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这样一个组织,它是单位最小的组织,每天做着一些平凡的事,却为学生发展打下了最坚实的基础;</h3><h3> 有这样一个组织,它有着最灵活的样态,有时是个同心圆,拥有着共同的圆心——发展,有时是个平行四边形,团队彼此成就,舞台无限延展;</h3><h3> 还是这样一个组织,它还有着一个最稳定的架构,教育、教学、教研永远是它不变的主题。它就是——教研组! </h3><h3> ——题记</h3><h3><br></h3> <h3> 山明水净的季节,局前街小学亮吉楼地下报告厅,随着周志华校长的亲切介绍,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学习之旅。</h3><h3> </h3><h3><br></h3> <h3> 上午,王冬娟校长给我们做了主题报告《成事、成人、成文化——学校教研的价值追求》。她从教研组建设的文化使命及教研组建设的行动策略两个方面展开。首先,从团体构成(5P)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教研组的存在状态。然后,她为我们介绍了富含实践意义的教研组建设行动策略:教科一体,把教研和科研放在同一个分析单位进行整体思考和策划。语文教研组的跨层组合,成就了不同梯队的跨越发展;数学教研组的同步自培,提升了再生资源的及时辐射;英语教研组的研读结合,促进了理论实践的深度融合;综合教研组的小课题研究,突破了术科研究的深化瓶颈;学校层面的“走进异域”,实现了研究资源的分享升华。各教研组利用组内差异,形成“自转”能力,学校通过开发组际差异,彰显“公转”引力。多元教研、循环教研、集散教研,随着教研范式的不断更新,教研阶段地不断深入,达成了学校教研育人价值的最大开发:成人、成事、成文化。</h3> <h3> 下午,在数学教研组的共同备课下为我们呈现了两节真实、朴实、扎实的规律探究课。何老师执教苏教版五年级《钉子板上的多边形》一课。何老师先让孩子动手在钉板上围出一个多边形,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带领孩子们先研究形内一个钉子和边上的钉子数与多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在孩子们动手操作完之后引导孩子们发现发现规律。接着提出猜测行内两个钉子的情况,让孩子们自主研究,在研究前特别注重让孩子总结研究的方法。孩子们验证完自己的猜测后拓展为3个、4个,直至n个,让孩子们在动手中发展思维,掌握规律。第二节为沈老师执教的人教版六年级《抽屉原理》一课。沈老师课前复习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从简单入手,找规律,解决复杂问题。沈老师从大数据入手,激起了孩子们研究的兴趣。接着引导孩子们渗透“化归”思想从简单数据开始开展有序研究,大胆鼓励孩子们进行猜想,激起研究的兴趣之后,让孩子经历验证的过程,自己探索出相关规律。</h3><h3> 这两节课用现场演绎的方式为我们呈现了规律课的展开逻辑和方法结构:一是引入环节,确定对象,提出研究问题。二是发现环节,寻找依据,合理猜想。三是证明环节,运用分类枚举的方法验证猜想。四是获得结论环节,用文字语言和符号语言归纳概括结论,以及运用结论解决问题。老师们将理论和现场进行一一对比和验证,新基础的理论一下子就变得亲切和敞亮起来。</h3><h3><br></h3> <h3> 课后,数学组进行了最常态的教研,教研组长提出本次教研任务:1、这两节课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2、学生困难时教师教学中合理的地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3、这两节课相通的地方,哪些环节是用教材教教材,每节课的价值?教研组的老师们纷纷建言献策,周校长最后总结发言,她特别强调了学科的育人价值,她特别细心地拿出了孩子们当场做的学习单,更加细致地为老师“捉虫”。这种热烈且真实的教研氛围感染了我们,让我们看到了新基础日常层面最真实的教研状态。</h3> <h3> 学习结束之后,大家意犹未尽,基于目前各校的教研现状有感而发。</h3> <h3> 集各组之长,我们汇总形成报告如下:</h3><h3> <b>聚焦教研组建设 成事成人成文化</b></h3><h3>关键词:教研组 建设</h3><h3>教研组:是学校最基础的组织,是拥有学科特质和文化个性的专业团队。</h3><h3>问题呈现:</h3><h3>1.功能单一,事务化。