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印象之君山岛

石易

<h3> 上午参观岳阳楼后,下午便去君山岛了,那里的文化资源相当丰富,故事,传说很多,据《巴陵县志》记载,原有36亭,48庙,5井,4台,清末和民国年间先后被毁,现已修复了二妃墓、湘妃祠、柳毅井、传书亭、朗吟亭、酒香亭、杨幺寨、龙涎井、飞来钟等。还有新建的洞庭山庄、茶楼、酒店,朱檐碧瓦、玲珑雅致,别具一格、独有妙趣,岛上异竹环生。</h3> <h3>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唐代诗人刘禹锡才思敏捷,联想丰富,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把君山的地貌、位置和美丽迷人的风光惟妙惟肖地勾画在游人眼前。<br></h3> <h3>  君山岛,古称洞庭山、湘山、有缘山,位于岳阳市境内,是八百里洞庭湖中的一个小岛,与千古名楼岳阳楼遥遥相对,总面积0.96平方公里,由大小七十二座山峰组成,被“道书”列为天下第十一福地,现为国家级5A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君山小巧玲珑,四面环水,风景秀丽,空气新鲜,是避暑胜地,它峰峦盘结,沟壑回环,竹木苍翠,风景如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55m,最高点响山海拔为63.3m。<br></h3> <h3> 君山岛正门</h3> <h3> 君山岛游览图</h3> <h3> 沿岛游览的时间大约需3一4小时。</h3> <h3> 君山岛茶楼酒店一角</h3><h3> 我们中午饭导游就按排在这里吃的,一条约二斤重的洞庭湖鱼两吃需一百多元,一盘小银鱼炒蛋也需六,七十元,价格确实很贵。</h3> <h3> 君山岛洞庭庙</h3> <h3> 洞庭湖庙前九龙排坊</h3> <h3> 君山岛黄茶(银针)体验馆大门</h3><h3> 君山银针,唐时就定为贡品,专供帝王饮用,曾在国际世界博览会上获金奖。</h3><h3> 导游对此做了专门介绍,让我们来品茶,实际是让我们购买,说实话,还真不合我的口味。</h3> <h3> 君山岛古建筑</h3> <h3> 君山岛龙涎亭</h3> <h3> 龙涎井 在君山龙舌山前沿,为君山五大名井之一。1979年按原貌恢复。井口直径0.84米,口上围一环龙云纹石圈,外围砌环状,纹饰三层。井内赭黄色岩石形象龙舌,泉水从岩石上注入井内,一点一滴,好似涎水。距井口1米远的地方,立雕龙柱坊一对,高3米,门宽1.4米,门楣上镌刻“龙涎井”三个字。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是龙舌上一点一点滴下来的涎水。清代万年淳在《君山茶歌》中这样赞美它:“试挹龙涎烹雀舌,烹来常似君山色。” <br></h3> <h3> 柳毅,龙女石像。</h3> <h3> 柳毅井 柳毅井位于君山龙口的龙舌尾部,因井边原有一颗大桔树,故又称桔井。据说此井直能洞庭湖龙宫,深不可测。相传当年柳毅为龙女传书时,即由此井下水。今人进行实地测量,发现它只有10余米深。此井井壁上所雕巡海神,相传是柳毅下水时的引路者。此井5米开外有一斜道直通井中,相传柳毅即沿着它走向井里,而斜道两壁上所雕是兵蟹将,又相传是龙王派来欢迎他的队伍。</h3> <h3> 柳毅井</h3> <h3> 二妃墓 全称虞帝二妃之墓,在君山斑竹山西头。据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践帝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今宁远县九嶷山),是为零陵”。当时,舜帝的两个妃子见夫久出未归,就四处寻找来到了洞庭君山,忽闻舜帝逝世的消息,不禁肝肠寸断,忧伤成疾,不治身亡,葬于君山。二妃墓历代屡建屡毁,197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拨款修复。墓为圆形石砌,前立石柱,上雕麒麟、狮、象、中竖墓碑"虞帝二妃之墓",其字系清两江总督彭玉麟手笔。碑前置一石刻香炉。由香炉走下几级台阶有一条1.5米宽的祭道,祭道两旁石碑上刻有东汉刘向“印心石屋”文。二妃墓前20米处的一对2.8米高的引柱上镌刻着民国七年(1918年)舒绍亮题写的一副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br></h3> <h3> 飞来钟 现挂在君山龙舌山中部一钢筋水泥预制亭上。传说是南宋杨幺起义军驻君山时,深受百姓爱戴,集资铸了这口大铁钟和一口大得出奇的长方形铁锅(万人锅),夜里悄悄运上君山。天亮时,义军发现大钟,以为是神仙相助,从天外飞来,故名。又说这口大钟很灵,只要官兵稍有动静,便自鸣报警,钟声宏亮,声闻10里,使起义军能及时防备,所以又叫“报警飞来钟。《巴陵县志》有飞来钟自洞庭飞来,并能自鸣记录。</h3><h3> 实际上,飞来钟原为君山崇胜寺的古钟,南宋淳佑五年(公元1245年),荆湖安抚制置使孟珙重修崇胜寺时复制一钟,钟高一丈多,大数围,重4000余斤,上有"淳佑五年造",钟身上铸有"皇帝万岁,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16个大字,四方凸出的部分用青铜浇铸的四条金龙,栩栩如生,形态逼真。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被砸毁。