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

段王爷

<h3>  七八十时年代汉丹厂老老少少最喜欢,去的也最多的地方应该就是食堂了,食堂从字面意思理解应该是职工吃饭的地方,但早期汉丹厂的食堂可不是简单的提供一日三餐的地方,食堂是汉丹厂的政治、文化、娱乐的中心,是名副其实汉丹厂的欢乐谷。</h3><h3> 早期的放电影、开大会、文艺演出、新春游艺活动都在这里开展,这里是庄严的殿堂,这里是欢乐的海洋,这里曾留下过我们魂牵梦系、激情燃烧的岁月。所以她还有一个神圣的名字:大礼堂!</h3> <h3>  食堂是我闭着眼睛也能走过去的地方,此刻我仿佛又从我那个小平房家里出发,走过将军大楼,穿过母子宿舍,再从理发室和蒸饭的中间那条小路,过了开水房就到她面前了。</h3><h3> 左边有两扇大铁门,是食堂职工上下班和运送菜米油盐酱醋等食堂所需物资的专用通道。右边有一个正大门,长度非常宽,是个四开的木制红色大门。平时很少开,有开大会、放电影、文艺表演的时候才零时开放。从开水房的斜坡往下走左拐有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台阶,上了台阶前后有两个两开的红木门,平日里职工打饭都从这两个门出入。</h3><h3> 食堂当时在汉丹厂的公共设施中算是非常高大恢宏的建筑了,它在我的记忆里面积非常大,大到经常有麻雀、蝙蝠和燕子在里面飞来飞去。房顶是人字形的,由很粗的圆木支撑,外面铺的红瓦。进入食堂,对面白墙正中间高一米多的地方有五六个上方为半圆、下面是方形的孔洞,这就是伸进去打饭打菜的窗口。最右边是个很大的舞台,是开大会领导发言和文艺演出的地方。舞台下方两边各有一小排楼梯,上方两侧各有一个小门,是演出时工作人员和演职人员出入的专用通道。</h3><h3> </h3> <h3>  食堂是我们小朋友最喜欢去的地方,因为它面积非常大,能容纳很多人在里面疯闹和做游戏。玩的最多的游戏是跳房子、跳橡皮筋、躲猫猫、踢毽子、打撇撇、拍洋画、丢沙包、打得罗、滚铁圈、打羽毛球,后来还在舞台上打过乒乓球和柯朗棋。</h3><h3> 小男孩最喜欢从食堂外面高高的台阶上往马路下面跳着练胆量。胆大调皮的孩子还敢从食堂后面低一点的地方爬到食堂房顶上,在最高的瓦尖那个位置往马路上扔土块,扔出去的土块砸在马路上行人的脚边散成了花,冷不丁地把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行人吓一大跳,惊慌失措的抬头到处张望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恶作剧的小男孩马上撅着屁股附下身在房顶的侧面隐蔽好,捂着嘴偷偷的笑的肚子疼。</h3> <h3>  那时候食堂供应的早餐特别丰富,有馒头、花卷、发糕、包子、炸馍馍、炸油饼、面条和稀饭,都特别实在,馒头多大一个,我要用两只手捧着吃,刚出锅的馒头递给你还很烫手,炸油饼够两个人吃,稀饭一份能给你舀大半鼓子。后来推出的面包和蛋糕更是传为佳话,每次都要排长队才能买到,连城区的市民都托厂里人帮他们带面包回去。中秋节食堂还负责做厂里发给职工的月饼,冰糖和豆沙馅的,外面是一层很脆的酥皮,每次我都会用左手兜在下面吃,吃完月饼仰头把掉在手中的月饼渣倒进口里,生怕浪费了一丁点。</h3><h3> 重点要说一下中晚餐,特别是中餐,吃中餐的人数是最多的,单身大楼的单身、家在街上中午不回去的、临时家里来了亲戚客人的,家里菜不够需要加两个菜的都得到食堂解决。所以中午开饭时间还没到,单身大楼那群永远都觉得没吃饱的单身汉们敲着碗或饭盒喧嚣着冲出单身大楼,有的勾肩搭臂,有的后面的人开玩笑踢着前面人的屁股,疯疯打打的朝食堂这边走来,不一会打饭的所有窗口就排起了几条长龙,窗口上方挂着一块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的当天供应的菜的品种和价钱。