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8.29日跟随陕西时光旅游摄影团,南北疆万里行从西安出发,历时40天,踏上了我的行摄之旅。<br></h3> <h3><p dir="ltr"><span style="font-size:1.00em;">南疆,是指新疆天山以南的部分。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汉、维吾尔、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的艺术和绚丽多彩的风情,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南疆只有一个缺点就是贼远。因此很多人错过了它的壮美、它的神秘、它的厚重、它的多情。我们去过了和田的无花果王公园,核桃王公园,千里葡萄长廊,大巴扎,喀什古城,艾提尕尔清真寺,喀什千年古街,香妃墓,喀什古城,高台民居等。历时3天。</span></h3>
</h3> <h3>9.1日下午7时,行驶在昆仑山脉的阿尔金山与当金山交界的垭口处,准备进入南疆,晚上到达若羌县。</h3> <h3>沿途的高铁和高速公路两项大工程同时正在施工中。工程的建设者分别是中铁五局和中国交建。<br></h3> <h3>9.2日九点从若羌县城出发参观楼兰博物馆,它是中国首家以楼兰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该馆集“楼兰”文物整理展示、挖掘保护于一体,是集中展示楼兰古城、米兰遗址、小河墓地等历史文物、人文资源的重要平台,是人们深入了解楼兰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br></h3> <h3>最具楼兰文化代表的文物有从楼兰古墓中采集的皮靴、锦和米兰遗址出的木简,充分展现了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繁荣景象,以及当时丝绸之路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面貌和盛极一时的楼兰国。<br></h3> <h3>博物馆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古楼兰建筑特色,其中一侧的建筑模仿着米兰佛塔建造。<br></h3> <h3>另一侧则是现代建筑样式。现代建筑面墙上浮雕着一个按楼兰女尸复原的貌如天仙的美女头像,在仿造米兰佛塔的建筑下,则有三尊佛陀雕像。<br></h3> <h3>镇馆之宝有从楼兰遗址和小河墓地出土的8具成人和儿童的干尸等。<br></h3> <h3>一点左右进入和田地区的且末境内,整个下午行驶在茫茫戈壁路上,前往民丰县城赶,晚上11点入住民丰县。且末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塔里木盆地东南缘,阿尔金山北麓。东与若羌县交界,西与民丰相邻,南与西藏接壤,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尉犁、沙雅县相望。总面积为138680平方公里,面积仅次于若羌县,为中国面积第二大县。国道315线和塔中沙漠横贯县境。<br></h3> <h3>9.3日早上十点从和田民丰县城出发,目的地和田市。沿315国道行驶到民丰县野骆驼保护区,成群的野骆驼,随时可见。中午途径于田县城,午饭在此,广场看到毛主席和买买提巨幅雕塑。几乎整整一天都在戈壁滩上穿行。下午约六点左右入住和田市酒店。进入新疆三天马不停蹄的奔波,明天终于开启从和田地区开始真正意义的新疆游啦。和田地区,古称“于阗”,藏话意思为“产玉石的地方”。它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地区主要有维吾尔族、汉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22个民族。<br></h3> <h3>9.4日上午参观和田的无花果王和核桃王。无花果王距和田市约15公里的和田县拉依喀乡。树龄500多年,古老的它毫无龙钟之态,依然枝繁叶茂,果实累累。连年新枝勃发,遮天蔽日,树冠占地近一亩。不仅在新疆,以至在全国也实属罕见,堪称无花果之王。<br></h3> <h3>离开无花果王景点路过千里葡萄长廊,时光吩咐临时停车,我们有了以下这趟扫街拍摄。</h3> <h3>这里还是薄皮核桃标准化生产基地,葡萄架边都是核桃地。</h3> <h3>小女孩课余帮妈妈卖水果和烧烤食物,虽然她听的似懂非懂,还是很愿意接近我们。</h3> <h3>她听不懂我们说什么,要求看看我们相机,看到刘老师拍到她灿烂的笑容,她乐了。