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天高云淡,阳光灿烂,层林尽染,风景如画。 10月26日,济源市青年教师二期培训暨玉泉中心校物理工作坊10月份活动,在市进修学校赵迎军老师的带领下,在玉泉二中举行。参加活动的有济源市物理名师段林燕老师以及名师工作室部分青年教师、玉泉中心校李冬梅老师、玉泉二中理物理工作坊成员等。活动围绕“物理和日常生活相融合”这一研修主题开展“同课异构、观课议课、主题报告、参观交流”活动。</h3> <h3>第一环节:物理名师段林燕老师和青年教师成静静老师进行《光的直线传播》同课异构。</h3> <h3><p align="left">成静静老师的教学设计:<br> 光的直线传播<br> 大峪三中 成静静</h3><p align="left">【教学目标】<br>1.知道什么是光源;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r>2.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会用光沿直线传播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br>3.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了解光年是长度单位。<br>【教学重难点】<br>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br>2.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br>【教学步骤】<br>一、导入<br>“凿壁偷光”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吗?匡衡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想让光线照到书本上,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大家都知道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光,<br> 二、 讲授新课<br>1.光源:<br>(1)思考:生产和生活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br>学生举例,教师适时展示一些光源的画面。<br>(2)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br>分类: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br>2.光的直线传播:<br>(1)思考:打开电灯,我们就可以看见它的光,这是由于光从灯泡到达了我们的眼睛,那么,光的传播有什么特点?<br>(2)学生讨论,教师适时展示生活中光传播的一些画面。<br>(3)探究:光是怎样传播的?<br>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实验:用激光笔穿过玻璃槽里的水,以及水上方带有烟雾的空气。<br>分小组实验:用激光笔穿过茶叶水,水汽,玻璃砖。<br>学生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_直线__传播的。<br>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现象:<br>(1)思考: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应用呢?<br>学生讨论。<br>演示:①激光准直;②射击瞄准要注意“三点一线”;③队列;④千手观音;⑤小孔成像;⑥手影游戏,影子;⑦日食和月食的形成。<br>探究小孔成像<br> 做小孔成像原理的实验,观察薄膜上小孔的像。<br>得出结论:成倒立的像,与小孔的大小,形状没有关系<br>4.光速:<br>(1)思考: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br>光速比声速快。<br>(2)光速:c=3×108 m/s<br>(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r>(4)光在水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中的3/4,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大约是空气中的2/3。<br>三、课堂小结<br>同桌互相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请同学站起来说一说.<br>四、课堂检测<br>PPT上题目请同学们做一做,举手回答<br>五、 板书设计<br>1.光源: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br>2.光的传播:光在均匀介质中一定沿直线传播。<br>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及生活现象:<br>(1)应用:激光准直、射击瞄准……<br>(2)生活现象:影子、日(月)食……</h3><h3><br>4.光速:c=3×108 m/s<br>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br></h3></h3> <h3><p align="center">成静静老师的精彩课堂瞬间</p></h3> <h3> 成老师从“凿壁偷光”的故事引入课题,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教育学生要学习这种刻苦的精神。接下来让大家自学教材,与此同时老师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大家有目的的预习。新课的教学老师从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等几方面进行教学,最后进行课堂小结,学生谈谈收获,并进行了课堂检测。程老师入职第一年,教态自然大方,语速合适,并适时鼓励学生的优秀表现,知识讲解比较全面,若能将个别知识点的教学再稍加就更加完美了。</h3> <h3><h3>段林燕老师的教学设计:<br> 第一节 光的直线传播<br> 济源市实验中学 段林艳</h3><h3>【教学目标】<br>1.知道光的直线传播规律。<br>2.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一些光现象。<br>3.了解光速及光测距的原理。<br>【重点难点】<br>重点:光的直线传播<br>难点: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解释<br>【教学过程】<br>一、引入课题:<br>以常见的影子现象创设问题情境,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而变?影子的形成说明了什么?<br>二、目标展示:(见《导学案》)<br>三、预习导航:<br>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我们常用一条_____________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条直线叫做______。<br>2.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事实表明__________________。<br>3.月食是 的光被 遮挡形成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 。<br>四、互动突破:<br>(一)光在均匀介质中的传播<br>1.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路径,将你观察到的现象填在空格中</h3><h3><br></h3><h3> 图甲 图乙 图丙<br>(1)如图甲所示,在空气中喷洒些烟雾,按亮激光笔,观察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实验表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是 。<br>(2)如图甲所示,在水中滴点牛奶,按亮激光笔,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实验表明:光在水中的传播路径是 。<br>(3)如图甲所示,按亮激光笔,观察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实验表明: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是 。<br>2.小结归纳:<br>(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br>(2)在物理学中,常用一条带 的直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 。<br>(二)光的直线传播应用<br>1.