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杂志2018年第10期“书画名家栏目”刊登:胸怀大爱的女画家—宋亚平

美友3152911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胸怀大爱的女画家——宋亚平》</b></font><br></h1> <h3>作者:宁文英</h3> <h3>她是一位戊戌变法志士的后裔。 她是六代书画世家的传承者。 她是誉满三秦的金碧重彩山水女画家。 她更是一位胸怀大爱,致力于少儿书画公益事业的全国三八红旗手! 她,就是宋亚平,一位永远光鲜而有着非凡故事的女人…… &nbsp;</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秉承家传 师祖而不泥祖</font></b></h3> <h3>时光回落到清朝末年,陕西礼泉有一大户人家,名叫宋重封,为人疏财仗义,且喜诗文,弄书画,耕读传家,特别是宋氏书画延承至今已有六代之多。分别是:宋重封、宋伯鲁、宋福昌、宋曾诒、宋亚平、宋郭莲。其中宋伯鲁、宋亚平成就尤为斐然,工笔画家宋郭莲后来居上。 宋伯鲁(1853-1932)字芝栋、芝田,亦署芝纯,号竹心行一,自幼得父教诲,又拜名师,敏而好学,光绪十一年中举,翌年成进士,为朝廷谏官,获得直接向皇帝上疏奏事的政治地位。“戊戌变法”时,挺身保荐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志士,是陕西非常出色的名士,亦是饮誉海内外的书画大师,其诗文也有很深的造诣,著作达20余种。 宋亚平,天资聪颖,活泼灵动,爱好广泛,唱歌、跳舞、诗文、书画,包括交际,样样擅长。她8岁时,尽管其父宋曾诒因画给家庭生活带来了难以维计的重创,但是,囿于对艺术根深蒂固的信仰,对家脉传承的强烈责任感,最终使宋曾诒战胜了恐惧,他毅然选中了艺术天分极高的小女儿宋亚平,当做第五代书画继承人进行培养。 为了打好基础,父亲逼着宋亚平练就扎实的手上功夫,让她从书法开始,逐渐磨练用笔的娴熟。当时拮据的家境,为了省下纸钱,宋亚平把字写在石台和玻璃上。每天一篇大字、一篇小字、一幅画。尺幅虽小,但对于童年时期活泼好动的宋亚平来说,并不知晓严父的良苦用心,只是感到巨大的压力。 1982年,从没有在外拜师经历的22岁的宋亚平,进入长安书画社工作。在这里,她接触到了和家传不一样的新鲜画风和技法。也正是这些不一样,倒是激发了宋亚平探索艺术的兴趣,她开始收拢了贪玩的心,一头扎进了艺术的世界…… 自幼接受了家传画风的熏陶,现在书画社又汲取名家大师的创作精华,年轻的宋亚平,还爱上了油画和摄影,如此一来,悟性极高的宋亚平就博采众长,从她的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宋氏历代传承的线条风骨,可以看到何海霞、看到张大千,看到西洋画,更能看到宋亚平自己。<br></h3> <h3>“不亮就不是我!” 众所周知,宋亚平的画是以豪华典丽的金碧重彩山水见长。纵观宋亚平所有山水画作,除了立意、造型、意境的迥异外,总体的感觉几乎都是金碧辉煌、豪华惊艳、呼之欲出的富贵文化的表现,无不使观者心灵受到震撼! 世间万事皆有缘。宋亚平这种富贵文化的创作风格,究其原因,不无一些主客观因素存在。主观上,与她百年显赫家世以及身体里流淌着先贤祖上的血脉相暗合;客观上,以“金碧辉煌”青绿山水讴歌盛世,和女画家对现今时代的感受有某种相通。更重要的是,与画家乐观、阳光、笑对一切的处世态度相一致。正如宋亚平对自己画作的评价:“不亮就不是我!”她说,自己的心灵是阳光的,即使有黑暗的地方,用阳光去照耀它,也会变得明亮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经过半个多世纪在艺术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爬涉,数不清的参展,数不清的获奖,多部个人画册的出版,多次个人画展的举办甚至展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国,众多的海内外不同肤色的粉丝,诸多作品被陕西师范大学、人民大会堂、澳洲美术馆等海内外单位及友人所收藏……如今的宋亚平,亦然成为三秦画坛一颗耀眼的明星! &nbsp;<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font color="#ed2308">致力于少儿美术公益事业</font></b></h3> <h3>在当下,社会往往对艺术家过于宽容,似乎只要艺术高超,其它一切问题都不算问题。然而,宋亚平认为,艺术家在人民心目中不应当只是艺术的化身,更应该成为道德的化身,社会的楷模! 她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 “我们陕西是中国文化集大成的地方,作为世家子弟,百年家风在我心中持续绵荡,我想我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个时代的背景下,做些事情。”做什么事情呢?担任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同时兼任少儿艺委会主任的宋亚平决定,尽自己最大努力,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在少儿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无论他们长大了成为科学家、艺术家还是公务员、教师、职员,美术中所蕴含的情感、审美、诗意,都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愿望有了,可是,第一把火从哪里烧起呢? “大人们有这个节、那个节,我们能不能给孩子们也办一个与美术有关的节日?一个国际少儿美术节。”宋亚平提出了自己构思已久的设想。也许是构想太过大胆,有同事认为少儿美术是“琐碎、出力不讨好”的事,“国际少儿美术节也不是一点钱就能办到的事。” “钱我去跑。”宋亚平爽快地说。 可真正化起缘来,并不是她想象的那么简单。那段时间,宋亚平成天出出进进,要么找企业捐助,要么用自己的画换钱。身为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的知名画家,本是抱着金饭碗受人追捧的,如今却要一个企业一个企业的去化缘。“我都成祥林嫂了”,宋亚平说,“现在有些企业家见了我就躲,知道我又为美术节的事找他要钱来了。”