心急的人等不到开饭的时间就开始砸封窗口的木板,后面所有的人都起哄到:开饭啦!开饭啦!再不开饭就饿死人了!</h3><h3> 从窗缝看到食堂的师傅们把炒好的菜用盆子装好了端过来,从宽度有四五米的大蒸箱里把一格一格的蒸熟的米饭拉出来,两个人抬到一个长案板上,用一个特殊的格栅状的铁皮工具把一整抽屉的米饭切割成像砖头一样一块一块的,二两饭是半块,男生得吃三两才能吃饱。记忆里食堂的粉蒸排骨和白菜肉圆子是最受欢迎的,青椒肉丝和爆猪肝颜色虽然很寡淡,但吃起来很香,炒豆芽、西红柿炒鸡蛋、酸辣土豆丝、油淋茄子也都卖的非常好,我小时侯特别羡慕别人吃食堂,天天闹着不吃家里的饭,要去食堂打饭吃。</h3><h3> 十二点到了,开饭的时间到了,那时候打饭不是用现金,而是用厂里印的饭菜票,饭菜票是从开水房下面那排平房,从右数第二间总务科办公室买来的,饭菜票是用五颜六色的塑料片印成的,花花绿绿的还挺好看。印象中黄志红的爸爸黄少丹是食堂的负责人,老爷子年年是厂里的劳模,他一声令下,所有窗板放下来开始卖饭了。</h3><h3> 买饭的经历也不总是美好的,碰到和善点的、会做人的师傅打到合口味的饭菜吃的美美的当然很舒心,但总会碰到那么几个很定的二货,好像吃他们家的饭一样,饭给的屁大一点不说,打菜更是令人发指,一大勺伸进菜盆里,满满的捞出一勺,正在你惊喜的时候,他掂勺的手莫名其妙的开始抖起来,仿佛突发性脑血栓,好好的一份青椒肉丝被他七抖八抖抖得只剩下青椒和葱姜蒜了,顿时一万个草泥马从心头飞过,劳资是吃你们家的了还是刨你们家祖坟了,跨着个脸搞的好像所有人都欠他钱似的,感觉所有人的命运都掌握在他手里那个破铁勺中似的,他不耐烦的问你打什么菜的表情就像是哪儿来的个大爷。最让人崩溃的是你事先看到这种货在哪个窗口,你专门避开他排在旁边一个窗口,好不容易轮到该你打饭了,发现他不知怎么也换到这个窗口来了,你特么是老天爷专门派来和我作对的是吧?信不信劳资一巴掌呼死你!但这些货也看人,打饭的窗口左边有个小门,我亲眼看到有些干部不排队开后门进去打菜,这些货一看是领导,一脸讪笑着往领导饭盒里使劲塞肉,堆的装都装不下了,就差没把自己杀了喂领导吃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特别想对那些正常打菜的叔叔阿姨们大声说一句:谢谢你们当年的不抖之恩!</h3><h3> 我当时特别羡慕在食堂上班的叔叔阿姨们,他们工作餐随便吃,肉啊鱼啊还可以装在饭盒里用一个蓝色布袋带回家。在那个清贫的岁月,师傅们竟然都长出双下巴甚至是三下巴,腰围也都在三尺以上,每年厂里组织的拔河比赛冠军都非食堂队莫属!</h3><h3><br></h3><h3> </h3><h3> </h3> <h3>  早期的电影也是在食堂里放映的,放的全是爱国教育题材的黑白影片。最喜欢看的是《地道战》,这部电影也是反复放映最多的片子,《雷锋的故事》是第一部让我流泪的电影,《平原游击队》中的李向阳是我最崇拜的人,最痛恨的是《江姐》里的叛徒浦志高。每次放电影都是全汉丹人的盛会,食堂里挤满了人,连外面窗台上都扒满了人,每当影片里解放军开始胜利冲锋时,整个食堂掌声雷动,叫好声此起彼伏。</h3><h3> 但食堂里放电影也发生过悲剧,不知道你们还记不记得一个外号叫“狗子”,大名叫李开慧的男孩,他爸爸在食堂看电影时,因为前面人多,挡着他看不见,他站在一个板凳上看电影的时候,因为拥挤,不知道是谁不小心把他从椅子上挤得摔了下来,那么一点高度竟然把他摔死了,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瞬间逝去了!妈妈狠心的丢下年幼的“狗子”和他弟弟改嫁了。可怜兄弟两个从小都是奶奶拉扯大的。已经三十多年没见过他们兄弟了,你们在哪里啊?你们过的还好吗?</h3><h3> 最引人入胜,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厂里举办的文艺演出。