帐篷里的床上,身下的床垫是热腾腾的,感受如炙烤,注定一夜无眠!脑海里无意识地翻腾着《沙漠女王》中格特鲁格· 贝尔骑骆驼行走在沙漠的景象。纳闷自己今天骆驼骑多了?</h3> <h3>4、伊芙兰</h3> <h3>伊芙兰小镇:有童话小镇“小瑞士”之称,人口约13000人,位于古城菲斯的南部,距菲斯有63公里。伊芙兰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摩洛哥城镇,但它是摩洛哥最“欧洲化”的小镇。此为小镇的标志。</h3> <h3>完全欧化的模样。<br></h3><h3>舒适洁净的环境,悠闲自在的人们,还是令我们这群刚从沙漠出来的感觉羡慕!</h3> <h3>5、非斯</h3> <h3>菲斯是誉为精神之都,是摩洛哥最早建立的皇城,现在是摩洛哥第三大城市。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北麓,明显一路过来,地面的绿色覆盖面积越来越大。<br></h3> <h3>入住菲斯:Riad Sara 这是我最喜欢的摩洛哥传统民宿 四百多年的老宅 许多伊斯兰几何图案在这里都有精彩呈现 其实在Fez你从一个个古老酒店所用的物件 精致的花瓶 灯饰 窗校 穹顶 与植物的辉映中便能体会出几代人的装修品味 与严谨 雅致的浪漫风情 比马拉卡什的Riad更多些硬朗 多些规整 但不失浪漫与儒雅 一个屋子便是一个主人的品味 帅气儒雅的男主年仅28不论从谈吐到衣着的现代气息 都很感受到几代人良好教养沉淀与熏陶 浪漫 融和 而有情趣 也是会几国语言 几段柏柏人的音乐 和现代摩洛哥风情音乐的推介 欣赏 便能感受到他独特的音乐品味 既有传统的传承又有现代的融合 喃喃细语 不张扬 似微风 若去菲斯定不要错过这些老宅 细细品味这份古老与艺术的沉淀 菲斯我最留恋的地方 (以上文字转自偶遇的武汉美女可可,谢谢)</h3> <h3>街头随处一角,都是镜头感十足。</h3> <h3>菲斯的各式灯具,老让我穿越到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中。</h3><h3>杭美更是行动派,会飞的地毯,阿拉伯神灯,统统购回家。</h3> <h3>老城入口--蓝门</h3><h3>布日卢蓝门建造于20世纪10年代,从外侧看去是蓝色的,里边则是和清真寺屋顶一样的绿色。<br></h3> <h3>布伊南神学院</h3><h3>布伊南古兰经学校,门票是每个人20MAD。学校建于14世纪,是马林王朝的建筑典范,是最重要的宗教教育机构之一。18世纪和20世纪均有过修葺。天井中间是一个圆形的水池,围绕天井建的是教室,二层我们是没办法上去的好像,一层是念经的地方,好像一天可以来五次进行念经。然后旁边的木栅是用什么木头做的,里边的人可以看见外边,外边的人看不见里边,可以通过交谈来交流,这估计是伊斯兰教的那种感觉吧。<br></h3><h3>老城区确实容易迷路,可以几个人凑一个导游。我们呆的时间太短,可以住宿2晚菲斯。游尽兴一点。</h3> <h3>总得一看的皮革厂,这是比较小的一个。街上有人带过去的,没有付钱,上下楼梯要穿过好多房间,她会让你买东西,当然没有强制要求买。</h3> <h3>6、舍夫沙万</h3> <h3>入住舍夫沙万:hotel Alkhalifa</h3><h3>一个地理位置很好的地方,在小镇的入口处。往右走,可以爬山俯瞰小镇全貌。不想爬山的话,在民宿的阳台上也可以看到。</h3><h3>环境布置上也极有个性,我们住的房间推窗即景。</h3> <h3>楼顶阳台看小镇</h3> <h3><br></h3><h3>好美的舍夫沙万!一定要臭美一下了。这个小城可以说是依山傍水,很是宜居!小城里除里靓丽的蓝色,就是随处可见的猫猫了。它们的随意慵懒和小城的调调很配[偷笑]<br></h3> <h3>7、丹吉儿</h3> <h3>最便宜的一晚民宿。因为它离码头近。</h3> <h3>Cap Spartel,这个灯塔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分界点。</h3><h3>非洲洞,神奇的是轮廓酷似非洲大陆。</h3><h3>美丽的大西洋。这个蓝色和前面的马迭尔蓝,舍夫沙万的蓝,完全不一样了。这真是一种摄人心魄的蓝。<br></h3> <h3>丹吉尔的大力神洞里偶遇一群非洲小朋友 ,激情高涨呀!</h3> <h3>从摩洛哥中南部的撒哈拉沙漠到北端的丹吉尔海滨,风光变化多样。