影子的形成<br>点拨: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光不能到达的区域形成与物体形状相同的影子。<br>小结归纳: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 传播形成的。<br>2.小孔成像<br>请阅读教材P64“生活·物理·社会”内容,了解小孔成像原理。<br>在较暗的房间里,点燃一支蜡烛,放在一块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前,在它们之间放一块钻有小孔的硬纸板,由于光沿 传播,烛焰上部发出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屏 部,在塑料薄膜上就出现烛焰 (正立/倒立)的像(如图3-28)这种现象叫做小孔成像。<br>说明: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小孔成像与孔的形状无关;C.小孔成像中,像就是光斑; D.小孔成像中像是倒立的实像;<br>3.讨论交流:<br>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实例?<br>(1) ;(2) ;(3) 等。<br>(三)光速<br>1.光的传播 (需要/不需要)时间。<br>2.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 (相同/不相同),在 中传播的速度最大,约 m/s。在空气中的速度十分接近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也近似为 m/s。<br>点拨:太阳光传到地球需要8分20秒,不时在房间里开灯,房间立刻被照亮,这不能说明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是光传播的太快,人们无法觉察到。实验研究表明:光在真空中的光速是3×108m/s,这个速度很大,相当于光在1秒内绕地球运行7.5圈。<br>3.激光测距:请阅读教材P65“读一读”的内容,了解激光测距仪的工作原理。<br>激光测距仪工作时,向目标发射脉冲激光束,并接受由目标反射回来的激光,测出激光往返经过的 ,进而算出它们之间的距离S= 。<br>五、总结提升:<br>六、当堂训练:(见《导学案》)<br>七、课后作业:(见《导学案》)<br></h3></h3> <h3><p align="center">段林燕老师的课堂精彩瞬间</p></h3> <h3> 段老师从四幅美丽的图片引入本章内容,美景给大家以美得享受。首先让学生浏览教材,大致了解以下本节的主要内容,然后段老师通过视频、图片、实验探究、实验演示等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本节的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等知识点。段老师课上非常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来获取知识,并且注重实验探究的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模型思想、科学推理等)品质。知识点学完之后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段老师的课堂给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在享受中学到了知识。</h3> <h3>第二环节:评课议课</h3> <h3><h3>首先两位讲课老师谈自己的设计思路。</h3><h3> 成静静老师:由“凿壁偷光”的故事导入,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本,大致了解课本知识,然后学习光源的有关知识,通过展示光沿直线传播的图片,让大家猜想光线是怎样传播的,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得出结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然后学习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并让学生做了小孔成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最后进行课堂小结。<br> 段林燕老师:本节课和生活实际联系是比间紧密的,能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的,或者通过实验能够探究得到的,老师就不需要再讲了,主要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所以在设计光源的教学时,主要通过图片展示,大家一目了然,通过找关键词“自身发光”来了解光源的概念,强调发光的是光源,不是眼睛,这样避免以后教学中画光路图时出现“眼睛发光”的误区。对于月亮不是光源的学习,还渗透了光的反射的有关知识,为第二节的学习做了铺垫。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光的直线传播,我设计了探究光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对于气体中传播,由于水不是太热,效果不明显,液体中的传播比较直观,固体中的传播本来计划用果冻(效果非常好),不过今天用玻璃砖代替效果还可以,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证实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从而达到理解应用的目的。对于光线,它对整个光学学习都非常重要,如果此处搞不清楚,就会影响整个光学作图的问题,还要注意作图规范,不要徒手画图,没有直尺可以借助身边的物品(例如物理书)也可以完成,教育学生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是本节的难点,关键是如何应用知识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利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从物理走向社会。通过视频来讲解小孔成像的原理,使学生真正理解其中的原理。很遗憾由于时间关系光速部分没能讲完。<br></h3></h3> <h3><p align="center">评课议课,积极发言。</p></h3> <h3><p>大家的观点:</p><p> 下冶一中张景景老师:我和成老师一起入职,感觉她进步很快。成老师沉稳,课堂中及时鼓励学生,尊重学生。段老师老练大气,知识点讲解透彻,重点突出,段老师课堂中有视频、有学生实验等,信息量大,学生收获很多,课堂感觉很精彩。<br> 邵原二中张宇新老师:成老师由凿壁偷光的故事引入,结合语文学科知识,并教育学生学习这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光源的教学时间有点长;对于实验探究,老师先自己演示然后让学生在做,我认为可以先让学生探究,再由老师演示效果会更好一些;对于作图,我会用坐井观天来画,还能考察学生光的传播方向(青蛙的眼睛不会发光);小孔成像的探究过程怎样设计更合理一些,真正让学生理解小孔成像的原理;段老师通过视频、图片等各种方式来激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验设计从提出问题、做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并对实验结论进行质疑,整个实验环节完整清晰;对于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探究,考虑到控制变量法,同种均匀介质、同种不均匀介质、不同中均匀介质、不同种不均匀介质四种情况进行探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可以再举一些例子例如立竿见影、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坐井观天所见甚小等。<br> 王屋一中薛田田老师:对于实验探究,段老师明确告诉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观察什么,怎样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样学生的收获更大。对于小孔成像的实验探究,对于像的正倒,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设计效果更好一些呢?对于不能做的实验用实验视频来代替,段老师这一点应用的非常到位,值得学习。<br> 济渎路学校王双霞老师:两位老师课堂都很精彩,各有千秋,虽然成老师刚入职,但自身素质非常高,能够把控好课堂,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都能灵活自如的处理。对于成老师提一点建议,若能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获取知识,自己通过探究得出结论,不要把知识塞给学生。