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之古今韵变(中)

见微斋

<h3>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二、中古音韵</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中古音韵指六朝至宋末的音韵。这一时期韵书较多,为我们研究中古音韵提供了便利。隋代陆法言等人撰成《切韵》5卷,唐代孙愐等人加以增补更名《唐韵》,宋代陈彭年等人重新修订更名《广韵》,同时为适应科举考试又刊行其简略版《礼部韵略》,后丁度等人再次刊定扩充更名为《集韵》。宋末刘渊、王文郁刊行《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新刊韵略》,对唐以来可以通用的韵部进行了合并,到了清代《佩文韵府》沿用之,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平水韵,或称诗韵。清代戈载依据宋人作词用韵的情况进行归纳、审定,编成《词林正韵》,成为后世填词人通行的韵书,简称词韵。下面以《广韵》、诗韵、词韵为样本,对中古音韵系统进行分析。</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一)《广韵》的音韵系统</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中古现存的韵书,以《广韵》最早,其语音系统与《切韵》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不妨将其作为中古音的代表。《广韵》共206韵,其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这其中有些韵部是归并的,如与冬韵相配的上声并入了肿韵,与臻韵相配的上声并入了隐韵,否则上声和平声应该都是57部;与臻韵相配的去声并入了震韵,否则去声应为61部,比平上声多4部(因祭、泰、夬、废4部只有去声);与魂韵相配的入声并入了没韵,否则入声韵应为35部,刚好和阳声韵35部相配。</font></h3><h3><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4fbb">对于中古韵,音韵学家主张四声相承,即将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的平、上、去韵,以及阳声韵中与鼻音韵尾相对应的同部位塞音韵尾的入声韵,合成一个大于韵的单位,称作“韵系”。比如 “支、纸、置”3韵,韵母相同,只是声调不同,可以归为一个韵系;“东、董、送”3韵以及相对应的入声“屋”韵,后者与前三者韵腹相同,韵尾/k/与/ŋ/发音部位相对应,可以归为一个韵系。在实际应用中,为称说方便,可用平声韵代表整个韵系,比如说东韵系,同时包括了“东、董、送、屋”4韵,这就叫“举平以该上去入”。这样一来,《广韵》的206个韵部就可归并为61个韵系,即57个平声韵构成的韵系加上“祭、泰、夬、废”4个独立的去声韵系。</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b04fbb">笔者并不太赞同以平该入的做法,毕竟入声与对应阳声韵的平上去三声的韵母并不相同,若将入声韵单独列出,《广韵》实际应有95个韵系。</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为便于记忆和使用,音韵学家又把韵尾相同且韵腹相近的韵系归并为一个更大的韵类,称为“韵摄”。《广韵》206个韵部可以进一步归并成16个韵摄,即:通摄、江摄、止摄、遇摄、蟹摄、效摄、臻摄、山摄、果摄、假摄、宕摄、梗摄、曾摄、流摄、深摄、咸摄。见下表所示(表3):</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从上表可以看出,《广韵》的音韵系统与上古音韵系统是一脉相承的,根据韵尾的收音部位仍然可以分为舌根、舌尖、双唇3个大的韵类,每一韵类根据韵尾的发音方法又可进一步分为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为帮助人们掌握韵书的反切,音韵学家发明了韵图,用图表的形式具体显示反切所表示的读音,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等韵学。等韵学中,与韵有关的主要体现在等呼上,它主要为了区分相近韵之间韵腹开头度的大小和韵头的有无等差别,具体表现为“四等两呼”。首先按照韵腹开头度的大小分为四等,一等洪大,是因为其韵腹开口度较大;二等次大,是因为其韵腹开口度略小;三四皆细,而四尤细,是因为三四等韵前面有韵头“i”,后面的韵腹在发音时受其影响实际开口度较一二等韵偏小。而每一等又以有无韵头“u”进一步分为开口呼和合口呼两类,没有韵头“u”的韵称作开口呼,有韵头“u”的韵称作合口呼。因为押韵时并不考虑韵头,而韵腹开口度的略微差别对押韵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单从押韵角度讲,等呼的区别意义并不大。</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二)诗韵的音韵系统</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通行的诗韵只有106个韵部,含平声韵30部、上声韵29部、去声韵30部、入声韵17部,相比《广韵》减少了100个韵部。