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离开织金,我们踏上归家之路。</h3><h3> 赤水、遵义、梵净山、镇远、雷山、荔波、贵阳、织金,8天时间里在贵州从西向东、至南往北,这一通奔袭,还真是马不停蹄。</h3><h3> 途中小阎曾说: 妈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赶路呢?这不是我想要的旅行方式。</h3><h3> 贵州的景点很多很分散。谁叫我最想去的梵净山和荔波大小七孔,这两个地方恰好分布在离雅安最远的黔东和黔南呢?</h3><h3> 唉,出门一趟,总想多看几幅颜色。我这样的好奇宝宝,是有点贪多哈。</h3><h3> 慢慢来吧,从匮乏到从容,品味的转换提升也是需要过程的。</h3> <h3> 我们驶出贵州,到达宜宾蜀南竹海休息站的时候,已近黄昏,天边有晚霞。<br></h3><h3> 本打算夜宿宜宾市区,可我看着导航都指挥错了路,生生把阎师傅带来跑偏了😵一通折腾后,才跑到了李庄附近。</h3><h3> 干脆就住李庄吧。听说过这个因抗战中保护中华文脉而留名史册的小镇,此番相遇,歪打正着,也是缘分呐。</h3> <h3> 夜色中的李庄魁星楼。</h3> <h3> 8月19日,晴。</h3><h3> 等小阎睡懒觉,晨光中三位中老年朋友开始四处游逛。</h3><h3> 明清的庙宇,建筑规整。</h3> <h3> 李庄有“三白”: 白肉、白酒、白糕。</h3> <h3> 宜宾五粮液赫赫有名,古镇酒坊的高粱酒也自有他的味道。</h3><h3> 看,酒作坊里热气腾腾,多么生动有趣的场面!</h3> <h3> 川南小镇,寻常巷陌,却蕴藏着一段抗战时期的文化历史。</h3> <h3>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应。”</h3><h3> 掷地有声,何等开阔的胸襟!说来我们抗战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四川,有的人和事真的是值得尊敬,比如二十多万川军的走出去!比如平凡小镇李庄的迎进来!</h3><h3> 当这16字电文1939年自李庄发往昆明,国立同济大学迁到李庄。其后金陵大学、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国营造学社等十多家高等学府和科研院所,迁驻李庄,使这里成为抗战期间的文化中心,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7年才先后迁回原处。</h3> <h3> 长江边三千人的小镇,接纳了一万多外省藉的文化人。</h3><h3> 无论外面怎样惊涛骇浪,1940到1946年的李庄,开明士绅与淳朴乡民一起竭尽所能,为学者学生们提供安宁的小环境。</h3> <h3> 故宫博物院的几百箱珍贵文物,曾历经艰辛转运,在李庄张家祠内放置了6年之久。</h3> <h3> 学生们在这里上课,学者们继续埋头搞研究。在战争年代,坚持知识报国。</h3> <h3> “中国营造学社”,位于古镇1公里外的上坝村月亮田,一个普通的平房小院。</h3><h3> 当年学社的成员都住在这里。梁思成,林徽因带着母亲和两个孩子在此居住了6年。</h3><h3> 民国才女林徽因,抗战时期同普罗大众一样历经生活的艰辛。国难不废研求,室陋也蕴才情。就是在这里,在油灯摇曳的微光中,梁思成完成了他的《中国建筑史》。</h3> <h3>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的巨锚。</h3> <h3> 转回旅馆,见行李已收拾妥当。小阎眼睛闪亮,兴奋的小声跟我说: 妈妈,我又剪完了一段小视频!</h3><h3> 看她高兴,我也很开心。</h3><h3> 这两周小家伙在追剧,自发的给她的爱豆剪辑搞笑视频,从内容选取到音乐节奏与画面的配合,要求极高。我心下一面焦虑她虚掷光阴,一面却有点佩服她的狠劲。</h3><h3> 我曾经问她,劳神费力的,有意义么?她说,喜欢,没意义!</h3><h3> 在贵阳的有一天,小阎也问过我: 妈妈你一路上每天发照片,太认真了吧!朋友圈里有朋友么?</h3><h3> 哈,还真是的。自以为是的美好急于分享,别人感受的是什么呢?可是小阎姐姐,说好的“人艰不拆”呢?</h3> <h3> 上午11点,我们从李庄出发。</h3><h3> 宜宾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h3> <h3> 一路上,天空湛蓝,白云壮丽。</h3><h3> 几乎和出发时一样热切的心情,我们变得归心似箭。</h3> <h3> 我说还是不错哈,我们这一趟贵州环游,两千多公里,爬了山、游了水,逛古镇、探溶洞,红色景点、民族风情,也算是多彩贵州不虚此行了。</h3><h3> 老阎说: 哪里哪哦!到贵州,居然没有到黄果树瀑布!居然没有吃到酸汤鱼!岂不是等于没来过!</h3><h3> 我说: 咦,你说得好有道理!难道说我们到的是假的贵州?那怕是要重新来一趟了!</h3><h3> 小阎说: 你们!…戏精!…可以了!…可以了!</h3><h3> 哈哈哈,哈哈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