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中华民族绵延几千年,爱国主义始终是激励我们自强不息的不竭动力。滦平三中在构“育心”德育课程构建中,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一部分。</h3><h3> 根据习总书记提出的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五点要求,并结合历史学科特点,滦平县第三中学八年级历史组以课堂为依托,结合学生所学知识,组织了一次“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教育活动,目的是把历史学科教学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全面发展而助力。</h3> <h3>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1840年以前的中国固步自封,长期沉湎于“泱泱大国”的迷思之中。西方列强发动数次侵华战争,撞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h3> <h3> 战争的失败,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中国人开始意识到与列强的差距,意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br></h3> <h3> 从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两弹一星至今,这种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我们的民族历尽艰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就在于我们有浓烈的爱国主义传统,以及由此形成的民族气节。 </h3><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得来的总是浅显的,唯有亲身实践经历才能刻入心底。2018年10月27日,房程伟老师带领着学生们来到承德市滦平县金沟屯镇滦河沿村的鲍佳美同学家里,因为鲍佳美的爷爷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br></h3><h3></h3> <p class="ql-block"> 鲍爷爷1940年生人,1951年应征入伍,1959年正式加入共产党。在他参军的第三年,加入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工作,当时部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5军581团,驻扎在山西省阳高县,鲍爷爷负责实验数据统计和后勤保障。</p> <h3> 鲍爷爷告诉我们:当时我国研制核武器工作十分艰难。60年代初期,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我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与此同时,中苏关系开始破裂,苏联政府突然撤走援华专家,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一些外国人宣称离开我们的帮助,你们中国人20年也休想造出原子弹。<br></h3> <h3> 在鲍爷爷的讲述过程中,一些破旧的用品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炼制炸药用的铝锅、精确计算用的算盘和计算尺,当年那些精密复杂的核武器,就是前辈用这些原始的工具造出来的。 </h3><h3> 当时往往为了得到一个关键数据,科学家们就消耗了一个多月的时光。而为了数据上的严谨,科学家们整整算了九次,花费了一年多的时光。</h3> <h3> 从鲍爷爷的言语中,我们体会到的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br></h3> <h3> 他们抱着“以身许国”的坚定态度,隐姓埋名,为核弹事业默默奉献,惊天一爆,辉耀万丈,几乎所有中国人,都记住了那一刻。那一刻背后包含着艰辛、执着、痛苦、心酸乃至牺牲。
中国,因为有了他们而强大!<br></h3> <h3> 为了防治潮白河水患,鲍爷爷所在部队参与了密云水库的修建,由于当年施工机械化程度低,国家调集了京津冀三地28个区县的20万民工和部队参加建设。正因为有无数工人的无私奉献,密云水库才能创造“一年拦洪,两年建成”的奇迹。<br></h3> <h3> 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口号的号召下,鲍爷爷还参与到修建北京地下防空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地下城。谈起当年建设地下城的情景,老人滔滔不绝:“虽然当时我建设的防空洞在十三陵附近,现在不知道变成什么样。那时候,生活非常艰苦,也没有工资没有补贴,就是一心建设保家卫国。”</h3> <h3> 鲍爷爷的《退伍军人证明书》上写着,鲍爷爷曾经是一名共青团员,在团旗面前,鲍爷爷的孙女为爷爷重新佩戴起团徽,那一刻,传承了五四薪火,谱写了无悔青春!</h3> <h3> 鲍爷爷以一名老团员的经历给新团员们一些寄语:以后要更加的严格要求自己,更加努力学习,加强思想学习,让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共青团员,从身边小事做起,发扬主人翁的精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牢记青春使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br></h3> <h3> 通过此次实践学习,使全体学生团员更深入理解“五四”精神,加强了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增强了青年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牢记使命勇担当”荣誉感和责任感。<br></h3> <h3> 值此建国69周年之际,仰望庄严肃穆的五星红旗,我们缅怀先烈、寄托思念、继承遗志、心系国防。<br></h3> <h3> 正是由于无数革命先烈与人民英雄不懈奋斗、勇于牺牲、抛头颅、洒热血,才拥有共和国今天的不断发展与壮大。</h3> <h3> 请肃立,请脱帽,请注目,请敬礼。
向革命先烈与人民英雄致以深情的缅怀与崇高的敬意!<br></h3> <h3> 活动临近尾声,同学们与鲍爷爷合影留念。</h3> <h3> 告别了鲍爷爷,房老师和同学们又来到承德市滦平县张百湾镇周营子村,金成的爷爷家里。</h3> <h3> 得知我们的来意,金爷爷激动不已,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并且听力也严重下降,但老人依然精神抖擞,金城的爸爸告诉我们:金爷爷1927年生人,今年已经91岁高龄。1947年战乱逃荒到了北平,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经过短暂训练后,于1948年被迫参加国民党军(当时21岁),随着北平的和平解放,金爷爷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h3> <h3> 金爷爷参加大大小小的战斗上百场,每次都是战斗在第一线。从解放华北到解放华中南、从湘西剿匪到抗美援朝,老人几乎见证了全国解放的全过程。而他也在枪林弹雨中磨练成长,全身负伤几十处,每次他都咬紧牙关挺了过去。</h3><h3> 当我们问到,平生参加最激烈最惨烈的一次战斗是哪一次?金成的爸爸告诉我们是抗美援朝。老人可能隐约听到了我们在讨论抗美援朝,情绪立马激昂起来,嘴里也好像在说些什么,时不时还拿着手比划着当年打联合国军的情形。</h3> <h3> 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爱国主义是他们英勇作战,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敌人的巨大精神动力,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全体志愿军将士的行动准则。</h3> <h3> 正是志愿军将士的这种视死如归,不怕牺牲的精神,最终取得抗美援朝的五战五捷,金爷爷也曾荣获三等功。</h3> <h3> 抗美援朝战争中,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承担战争钢铁的压力,写下了一首首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h3> <h3> 这一枚枚勋章伴随金爷爷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沾满了这一路的风霜雨雪,金爷爷凝视这些勋章的时候,我看到映在他眼中的战火和噙在他眼中泪水。</h3><h3> 勋章写满历史,光芒永不褪去!</h3> <h3> 金爷爷的儿子金秀峰,在金爷爷这种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影响下,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并且在实弹射击中取得五发五中的优异成绩!</h3> <h3> 如今金爷爷的孙子金成,也逐渐长大成人,时刻准备着为国家和人民贡献力量。</h3><h3>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9周年,当地有关部门为金爷爷加固了民房,今年他还享受到政府发放的25800余元的各项补助,党和政府没有忘记他,他很感恩。
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心愿,这一辈子他虽然参加过无数次战役,却从来没有去过北京天安门观看升旗仪式,他希望能在有生之年去趟首都北京,和国旗合个影。<br></h3> <h3> 老人已然不能下地,我们的小旗手手擎国旗四角,在爷爷面前撑起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与国旗合影,这是老人用最简朴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定格个人与国家的情意。</h3> <h3> 当我们仰望国旗,就是在仰望先辈英烈。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屡屡战胜无数内忧外患,一步步走向辉煌,就在于我们的民族历来都有一批高扬理想旗帜的志士仁人,他们舍生忘死,为人民利益甘洒热血,他们在一脉相承地传递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br></h3> <h3> 聆听金爷爷的革命故事,我们年轻的团员们仿佛回到了那风雨激荡的岁月,接受了一次荡涤心灵的洗礼,并感叹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br></h3> <h3> 对同学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慰问活动,更是一次生动的红色教育。</h3> <h3>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红色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和坚定信仰的爱国主义精神,并表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奉献精神,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扬帆起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