韵部的减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按照《广韵》《礼部韵略》通用例进行归并,二是把字数较少的韵部进行合并。与平声青、蒸两个韵部对应的上声韵并为迥部,这样上声韵就比平声韵少了1部,否则上声和平声应该都是30部;与平声青、蒸两个韵部对应的去声韵并为径部,否则去声应为31部(因泰部只有去声);入声韵17部和阳声韵17部刚好相配。</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按照前述韵系理论,诗韵106部可以归并为31个韵系,即30个平声韵构成的韵系加上“泰”这个独立的去声韵系;若将17个入声韵部单独列出,则为48个韵系。诗韵对韵部的归并详见下表(表4):</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通过以上归并,把本来允许通用的韵部整合在一起,一些字数较少不利于创作的韵部也被合并到其他韵部中,这样相关韵部的字数得以增加,给写诗用韵无疑提供了更加宽松灵活的空间。归并后的诗韵,其韵摄与《广韵》相同,仍然可以分为16个韵摄。详见下表(表5):</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从上表也可以看出,诗韵与《广韵》除了韵部的合并之外,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今人作诗时应明白一个道理,哪些韵可以通押,哪些韵不能通押,有时候不过就是人为的规定或者作者本人对押韵宽严的把握而已。因此,我们选用比诗韵更为宽泛的词韵来作诗,也未尝不可。</font></h3> <h3></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三)词韵的音韵系统</font></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b04fbb"><br></font></h3><h3><font color="#b04fbb">词韵只有19部,较《广韵》、诗韵大幅度减少。减少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词韵在诗韵基础上对发音相近的韵部进一步作了归并;二是词韵的编排体例不同,它是按照韵系进行编排的。所以,19个韵部实际上是19个韵系,包括平声韵系14部,入声韵系5部。</font></h3><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词韵虽然比诗韵对韵部的归并更彻底,但词韵归并时并非只是韵部的简单合并,它考虑到了宋时语音的实际发音。因此,在诗韵中归并为一部的韵,在词韵中可能拆成两部分分别归在不同的韵部中。如诗韵的“灰”韵,被归在词韵第三部“支微”、第五部“皆来”两韵中;“元”韵,被归在词韵第六部“真文”、第七部“寒删”两韵中。甚至《广韵》的韵部在词韵中也会拆解,如《广韵》的“佳”韵,被归在词韵的第五部“皆来”、第十部“家麻”两韵中;“泰”韵,被归在词韵的第三部“支微”、第五部“皆来”两韵中。词韵对《广韵》的归并见下表(表6):</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由于词韵对发音相近的韵已做了几乎最大限度的合并,所以词韵的1个韵部所囊括的韵事实上更接近《广韵》、诗韵的1个韵摄,但也有区别。第一,《广韵》、诗韵有16个韵摄,而词韵将江摄和宕摄进行了合并,曾摄和梗摄进行了合并,所以词韵的平声韵摄只有14个。第二,词韵对入声韵部的归并,与所对应阳声韵部的归并不完全一致。如词韵将阳声韵“眞、諄、臻、文、欣、魂、痕”归并为“真文”一部,那么与之对应的入声韵“質、術、櫛、物、迄、沒”按理也应归为一部,而实际上“質、術、櫛”被归到“质陌”韵中,“物、迄、沒”被归到“物叶”韵中;再如,词韵将阳声韵“覃、談、盐、添、嚴、咸、銜、凡”归并为“覃咸”一部,那么与之对应的入声韵“合、盍、葉、怗、業、洽、狎、乏” 按理也应归为一部,而实际上“葉、怗”被归到“物叶”韵中,“合、盍、業、洽、狎、乏”被归到“合业”韵中。此外,归并后的“庚青、眞文、侵寻”为3个独立的阳声韵部,而与之相对应的入声韵却合并为“质陌”1个韵部,故词韵中有7个阳声韵部,而入声韵部却只有5个。这样一来,《广韵》、诗韵中“以平该入”的做法在词韵中显然已经行不通了。词韵各韵部关系见下表(表7):</font></h3> <h3><br></h3> <h3><font color="#b04fbb">词韵的编排体例和《广韵》、诗韵也有很大的不同。《广韵》等韵书的编排,首先以声调分为卷,每卷再以韵分部,各韵之中再根据声母的不同分纽。而词韵首先以韵来分部,每韵再以声调不同分平声、仄声和入声,各声之中再根据声母的不同进行排列。因为入声兼具入声韵和入声调双重属性,而入声调是依附于入声韵的,故词韵先韵后调的编排体例更能体现出入声作为韵的地位。</font></h3> <h3><font color="#b04fbb">五代以来,中原地区长时期被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政权控制,民族的融合再一次推动了语言语音的发展流变,中古音逐渐演变为近古音。</font></h3>