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b><b>赞</b><b>守备八师</b><b>坦克团》</b></h1><h1><b><br> 铁甲隆隆奔北疆,<br> 雄师飒爽守边防。<br> 白手起家日月赶,<br> 运输营建军魂扬。<br> 点兵沙场磨利剑,<br> 盘马弯弓射豺狼。<br> 打破沙俄称霸梦,<br> 不辱使命喜若狂。</b></h1><h1><b> 作者:赵兴玉</b></h1><h1><b> <br> </b></h1><h3></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一)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 ,为防止苏军从东北地区入侵,<b>1980年10月,奉沈阳军区命令(经中央军委一九八零年十月十五日批准 ),由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第四师为黑龙江省军区守备第八师组建坦克团。<br></b> </font></h1><h3></h3> <h3><b> *下图</b>为刚组建时守备八师坦克团部分人员与原部队(坦克14团)老战友在原坦克13团驻地的合影。前排左起:闫兴洲(团宣传股股长)、姜贵诚(二营教导员)、刘升(团参谋长)、王金(团长)、郭凤(坦克四师车务科副科长)、张长义(二营副营长)、洪德纯(坦克四师司令部参谋)、朱学(坦克四师器材修理科助理员)、董明(二营营长;)后排左起:张国臣(坦克五连副连长)、徐忠联(坦克五连指导员)、蔺肖(坦克五连连长)、李同云(坦克四连连长)、徐宪权(坦克四连指导员)、王振福(坦克四连副连长)、孙维平(坦克四师车务科助理员)。</h3><h3> 图片中调八师坦克团的人员中姜贵诚、张长义、蔺肖、张国臣、李同云、徐宪权、王振福七人均系原职平调。</h3> <h3> <b>*下图</b>为由原坦克14团坦克七连成建制转隶守备八师坦克团编为坦克五连的三位连干部在奔赴佳木斯之前,于坦克13团营区内的合影。</h3> <h3> <b>*下图:</b>军列装载坦克 长途铁路输送 出发地山城镇 目的地佳木斯……</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二)<b>1980年11月2日</b>,参加组建守备八师坦克团的人员由各原部队驻地(辽宁开原、吉林龙山、吉林山城镇等地)奔赴<b>山城镇坦克13团驻地</b>。<b>1980年11月3日守备八师坦克团组建</b>大会在原坦克13团大操场举行,首先由<b>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部</b>首长宣布中央军委和沈阳军区关于组建守备八师坦克团的命令,接着由坦克四师政委宋瑄宣布守备八师坦克团领导班子名单: <b>首任团长由原坦克14团副团长王金担任、首任政委由原坦克13团副政委赵瑞林担任;首任副团长由陈玉清(原坦克四师军务科科长)、张俊才(原坦克15团副参谋长)担任;首任副政委由杨春山(原坦克13团政治处主任)担任 ;首任团参谋长由刘升(原坦克14团二营营长)担任;首任团政治处主任由于宝江(原坦克15团政治处副主任)担任;首任团后勤处处长由景树阁(原坦克13团后勤处军需股股长)担任;首任团技术处处长由谭贵久(原坦克14团技术处副处长)担任。</b>接下来由新任团长王金宣布全团连以上干部任职命令,新任团政委赵瑞林做组建新部队动员讲话。坦克四师赵金明师长和守备八师李副师长等领导分别做了讲话。此后部队开始进行为期一周的政治思想教育(爱边疆艰苦奋斗教育纪律作风整顿教育——如坦克14团驻在城市营区全部是楼房,13团和15团也都是制式营房……)等,同时进行接收武器装备(13团更换59式坦克后的T―34坦克以及其它轻武器和汽车等)……。<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新部队</b>向<b>新驻</b><b>地</b>(黑龙江佳木斯<b>大来</b>)开进……(1980.11)</h3> <h3> <b> *下图:</b>大来坦克团的简易坦克车场(这是1982年的图片。没有等到建制式坦克车库,部队就被裁撤了……)</h3> <h3> <b> *下图</b><b>:</b>部队官兵在简易坦克车场对坦克装备进行检查保养(1982年图片)。</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正文三)</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坦克团机关编有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技术处四大机关</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四大机关部门内设各业务股)。机关人员由原坦克四师和所属各团人员抽调组成。坦克团下编三个坦克营(每营二连制),全团编56辆坦克(每连编8辆,另有团指挥车2辆、营指挥车6辆)。人员由</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原坦克13团的坦克6连和坦克8连编为八师坦克团一营的一连和二连;原坦克14团的坦克5连和坦克7连编为八师坦克团二营的四连和五连;原坦克15团的坦克4连和坦克7连编为八师坦克团三营的七连和八连。