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行—丹麦(1)

四贝儿

<h3>  经过11个小时的航行,8月4日早7点邮轮抵达丹麦,驱车2小时到建于公元500年仅次于哥本哈根的第二大城市—奥胡斯。</h3> <h3>  首先进入视线的是奥胡斯综合艺术博物馆。</h3> <h3>  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座建筑艺术,外方内圆。</h3> <h3>  馆内藏画。</h3> <h3>  马赛克粘贴画。</h3> <h3>  雕塑。</h3> <h3>  一对男女被天降钢琴击中,不知作者触动了哪根神经?创作出这般作品。</h3> <h3>  摄影和绘画结合,新颖的艺术手法。</h3> <h3>  最精彩的是一件立于馆顶的艺术品,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巨大玻璃环像横空出世的彩虹,像炫目耀眼的皇冠。</h3> <h3>  彩环里的世界。</h3> <h3>  举起相机借助右侧玻璃墙我也一试身手,看看效果确实不凡。</h3> <h3>  俯视全城。</h3> <h3>  古罗马风格的奥胡斯大教堂是欧洲纵深最长的教堂(93米)。</h3> <h3>  艺术气息无处不在。</h3> <h3>  历届主教像。</h3> <h3>  市内建筑。</h3> <h3>  皇家酒店前蓬廊雕塑。</h3> <h3>  1914年丹麦建了世界第一个建筑文化露天博物馆,所有建筑是从各地精心挑选,在保持原貌基础上迁移过来的(包括住宅、商店、工厂和手工作坊等)。</h3> <h3>  植物公园。</h3> <h3>  花卉大棚。</h3> <h3>  一群年轻姑娘把纸带缠绕身上,大概在尝试创作行为艺术。</h3> <h3>  8月5日比隆小城。小城之所以吸人眼球是因为这里有著名的乐高游乐园。</h3><h3> 乐高积木发明者老克里斯蒂森是位手艺精湛的木匠,年轻时热衷制作玩具,后与儿子研发出拼插积木(先木制后塑料),让孩子们用不同构思采用不同组合构建出变幻的不同世界,由此扭转了制作传统玩具的颓势,生意开始风生水起。1932年乐高公司在比隆创立,1934年其产品以乐高命名,1954年合法注册,现在有孩子的家庭几乎都能看到一面凸粒一面凹孔的乐高积木玩具。</h3> <h3>  乐高游乐园是以乐高积木为主题的公园,乐高公司还在比隆投资建了个小型飞机场,方便各地游客前来娱乐。</h3> <h3>  说比隆靠乐园经济一点不假,原本冷冷清清的街道在走近游乐园方圆不到一公里时,不知从哪里突然冒出成群结队的人,大多是长辈带着孩子在这里集结,从孩子们的欢蹦乱跳就能看出他们是多么喜欢这里。</h3> <h3>  </h3> <h3>  姐俩想设计个什么?</h3> <h3>  孩子们收获满满载乐而归。</h3> <h3>  女儿老伴和外孙女从早8点进入乐园,到晚6点净园时才看到孩子们意犹未尽地走出来,我们在附近的咖啡店足足等了两小时。</h3> <h3>  利用空档,小赵带我和老聂夫妇去参观一家农场博物馆。</h3> <h3>  丹麦重视风力发电,一路上风车矩阵随处可见。</h3> <h3>  农场博物馆。</h3> <h3>  拖拉机、马拉车,多么熟悉的身影。</h3> <h3>  大田劳作的场景让人心动,仿佛时空穿越又回到自己的年轻时代,北大荒的沃土气息迎面而来,顿时唤醒了骨子里久违的乡土情结。</h3> <h3>  这是一片牧草,握一把欧式镰刀提腰弓背扎好马步,手到之处牧草应声而倒,但时过境迁,我这个农夫还是稍显笨拙。</h3> <h3>  工作人员大多是上了岁数的老人,一身旧时乡下村民村妇打扮,强化了现场的入境感。</h3> <h3>  机械作业。</h3> <h3>  壮硕的欧洲马蹄子有海碗大。</h3> <h3>  该出力了,上套架辕拉车。</h3> <h3>  满载收获。</h3> <h3>  场院作业。牧草经机械吞吐自动切成方正的料捆,牲畜的储存饲料可以入库了。</h3> <h3>  农机库。</h3> <h3>  维修间。</h3> <h3>  农场饲养的牛羊。</h3><h3> 一切都显得那样熟悉亲近。</h3> <h3>  纺车吱吱响,圆盘悠悠转,纤手捻线毛,游客艺不凡。</h3> <h3>  在北欧种植牧草好像比种植粮食用地还多,我们在时正是收获季节,金黄的草捆似列队的士兵整齐地站在大田中。</h3> <h3>  一湾玉带流过村庄,风摇芦苇沙沙作响,少年骑行乡路之上,自成一派田园风光。</h3><h3> 今天是北欧旅行印象深刻的一天。</h3> <h3>  下榻的酒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