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届知青为什么不怕“双抢"

王者

<h3>  我国南方普遍人多地少,过去为了多产粮食,每年一般种双季稻。为了抢季节,每年的夏天在收割完早稻后,随即要抢着种下晚稻,简称为"双抢",即抢收抢种。</h3> <h3>  "双抢“一般在每年的7~8月份进行,前后十几天时间。晚稻必须抢在8月份之前种下去,过了季节,收成就会不好。“双抢"是农民一年中最辛苦的时侯,按他们的说法,要脱一层皮,掉几斤肉。</h3> <h3>  因此,"双抢"也是最为考验我们南方下放知青的时候,可以说,它挑战了我们意志与身体的极限。</h3> <h3>  好在我们知青是年末冬季下去的,经历了冬春两季一些农活的锻炼,让身体有了一个适应和缓冲的过程。经过大半年锻炼,男知青一般都能挑起百斤重担,基本能适应一般的农活。</h3> <h3>  “双抢"开始后,首先要把成熟的早稻收割下来,扎成捆挑往队里的打谷场,来不及脱粒的,就先堆放起来。为了抢时间,我们日以夜继,白天割谷,晚上趁着月色把割下来的稻谷挑往打谷场。</h3> <h3>  一担稻谷一般都在百斤以上,挑到打谷场要往返1~2公里路。我们两只肩膀轮换着挑,痛得最后都麻木了,谁也不敢歇息一下。当时大家都没有手表,白天看太阳,晚上望月亮,有时候估计都到夜里零点了还没有收工。人也睏得不行,眼皮打架,真希望队长叫收工回家美美睡上一觉。</h3> <h3>  我有次在打谷场还差点出了事故,当稻谷一捆一捆从底下往上堆,堆到一定高度便要搭梯子上去。那次稻谷大约已堆到了有几米高,我刚上去要把挑在肩上的稻谷放下去时,谷堆突然垮塌了。我随着梯子一起往后倒去,当时也不知怎么想的,人就本能地往下一跳,一屁股坐在地上。还好,有惊无险!在场的农民都夸我,幸亏小王会跳,要不真会出大事的。</h3> <h3>  一片稻子收割完了,马上接着就要耕田,准备插晚季稻,像打仗一样紧张。全村男女老少齐出动,别说人累得不行,连牛喘息的时间都没有。</h3> <h3>  插秧同样不比割谷轻松,插秧之前,要把秧田培育的秧苗扯出来。人就坐在一个叫"秧马"的橙子上,橙子脚下面连接着一块两头橇起,像船一样的木板,可以坐在上面在秧田前后滑动着扯秧。</h3> <h3>  为了赶早,往往天未亮,队长就喊大家起来去秧田扯秧。每当这时,我们睡意正浓,人来到秧田坐在秧马上,还昏昏欲睡,半天才慢慢清醒过来。我们趁着月色把秧苗扯出来扎成一把把的,等天大亮后就送到水田插下去。</h3> <h3>  一担连泥带水的秧苗,比一担稻谷更重,但我们从不畏惧,即使肩头压得再痛,也要硬直腰板把秧苗挑到田头去。插田则妇女是主力,尤其是年轻姑娘,她们手脚麻利,插得又快又好。</h3> <h3>  但插秧对我们来说,一点也不轻松,头上是烈日,脚下是晒得发盪的水田,而且长时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作业,腰酸背痛很难适应。尤其南方水田蚂蟥特别多,稍不留神腿上就趴了好几条。有时只顾抢着插秧,根本没工夫去管它。因为你动作慢一点,就被同行的人甩到后面或关在里面了,你会觉得丢人现眼。往往蚂蟥就乘机而上,趴在你腿上吸血,腿上常常被叮得鲜血直流,又痛又痒。</h3> <h3>  我当时作打油诗日:酷暑炎天双抢忙,弯腰弓背斗骄阳。烈日当头熟可忍,恨它蚂蟥不惜怜。</h3> <h3>  尽管当时农村“双抢"这么辛苦,但知青为什么都不怕,没有一个当逃兵的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h3> <h3>  首先,我们是共和国的长子,是伴随着坎坷岁月成长起来的。国家建立后的一段时间,还面临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后来遇到的“三年自然灾害",大多数知青经历了缺吃少穿的年代,适应了较艰苦的生活。</h3> <h3>  其次,这代人家庭一般兄弟姐妹较多,大都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少数还比较艰难,没有娇生惯养的毛病。所以下放农村后,很快就能适应农村的艰苦环境。</h3> <h3>  再次,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了锻炼。学校当时评选优秀学生,除了考察学习、品德、体育外,还要求学生热爱劳动。我读初中时,班委会成员中就有劳动委员一职,每学期都会根据学校安排,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h3> <h3>  例如: 我在湖南湘潭市十中读初中时,就多次到乡下和企业去参加过劳动。记得有一年学校为支援湘潭磷肥厂建设,特停课一周,组织我们去挖土方和挑土方,而且劳动强度相当大。还有当时在资金较困难的条件下,学校开展勤工俭学,经常组织学生搞义务劳动,如自己动手修建运动场,改造学校环境等。</h3> <h3>  总之,学校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劳动,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更是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的品德。</h3> <h3>  所以,在这里我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老三届"知青是特殊历史时期成长起来的,最能吃苦的一代。经过下放农村,尤其是"双抢"这样艰苦环境的锻炼,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更是能够勇于克服困难,敢于挑重任。</h3> <h3>  当时我同学校一起下放的一百多名知青,同时被招工进了湖北一家地方钢铁企业,其中许多都被分配到了生产第一线。尤其是炼钢、炼铁的炉前工,当时因设备落后,他们每天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还需冒着炉前几十度的高温作业,但都很快适应了。</h3> <h3>  这批知青无论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表现得很出色,许多都成为了生产骨干,或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为国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