段老师的课堂就按照物理实验探究的要求一步一步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上要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这一节也可以渗透光的反射、折射现象,为后边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对于小孔成像实验的设计要科学合理,像的正倒、大小、实虚等知识点都要渗透。对知识点的详略处理要得当,否则可能影响进度。<br> 玉泉二中杨亚军:作为物理老师应该注重实验探究的教学。段老师的课堂体现了老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真正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获得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精神、实事求是等科学品质。对于小孔成像的实验要想真正让学生理解其成像的现象和理解其原理,最好老师能现场演示让学生清楚看到像的正倒,像的大小既可以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关键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只与物体的形状有关等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一目了然,比老师告诉他效果好得多。合理利用课堂生成更能体现教师的素质。课堂不可能和我们预想的一模一样,当出现问题时,我们不能回避,要正确面对,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课堂的精彩之处或许就在老师处理预料之外的问题当中。只要努力,人人都是优秀的物理老师。<br> 玉泉二中刘新平老师:将传统文化融入物理课堂,符合时代特征。例如凿壁偷光的故事引入,成语中的物理知识等。物理课堂中的实验探究,学生能探究的一定要让学生探究,教师坚决不要代替,学生不能探究的教师一定要演示,演示要注意实验的科学性、直观性、可视性等,不能演示的实验可以播放视频,网络上资源很多,咱们的数字教材可以借鉴使用,总之一定要让学生动手动脑,因为百闻不如一见,看看不如动手实践。在课堂中要真正落实物理核心素养中物理观念、实验探究、科学思维、科学态度与责任的要求。会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从物理走向社会,本节课中学了光的直线传播就利用它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有本节课中光线的学习就涉及到的模型思想等。总之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br> 进修学校赵迎军老师:教学就是“教”与“学”。“教”就是老师怎样去教。物理课的教要体现物理课的特点,例如语言的逻辑性、准确性,不能出现模棱两可的说法和课堂用语。“学”就是课上完了之后学生学会了没有,课堂目标实现了没有。一堂好课实际就是将“教”与“学”平衡的比较好,老师用心教,学生也学到了应该学到的知识。对于青年教师应该多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真正领会理解所学的知识点,重难点的把控还需要下功夫。上课时要有全局观念,因该站在本章的高度来讲解本节课。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的好方法,每一章做一个思维导图,或者整本书、甚至整个初中物理做一个思维导图,就会发现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衔接、层次关系等,对自己课堂教学很有帮助。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学习,例如实验探究环节, 设计本实验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那些问题,如何规范操作实验,实验完成后要思考什么问题等等都要考虑和知道到位,这样探究实验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br></p></h3> <h3>第三环节:段林艳老师作报告</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初中物理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h3><h3 style="text-align: right;">济源市实验中学 段林艳</h3><h3> 摘 要: 物理现象的发生,离我们很近也很远。近,是因为这些物理现象一直都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远,是因为很少有人关注这些物理现象。初中物理知识虽然比较抽象,但是反映的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会注重将这些物理知识与生活相联系,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学习。 </h3><h3> 关键词: 初中物理 日常生活 生活化 </h3><h3> 新课改下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将更多的目光放在了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培养上,旨在激发学生想象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初中时期,学生接触的事物相对不是很多,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考虑到将这些知识尽量简单化、明了化,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物理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的,教师在进行物理教学时,可以用一些比较生活化的语言或是情境教学,缩短学生与物理的心理距离,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感受到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是相近的,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文主要讲述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教学的实施意义和在教学中的应用。 </h3><h3>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h3><h3> 将初中物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以学生的视角讲解这些物理知识,将这些抽象的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物理与生活联系的密切,而且让学生课下发现生活中的物理,这样,不仅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而且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h3><h3> 1.物理生活化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h3><h3> 物理知识抽象难懂,尤其是在初中时期,学生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往往很贪玩,这就造成学生抵触一些比较枯燥难懂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学习。教师将实际生活与物理教学相联系,让学生明白物理讲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很大关联,这样,很容易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无形之中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h3><h3> 2.物理生活化教学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 </h3><h3>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相对的这些物理现象都理论化、系统化,学生学习时会有不懂之处。教师将这些物理理论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会让学生从实际到理论地学习,而不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反向思维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这些物理理论以一种更简单易懂的方式学习,更好地理解掌握知识,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h3><h3> 3.