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游记(瑞典)

琴_Ann

<h1><b>瑞典王国——是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国家,北欧五国之一。海岸线长2181千米。</b></h1><h1><b>领土面积;45万平方公里 (15%在北极圈内)</b></h1><h1><b>人口;990万</b></h1><h1><b>民族;瑞典族、芬兰族,属欧罗巴人种北欧型</b></h1><h3><br></h3> <h1><b>公元1100年前后形成国家,(海盗时期为公元10世纪)1157年兼并芬兰,1397年是受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成员。1523年重获独立。自1611——1718年为欧洲列强国之一。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宣布中立,是一个永久中立国。瑞典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跨国公司的国家,是铁矿砂出口国。名胜风景是诺贝尔纪念馆和瑞典王宫。</b></h1> <h1><b>告别了挪威🇳🇴,途经维纳恩湖,吃了简单的自助午餐后沿湖转了一圈</b></h1> <h1><b>维纳恩湖——是北欧最大的湖泊,也是欧洲第三大湖,长145公里,宽80公里,最深处97米,湖水经约塔河向西南泄出,湖的南部叫“达尔勃中瑚”,是约塔运河的部分。</b></h1><h1><b>我们看到的是最窄处的一个弯。</b></h1> <h1><b>瑞典皇后岛——是王室的现居住地,国王每天开车来皇后宫上班,17世纪初始建,花了近六十多年时间,耗费了三代设计师,于1754年完工。</b></h1> <h1><b>  距离斯德哥尔摩市郊以西15公里的皇后岛宫幽庭秀,呈现着瑞典本国和异国建筑风格与庭园色彩,其中有三个著名景点:王宫、中国宫和宫廷剧院。岛上17世纪建成的瑞典王宫,原为瑞典皇室离宫,是一座与法国凡尔赛宫同型的宫殿建筑。</b></h1> <h1><b> 斯德哥尔摩的水面与皇后岛宫的水面是相连的,同处于一个湖。如果从斯德哥尔摩乘船前往皇后岛宫也就是50来分钟。我们乘大巴来到皇后岛宫时,走了一个侧门。</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1> <h1><font color="#39b54a"><b>绿树成荫的宫廷广场</b></font></h1><h3><br></h3> <h1><b>这是我们俞老师的杰作,用手机竞然拍出了如此震撼的光影照!可见她是深藏不露啊!👍</b></h1> <h1><font color="#1564fa"><b>宫前是一片辽阔而整齐的图案组成的青碧草坪,庭园里的喷泉、雕塑、花圃、黄杨木的树篱和矮小浓郁的树木,点缀其间,这一切使整个建筑好似一块碧绿的宝石镶嵌在马拉尔湖畔。</b></font></h1> <h1><b>中国宫前留个影</b></h1> <h1><b>皇后岛的中国宫;始建于1753年,是当时瑞典国王福雷德里克为庆祝王后乌尔里卡7月24日生日而建造的。</b></h1><h1><b> 7 月 24 日,在庆祝王后洛维萨·乌尔里卡生日时,国王将这座中国式楼阁作为礼物赠送给王后,使王后大为惊喜。最初的“中国宫”为木质结构,规模较小,也欠精致,据说建成几年后开始腐烂,1763 年,国王下令采用土石结构重建“中国宫”,1769 年建成,一度曾作为皇家夏日别墅。这座具有中国风格的建筑于 1959~1967 年又进行了翻修,宫里还有一处具有回音特色的建筑。</b></h1><h3><br></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皇后岛宫剧院</b></h1> <h1><b>剧院的黄金时代是古斯塔夫三世在位时,后来古斯塔夫三世在剧院举行的舞会上遇刺身亡,从此剧院关闭。1922年经整修,按照以前的原样重新演出,现在剧院仍旧举行古典剧目的演出。</b></h1> <h1><b>剧院今天有活动,正巧被我们赶上,看到欧洲上流社会的绅士及贵妇相互打着招呼,缓步走向剧院,我抓紧拿出手机紧随其后,佯装贵妇,入室扫了一圈视频。