</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重装备全部来自原坦克13团更新59式坦克后所淘汰下来的苏T-34坦克。坦克团所辖各直属分队由原坦克四师师直和所属各坦克团团直分队抽调人员组成,编有通信连、特务连、装甲步兵连、修理连、运输连。</span></h1><h1> </h1><p><br></p> <h3> <b> *下图:</b>团技术干部参加省军区装甲兵处组织的业务培训班</h3> <h3> <b> *</b><b>下图:</b>接受沈阳军区装甲兵组织的装备管理检查考核(时间为1982年6月)这是军区装甲兵撤编前(1982年12月沈阳军区装甲兵撤消,原所属的坦克三、四、五师分别转隶给39军、16军、40军,并降格为军区司令部下属的装甲兵部。从此装甲兵作为一个独立兵种被取消了)对<b>队属装甲兵部队</b>进行的最后一次装备检查。在这次装备管理检查考核中,我团的<b>坦克五连等连队被军区装甲兵授予“装备管理先进单位”</b>荣誉称号。</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四)<b>1980年11月15日</b>,<b>新组建的守备八师坦克团全体人员携装备乘军列分梯队离开山城镇,于次日(1980.11.16)先后到达佳木斯火车站,坦克分队履带行军(直属分队乘汽车)至佳木斯市郊区大来公社。</b>由于没有营房,全团以营连为单位分住到大来公社下属各大队(村)的老百姓民房,团机关则在大来公社所在地分住各老百姓民房。<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b>团技术处车务股股长与他的钢铁“战友们”……(1984年)</h3> <h3> <b>*下图:</b>坦克团部分技术专业干部(团技术处及车务股人员、器材修理股人员,团修理连各修理专业干部,各坦克营技术副营长、坦克连技术副连长、坦克连技术员)合影。(1982年)</h3> <h3> <b> *下图</b>为我团干部在佳木斯军分区船舶运输大队送煤船上留影。</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五)1981年4月以后,部队在大来公社驻地东哈佳公路南(松花江南岸)开始进行营房建设施工。<b>1981年10月</b><b>部队</b>由分住在各大队(村)的民房<b>迁移到营区内简易平房</b>集中居住。<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b>团技术处干部与各营连技术干部合影留念</h3> <h3> <b>*下图:</b>送老兵复员</h3> <h3> <b> *下图</b>为16军政委(后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职离休)白文仲老首长来坦克团看望当年老部下王金、陈玉清战友并分别与之合影留念。<b>白文仲在坦克独立一团任团政委时,王金为该团坦克三连连长;陈玉清为该团坦克六连连长。</b></h3> <h3> <b> *下图</b>为送张长义副营长等战友转业离队合影留念.</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六)<b>1982年10月部队由简易平房搬入新建宿舍楼。</b>部队继续进行营房建筑施工。<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b>:部队进行坦克射击训练(1984年)</h3> <h3> <b>下图:</b>与师属守备团步兵进行合练(1984年)</h3> <h1><font color="#ed2308"> <b> </b>(正文七)<b>1983年6月坦克团主要领导进行了调整。</b>原团长王金提为守备八师副师长,<b>新任团长由师装甲科科长孙源</b>(坦克团组建时为坦克三营营长)<b>担任</b>;原政委赵瑞林提为齐齐哈尔军分区副政委,<b>新任政委由22团一营教导员李宝田担任</b>;原副团长陈玉清转业离队、副团长张俊才调任师装甲科科长,新任副团长由原团副参谋长董孝仁担任;原副政委杨春山转业离队,新任副政委由原团政治处主任于宝江担任;原团参谋长刘升转业离队;新任参谋长由二营营长董明担任;新任政治处主任由一营副教导员赵荣担任。该<b>年度部队进入半施工半训练状态。<br></b> </font></h1><h3></h3> <h3> <b> *下图</b>为坦克通过障碍物驾驶训练情景。(1983年)</h3> <h3> <b> *下图</b>为坦克四连接受省军区战备检验拉动训练的情景.前排右一为该连连长李同云战友(1983年)</h3> <h3> *下图为1983年夏守备八师领导在坦克团驾驶训练场指导坦克五连训练。由左至右为孙元(坦克团团长)、赵益华(师长)、董明(团参谋长)、孙本友(师政委)、姜贵诚(二营教导员)、代新云(坦克五连连长)。</h3> <h3> <b> *下图</b>:训练场上留个影</h3> <h3><b> *下图</b>:坦克三大专业(通讯、射击、驾驶)综合训练结束, 干部战士合影留念。