也有机构提出希望合作,但当对方问到每个孩子收多少钱时,宋亚平很坚定地回复道,“我们的美术节是完全公益的,怎么会收钱?”大家随之不欢而散……<br></h3> <h3>钱来之不易,管理当然也不能出纰漏。宋亚平说,“化来的缘”都会打入指定的基金会,所有的支出再由基金会拨付。 组织活动的钱有了,可是,没有办公场所,怎么办?她就把自己姐姐家一套空着的两居室借来用。 办公场所有了,跑业务还需要人手帮忙啊,没人又怎么办?宋亚平急中生智,来了个“全家总动员”!“去哪都是开自己家的车,平时我就是司机。我忙不开时就用家里人当司机。什么时候需要人手了,家里人谁有时间谁帮忙。甚至有时候来家里作客的亲戚、朋友也要一起上。”宋亚平非常感谢姐姐、丈夫、儿子和家人们对她的理解和支持!这里,让我们又一次见证了宋氏家族孝道与大爱家风的真情诠释! “无论有多大的困难,我都会坚持到底!”胸怀大爱的宋亚平,在筹备公益少儿艺术节处于最低谷最无助最艰难的时候,总是这样自己给自己打气!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周密筹划和紧张准备,期间她遭遇了多少白眼、经历了多少不眠之夜、跑断了几双鞋根,在这里自不必细说。只说2013年6月1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委会、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文化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美术馆承办的,“首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在西安古城墙上启动。航拍记录下了,在象征着西安十三朝古都悠久历史与文化地标性建筑—古城墙之上,上万名儿童共绘一幅画,2000名志愿者在旁边守卫的场面,非常壮观与震撼。而孩子们绘制的长达8.2公里的长卷也成功申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在西安大明宫遗址公园举行。美术节还特别邀请了云贵边远山区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在西安就读的外国中小学学生代表,以及优秀残障学生代表参加开幕式和现场活动。 2017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一带一路 — 第三届中国·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在古都西安白鹿原·白鹿仓上盛大启幕。本届少儿美术节紧密结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主题,吸引了来自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少儿美术师生参加,借助绚烂而独特少儿艺术的语言,架起少年儿童国际交流和少儿美术教师交流、合作的桥梁,让少儿艺术、素质教育的广泛交流、相互学习真正融入各个国家。 连续三届美术节的主题都是“放飞心灵,成就未来”!内容非常丰富,除了现场绘画,还包括大师与少儿对画、对话、关注弱势儿童扶贫讲学等十几项活动。每一届都历时达半年之久,有数十万人直接参与。<br></h3> <h3>在参加了美术节的相关活动后,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艺术委员会主任尹少淳感慨地说:“不愧是千年古都,文化底蕴深厚,只有西安能担当得起这么大的少儿美术群体活动。愿西安国际少儿美术节薪火相传,不断地延续下去。” 国际美术节成功了,少儿美术俨然成为了美协工作新的亮点!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就在第二、第三界国际少儿美术节的间隙,即红军长征七十周年的2016年,为积极响应并践行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宋亚平率先携着“全国少儿美术优秀作品”,并联络一批美术家、少儿美术教育专家,历时半年时间,行程数万公里,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深入西藏、内蒙古、云南等十三个边远贫困地区,进行十五场巡展和义务培训讲座活动,为十余万少数民族孩子、留守儿童、老师和家长送去了优秀的精神食粮。每到一地,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副主席都会专程发来贺信,他们被称为“一群创造奇迹的人”,整个巡展活动被中国美术家协会赞誉为“一场中国少儿美术的新长征”!<br></h3><h3>&nbsp;</h3> <h3>八年来,宋亚平带领的少儿美术团队,每年都承担和举办着十几项国家级和各类少儿公益美术活动,让数百万的孩子、老师和家长从中受益。 “如果我们对待每一个孩子,都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相信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宋亚平不无感慨的说。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198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著名歌唱家韦唯深情演唱的这首洋溢着人间最美的温情歌曲,曾经扣动了多少国人的心弦。如今再次聆听起来,依然使人为之动容,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是啊,仁心大爱,这种世界上最珍贵、最美好的悲悯情怀,怎能不温暖着感动着人们的心扉? 只是宋亚平的书画粉丝们担心的问她,投身少儿美术公益事业的同时,是否会对自己的创作造成影响?宋亚平听后爽快地回答:非但不会影响,反而是对创作的洗礼和提高,因为净化了灵魂! 那么,就让我们衷心祝愿爱心画家宋亚平女士艺术之树常青,预祝她进一步扶持留守儿童以及智障儿童的梦想能够早日实现! &nbsp; (完)</h3><h3>&nbsp;(本文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 &nbsp;<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