</b></h1> <h1><b>拍好后猖狂逃走,否则把我当刺客那签证可要延期了😛</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宫廷剧院前的舞剧海报</b></h1> <h1><b>9月9号来到斯德哥尔摩的第一个早上,走出酒店,阳光灿烂,鲜花娇艳。</b></h1> <h1><font color="#ff8a00"><b>酒店前的树林里一堆“斯德哥尔蘑🍄”正张开它那咖啡色的大脸朝我挤眉弄眼呢!😏三个人飞奔过去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和这群“斯德哥尔蘑”来了个大大的拥抱!</b></font></h1> <h1><b>斯德哥尔摩——瑞典🇸🇪首都,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连为一体,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b></h1><h1><b>斯德哥尔摩直译过来为“木头岛”。建于13世纪,有一百多座博物馆和名胜。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乡。从1901年开始,每年12月10日诺贝尔逝世纪念日,瑞典国王亲自给诺贝尔获奖者授奖,并在市政厅举行晚会。</b></h1> <h3></h3><h1><b>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位于瑞典首都市中心的梅拉伦湖畔</b></h1><h1><b>建于1911年,历时12年才完成,是瑞典建筑中最重要的作品。建筑两边临水,一座巍然矗立着的塔楼,与沿水面展开的裙房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之装饰性很强的纵向长条窗,整个建筑犹如一艘航行中的大船,宏伟壮丽。</b></h1><h3><br></h3> <h1><b>这座高106米、三个镀金皇冠的尖塔,代表瑞典,丹麦,挪威三国的合作无间。设计者是“怪才”瑞典民族浪漫运动的启蒙大师,著名设计师建筑师;拉格纳尔.奥斯特伯。</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 "><b>市政厅內部</b></h1> <h1><b>蓝厅;举办诺贝尔晚宴的地方,莫言, 屠呦呦都来过这里。</b></h1><h3><br></h3> <h1><b>市政厅的蓝厅;每年诺贝尔奖授奖之后的当天晚上,瑞典国王和王后都要在这里为本年度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举行盛大的晚宴及舞会。蓝厅是个庭院式的大厅,有30米高,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整个大厅没有一根柱子。蓝厅是用红砖建造,但在四周布满了蓝色的灯,在举行宴会时,蓝色的灯光笼罩整个大厅,使大厅呈现一片蓝色,于是便成了蓝厅。</b></h1> <h1><b>费雷德诺贝尔——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工程师、军工装备的制造商和炸药的发明者,1833年生于斯德哥尔摩,他一生有355项专利发明。他在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100家公司,有巨额财富。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遗产的大部分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b></h1><h1><font color="#b04fbb"><b>人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的。</b></font></h1> <h3></h3><h3></h3><h3><b> </b></h3><h1><b>市政厅的金厅;所有的玻璃都是两片的,中间夹上金箔,令整个大厅金碧辉煌。金厅正面的整面墙上是一幅用各色小块玻璃粘贴而成的壁画,上面画的是斯德哥尔摩的保护神梅拉伦湖女神像,与厅外美丽的梅拉伦湖相呼应。金厅里到处都是壁画或木雕,尤其是沿屋顶的墙上是一圏描写人由生到死整个过程的绘画令人注目。