大多停留于具体事务的上传下达,学校资料的上交或下发,教研时间碎片化。</h3><h3>2. 教研内容肤浅化。或者只讨论教师备课的分工,商讨有关上课的某些环节,或者仅限于某个知识点层面的内容交流。</h3><h3>3. 教研效果一般化。学校规模较小,没有研讨氛围,教研组形同虚设。</h3><h3>实施策略:</h3><h3>一、研究教师,发挥骨干教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培养科研型的教师。</h3><h3>1.首先是研究教师,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和内生力。根据学科组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备课组的研究方式,让教师意识到每一个教师都是自我发展的自觉责任人和他人发展的智慧合作者。让老师产生教研的幸福感和成就感,把教师都引入教研的状态。结合我们现在的状态,应该比较适合他们综合组的研究方式-小课题引领。</h3><h3>2.在学校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研究计划、研究路径、研究权限以及评价方式等,确定自己的抓手。规范教研组在教研组内设立岗位,确立公约及考核办法,各学科教研组根据自己学科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方式;各教研组改变观念,动力内化,将教研做成课题,将自身角色定位为研究者,基于问题展开研究。</h3><h3>3.充分发挥备课组长这个骨干教师的作用,基于问题贴地研究,从每次节点活动的初建课和重建课入手,不断地进行梳理出阶段性的研究成果,辐射到更多的年级和备课组。</h3><h3>二、改革教研模式,以“教科一体”加强教师的团队意识。</h3><h3>1.重心下移。教研问题的提出不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教研组根据近段的工作重点以及在工作中发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梳理出开放性的教研议题。再通过集体研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接下来进行组内实施,在第二次研讨再进行梳理反思。这样小问题的提出、实践、梳理、反思,也为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h3><h3>2.同步自培。借鉴常州市二实小数学组的做法,外出学习的老师承担培训、移植课、重建课等任务,做到一人培训全体受益,在自培、互培中实现学科素养和实践智慧的同步提升。</h3><h3>3.教科融合。学科教研的过程也是问题的采集、梳理、研讨、实践、回顾、反思的过程,也是课题成形的过程,教研组日常的分工合作,使课题的申报不再遥不可及。</h3><h3>三、借鉴二实小经验,全面推进,全员卷入。</h3><h3>成熟教师先试水,</h3><h3>骨干教师先下水,</h3><h3>能者为师添活水,</h3><h3>全员参与齐涉水。</h3><h3>四、学校课程领导者实现角色转变,扎实参加教研活动,不仅仅是听几节课评几节课,而是把老师的课堂、老师的状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开展基于教师成长的微课题研究,贴地实践,陪伴教师成长。不但要成为本学科的专家,还要做其他学科的内行。</h3><h3> 在新基础前行的道路上,我们的教研组就是教育改革最有希望的动力源,相信每一个老师都是可以依靠的人,每个老师既是自我发展的自觉责任人,又是他人发展的合作者,因势而变,因变而新,立己达人。把我们的教研组建设成为“希望之家” “合作之家” “专业之家”!</h3> <h3>一年秋意浓, </h3><h3>桂香沁心脾。</h3><h3>一群人,</h3><h3>一件事, </h3><h3> 一场变革。</h3><h3>相约常州 , </h3><h3>遇见美好。</h3><h3>遇见你之前, </h3><h3>我千挑万选。 </h3><h3>遇见你之后, </h3><h3>我钟情不变。</h3><h3><br></h3><h3><br></h3><h3>策划创意:赵延萍 张会利</h3><h3>文字编辑:张琼瑶 李林芝 闫志军</h3><h3>图片编辑:戚琰玮 张树军</h3><h3>美篇审核:李莉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