</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八)1984年部队由营房建筑施工进入军事全训状态,部队管理进入正规化。<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b>:蛟河开原佳木斯 白山黑水留足迹 并肩战斗老战友 转战东北结友谊 </h3> <h3> <b> *下图</b>:坦克团车务股股长在坦克车场技术检查站</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九)<b>1985年10月</b>,随着我军大裁军减员,由坦克四师组建的<b>守备八师坦克团被撤编</b>,<b>缩编为师直属坦克营</b>。原坦克团一连(原13团坦克6连)为师属坦克营一连、原坦克团五连(原坦克14团坦克7连)为师属坦克营二连、原坦克团七连(原坦克15团坦克4连)为师属坦克营三连,同时组建坦克营修理所。师属<b>坦</b><b>克营首任营长梁继文</b>(原坦克三营营长)、<b>首</b><b>任教导员朱子田</b>(原坦克一营教导员)、<b>首任</b><b>副营长王振福</b>(原坦克团三营副营长)。<br> 1985年10月,守备八师坦克团被解散后,<b>原一营二连</b>(原坦克13团的坦克8连)、<b>二营四连</b>(原坦克14团的坦克5连)、<b>三营八连</b>(原坦克15团的坦克7连)被成建制<b>转隶到23集团军坦克旅</b>,编为该旅地炮营的一、二、三连(2003年10月23集团军装甲旅缩编为69师装甲团后,这三个连的去向不明)。<br> </font></h1><h3></h3> <h3> <b> *下图</b>:团车务股长和车务股助理员在营区(1984年)</h3> <p> <b> *下图</b>:任职八年的老教导员(右)和他的两个搭档营长(不含在坦克四师期间的搭档)合影留念。</p> <h3> <b> 下图</b>:1985年10月坦克团撤编前,坦克五连干部合影。合影后不久<b>图片中的干部</b>有调桦川武装部和兰西武装部的,有调大庆坦克旅的,有调守备团的,有转业回地方的……</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 (正文十)</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86年6月</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沈阳军区装甲兵部在守备八师坦克营(大来驻地)召开了全</span><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沈阳军区守备师坦克营装备管理经验现场交流会”</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来自军区装甲兵部及23集团军技术部的首长和全区12个守备师负责坦克装备管理的团、营干部参加了会议,会上守备八师负责坦克装备管理的有关部门(军械装备科)和坦克营分别向与会的领导和友军战友做了装备管理工作的经验介绍,与会同志现场参观了坦克车场、坦克修理间、坦克器材仓库、装备管理规章制度等。</span></h1><p><br></p> <h3> <b>*下图</b>:坦克牵引车驾驶员和坦克牵引车</h3> <h3><b> *下图</b>:送老兵复员合影留念</h3> <h3> <b> *下图</b>为坦克营的战友们在坦克车场合影(1987年)</h3> <h3> <b> *下图</b>为守备八师坦克团营区远景图片。</h3> <h3> *下图为留住在佳木斯市的原坦克团部分战友欢庆八一建军节相聚时的合影照。</h3> <h3> <b>*下图</b>:来自阜新籍的战友(70年代不同时期和84年入伍的来自坦克团机关和三个坦克营及直属连队)相聚阜新市 (2005年)</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十一)<b>1989 年9月</b>奉沈阳军区命令,守备八师<b>坦克营被撤消编制</b>。1989年9月5日,在佳木斯市农机厂铁路专用线,坦克营的干部战士将56辆苏T—34坦克和3辆牵引车逐一开上军用专列送到<b>辽阳首山军区第一坦克修理营</b>。与此同时全营的干部和战士被交流分散到守备八师所属各团和23集团军装甲旅以及69师装甲团等部队。<br> 至此在大来存在了九年的坦克没有了,威武的坦克兵不在了。但是大来这个地方却把这些由四面八方集中到大来的军人的命运、青春、家庭、情感集结在一起了。那个长方形的大院就根植于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了我们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font></h1><h3></h3> <h3> <b> *下图</b>:坦克团部分退役军人在本溪举行纪念建军80周年暨战友联谊会活动 合影留念(人员来自辽宁沈阳、阜新、彰武、本溪、盘锦、黑龙江佳木斯等地)</h3> <h3> <b> *下图</b>:探望老军营 难忘战友情(2012年 阜新 铁岭 双鸭山三地战友在我团北大门处留影纪念)</h3> <h1><font color="#ed2308"> (正文十二)备注:<br> <b>原69师装甲团</b>(1985年——2003年)的前身是64军步兵第192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97团(1954年8月组建)。