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视导助力 促教研成长——现代中学东校区道德与法治教研组教研记

寿光现代明德学校 陈坤

<h3>  本周的教研非常幸运,恰逢一年一度的教学视导活动来到我校,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借市导的"东风"如期展开。本年度的视导活动由王校长的汇报开始,半个小时的汇报展现了我校建校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一张张图片一组组数据一个个平凡而又动人的故事将我们年度工作展现的淋漓尽致,相信每一位在场的老师都会为身为其中一员、能为学校发展做一份贡献而感到幸福!</h3> <h3>  王校长的汇报结束后,我们在韩校长的带领下跟随局领导一起来到教学楼二楼连廊听取专家对我校常规工作的指导。</h3> <h3>  小小连廊整齐堆满了我们的工作成果,这里有学生日常的学习积累,也有教师教书育人智慧的结晶。张庆杰主任对我们学科的常规性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对我们下一步的常规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这些建议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h3> <h3>  "努力锤炼教研力,携手同行共成长"绝不是一句口号,这本书里记录了我们日常教研收获的点点滴滴,还有老师们用朴实的文笔记录的所感所悟!</h3> <h3>  在学校,这几个90后的姑娘是我们道法道法教研组的支柱力量。入职一年来通过各种我们组织的密集的教研活动和外出学习,得以迅速成长,学校这一平台也成为她们成长的助力。年轻的她们勤于反思,善于钻研,课堂表现日趋成熟。</h3> <h3>  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我们进行了思维导图制作比赛,大家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在构建知识框架的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加以装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知识整理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主角。</h3> <h3>  这是我们一直坚持的"小课堂大社会"时政课堂活动,将时事热点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道德与法治课的重要补充。丰富的时政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的学生点评虽然稚嫩,但视角绝对开阔!</h3> <h3>  还有以道德与法治科为基础,基于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和中小学德育工作所开发的校本课程《润德笃行》,将德育工作撒满在学校的角角落落。</h3> <h3>  在本次视导中,代表道法学科出课的是入职两个月的吴晓月老师,授课内容为七年级上册《学习新天地》复习课。</h3> <h3>  晓月老师仪态大方,与学生交流亲切,将7年级孩子活泼特点运用到小组讨论中,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复习效果高效。但也因教学经验不足,些许细节处理不到位,课后也进行了深刻的反思。</h3> <h3>  课后,针对晓月老师的复习课,在张主任的带领下我校道法教研组进行了积极的教研,从分纬度的观课感受说到每个人的对复习课的感悟,而张主任也针对复习课给予我们充分的指导,小到导学案标点符号的使用、三维目标的规范写法,大到复习课的探究环节设定,让我们对复习课有了崭新的认识。</h3><h3> 在张主任指导的基础上,大家根据本次复习课教研的收获和所得进行了总结和反思。</h3> <h3>  在大家的集体教研下,结合我校"导引体验式"的课堂授课模式,针对本学科特点,联系张主任的指导,我们从实际出发,制定我科针对复习课的几点看法:</h3><h3> 一、导课。在导课环节,为了学生刚好复习知识,导入课时最好不要一开始就用构建知识框架的形式,可以我们周围发生的时事新闻或者选用与本课联系密切的相关材料和内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热情。</h3><h3> 二、提升环节。这一部分是复习课的重点,也是知识的落脚点。要注意两个问题:①材料的整合。本环节需要深挖教材,不能简单地知识堆积,应该对课本知识进行整合,深挖知识点,从而可以达到锻炼提升的作用;②材料和案例的选用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切合题意且有深度。 针对材料进行探究,在探究的同时复习知识,学生可以列举重点知识,并重点知识进行复习。本环节可设置三个左右的活动环节。在探究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行小组讨论,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时3-4分钟为宜。讨论结束可派小组代表发言。</h3><h3> 注意的一点是,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关键字词的运用,帮助学生做知识梳理。本环节结束后学生需要生成本复习课的知识架构,学生展示后可再展现教师准备好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捋清知识脉络,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清晰。</h3><h3> 三、知识运用环节。通过上一环节的训练,学生知识体系架构完成后,本环节需要设置有针对性的训练,三个左右,注意材料的选用要系统,能充分体现本复习课的要点。帮助学生做知识能力提升。材料的设问要求难度适中,力求有所创新,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提问内容时多花心思,摆脱思维定式,从多角度、多方面设计问题,在解析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说,让学生争辩。选择题讲解时要标记重点词,让学生知道答案怎么分析出来的,同时也要养成学生做题勾画的好习惯。材料分析题,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分析,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分析,进行做题思路的指导。不论是选择题还是分析材料题不单单是对知识的回顾和应用,还不能忽视题型的指导。</h3><h3> 四、收获天地。在复习课的最后一定要让学生谈收获,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重点关注学生要学会怎样做,将道德与法治知识落实到情感、态度、价值观中。</h3><h3> &nbsp;尤其是张主任强调的复习课不可或缺的四点:一、教材的把握一定要深厚,教师的知识一定要深厚,要对材料进行整合。二、一定要有学生对知识体系的建构。三、一定要有专项题型的训练和不同题型解题思路的指导。四、一定要有学生自己谈本课的收获和感悟。</h3><h3>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复习课要求老师对知识的容纳量比新授课更大,对课本的掌握要更加熟悉。教师对课题的知识点要融厚要足,要能做到张口就来,尤其是对有关本节课的课外知识,一定要准备充分。只有这样,在追问的时候才能体现教师的知识储备。张主任还告诉我们要想让道德与法治课的成绩提高的秘诀,就是要让学生喜欢你,要用心"煽动"学生,让学生真正喜欢我们的学科!&nbsp;</h3> <h3>  最后,让大家看一看我们关注社会发展关心时事新闻的小公民们,稚嫩的笔迹掩饰不了一颗探索社会的心!</h3> <h3>   未来来自现在,现在来自过去。每一个奋斗的过去都值得珍惜,每一个努力的现在都值得拥有,每一个可期的未来都值得期待!</h3><h3> 一路奔跑在学习路上的人,感恩有可爱的你们!</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