</h3> <h3>这里的老人,小孩基本听不懂汉语,只能用手比划交流。<br></h3> <h3>相机对着他们时,他们还是很开心的。<br></h3> <h3>午饭的馕坑肉。</h3> <h3>打馕人忙活中</h3> <h3>午饭后来到核桃王公园,它位于和田市西南17公里的巴格其镇境内。这棵核桃王树有1300多年,占地一亩地,树高16.7米,树冠直径20.6米,主干周长6.6米,冠幅东西长21.5米,南北宽10.7米,树型大致呈"Y"字型,整个大树主干五人合抱围而有余。由于年代久远,主树干中间已空,形成一个上下连通的"仙人洞",洞底可容四人站立。<br></h3> <h3>曾经上过央视舞台的核桃王主人很乐意和我们一一合影,这是我们的领队时老师和他。</h3> <h3>这里成片的核桃林,路遇打理核桃的乡民,我们想买点,不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听不懂汉语。</h3> <h3>下午在去大巴扎路上遇到他兴致勃勃拿着制作好的这幅照片,比划着想给他拍照,他很高兴的配合着我们。</h3> <h3>和田几乎各县都有一个巴扎,定期进行农副产品交换。而和田大巴扎位于和田市东北面,315国道旁。和田大巴扎汇集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菜系佳肴、名点饮品、干鲜果品、药材补品、金石雕镂、陶瓷漆器和各地的名优百货、名烟名茶等。和田地区旅游产品种类多、名气高,特别是和田玉、和田丝绸、和田地毯、玫瑰洒、和田小花帽、民族医药、民族小刀、手工木制品等旅游产品,其中很多是全疆王牌的旅游产品,为自治区出口创汇的主要出口产品之一。<br></h3> <h3>父母在店里做生意,孩子们在店门口游玩,这里很常见。</h3> <h3>看看她们大包小包的,流露出满足的笑容。</h3> <h3>巴基斯坦的生意人卖着他们本国的产品。</h3> <h3>这位巴基斯坦年轻人会说汉语,和我们能简单的交流,见到我们很热情的,让我们给他拍照,加了微信,等着我们给他传照片。<br></h3> <h3>不知维族老人如何与这位巴基斯坦人交流呢。</h3> <h3>9.5日九点离开和田市,傍晚到达中国最西部的边陲城市喀什市。喀什全称“喀什噶尔”,维吾尔语义译为“宝玉石集中的地方”。喀什市古称“疏勒”,历史上是横贯亚欧大陆“丝绸之路”中国南、北、中三路在西端交汇的商埠重镇,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这座具有灿烂历史的边陲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二千一百多年。在长达二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这里既是中西方交通的咽喉枢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荟萃之地,又是南疆西部的中心城市,区位独特,民俗浓郁,是新疆境内唯一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属国家乙级对外开放城市。</h3> <h3>9.6日早上喀什的天气不好,选择先去香妃墓参观,它坐落在喀什市东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区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顷。 陵墓始建于1640年,据说墓内葬有同一家族的五代72人(实际只见大小58个墓穴)。第一代是伊斯兰著名传教士玉素甫霍加。他死后,其长子阿帕克霍加继承了父亲的传教事业,成了明末清初喀什伊斯兰教“依禅派”著名大师,并一度夺得了叶尔羌王朝的政权。他死于1693年,亦葬于此,由于其名望超过了他的父亲,所以后来人们便把这座陵墓称为“阿帕克霍加墓”。</h3> <h3>接着四人结伴坐出租来到艾提尕尔清真寺,它坐落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的艾提尕尔广场西侧,始建于1442年,南北长140米,东西宽120米,占地总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分为“正殿”、“外殿”、“教经堂”、“院落”、“拱拜孜”、“宣礼塔”、“大门”等七部分,它不仅是新疆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也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在国内外宗教界均具有一定影响。</h3> <h3>清真寺里面不让拍照。<br></h3> <h3>出了清真寺大门,发现右侧有条千年古街,此时云层散去,太阳出来了,正好我们去古街扫街。