我很小的时候最喜欢下午到食堂看大人们排练样板戏,印象最深的是蹲在地上用手托着下巴往台上看,陈晓丹的妈妈、周波的妈妈,吴涛的妈妈跳的好像是《东方红》,她们出场时左手捏着拳头举过头顶,右腿跳起来绷的非常直,特别优美。演出时轰动全厂的是五车间的杨春莲阿姨演出的京剧《杜鹃山》,舞姿和唱腔都堪比专业演员。王芳的爸爸王克陶的男高音听的人如痴如醉,他深情的面部表情好像专门为你一个人在歌唱。</h3><h3> 汉丹厂的贝多芬张君明每次负责所有演出单位的配乐指挥,他是汉丹厂音乐界的一哥,对音乐的追求特别痴迷和狂热,脾气非常火爆,不允许任何人挑战他的权威,对乐队的瑕疵零容忍,为追求完美不停的要求乐队重来,一点一滴的纠正,现场就听见他一个人抬着头大声呵斥的声音。他虽然持才傲物,说话不好听,但他却是一个非常真实的好人,一个难得的良师益友。现在当年那些乐队成员提起他来还赞不绝口,觉得受益匪浅。</h3><h3> 汉丹乐队在张老师的调教下在市里举办的音乐比赛中多次获奖,整体水平名列前茅,是汉丹厂一张亮丽的名片。</h3><h3> 当时汉丹厂特别注重文化娱乐,舞台也是用重金打造,装有可以升降的双层幕布,舞台上方和两侧装有专业灯光和音响,每个节假日都有各个单位的文艺表演,每次群众对演出的的殷切期盼和热情参与层度都不亚于中央电视台的春晚。</h3><h3><br></h3><h3> </h3> <h3>  但最让所有汉丹人激动人心的还是每年元旦在食堂举办的新春游艺会,这是汉丹厂一场盛大的嘉年华活动,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最经典的有指鼻子、吹兵乓球、猜灯谜、钓鱼、套圈、吹蜡烛等等。</h3><h3> 猜灯谜是占地最大,也是参与人数最多的娱乐项目,很大一片空地上空中用绳子系着一张张红纸条,上面用毛笔写的谜语,猜的人把谜底告诉现场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拿着一本书仔细对照以后,如果答案正确,会发给你一张盖着印章的纸条,再签上工作人员的姓名,你就可以凭这张条子领奖去了。</h3><h3> 吹兵乓球是用几个碗排成一排,在第一个碗里放一个兵乓球,憋足一口气,使劲一吹,越过的碗数最多即是获胜者,兵乓球球滚出了碗则视为放规。</h3><h3> 钓鱼是在一个大水缸里放的都是假鱼,嘴上有个小铁圈,用一个有鱼钩的小鱼竿钩住鱼嘴上的圆圈,鱼钓上来即为获胜。</h3><h3> 套圈是在地上放一些空汽水瓶子,人站在几米外扔一个用竹子做的一个小圆圈往瓶子上扔,套中的有奖。</h3><h3> 排队人最多的,最好玩的是指鼻子,靠墙竖着一个硬纸板,硬纸板上画了一个卡通小丑,红红的鼻头,参与者站在六米外,用手调整好高度和方向,由工作人员用黑布条蒙上参与者的眼睛,参加的人向着小丑走去,指到红鼻子为获胜。这个特别吸引人,总有人走偏把手指指到墙上去了,围观者传来阵阵笑声,因此有人反复的排队挑战这个项目。</h3><h3> 大家都特别踊跃的积极参与,胜利者去领奖台领奖,奖品有塑料肥皂盒、年历、明信片等等,奖品虽然不是很贵重,但足够让得奖者高兴半天。</h3><h3> 看见这个欢乐沸腾的场景,此时此刻这里不叫食堂,也不叫大礼堂,而是我们的天堂!</h3><h3> </h3><h3> </h3> <h3>  食堂做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完成了他的历史使命,被拆毁后在原址上盖成了11号和12号楼房。我们汉丹厂的精神圣殿在我们的心中也轰然倒塌了,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和最美好的时代就这样逝去了,但它带给我们的欢乐和幸福永远也不会磨灭!</h3> <h3>  </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