现在的飞来钟,1979年由岳阳市阀门厂复制而成,高2米,直径1.2米,重约2000斤。钟身上改铸着钟相、杨幺起义的战斗口号"均贫富,等贵贱"六字,是钟相、杨幺起义的战斗口号,比前者更富有深刻的含义。<br></h3> <h3> 湘潭大学羊春秋教授写有《君山杨幺起义故址》一诗,吊古抒怀: 贵贱齐来贫富均,将军为此起风云。 至今汹涌洞庭水,犹如蛟龙万壑吟。 后人田新智写诗《君山怀古——吊钟相杨幺》怀之(钟相杨幺,古之义士也,史污为盗数百年矣!念天下苍生,起而抗命,曰:“等富贵,均贫富”,为岳飞所破。一叹!今君山尚存其古迹,为后人所吊。): 再上君山点将台,又见层云眼底开; 斗舰纵横惊日月,铁马驰骋动扬淮。 将军百战均贫富,碧血千秋满尘埃; 借问英魂何处是?白银盘里鼓浪来。<br></h3> <h3> 斑竹 斑竹又名湘妃竹,此源于“炎帝舜帝葬长沙,双妃寻夫斑竹泪”的典故。 古书《博物志》载:“舜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以涕挥竹,竹尽斑”。</h3><h3> 相传在三皇五帝时“尧”有两女。一个叫娥皇,一个叫女英。后来,“尧”把此两女嫁与了接班人“舜”。晚年舜帝南巡,死在九嶷山的苍梧之野,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奔丧,船到洞庭被风浪打翻,湖上飘来七十二只青螺,把他们托起聚成君山,爱妃南望茫茫湖水,悲痛欲绝,扶竹痛哭,泪水挥洒在竹林,血泪染竹成斑,竹子上留下了斑斑泪痕。人们将这种竹子叫斑竹!他的两位妻子悲痛之下一起投湘水自尽了。便又叫湘妃竹。“斑竹一枝千滴泪”成了后世爱情忠贞的象征。<br></h3> <h3>  历代文人雅士对此多有题咏,唐代诗人高骈曾写有《湘浦曲》:</h3><h3> 虞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水云间。</h3><h3>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br></h3> <h3>  毛泽东主席也于1961年在《七律·答友人》一词中用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表达了对二妃的同情和赞美之心。<br></h3> <h3> 斑竹——湘妃竹。是刚竹的变种,湖南特产,出于君山和九嶷山。斑竹是一种情竹,它一年内2次发笋,第一次在4、5月间,竹笋发在母竹的周围,如"孝儿敬母"。第二次在9月以后,大都生在母竹中间,如"慈母护儿"。斑竹特有的斑点就是第一次发笋后长出来的,一圈圈紫色的花纹,好像一滴滴珠泪。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竹的花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是君山特殊地理环境的产物。<br></h3> <h3> 古树一楠木树</h3> <h3> 君山岛有缘桥</h3> <h3> 岛上风光</h3> <h3> 千年古岛话情缘,</h3> <h3> 柳毅情爱天下传,</h3> <h3> 湖面木桥独清秀,</h3> <h3> 波光闪烁映君山。</h3> <h3> 君山岛名亭简介</h3><h3> 酒香亭 酒香亭位于君山主峰酒香山顶,相传汉武帝听说君山有美酒数坛,饮之可仙,便派童男童女回报只闻酒香,不见酒迹,他只好作罢。从此,君山主峰才有了“酒香”之名,而建于其巅的多角观景亭,也以“酒香”命名。 朗吟亭 相传为吕洞宾吟过诗的地方,坐落在君山龙口的左侧头上。与对楼的岳阳楼和三醉亭遥遥相望。吕洞宾数次游过岳阳,曾作诗:“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飞到君山以后,以泉洗脚,在山高卧,于千夜玩月,为纪念他,就在他倾酒高吟,醉卧酣眠之处建立了一座两层的“朗吟亭”。</h3> <h3> 君山岛微型园一角</h3> <h3> 洞庭胜景,天下独秀。</h3> <h3> 君山岛石刻</h3><h3> 石刻遥遥相对岳阳楼。</h3> <h3> 《游洞庭湖赠張丞相》 </h3><h3>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释义: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h3><h3>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释义: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h3> <h3> 《游洞庭湖》 李白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br></h3><h3> 释义:秋天夜晚的南湖水面水澄澈无烟,可怎么能够乘流上天呢?姑且向洞庭湖赊几分月色,痛快地赏月喝酒。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而得名。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可见其声势浩大,景色壮丽,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游行此处以诗词赞美景抒豪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