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萍水相逢

<h3>《小学英语教学多元评价方式的研究》阶段总结 一、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世界基础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书认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性环节是考试制度改革。一直以来,在学生评价上,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而忽视发展性功能,过分重视终结性评价而忽视过程性评价,过多注重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过多注重纸笔测试,轻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有重教师“评判”、轻学生参与等一系列问题都充分说明了一个现状:评价学生的方式需要改变。不论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还是课程改革,如果不改变目前中小学的测评体系,都有可能使倡导者的希望落空。所以我们英语组一年前参与了广西区级课题研究:英语教学中课堂评价的研究。 二、研究的内容。 本学期,我们研究的内容是:通过多元化评价,提高课堂效率。 三、具体做法。 1.明确目标,加强理论学习。 由于上学期我们组已申请到了课题,所以在寒假其间,我组成员就自觉学习了相关的评价理论书籍。在开学初,我们各自拿出自己在学习中感悟最深的评价理论与组员们相互交流,做到每次交流都有中心发言人和记录。通过学习理论,我们对评价的研究有了基础,组员们的理论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走出去,请进来”,让眼界更开阔,让研究更有实效。 自古以来,“闭门造车”总不会有进步的!同样如果我们搞研究不向他人学习、不听取别人意见,同样会落得“井底之蛙”之嫌。所以这一个学期,我们组织组员到别的学校,观摩别人的课堂评价。并与兄弟学校的老师交流,共同探讨评价的方式方法。当我们开展活动时,也请别的学校的同行们前来听课并提出宝贵意见。通过这种“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我们的眼界开阔了,我们的研究更富实效了! 3.广泛调查,更加明确评价方向. 为了更加明确”评价”在学生和老师们心目中的作用和地位,我组经研究讨论制作了两张调查表,就评价在师生中展开了广泛调查.从收集的结果来看,学生和老师们都是很重视评价的,从中我们还了解到学生们喜欢的评价方式和上课的形式,其他学科老师常采用的评价方法,从而为我们的评价研究明确了方向.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评价”落到实处。 在理论学习,与兄弟学校交流及对师生进行问卷调查之后,我将本学期研究的主题进一步细化,在每个月的课堂教学中或是月轮流课中,我们对自己的小课题进行反复实验,边实验边总结。力争将“评价”落到实出。 四、研究的成果 1.通过多元评价,规范英语课堂常规。 课标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然而,在每次英语课后,我们总会有些许遗憾,为了合作、为了小组活动、或互评或自评等等……学生们常有争执,有时意见纷纷,课堂难免出现乱、吵等现象,甚至会失控!所以规范课堂常规很有必要。因而我们就尝试通过评价来达到规范课堂常规的目的。做法如下: 1)通过评价课堂纪律,让学生学会上课遵守规则,如:不讲小话、不搞小动作等。 2)通过评价课前准备,让学生明确上英语课的要求,二道铃响时,应做好课前准备,并在上课的过程中,遵守老师的规定,如:桌面只放文具和英语书,上课时,没有老师的口令,不许翻书和动其它东西。 3)利用评价,表扬团结、协作、谦让的小组,让学生在互评、自评、合作中,做到中肯,不争吵。 4)利用评价,表扬规范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鼓励积极的学生,让他们做到不抢答。 5)通过评价认真倾听老师和同学的话语的学生,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比如:每次活动,都要求学生认真听别人说英语,给注意倾听的学生加红旗或奖励标志,如有开小差或讲小话的学生可记上惩罚性的标志。慢慢的,养成学生倾听他人的好习惯。 2.通过多元评价,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分数不再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在整个语言实践过程活动中的参与热情、独创性、各方面的才华的展现远比考试分数或“正确答案”更重要。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关注和激励的,教师的爱和关心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积极情感,能使学生产生更多的自我肯定,进而转化为受教育的内部动力。作为教师,我们应抓住一切契机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肯定的评价,学生们就会作出积极的反应。这样,教与学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新英语课标里提出,小学英语的评价应多种多样,除了笔头考试外,还应采用多种评价方式:课堂内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课内外作业的评价等。在课堂教学中,它倡导评价主体的多样性: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参与程度、合作精神、书面作业、口头表达(朗读、演讲)等。评价的方法也可变化不定,避免学生习以为常,丧失兴趣。比如变化奖励机制,会让学生学而不腻。在教学中,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评价语言或同一种评价方式,学生们会感觉很单一,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在课堂上经常变化评价用语,如:You are very clever! /Well done./ Good job./…等等。