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记忆——父亲画中的毛峙大屋

<h3>  我的家乡毛峙是舟山市定海区小沙镇的一个渔村,父亲曾是毛峙小学的校长,经历过渔村的兴衰和变迁。这里有他五年前绘制的解放初期村上几家大屋的钢笔画,作为过去的记忆,值得收藏。</h3><h3> 舟山是少有四合院的,即使是大户人家的院子,一般也只是三合院,但在毛峙却有几座完整的四合院。毛峙的有些大屋很有特点,就是屋名如同人名,并不是那种张家大院、李家大院的称呼。如张德利、王天府、孙顺昌、李茂纪……这些都不是人名,竟然就是三合院或四合院的名字。<br></h3> <h1><b>张益大</b></h1><h3>静静的四合院背面就是海边宽阔的泥滩</h3> <h1><b>张光大</b></h1><h3>敞开的院子,方便走邻访友,也随时可以迎接客人</h3> <h1><b>张文大</b></h1><h3> 近观潮起潮落,远望白帆点点</h3> <h1><b>张德利</b></h1><h3>毛峙最大规模的四合院,五间正房一字排开,而舟山的院子一般都是三间正房,五间正房是十分少见的。</h3> <h1><b>张万利</b></h1><h3> 处在村角落,看似孤独,却也安静</h3> <h1><b>王天府</b></h1><h3>高高的石墙尽管有些脱落,但仍护卫着这座三合院</h3> <h1><b>王均和</b></h1><h3> 处在田园畔,随时可收获</h3> <h1><b>孙兴房</b></h1><h3>平时的日子就是在大海的喧嚣、风雨的吹打中度过</h3> <h1><b>孙五房</b></h1><h3>石板路,滴水檐、七石缸,一切都显得很安稳</h3> <h1><b>孙顺昌</b></h1><h3>毛峙最精致的一座四合院,内院15米见方的道地是用图案组成的卵石铺成</h3> <h1><b>李茂记</b></h1><h3> 一座典型的石墙青砖三合院</h3> <h1><b>徐永兴</b></h1><h3> 长长的厢房外面是长长的石板路</h3> <h1><b>徐同太</b></h1><h3> 大屋旁看似荒废的井谭依旧是清澈的</h3> <h1><b>俞靝润</b></h1><h3>村上少有的一幢木楼屋,凸现出大户人家的气派</h3> <h3>  虽然我们离开家乡很久了,但我们偶尔也会去毛峙走走,这是我们姐弟与父亲今年春节前在毛峙村井潭湾的合影。</h3> <h3>  这是父亲前几年绘制的毛峙村五十年代全景图</h3> <h3>  这是我儿子去年春节用航拍器拍下的毛峙村全景,和父亲画的全景图角度相仿。 如今的毛峙看上去和舟山其他地方的普通渔村没什么区别,大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造起来的两层楼房,房子与房子的间距小,看起来有些局促。<br></h3> <h3>  毛峙在六、七十年代开始,由于渔业资源丰富,渔村一片繁华,是小沙的“城镇“。1985年,渔业生产制度进行重大改革,实行了“以船核算”的大包干责任制和老大选聘制。1990年,又合并为集体。 1992年,毛峙渔业大发展,拥有了65艘作业船只,在远洋渔场叱咤风云,村级经济相对富裕,成为舟山市率先步入小康生活的渔村之一。 九十年代后期开始,随着渔业资源的衰退,昔日热闹的渔村逐渐冷落,许多青年人都往外安家和工作,村上居住的人少了,而且大多是老年人,因而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只有春节期间,那些外出工作的家人、子女都会回来过年,村上的人气也会旺盛一些。</h3><h3> 时光在流失,我们既为时代的发展变化而赞叹,也为逐渐淡忘的过去记忆而感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