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h3><h1><b> 新疆吐鲁番,戈壁滩上天山脚下的一座美丽城市,我们去时葡萄架上还有一串串葡萄,吐鲁番和内地有两个小时的时差,中晚温差很大,日照时间长,紫外线强烈,所以长出的水果都特别脆甜,尤其是哈密瓜和葡萄盛誉天下,真正的哈密瓜就产自吐鲁番,具传是哈密王向当朝皇上进贡吐鲁番的西瓜,皇上误认为是哈密产的瓜,这就是吐鲁番的西瓜冠上了哈密的名,委屈吐鲁番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家家户户房顶上都有一间四周通风的房屋,那就是用于风干葡萄的凉房,原来葡萄干是风干而不是晒干的。我们参加了一个维吾尔族的家访,维族姑娘很漂亮,能歌善舞,专为我们跳了一段新疆舞,还热情地端上了新鲜水果招待我们,姑娘的哥哥汉语讲的很好,很幽默,常引起哄堂大笑,不过看似很憨厚的小伙子也很会忽悠,大家被他忽悠地纷纷掏出腰包买了不少葡萄干。为此影响了我们自助晚餐和少数民族歌舞晚会,当我们赶到时,已是下半场了,自助餐很丰富,歌舞很精彩,同伴们还即兴上台参加了互动,零距离和维族姑娘牵手跳舞,遗憾的是时间太短,刚到兴头上就结束了,有种意犹未尽之感。</b></h1><h1><b> </b></h1>
<h1><b> 坎儿井是吐鲁番古老的生命之渠,也是古人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吐鲁番地表温度很高,风大雨水少,即使下雨或地上明渠引水,也会很快被蒸发或风干,为了解决生活饮用和农业灌溉,古人利用坡度地理优势,把天山溶化的雪水通过地下暗渠引向吐鲁番,它和京杭大运河一样都是一项非常浩大的水利工程,可与当代的红旗渠相媲美,一个是从沙漠戈壁地下引水,一个是从崇山峻岭悬涯峭壁上引水,都是英雄人民创造出来的伟大奇迹。砍儿井是由暗渠和竖井组成。有1100多条,基本覆盖了整个吐鲁番,我们随着导游深入坎儿井,对坎儿井的结构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亲眼看到清澈的天山雪水在坎儿井里哗哗地流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现在仍在享受着先人的成果,对先人的伟大精神和聪明才智更加敬仰!</b></h1><h1><b> 晚上十点,我们不辞辛苦又乘坐大巴匆匆赶往乌鲁木齐,入住酒店洗漱完毕已是凌晨一点,疲惫的我很快安然入睡,进入梦乡。</b></h1><p><br></p> <h1><b> 新疆天山距离乌鲁木齐97公里,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天山脚下才是上午九点,根据导游的提醒,天山气温很低,我把带的厚装全部穿上,身上暖暖的,很舒服,景区专车经过盘山公路把我们送到距离天池下面二百米处的停车场,我们步行十多分钟走到了高山湖泊天池,放眼望去,高山巍峨,白雪皑皑,云杉环拥,碧水如镜,山水交融,相映成趣,让人心旷神怡。我原以为定海神针是一种针状的石柱,未曾想却是一棵上了年纪枝繁叶茂的大树,池边还有一片胡杨,金灿灿的叶子映黄了半边天;同伴中的一对夫妻换了一身维族服装,卖着萌,秀着爱,还来了一场天山池边深情对白,羡慕嫉妒恨;我们漫步于池边,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呼吸着天山的清新空气,乐此不疲,留恋忘返。</b></h1><h1><b> 中餐安排在天山脚下一家山庄,我第一次吃到了新疆特产狼饼,狼饼上面有芝麻、蒜泥和葡萄干,味道清香,好吃不厌。 </b></h1><h1><b> 结束了天山之行回到了乌鲁木齐,晚上六点多才登上了专列这个临时的家,几天下来我们同吃同住同呼吸,十分和谐,形同一家人,一厢卧铺蜗居七晚,已忘了性别之分,大家常常是在鼾声此起彼伏中入眠,这里只有包容,没有怨言。(续)</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