摩洛哥是个迷人国家,当然更迷人的是他们的热情,对中国人的友好。<br></h3> <h3>8、横跨直布罗陀海峡</h3> <h3>丹吉儿港口</h3> <h3>塔里法港口</h3> <h3>吐槽一下,从摩洛哥丹吉尔港口前往西班牙塔里法港口,一共行程35分钟,却等待了1个小时。😱11点上船,12点开船。<br></h3><h3>网上攻略都说去龙达要从梅德港口去阿尔赫西拉斯港口。其实不用,就从离市区比较近的丹吉儿港口过去就可以,到塔里法港口有大巴直接送去阿尔赫西拉斯港口。下来不想走,打个的,很快就到火车站,就这里乘火车去龙达。船票、火车票都是到了当地再买的。</h3> <h3>9、龙达</h3><h3>一座诞生于罗马时代的西班牙南部小镇</h3> <h3>由于渡船的原因,一到塔里法港口,我们上了去阿尔赫西斯港口的大巴。这段据说15分钟的路程又是大大超出预想。3点到达,而火车票查到是3:30。下车了问路,英语沟通困难,导航1KM的路程赶紧打的。分工合作,2人拿行李,一人付款,一人轻装上阵,去询问买票。一番忙乱,终于踏上火车。早晨9点吃的早餐,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所有人都是饥肠辘辘。还有15分钟发车,我和Hang是一路狂奔,穿过2条街买回了食物。(Hang 的问路水平很高,要赞的[强])(另附:横穿马路时,我们算机灵,也是需要自己按信号灯过马路,没有傻等。) 又要吐槽,我们这一路飞奔,怕误点,它却误点了30分钟,苍天啊,我们跑得几乎晕倒[撇嘴]<br></h3> <h3>所住青旅门前的街角</h3> <h3>日暮下的龙达小镇街景</h3> <h3>一座横跨埃尔塔霍峡谷的悬桥,将城市所在峡谷两端连通,成就了这个建在云端的天空之城。</h3> <h3>从摩洛哥横跨直布罗陀海峡,来到西班牙。由阿尔赫西斯港口来到南部小镇龙达,这个被称为天空之城、悬崖边的白色小镇、全世界最适合私奔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西班牙斗牛士的故乡。我们从晨曦到日暮中漫步!</h3> <h3>街头无意看到的房产中介的广告,感叹这房价比国内便宜多了。</h3> <h3>10、塞维利亚</h3> <h3>下午从龙达坐巴士到达塞维利亚(西班牙语:Sevilla),是西班牙西南部古都和工商业、文化中心,今安达鲁西亚自治区和塞维利亚省的首府,南距大西洋加的斯湾约120公里。面积并不大,但却是西班牙第4大都市和南部地区的第1大城市,都市人口约一百三十万,是西班牙唯一有内河港口的城市。 全城被瓜达基维尔河分为两个部分。河从市中穿流而过。晚上观看了弗拉明戈的表演。弗拉门戈(Flamenco)才是弗朗明哥的正确翻译,弗拉门戈是西班牙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它融舞蹈、歌唱、器乐于一体,过去流行在西班牙南部,现在已扩展到西班牙的广大地区,并正在成为整个西班牙的代表性艺术之一。 现代弗拉门戈分为cante(歌)、toque(琴)、baile(舞)三部分。表演艺术家激情澎湃,所有观众也是非常投入,小型剧场但真的是掌声雷动![强]</h3> <h3>塞维利亚王宫是欧洲最古老的皇家宫殿,已被选为世界文化遗产。王宫始建于1181年,持续营建时间长达500多年。曾先后作为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王宫的历史,使塞维利亚王宫呈现出混合着各种不同风格混杂的面貌。<br></h3> <h3>塞维利亚欣赏西班牙国粹弗拉明戈表演。一位热烈的吉普赛女人嘶哑地唱说着这个苦难民族的泪水与欢乐;在一位吉他演奏者伴奏下,2位舞者欢快激情地起舞。演员们专业的表演让人感觉到了吉卜赛人的炽热灵魂。 在我们这些人眼里,弗拉明戈就是吉普赛,就是卡门,代表着他们的美丽而桀骜不驯。<br></h3> <h3>当天晚上小剧场里观看的演出</h3> <h3>隔天早上西班牙广场上的流浪歌手,感觉这个更有味呢!</h3> <h3>西班牙广场</h3> <h3>广场上表演弗朗明戈的演员</h3> <h3>西班牙广场</h3> <h3>佩德罗一世宫建于14世纪。由于当时的天主教国王佩德罗一世和格拉纳达的伊斯兰教国王关系很好,建造宫殿的工匠中既有来自托莱多的基督教工匠,也有参与了阿罕布拉宫建造的阿拉伯工匠。<br></h3> 从摩洛哥一路走来,看见马赛克瓷砖总忍不住要驻足欣赏一下。