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秋韵入梦来

缪冬丽

<h3>携一缕秋阳,踏着绵绵秋意,怀揣对名师课堂的向往,相约在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享受了这场新视野教育教学盛宴!</h3> <h3>目睹名师课堂,让人耳目一新;聆听名师婉语,浸润心田,醉了一地的余音。</h3> <h3>最动情的莫过于查晓红老师执教的北川民歌《敕勒川》。查老师娓娓动听如春日暖阳般的语言带领师生们一起乘坐和谐号,去领略了阴山、穹庐、大草原的广阔、自由之美。查老师轻柔的嗓音不厌其烦的指导着学生动心、动情地去朗读诗文,感受情感。查老师不仅带学生入情入境,更巧妙地把语文和音乐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自己为诗文编曲,并用嘹亮的声音示范清唱《敕勒川》,学生也被这优美的旋律所感染,也跟着查老师一起动心、动情地哼唱诗文。查老师的教学是真正做到了“语文如歌”。</h3> <h3>最幽默风趣的是张祖庆老师执教的“穿越写作――《3月35日》”。张老师如魔术师般的灵活跳跃的追问,让学生仿佛来到魔幻般的懒人国,在这里,有惊、有险、有喜、有乐……张老师完美的语段配音,更给了孩子如身临其境之感,他们随着张老师妙趣横生的朗读、引导,续写了不亚于原著作者的想象作品。张老师更是倾囊相授了教师如何落实写作教学,他主张“以身作则,影响学生”。<span style="line-height: 1.8;"></span></h3> <h3>最慧心巧思的是汪智星老师执教的《只有一个地球》。汪老师以“宇航员的感叹”为切入点,用连词梳理课文内容,并用敏锐独特的视角聚焦文本,抓文章的关键词“但是”一词,引导学生体会地球的可爱与易碎,自然从容地让学生感悟作者最后的环保呼吁的重要性。课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汪老师更是独具慧心地用几个“巧”来概括了作者写作的准确及严谨性,也让学生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感受到了说明文的魅力。</h3> <h3>时光易逝,两日的婺源之行转眼落幕。10月26日,我们带着兴奋,揣着愿想,踏上婺源学习之旅;10月28日,我们也兜着硕果,捧着希望,微笑回归。</h3> <h3>天未老,夜未央,明日,任重道远,我们依然且行,且学,且惜……</h3>

老师

学生

张老师

婺源

名师

教学

动情

执教

诗文

敕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