</b></h1><h3></h3><h3></h3> <h1><b>胡健的慧眼👀瞄到了阳光☀️照耀下金厅窗内的㶷烂景色,于是把我们从金厅的四面八方唤过来,便有了这几张美轮美奂的迷彩照。</b></h1><h1><font color="#b04fbb"><b>这珍贵的照片无法复制👍</b></font></h1> <h1><b>金厅内船型的穹顶</b></h1> <h1><font color="#333333"><b>周老师和刘敏,是我们在飞机上邂逅的旅友,我们一见如故,此行有了她们的加盟,给我们的旅行增添了新的色彩!</b></font></h1> <h1><b>在我的邀请下,才有了这张同地导和领队的珍贵合影。</b></h1> <h1><b>顺便说一下;北欧的国旗图案都是十字相连,有个故事不得不讲。在一一五七年 , 瑞典与芬兰发生战争,丹麦、冰岛、挪威也席卷进去。 当时埃里克王向神祷告 ,结果奇迹发生了, 蓝天上光彩奕奕闪烁着十字架光芒(实际是自然天象),十字架对基督教来说象征着仁爱。于是他们认为这是上帝的指示。于是北欧五国化干戈为玉帛,不仅宣誓结盟,而且五国都把国旗添上了个十字架。这就是北欧五国十字国旗的由来。</b></h1><h3><br></h3> <h1><b>瓦萨沉船博物馆;他是专为展览一搜从海底打捞上的17世纪的战舰瓦萨号而建的。再现了300年前的海盗的生活。号称为当年最豪华的战舰,1628年首航时沉没在离港口一千多米的地方,导游介绍说是由于没有按设计要求又加高两层所致。</b></h1> <h1><b>斯德哥尔摩老城(Gamla Stan),1980年前官方名称为“桥间之城”(Staden mellan broarna),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一个古老城镇。</b></h1> <h1><b>  皇宫周围是 斯德哥尔摩 的 老城 区, 老城 区的大街小巷均采用石头铺筑。</b></h1> <h1><b>斯德哥尔摩大广场上的政卷交易所</b></h1> <h1><b>斯德哥尔摩大广场</b></h1> <h1><b>诺贝尔博物馆坐落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中心老城,于2001年诺贝尔奖百年时建成,前身曾是瑞典古老的证券交易所。博物馆分为历年获奖者介绍、历史回顾、诺贝尔奖介绍等。</b></h1><h3><br></h3> <h1><b>海边的塑像是 瑞典 国王古斯塔夫三世(Gustavus III,1746-1792),他是瑞典历史上褒贬最多的国王。</b></h1><h1><b> 拍这张照片的时候我嘴里不停的念叨着古斯塔夫三世,但写美篇的时候还是搜肠刮肚了一番才把他想出来。</b></h1> <h1><b>路过此处时,导游煞有介事的问我们:“路边像邮桶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呀”?大家齐声回答“邮箱”!错❌,那是公厕😏</b></h1> <h1><b>下午自由活动,把俞老师交给了另一拨队友“看管”,我们便坐在路边的长椅上边晒太阳边街拍,看到形形色色的人从眼前走过...</b></h1> <h1><b>在瑞典老城,我们见到了看月亮的男孩(铁男孩)</b></h1><h1><b>1954年,瑞典雕塑家Liss Eriksson创造了这个瑞典最小的雕像。每天,小男孩都坐在老城Gamla Stan的小巷中,抱膝昂首等待月亮的出现。</b></h1> <h1><b>一年四季,人们为他带来糖果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钱币。天冷的时候,瑞典人会为他戴上自己亲手编织的小围巾和毛线帽。</b></h1><h1><b>这是瑞典最小而最温馨的雕塑</b></h1> <h1><b>我们在码头⛵️逗留片刻后便乘船🚢在波罗的海的骑士湾游览了整个城巿</b></h1> <h1><b>一抹淡蓝色的天置于头顶,我坐在甲板上,神态安然地让阳光把自己包裹好,仰望蓝天上那慢条斯理的白云,浏览着两岸的美景,风从我耳边轻轻吹过,讲解员那一口纯正的京腔把我完全带到了斯徳哥尔摩的世界里......斯德哥尔摩太美了!那清澈的波罗的海和马拉伦湖,几百年的老房子,一千多个美得稀里哗啦的小岛让我不能释怀。</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