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周周四我带上一些创意小乐器用一天时间从武汉驱车一千公里到贵州凯里,参加由网易中国、中国大学MOOC平台、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组织的一次网络MOOC线下支教活动,我有幸和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三位教授一起作为特邀教师代表,以不同的主题和视角为贵州凯里二中的孩子们现场授课、直播,并接受新华社、网易等多家媒体的现场群访。群访结束后,我在多凯里二中的功能教室里为孩子们上了一堂以"生活中的自制乐器"为主题的公开直播课,启发学生学习聆听万物之声,在生活、学习中捕捉每一个身边物体的声音特质和频率并有效利用制作创意乐器,让学生体验无门槛学习音乐的轻松和快乐。在我的大课堂里,能够让音乐之美照亮每一个角落,这是我多年来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常态和自信。</h3> <h3>接受媒体群访</h3> <h3>回答媒体就教育问题的提问</h3> <h3>媒体的现场提问</h3> <h3>我的课堂</h3> <h3>用垃圾桶演奏鼓乐</h3> <h3>桌面的韵律</h3> <h3>课桌面上音量、音色变化的律动</h3> <h3>"混"是一种美德,更是让学生人人自尊、自信参与音乐学习的教师素养和胸怀。</h3> <h3>口哨和吉他里里</h3> <h3>手埙?手笛?</h3> <h3>会舞动、歌唱的巨大豆荚。</h3> <h3>能感觉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看着我</h3> <h3>用薯片筒和吸管制作的低音陶笛</h3> <h3>打唱蛇皮手鼓"轰巴里巴里亚"讲述玩音乐、听音乐,你不一定需要懂得歌词...</h3> <h3>自制自画的小葫芦摇铃</h3> <h3>用空调排水管当青年号,演奏鼓号队出旗曲</h3> <h3>"龙吟"宝剑和装酷的铜制洞箫刀鞘</h3> <h3>用柳编和貝壳作成的巨大雨声筒</h3> <h3>雨声还是涓涓溪流?</h3> <h3>用陶笛吹奏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h3> <h3>三管陶笛吹奏"西班牙斗牛士"</h3> <h3>在凯里二中体育场师生们一起合影,能找到里面唯一的光头吗?</h3> <h3>活动主办方和授课教师合影</h3> <h3>活动主办方和授课教师合影</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