在选用奖励或评价方式时,第一学期,我们会采用的是夺红旗的方式;第二学期,则采用夺水果标志的方式。再往后,我们会利用每次新课文中出现的相关物体或更新颖的标志进行奖励。通过变化评价方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会一直很高。 3.通过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的建立非常重要,因为自信心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是积极的自我评价的主观体验。从皮格马利翁效应来看,自信心的形成是经过他人的积极评价加上自己的个人成功体验而达成的。为了达到这一点,我们采用开放式评价。开放式评价包括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学生小组评价和学生自我评价。在内容上要广泛,包括课堂上的表现,如: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的活动、是否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自己是否踊跃发言等方面。另外,还包括小组活动情况、两人对话情况、听写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测验情况。这些主要属于教师、小组及自我评价之列;而家长的评价包括,如:在家听录音的情况,朗读英语的情况,完成各项口头或笔头作业的情况,编演课文内容情况及从不同途径学习英语课外知识的情况。 评价学生所起的是激励与促进作用,让不同潜质的学生能通过评价看到自己的优点,培养自己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培养一种团结向上的协调精神,同学之间只有在协调的氛围中才能获得小组评价的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是一种快乐与渴望中学习,渴望与同学之间的竞争,因为开放性的评价可以是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师和学生可将英语的学习评价延伸置课堂内外,以此来不断地激励学生的进步。 通过多元评价为主,唤起自信心;师生互评,产生自信心;教会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发展自信心;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家校互相评价,激励自信心。 4.利用评价,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学习语言就是为了交流。小学阶段,英语能力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这四会的能力。 英语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并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实现从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也就是说,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常常利用评价这一有效手段来激励学生,促进其英语能力的发展。比如: 在训练学生“听”时,我们先用红旗等激励评价方式,表扬安静认真听的孩子,再以同样的方式鼓励听懂的学生;在布置学生回家的“听读”作业时,让学生自己给已完成任务的自己在课题旁记下红旗等评价标志;而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也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口头交流的能力。所以,教师要大力倡导学生用所学过的英语进行日常交流。为了排除学生初说英语的别扭与羞涩感,教师可以热情地声音,亲切的目光,鼓励的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肯定评价方式,先用英语与学生打招呼、交流。学生在教师所提供的氛围内,那种别扭与羞涩大大降低,说起英语来就自然得多。在“读”这一方面,我们也是利用评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训练,有时,我们将师评、互评、自评等多元评价相结合,鼓励学生大声朗读和表演课文。比如: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很喜欢把单一的教师评价变为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相结合,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学习,反映学生的个性;在评价的标准上,它既有以课程目标为参照的统一标准,又有以学生的纵向发展水平为参照的个人标准。二者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共同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在评价上实现多元化。而在“写”这一能力的培养上,我们更注重书面批语的评价方式,如给写得好的孩子用上:“Good!”“Very good!”的评语,学生们会更喜欢、更努力! 通过以上四方面的训练,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就会大有提高!<br></h3> <h3>运用鼓励性用语进行评价!</h3> <h3>刚开始制作思维导图,学生不太会,我就用加油,你会做得更好这样的评价,并给了一颗较小的★。</h3> <h3>对导图还不太懂,我也给了建设性评价。</h3> <h3>当孩子的导图有进步了,就给了一颗大★。</h3> <h3>学生对星级评价很喜欢!</h3> <h3>在星级评价的基础上,积攒足够数量的星星后可以发个小奖状!</h3> <h3>得到奖状的同学很开心!</h3> <h3>进阶性评价很有实用性,学生很喜欢!</h3>

评价

学生

英语

学习

课堂

自信心

我们

教师

方式

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