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ed2308"><b>对越作战撤军时雷霆爆破,炸得越南北部六省废墟一片</b></font></h1><font color="#01010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文:网络 编辑制作:何老兵</div></font></h3><h1><font color="#010101"> 1979年3月5日晚,新华通讯社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之命发布声明称“由于越南侵略者不断对我国进行武装挑衅和入侵,中国边防部队自2月17日起,被迫自卫还击,现已达到预期目的。中国政府宣布,自1979年3月5日起,中国边防部队开始全部撤回中国境内。”</font></h1> <h1> 以新华社的这个声明为标志,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的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进入了第三阶段,即回撤阶段。各参战部队在采取交替掩护,边组织回撤边清剿残敌,扩大战果的同时;以工兵为骨干,以步兵为主体组成爆破队,使用炸药包和爆破筒等爆破器材对越南北部进行了大规模的破坏作业。</h1> <h1> 破坏的目标,是越南的军事设施(堑壕、坑道、短洞、火力点、军事机关办公楼、部队营房和仓库等)、政府设施、交通设施(铁路、公路、桥梁、涵洞、机场等)、通信设施(广播电台、邮电大楼等)、供电设施(发电厂、变电站、电线杆等)、工矿企业。</h1> <h1> 一时间,战区活跃着数百个专门从事破坏作业的爆破队,每队约一个排的兵力,编成警戒组、爆破组、运输组。警戒组负责打击小股敌人的袭扰。防止我军人员进入危险区,兵力为一个组至一个班;爆破组负责装药点火,由熟练的作业手担任,兵力为一个班;运输组负责运送炸药、火具和其他爆破器材,兵力为一个班。</h1> <h1> 为了达到最佳的破坏效果,战士们根据目标的结构特点,精心选择装药位置和确定装药量,对楼房的破坏,装药位置选择在转角处、屋梁、立柱等要害部位,这样用较小的装药量就能达到完全破坏的目的。比如对高平省委办公楼的爆破,该楼为三层,立柱为混泥土,墙是砖砌,楼板是预制板,东西长70余米,南北宽15米。爆破队在二楼要害部位确定了6个爆破点,每个点装药15公斤,用导爆索连接,爆破之后,楼房全部倒塌,效果很好。对楼房之类的建筑物使用此种方法,提高了爆破速度,还节省了大量炸药。</h1> <h3></h3><h1> 对高平广播电台发射塔爆破时,对塔身和3根主要控制钢索中的2根进行了爆破,使得发射塔彻底倒塌,摔成废铁。</h1><h1> 对混凝土高压电线杆的爆破,则将装药位置定在与肩同高的地方,爆破之后,敌人既不能利用,又难以修复,只能是挖掉重建。</h1> <h1> 我所在的386团二营,在三月五日至十七日期间,按上级的作战命令,也爆破了很多越南的重要设施,如七溪县军用机场、七溪县城的其他建筑物、四号公路的桥梁、涵洞等,整个七溪县城成了一片废墟和焦土。</h1><h3></h3> <h3><h1> 我军在撤军阶段进行的大爆破作业,彻底摧毁了越南北部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使得城镇化为废墟,交通陷入瘫痪,此举狠狠打击了黎笋集团的嚣张气焰,严重削弱了河内当局的战争潜力,实现了惩罚和教训的目的。</h1></h3> <h1> 战后,黎笋到谅山这座北部重镇视察,所过之处尽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的破败景象,令他久久说不出话来。</h1><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