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目标教学,培育核心素养——滨海九小参加“2018全国目标教学研讨会”

庄子

<h3>  10月26日,当海口还在经历着“秋老虎”的炎热,在北国山东已是秋风萧瑟,寒气袭人。我们四人:吴伟明、王庄志、吴小娜、吴德秀四人经历早上四点出发,历经6个多小时的飞机,三个小时的汽车,终于与下午六点钟到达活动地点山东烟台的莱州市。</h3> <h3> 27日,大会在莱州双语学校正式拉开序幕。</h3> <h3> 强光峰老师的主持会议开幕式。</h3> <h3> 莱州市副市长李亚林等领导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辞。</h3> <h3> 简短的开幕式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个主题报告:由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主讲的《差异教育探索与实践》。</h3> <h3><font color="#010101">  管院长介绍:这一课题实验从</font><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justify;">1</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justify;">996 开始,研究至今历经22 年,创造性地提出了“因学定教”</span><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text-align: justify;">的核心主张,研究提炼出了学情调研、课例编制、课堂观察和教后说课四项核心技术,逐步构建起独特且相对完整的话语体系,为一般学校、一般教师在一般条件下面对一般学生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关系提供了现实的路径参照。</span></h3> <h3>管院长的报告从差异教育的研究源起、探索历程、核心成果、学术影响、感恩求索这五个方面展开。在管院长的报告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教育的对象就是学生,育人的指向性,让我们在课堂上应该以学生的差异性选择最好的方式,确立适合的教学目标,因人定教,因学定教。<br></h3> <h3>  第二个报告是莱州双语学校赵福庆校长带来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合作达标教学研究》</h3> <h3>  赵校长的报告分为五个部分: 1、对核心素养的认识。 2、从“合作学习”到“学习共同体”的建构。 3、对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对比研究。 4、学习理论流派的借鉴应用。 5、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研究。<br></h3><p style="line-height: 3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style="" color="#010101"> 赵校长还介绍了莱州双语学校“合作达标”教学研究成果:该研究将目标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高度融合,提出了与核心素养紧密相关的课堂教学三大能力,即学科能力、社会能力和自主能力</font><font style=""><font color="#010101" style="">。</font></font></h3> <h3>  上午的报告更多的是理论与经验的分享,下午会议组提供了“新授课、复习课、反馈矫正课、科学探究课、写作指导课、读书交流会”六种课程类型,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采用“课堂教学+专家评课+现场互动”的方式进行。<br></h3> <h3>  我校吴小娜老师的《七巧板》属于科学探究课,被安排在6号听课教室进行。</h3> <h3> 早上吴老师利用十分钟试课件并接触学生。</h3> <h3> 下午2:50,吴老师和二(10)班的孩子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开始了。</h3> <h3>  吴老师的教学设计分4个环节: 1.介绍七巧板的来历 2.用七巧板拼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和生活中的图案 3.用七巧板编故事 4.拓展七巧板在生活中的应用<br></h3><h3> 吴老师的教学流程非常清晰、流畅;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不仅抑扬顿挫,还很有亲和力。整堂课中,孩子们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不仅能拼出非常形象的图案,还能编出特别精彩的故事,让评委和参会老师们不时给予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太了不起了!<br></h3> <h3>  在吴老师的课堂中,孩子多专注呀,操作多认真呀!</h3> <h3> 由于这些展示课都是同时进行,我们只能再选择两节数学课听。这一节是莱州市文昌小学唐福玲老师执教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复习课。</h3><h3> 唐老师课前就让孩子自己制作了知识的回顾概括图表等,通过展示学生的思维导图等去沟通知识之间的没在联系,进一步对比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公式,加深理解了正方体也是特殊的长方体,并进一步理解柱体的体积公式,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h3> <h3>  这一节是泰安市第一实验学校的刘朋朋执教的《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语言风趣幽默,尊重学生。整节课引导孩子经历问题、举例、研究、总结的研究问题的过程。当然,我觉得刘老师也忽略了为什么产生分数这一重要问题的体验。</h3> <h3><font color="#010101">  10月28日的活动则安排了内容丰富的讲座。</font>第一位为我们作报告的是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的崔允漷教授,报告的题目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在近两小时的报告中,崔教授重点谈了三个问题:</h3><div style="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p style=""><font color="#010101">  1、何为学科核心素养?</font></h3><div style=""><p style=""><font color="#010101"> 2、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font></h3><p style=""><font color="#010101"> 3、建构一种新的评价。</font></h3></div></div> <h3>  崔教授风趣幽默,妙语连珠,他的报告精彩纷呈。下面是几句精彩语录:</h3><h3>1、教与学如卖和买,每个教师都是质量监测员。 2、没有目标的教学犹如女人逛街,课堂教学一定是男同事逛街。 3、不是现在“美发”,就不要“剃头”,而是理发护发二和一,这是一种升级。 4、医生和教师的区别在哪里,医生重证据,所以更专业。 5、教师教学一日三省:今天你引起了谁的学习?促进了谁的学习?维持了谁的学习?<br></h3> <h3> 第二个报告是由章丘四中王晶华老师作的《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项目学习和评价》。<br></h3> <h3>  项目学习是学生致力于问题的探究、写教法日志、列检查清单,进行自我评价,学生在开放式项目中学习,全面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引导者,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共同学习。<br></h3><h3> 王老师用国内国外的项目案例,告诉我们项目是可以做的,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进步。<br></h3> <h3>  下午的课堂论坛从14:00就开始,第一位崔成林老师以饱满的热情从理论和实践的不同角度论述了重建课堂改革的重要性。</h3> <h3><font color="#010101">  李秀伟校长的《以目标为导向的真实情境论》</font>则从知识价值变革、真实情境中创造知识以及时代思维有情境三个方面为我们细说目标的真实情境。</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010101">  生晓玲老师从不同学科的类型,不同目标的教学,让课堂走向真正的合作,而不是流于形式。</font></h3> <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010101"> 苗老师则从①自主探究②明确目标③合作交流④反馈提升⑤达标测评,运用五步探究的方法,确立课堂的生成,点拨学生的成长。</font></span><br></h3> <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 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010101">  第五位为我们作报告的是海阳市凤城街道中心小学的初老师,他依据课程标准、教学设计,观察结果等三个方面为我们明确课程的确立与实施。</font></span><br></h3> <h3>  龙口实验中学的赵校长,他从不同学科的课堂实录中为我们展示出课堂情境的创立。</h3> <h3> 李老师以有趣的小互动开场,让我们了解了什么事是学习共同体?唯有愉快的课堂、有效的评价、合作的探究,才能真正达到学习的共赢。</h3> <h3 style="text-align: justify;"><font color="#010101"> 潍坊市奎文区德润学校的老师,从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三生”理念,深化课堂研究,构建学导课堂。</font></h3> <h3> 最后一位为我们带来报告的是广西柳州的韦老师,她为我们带来了本校的特色——德润课堂。</h3> <h3> 两天充实而繁忙的学习结束了,吴老师也因为在课堂展示评比中表现优秀荣获一等奖!</h3> <h3>  带着累累硕果,让我们再次乘着32年目标教学的东风,扬起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风帆,向着我们崇高的教育理想前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