1969年4月从大连移防吉林通化市调归沈阳军区装甲兵坦克第四师建制,1969年8月19日改称坦克16团(部队代号81397部队)。1976年3月编入陆军第68军(为军直属坦克团.驻地吉林蛟河)。1985年10月68军撤消后编入陆军第23集团军步兵第69师(为师属坦克团),1998年改称69师装甲团,2003年该团撤消。<br> <b>现69师装甲团</b>的前身为原陆军第39军步兵第115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20团(1953年3月组建),于1969年8月改番号为沈阳军区装甲兵独立坦克第2团,1976年2月编入第23军改为23军坦克团。1985年10月23军坦克团与其他部队(从守备5师原坦克团、守备7师原坦克团、守备8师原坦克团各编入三个成建制坦克分队以及其他人员)合编组建为第23集团军坦克旅。1998年该旅改为装甲旅,<br> 2003年裁军该旅缩编为装甲团,番号改编为陆军第16集团军步兵第69师装甲团。<br> 作者:大漠绿洲 写于2013年10月</font></h1><h3></h3> <h3> <b> *下图</b>:都曾任职指导员 今天相聚沈阳城(2016.03)</h3> <h3> *<b>下图</b>:坦克团技术处、一营、二营、三营、特务连、装甲步兵连战友相聚彰武。(2004年9月)</h3> <h1> 七律•<b><font color="#ff8a00">纪念组建八师坦克团 </font></b> <br><b>那年雪落大来岗,组建铁团守北疆。<br></b><b>新垒亭台开阔路,松江岸上筑营房。<br></b><b>钻机破石凝尘雾,部队官兵塑故乡。<br></b><b>暮色苍烟军号响,晨曦踏步劲歌扬。<br></b><b> </b><b>文/刘景国 <br></b><b> </b> 刘景国原坦克14团坦克七连二炮手、车长、守备八师坦克团坦克五连车长、守备八师坦克团二连排长、现任黑龙江省集贤县农业银行经理。</h1><h3></h3> <h3><b> *下图</b>为坦克团部分战友2009年6月相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br></h3> <h3> <b> *下图</b>:战友一别二十五年 今天相聚在十四团(1980年11月坦克团组建时的处长和营长在2010年合影)</h3> <h1> <b><font color="#ff8a00">《赞美八师坦克团》</font></b><br> 越战北進防苏狂,<br> 铁甲奔流固松江。<br> 河山图治兵奇迹,<br> 将帅同筹锁北疆。<br> 文/翟贺斌<br> 2019.02.28</h1><h3></h3> <h3> <b>*下图</b>为原坦克团坦克五连的战友(来自沈阳、彰武、开原、本溪等地)相聚在沈阳。(2011年6月)</h3> <h3> <b>*下图</b>为我团战友2012年8月相聚在黑龙江大庆市。<br></h3> <h3> <b> *下图:坦克团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b>团长孙源(左三)、<b>第二任(也是最后一任)</b>团政委李宝田(左四)与我团战友相聚在佳木斯大来镇(2014.06)。</h3> <h1><b><font color="#ff8a00">五律 开进大来公社</font></b>(新韵 )<br></h1><h1>卷雪月光寒,轰鸣震裂天。<br>重装开北境,多路进西山。<br>车蔽十村外,兵居百姓间。<br>顿防连铁阵,扎寨筑营盘。<br></h1><h3><br></h3><h1> 作者:<span style="font-size: 20px;">杨德才</span></h1><h3></h3> <h3> <b>*下图</b>为孙源团长(前排中)与沈阳、阜新、白山等地的坦克团战友于2016年3月在沈阳相聚合影留念。</h3> <h3> *<b>下图</b>为我团部分战友2018年4月相聚在黑龙江大庆市。</h3> <h3> <b>*下图</b>为我团原坦克一营(中)、装甲步兵连(右)、团技术处(左)战友2018年5月相聚在辽宁省彰武县的合影。</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图为由原坦克14团调转守备八师坦克团的彰武籍四位战友的合影。</font></h3> <h1>七律 <b><font color="#ff8a00"> 忆守备八师坦克团</font></b><br> 文/张振国<br> 铁骑奔驰赴北疆,<br> 横戈虎踞大江旁。<br> 寒村宿旅星天阔,<br> 战马飞尘日影长。<br> 柳绿戎装春几度,<br> 云萦往事酿千觞。<br> 而今网聚军魂在,<br> 共话登观海岳苍。</h1> <h3>大漠绿洲2018年10月30日编辑制作</h3><h3>2019年4月12日重新修改</h3><h3>本文图片由 <b>大漠绿洲、淡茶闲客、苏晓军、希望有蓝天</b>等战友提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