<br></h3> <h3>古街有卖各种新疆特产。<br></h3> <h3>馕和老人。</h3> <h3>出售新疆玉石。</h3> <h3>专卖古纸币,银币……。</h3> <h3>当地老年人在此聊天,休闲,消遣较多。<br></h3> <h3>到中午了 老人们吃着烤包子,油馕,在百年老茶馆品着茶,聊着天……很惬意。 </h3> <h3>偶遇拍电影的,阵势很大。</h3> <h3>我们住的酒店离高台民居很近,傍晚去拍拍它的夜景。维吾尔居民世代聚居的新疆特色建筑群,随着家族人口逐渐增多,每一代居民都会在原有的房屋上再扩建或加盖,没有章法,随意而为,只尽可能地利用地形空间,使得这片区域街巷交错,宛如迷宫。 当然也因为许多房屋是用生土和木材搭建,年久失修,现在都成了危房,国家也于早几年开始对这里进行拆迁改造。<br></h3> <h3>接近看看在翻修中的高台民居。</h3> <h3>9月7.8,9日我们去了帕米尔高原,在后续片中讲述。从帕米尔高原返回到喀什市,第二天即9.10日我们去了高台民居。高台民居白天有保安把守已经不允许进入参观了。我们不想留遗憾,天不亮趁保安没上班,上去参观,天亮拍摄完成,不用保安说,自觉撤离。</h3> <h3> 现在里边依然有不少人家还未搬迁,好几户是传承了几代人的陶土手艺人。<br></h3> <h3>喀什土陶被称为“泥巴艺术”,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到汉晋时代发展到彩陶。一人一炉一台,没有草稿无需设计。至今土陶艺人仍在沿用相传了800多年的古老传统方法,地下的千年泥土,木制的脚踏旋转坯盘,用手捏塑、用草木烧窑。<br></h3> <h3>民居偶遇维族朋友,见到我们,第一举动是他的新疆帽直接扣到同行李老师头上,我们都很感动,这么友好热情的维族朋友,哪里有民族矛盾呀?</h3> <h3>院子里挂满了准备销售布料和加工好的衣裙,勤劳的维族妇女。</h3> <h3>这里住的老人和孩子居多。</h3> <h3>孩子们好奇的出来看我们,想聊又听不懂。</h3> <h3>匆忙上学的学生们。</h3> <h3>从高台民居出来,隔条马路就是喀什老城,它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占地面积20平方公里。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中心,南至人民路,北至色满路、亚瓦格路,西至云木拉克夏路,东至吐曼河观光带。<br></h3> <h3>老城外景色。这里的人们骑摩托车比较常见。</h3> <h3>走进喀什噶尔古城,看到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情独特的建筑,不愧有“不到喀什游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游不算到喀什”的美誉。<br></h3> <h3>如果说时间有限,又非去新疆不可。那么首选这座活着的古城喀什。它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唯一以伊斯兰教文化味特色建造的迷宫式的街区。<br></h3> <h3>墙上写的保护古迹。</h3> <h3>喀什老城被称为“活着的千年古城”,这除了表明它的建筑风格很有“古代”的韵味以外,它“活着的”的原因是,它是古代东西交流大道,古代希腊、印度、波斯文化由此传入亚洲腹地,华夏文明也由喀什传入西方。<br></h3> <h3>古城处处有新疆传统的手艺人作坊。这是喀什老城的铁匠在打马掌。</h3> <h3>手工制作铜茶壶。</h3> <h3>师傅手把手传授技艺。</h3> <h3>手工制作鞋匠。<br></h3> <h3>维修各种电器的维族人。</h3> <h3>打起手鼓唱起歌,请买我的无花果。像是老人的街边写照。<br></h3> <h3>目睹了古城老人的悠闲,生意人的忙碌生活。<br></h3> <h3>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家庭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堆砌在一起,构建了这座活着的千年古城。</h3> <h3>到过南疆就会感受到,南疆不愧为歌舞之乡、瓜果之乡、黄金玉石之乡……,会看到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在南疆留下了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及古文化。<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