物理生活化教学更加考虑到学生的地位 </h3><h3> 教师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和了解,这样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式。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让教师与学生能够站在平等的角度沟通,不再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在听,而是以一种交流的方式教学,让学生以现有的认知学习新知识,因为教学情境比较生活化,学生学习时,能够跟着教师的思路快速反应,这样会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h3><h3>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 </h3><h3> 生活化教学方法的实施,是让学生能够对物理有更新的认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由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导学生学习,会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率。 </h3><h3> 1.将生活中例子带到物理课堂上。 </h3><h3>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密切的科目,教师会有意识地从生活角度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更快速地理解这些知识。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多将生活现象与这些物理知识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 </h3><h3> 例如在讲“摩擦力”时,教师先将摩擦力的定义向学生讲解,然后列举生活中出现的摩擦力的现象:当我们拿杯水时,水杯不会掉下来,就是因为有摩擦力;我们用双手洗衣服,就是因为摩擦力的作用,将尘土洗净,等等,通过这些例子,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摩擦力,然后教师提问:“如果没有摩擦力,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状态。”有的学生会说,不能正常吃饭,不能正常走路等,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到摩擦力的重要性和摩擦力的特点。因为这些例子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就学会了举一反三,更好地理解了这些知识。 </h3><h3> 2.以熟悉的物品,让学生进行实验。 </h3><h3> 物理学习少不了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学习,能够很好地理解这些物理知识。针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变通,可以用一些比较常见的事物进行实验,这样不仅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而且能够让学生亲自试验,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h3><h3> 例如在讲“杠杆作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杠杆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把直尺拿出来,然后以橡皮或是其他物品作为支点,让学生进行杠杆实验。学生可以选择翘起书本或是其他物品,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撬起同一本书,当橡皮(支点)距离书本(重力点)越远,相对的书本被撬起的距离就越高。通过这个小小的实验,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理解杠杆的作用。教师可以说一些平时用到的杠杆作用的情况,自行车在行进过程中会用到杠杆,我们在用筷子吃饭时也会用到杠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吃饭时试一试,当我们握筷子越靠上时,夹东西就越省力。教师通过以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让学生理解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更有效率。 </h3><h3> 3.作业设计生活化</h3><h3> 物理作业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发展思维能力、养成科学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学生常做的事情、常看见的东西,都 蕴含了许多物理规律。而这些都能成为教师设计作业的素材。对于教师来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体验,编制一些生活化作业。如在学习讨论增大和减小压强方法时,可以提出了一个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到超市买东西袋子里的东西太重,一提勒手,该怎么办呢?学生提出了很多有效办法:有的说分两个袋子装;有的说两人分着提;有的说垫上手绢;有的说找一段木棍垫上。最后总结出了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学习了大气压强后,可以设计作业:用手指堵住注射器前端小孔,另一只手用力向外拉活塞,会感到很费力。若停止用力,活塞就会退缩一段距离,这是为什么?这样的随堂作业使学生体验了解决物理问题的喜悦,从而增大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驱力,为有效完成整个教学目标奠下良好的基础。如在学习了浮力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家自己制作简易潜水艇(或密度计),并观察潜水艇(或密度计)怎样控制沉浮(或测密度)的。学习了电功率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回去观察自己家里的电能表上相关的参数估算自己家庭电路的最大负载是多少。</h3><h3> 总之,物理教学生活化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喜欢物理,更加主动地学习物理知识,我们每一位物理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学生的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亲切地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在身边。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物理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h3><h3><br></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作报告很投入,听报告很认真。</h3> <h3>第四环节:参观玉泉二中校园科技馆</h3> <h3> 在玉泉二中的校园科技馆,刘新平老师首先对科技馆的基本情况做了简单介绍,然后演示了与本节课有关的实验,利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不同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不沿直线传播等,现象非常明显;又利用自制教具演示了小孔成像实验,像的正倒、像的大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无关等一目了然,现象十分明显。接下来又演示了其他有关实验,大家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h3>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演示讨论交流很投入</h3> <h3> 一天的活动在紧张忙碌中暂告一段落,大家都感觉意犹未尽,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讨论交流仍在继续,思维碰撞还在发生,感谢两位老师的精彩课堂,感谢段老师推心置腹的报告,感谢大家的激烈讨论,感谢大家的分享,分享阳光,共同成长,让我们带着希望再次起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