<br><h3><br></h3> <h3>11、马德里</h3> <h3>马德里火车站附近,悲哀,出租车罢工。</h3><h3>这里提醒要注意小偷!</h3> <h3>马德里皇宫 仅次于凡尔赛宫和维也纳美泉宫的欧洲第三大皇宫。建于1738年,历时26年才完工,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而且最精美的宫殿之一。里面看到有中国元素,个人揣度是不是从中国抢来的?各种装饰和器具都极尽奢华哇!(可惜不能拍照) 痛苦的是碰上他们出租车罢工,想打个车都不行。全部靠2条腿走路。<br></h3> <h3>在马德里一次用午餐时,发现店主是一位来自中国的美女妈妈。主打西班牙当地菜,菜品还不错。那个牛肉特好吃!</h3><h3>地址:街道 cava de San Miguel 4 号 Rincón de ati <br></h3> <h3>12、巴塞罗那</h3> <h3>巴塞罗那 安东尼·高迪是西班牙建筑史上最前卫、最疯狂的艺术家。他为巴塞罗那设计的建筑中有6座被列为联合国世界遗产。</h3><h3>高迪作品第一站奎尔公园(也称古埃尔公园)</h3> <h3> 别具一格的走廊,支柱是倾斜的,采用当地的石材,虽然看上去粗犷质朴,但是却宛若天成。公园内最精华的部分为主要入口处的石阶,石阶上有一著名的马赛克彩龙喷泉,沿著石阶而上的市场广场、弯曲的座椅、石柱和两栋造型特殊如童话世界的房子,都是古埃尔公园的最亮丽的景点。 符合人体特征设计的座椅去试坐了,确实舒服。园中到处体现着高迪的名言“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br></h3> <h3>高迪作品第二站巴特罗之家 巴特罗之家实在是一大惊喜,它比圣家族大教堂更平易近人,比奎尔公园更完整充实,比米拉之家更精致美丽。几乎所有的设计都颠覆了人们的正常理解,只能说高迪是天才。 外观(路边走过,一眼就能认出)、手感很好的曲线扶手、当时很超前的观景窗户、复杂精美的吊灯、还是窗户(它下面的是用来通风透气)、不规则的走廊、有点像蘑菇🍄的烟囱、如海洋般梦幻的电梯门。<br></h3> <h3>旅行中遇到的还有其他照片的留存,现在想起,都是一个个故事。虽然我们素昧平生,也许以后再也不会联系,但是相遇过,开心过,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美好,那就足够!或许这也是旅行的意义!</h3> <h3>上一行的图一是我们在卡萨布兰卡遇到的一位政府办公人员,对中国很热爱,拉着我们谈了好久好久。图二是我们住宿马拉喀什时,那家民宿里帮我们收衣服的女孩。图三是火车上遇到的2位大学生,这一路坐火车的无聊被热烈的聊天所代替。从政治历史到经济等等,能会想到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能会表达的,都在相互询问着。</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下一行是在巴萨罗那遇到的台湾小伙,一位独自用了30天走完800公里的Camino朝聖之路,是很有个性和思想的有趣的人。最后合影是我们包车的司机,谢谢他一路陪伴。</span></h3> <h3>图一的姐姐是位武汉美女。在民宿里偶遇,做菜做得很好吃的,很有活力,一个人独自游在摩洛哥,是我相当佩服的美女。隐约记得她说有50岁了,可最记得她说的“我的一切都才刚刚开始”。图二是柏柏尔导游,带着我们逛了他们村。英语说得挺溜。</h3><h3>图三是在非洲洞里遇到的一群小学生,很嗨很开心!图四是一路被我们都开怀的大爷。</h3><h3>图五是小美女长得像洋娃娃,忍不住要拉她拍合照。图六是丹吉儿购物时,见到中国人居然店里店外的人都挤过来合影。🤭</h3> <h3>啰啰嗦嗦、虎头蛇尾地终于写完了。背靠在沙发上,静静地想:有些事,现在不做,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再做了。</h3><h3>记得哪里看到的“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地活过。” “既然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寿命的长度,但我们可以决定生命的精彩度。”<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